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供应短缺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全国前5批集采药品的采购和供应数据,对药品供应短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集采药品在中选后一年内出现供应短缺的占比达82%,东部和中部地区、临床用量大和价格低的集采药品供应短缺情况更为严重。结论:加强中选企业行为的履约监管,建立参与主体的信用评价制度,综合考虑地区、药理类型和价格因素,优化集采招标规则,提升集采中选药品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于药品利用与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2018—2019年的药品采购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比较了集采品种和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的价格、采购量、采购金额、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的变化。结果: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政策实施后,与未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相比,实施试点政策或部分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集中采购试点品种的标化价格下降72.2%,标化采购量增加16.9%,采购费用下降55.3%,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增加15个百分点(均为P<0.01)。尚未发现集采品种的采购向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转移的证据。结论:药品带量集采政策有利于药品支出的控制和用药质量水平的提升,有必要扩大药品带量集采的覆盖面,尽快将中成药和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之中。  相似文献   

3.
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效执行和接续发展,必须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体系建设;提高执行机构履职能力和监管水平现代化;密切沟通协调,统筹目标群体利益;守正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梳理我国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分析其特点和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采用政策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法,分析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结果: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全面铺开,品类宽度大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纳入了相当比例的注射剂。大多依据药品原创性划分质量层次,分组规则有待规范,少数不区分质量层次的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面临更高的质控要求;采用多种采购方式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最低中标与谈判议价相结合的中选规则, 限价标准不一;采购量分配比例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接近,进行了按降幅分配采购量探索。结论: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借鉴国家经验为主,未来要明确采购目标,修正药品采购乱象;完善采购规则,推进方案制定规范化;完善医保支付标准制定条件,推动医保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和利益相关者模型,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层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相关政策文本特点,为政策制定及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5月31日以“药品集中采购”“药品带量采购”为关键词在我国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官方网站检索相关政策文件。从政策工具及利益相关者两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21份政策文本,政策工具维度共形成205条政策编码。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分别占24.88%(51/205)、49.76%(102/205)、25.37%(52/205)。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药品监管部门、其他政府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和患者等各利益相关者分别占50.73%(104/205)、11.22%(23/205)、10.24%(21/205)、1.95%(4/205)、9.27%(19/205)、3.41%(7/205)、12.68%(26/205)、0.49%(1/205)。结论 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未占主导地位,供给型政策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单一,对患者关注度较低。政府应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工具组合,优化工具内部结构;卫生健康部门和药品监管部门应充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完善我国各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检索收集2015年各省药品集中采购最新文件,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和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各省落实7号文和70号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时,在组织机构、分类采购、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与回款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各省应坚持集中招标采购,探索医保部门参与药品集中采购新方式;落实三医联动;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保障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公平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价格的差异和区域分布,为促进中选药品更加合理定价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使用比值和极差比较中选药品价格差异,利用国家产品虚拟法描述药品价格的区域分布情况。结果:从价格差异来看,中选结果中存在同通用名药品最小规格可比价极差超过50元以及最高价与最低价之比超过1.8的情况;从区域分布来看,中选药品分布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价格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价格高的现象。结论:中选药品价格不仅差异大,其区域分布与经济水平也呈现倒挂。建议发挥续约采购作用缩小药品价差,引入“二次询价”促进区域间药价公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中选结果数据评估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效果,以完善后续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方法 利用韦唐政策评估模式中的目标模式,依据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目标,构建效果评估体系,以评估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效果。结果 根据韦唐政策评估模式中的目标模式评估,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平均降幅66.60%,带量比例超90.00%,价差普遍控制在2倍左右,关联中选情况少,企业分量增幅与报价及需求量的相关性符合预期,91.67%企业直接或复活中选,88.32%的分量具有延续性,至少56.87%的跨类别分量较为合理,因此基本实现了政策目标,但也出现了少数组别中选价差较大、伴随服务报价价差较大以及对医疗机构高价偏好的行为缺乏应对措施等问题。结论 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基本实现了降低耗材价格、挤压灰色空间、稳定价差、保证企业参与积极性、提高临床选择性、稳定临床供给和使用、优质产品临床替代的政策目标。建议:优化价差控制机制,减少异常中选价的出现;细化伴随服务报价规则,优化价格形成机制;避免医疗机构选择高价产品的倾向对集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确药品带量采购的核心要素及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和比较我国实施的3批药品集中采购的相关政策,厘清我国药品带量采购模式的演进历程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优化我国医药采购制度、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药品带量采购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从药品集中采购基本情况、带量采购试点药品范围和品种、企业资质认定、中标企业确定、药品配送和药款结算六个方面对上海市药品带量采购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分析认为上海市真正实现了药品带量采购,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设立药品采购专用账户、预付药品采购货款、加强平台服务和监管能力,有效保障带量采购机制运行。由此得出以下启示与建议:事权统一的职能部门是实现药品带量采购的重要保障,技术手段和平台建设是实现药品带量采购的基础条件,经济技术标的设置应当关注通用名药品个体属性,推进三医联动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带量采购药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在后疫情时代确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稳健落实.方法: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政策因素、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制约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有效执行.结论:后疫情时代为确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完善制度设计、促进职能部门联动、优化群体利益、营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剖析,探讨现有政策侧重点及不足,以期为我国未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制定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16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及利益相关者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政策工具维度共筛选出147个政策编码,其中命令与规制型工具占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浙江省某三甲医院首批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成效,提高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社会效益。方法 调取该院近3年的精神科药品使用数据,结合国家政策文件以及医院具体实施工作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集中采购后,该院精神疾病药物DDC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表示使用药物的日均费用降低;集采中选药品DDDs上升幅度相对较大,患者对集采中选药品的选择倾向性增强。结论 实施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可有效降低药品费用支出,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但药品集采政策的落实仍需加强政策宣传,保障药品质量与供应,管控合理用药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某地三家不同规模医疗机构连续4年的药品采购情况和典型药企连续4年的四费构成情况,综合评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医院和药企的影响。方法 以三家医院2018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的药品采购数据为基础,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医院药品成本的变化情况。以药企连续4年的财报为基础,分析药企四费的占比及变化趋势。结果 各医院连续5个季度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金额逐季递增,采购成本下降显著。药企的研发费占比呈上升趋势,销售费占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医疗机构的绩效,也促进了相关企业提升其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生产企业是否中选及中选价格的影响因素,探讨带量采购政策效果及是否仍有提升空间。方法:选取第二批至第五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涉及品种进行分析,以中选企业是否中选以及价格降幅为因变量,企业特征和竞争因素相关指标为自变量,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药品价格降幅及是否中选的影响因素,并控制潜在的选择偏倚。结果:原研企业相较于仿制药企业中选概率更低,但是一旦中选其价格降幅相较于仿制药企业高41%;市场份额较小企业相较于原有市场份额较高企业(>50%)中选概率更大,但价格降幅低7%;具备原料药生产加工资质的企业更易中选,但是价格降幅相较于不具备相关资质企业没有显著差异;潜在竞争者数量每增加1%,中选价格降幅增加0.26个百分点,企业中选概率也更低。结论:药品带量采购可以有效促进原研药产生“专利悬崖”现象,理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具备原料药生产加工资质的企业体现出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在规则设计中可以进一步突出保障供应在中标规则中的重要性、制定动态触发机制或者尝试建立组合投标机制,有利于进一步运用市场机制降低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医院用药结构、运行绩效及患者费用负担相关指标的变化,为推动政策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分析某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用药结构、运行绩效及患者费用负担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政策实施1年后,医院中标药品使用率均大幅提高,药品需求结构从以心血管系统药物为主转变为以抗肿瘤药物为主,60%的中标药品及同通用名药品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使用金额构成比变化明显等;药占比和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比例降低,门诊/住院费者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下降明显;中标药品及同通用名药品限定日费用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显著改变了某院的用药结构,降低了医院药占比,有利于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分析我国各省市的药品集中采购方案及相关政策,探讨各地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模式的特点.方法 围绕采购内容、采购规则等比较分析各地的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模式的特点,以及采购内容、采购环境、采购规则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 我国目前的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可划分为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roup purchasin...  相似文献   

18.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对药品价格引导作用的重要举措。作者结合公立医院药品集采工作实践,从集采药品遴选、采购供应、临床使用和医院财务运营4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影响公立医院药品集采政策落实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国家与地区性药品集采政策协同、合理设...  相似文献   

19.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于2021年初正式落地执行,带量采购之后冠脉支架降价明显,执行情况有待观察。本文基于某三级医院在执行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以来半年内的数据对比执行前两年的数据,讨论研究该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期望与建议。从冠脉支架的供应、质量、费用、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数据对比结果来看,带量采购前后PCI手术相关情况整体运行平稳,支架费用下降所带来的控费效果明显,可继续稳步推进球囊等相关耗材的集采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 政策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样本医院集采药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落实政策前后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数据,对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化进行统计,以使用集采药品的首日时间为断点,构建精确断点回归模型,比较不同费用类别的变化情况。结果:样本医院部分集采药品的使用情况还存在进步空间,使用集采药品后,除综合服务类费用及耗材类费用分别上升了1.01和3.07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别费用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患者人均医疗总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了644.58元和300.19元。断点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集采政策显著降低了样本医院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及西药费。此外,患者平均住院日得到有效缩短。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要制定更合理的采购量指标,同时综合调整控费措施,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