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1例予凉血解毒方,并对患者行中医辨证;对照组111例按西医常规治疗;并均治疗3d后评效。结果治疗组出现营血分症状者92例(76.03%),对照组出现营血分症状者83例(74.77%),两组营血分症状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感冒患者常出现营血分症状,凉血解毒法对流行性感冒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是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发病率高、病情重、预后差,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旨在探讨以温病学说为理论指导下应用中医药对应脓毒症不同阶段的治疗,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卫气营血辨证是辨治温病温疫的重要法则,活血化瘀法在辨治急性传染病中被广泛运用。活血化瘀法不仅用于营血分证,也可在温病早期阶段介入使用,在辨证基础上及时使用活血化瘀药,不仅可阻断病情恶化,也可加快疾病康复。通过对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使用活血化瘀法的病理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上温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或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肝损伤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并且在脓毒症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对脓毒症的预后具有特异性的预警作用,可以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炎性因子释放导致的肝细胞功能障碍,包括肝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再生障碍、微循环障碍、能量代谢障碍等。肝脏Kupffer细胞在肝细胞损害和肝功能障碍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肝星形细胞也参与了这一过程。脓毒症合并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以及轻至中度高胆红素血症。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属于中医学理论中热毒症的范畴,属于急黄。Kupffer细胞在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属于三焦的范畴,因此,清利三焦应该作为本病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6.
李向宇 《新中医》2021,53(18):189-192
从宣畅气机以引热外达、去除障碍以截断病程阐释了透热转气的基本理论,同时从来源,瘀与热轻重、互结,以及在外感、内伤中的出现等介绍了瘀热证,认为透热转气治疗瘀热证旨在顺势而为、借势而用和治未病。  相似文献   

7.
浅析温病养阴法在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伤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结果,温邪伤人每易伤津耗液.化燥伤津贯穿温病发展终始,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因此,保阴护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津液固存对温热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温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不同.本文对养阴法在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运用规律进行浅要的分析,提出邪在卫表,辛凉甘润,禁汗护阴;邪入气分,清气逐郁;泄热保津;邪热入营,清营透热,滋阴生津;邪入血分,凉血散血,救阴增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汤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炎症因子、肝功能水平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按照脓毒症指南给予规范治疗及护肝利胆治疗。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静滴护肝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清肝凉血解毒汤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TCM)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检测患者血清中JAK2、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较高的有效率,可以缓解临床症状。观察组显效病例数较对照组高,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TCM评分及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CRP及IL-6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IL-6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CRP下降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9.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属中医四大难症之首。从古至今,临床上对于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多采用清肝息风、育阴潜阳的治法。本文根据周仲瑛教授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中心病理说,探讨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用凉血通瘀法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旨在为拓展治疗思路提供参考,为中医药治疗中风急性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凉血化瘀法治疗瘀热相搏证的体会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周仲瑛[作者简介]周仲瑛(1928-),汉族,江苏如东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筏斋学习中医。后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继后悬壶桑梓。1955年入江苏省中医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临床资料证实了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是温病营分证的辨证要点。首次提出年老、阴虚体质、宿疾和热盛阴伤是温邪传营的重要因素;温病营分证实质与血液牯度增高、内毒素血症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并从临床、实验结果论证了黄氏凉营透热法是温病营分证的有效疗法,具有清热、养阴、活血、解毒等综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映淮应用破血逐瘀法经验举隅忻州地区人民医院(034000)安俊义,白秋萍关键词李映淮,破血逐瘀法李映淮系我省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先生的长子。他行医已60余载,学验俱丰,亭誉晋北。其临床善用破血逐瘀法治疗疑难杂症,兹择其治验3例,介绍于下。1子宫肌瘤陈...  相似文献   

13.
运用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宁 《广西中医药》2010,33(2):42-43
<正>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以下简称ROU)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以口腔反复出现黏膜破损、充血水肿和疼痛的一种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一般是一处或多处溃疡分布在  相似文献   

14.
肠粘连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病症。现代医学认为肠粘连大多由腹膜炎、腹部手术或腹膜结核广泛粘连引起。中医无此病名,大多属于“瘕”、“聚”、“肠结”范畴。《合类医学入门·积聚》曰“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痰与食积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积聚hui瘕一也”。按其性质和症状与肠粘连极为相似。参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肠粘连的发生是由七情过激、风寒热毒、金创跌扑、内外合邪而导致气机逆乱,络脉瘀阻,聚而成瘕,导致肠粘连。故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采用破瘀散结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肠粘连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病症。现代医学认为肠粘连大多由腹膜炎、腹部手术或腹膜结核广泛粘连引起。中医无此病名,大多属于“瘕”、“聚”、“肠结”范畴。《合类医学入门&#183;积聚》曰“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痰与食积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积聚hui瘕一也”。按其性质和症状与肠粘连极为相似。参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肠粘连的发生是由七情过激、风寒热毒、金创跌扑、内外合邪而导致气机逆乱,络脉瘀阻,聚而成瘕,导致肠粘连。故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采用破瘀散结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瑛 《河南中医》2014,(11):2236-2237
目的:观察破血逐瘀法辨证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解郁逐瘀汤治疗,每次3-4粒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独生活血片口服,每次3片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22 d,月经来后停服,在月经来潮的第5天继续服用,药物疗程为3个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气滞型有效率为94.44%,瘀血型有效率为100.00%,痰湿型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率为79.17%,气滞型有效率为64.71%,瘀血型有效率为70.59%,痰湿型有效率为50.00%。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血逐瘀法辨证治疗子宫肌瘤,对气滞型、瘀血型、痰湿型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艾军 《广西中医药》1998,21(3):41-43
气分证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分阶段是温病的发展期,为治疗和转归的枢机,直接关系到病情的传变和治疗的成败。就卫、气、营、血4阶段而言,气分阶段是疾病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的转折期,疾病处于关键时刻。因此,充分认识气分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以往言及气分证,常常重其热而轻其郁;详于热而略于郁。笔者从探析气分证病理“热炽”与“郁结”并存的角度,提出气分证治疗当“清热”与“解郁”并举,从而加深对气分证之证治规律的认识,以提高临证诊治效果。1 热炽与郁结是气分证的重要病理改变11 邪热炽盛 正盛邪实温热时…  相似文献   

18.
脓毒症在中医学中并无对应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为中医学“伤寒”“外感热病”“温毒”“温病”“厥证”“脱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多,临床表现复杂。本文从中医六经辨证、阴阳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角度探讨脓毒症病因病机,并对中药治疗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脓毒症中医辨证与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温病血分证热瘀胶结的病机认识及叶桂提出的“凉血散血”是温病经典理论智慧和中医治疗特色的体现。结合现代研究对经典深入理解,从而将凉血、解毒、养阴、化瘀治法所体现的“凉血散血”恰当的辨证应用,不仅可在急性外感热病治疗中发挥疗效,也可拓展应用于内伤疾病的治疗。对中医经典的准确理解是使其服务于当代临床的根本,也是传承经典,守正创新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温病透法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健勇  方凡夫 《河南中医》2009,29(11):1048-1050
温病透法立足于祛邪,适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它是一种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之法。透邪的目的是使邪热向上向外透达而不至于内陷,透邪是防其内陷的手段,在透的同时要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养护阴液;祛邪外出,不但要给邪以出路,而且时机与方法也要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