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与医保打包支付改革都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创新举措,一个是体制的保障,一个是机制的突破。三明市12家紧密型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包干与C-DRG收付费相结合,实现医保支付“双打包”。通过医保支付改革与医共体相关政策分析,结合2017—2021年三明市12家紧密型医共体的运行数据,以医保基金结余、C-DRG执行情况、医疗收入结构、医院职工收入、患者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报销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价维度,深入评估医保打包支付改革对于紧密型医共体运行管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业务量下滑明显但成效较好的永安医共体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探究医保打包支付改革对紧密型医共体运营管理的内在影响机制,从而提出优化紧密型医共体运营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安徽省阜南县医共体改革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为医疗控费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阜南县2012-2018年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县域医共体改革前后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医保基金负担、个人负担及医保实际报销比例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阜南县医共体改革前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医保基金负担及个人负担持续增长,改革后次均住院费用与个人负担呈下降趋势,医保基金负担仍呈增长趋势,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在改革前逐年降低,改革后呈上升趋势。[结论 ]县域医共体改革对住院费用的控制成效显著,但住院费用中医保基金负担仍持续增长。建议应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医防融合,建立针对县域医共体的长效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3.
抗风险能力是医共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识别医保基金流动和风险转移过程中可能损害医共体医保支付预算充足性、支付有效性、结算激励性的风险源,能有效移除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的财务脆弱性。本文首先搭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脆弱性形成机制的分析框架,对侵蚀医保支付的预算充足性、支付兼容性、结算激励性多元风险进行风险识别。在系统调研国际上整合型医疗组织以价值和人口基础支付、风险调整、风险走廊、医保支付充足性评价为核心的财务脆弱性风险保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预算充足性、支付兼容性、结算激励性、医保支付充足性评估四个维度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财务脆弱性的风险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明市三医联动改革中医保制度改革的效果。方法:梳理2012年以来三明市医保制度改革的政策并描述分析2015—2018年三明市医保基金的运行数据。结果:三明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实施市级统筹后,收入较低的县区医保基金使用率和医疗服务利用率更低。2015—2018年三明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但自付次均住院费用增长;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患者住院实际补偿比分别约为60%和50%;职工医保患者利用三级医院和统筹区外住院服务的比例分别约为41%和21%,利用一级医院的比例不足7%;职工医保基金流向统筹区外的比例超过30%。居民医保患者和资金流向比职工医保合理。结论:三明医保门诊和住院的起付线不断调低、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不断调高,但群众实际负担并未明显减轻;市级统筹存在穷帮富问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比例过高,医保基金互助共济能力减弱;职工医保患者就医秩序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交由医共体包干使用,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杠杆。文章通过对肥西县城乡居民住院患者流向及基本医保资金支出实证分析,认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过程中应避免补偿标准与付费政策的矛盾、实行精细化分级诊疗、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发挥医联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4年至2018年我院部分内科住院患者费用在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后医保报销情况,为医保工作的控费、监控考核评价、分配基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常州市职工、居民医保我院部分内科住院患者总费用,对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后医保费用报销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病保险制度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住院医保患者的支付压力,尤其是居民医保。结论:大病保险制度改革能够较好地给与参保人在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时更多的补偿,尤其是居民住院大病支付比例较高。住院次均费用越高,累计总费用越高,大病支付比例也越高,大大减轻了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医保类型老年人脑血管病的保障水平,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优化医保支付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南省2018年3月1日—2018年6月30日主要诊断为脑血管病患者共35 711例,运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总体自付比例为18.37%,整体效果较好,但不同医保类型自付比例差距大;不同医保类型自付费用构成中药费占比最高(39.5%),其次为诊断费(29.46%);城乡居民医保颅内出血、脑梗死和其他脑血管病自付比例分别为20.2%、20.36%、21.3%,均高于城镇职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医保自付比例在不同住院费用分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住院费用大于1.5万元时,城镇职工医保自付比例随住院费用的增高而增高,城乡居民医保自付比例随住院费用费用升高而降低。结论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医保统筹层次,优化医保费用结构,构建多元化医保监管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医保保障体系等措施控制患者自付费用,优化医保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管理》2016,(5):51-54
目的通过比较新疆某三级医院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报销水平的差别,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保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选取两种医保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及医保报销费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其医保报销的差别。结果两类医保住院老年患者以慢性病为主,排在前6位的均为慢性病,其中职工医保占39.1%,居民医保占40.7%;老年患者住院次均总费用为10 410.4元,居民医保11 078.1元、职工医保10 783.8元,两类医保老年患者均大于全院平均水平;在费用构成上药品费在两类医保对象住院费用的构成中都占近44.0%;在个人负担上职工医保个人负担率为27.5%,居民医保为45.1%。结论老年人住院费用高,医院应从住院天数、药品费用方面重点监控;医保部门应重点监管医保药品目录外药品的使用,在报销政策上要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适当提高老年人慢病的门诊可报费用标准;提高居民医保的报销水平,以减轻居民医保老年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老年人的住院费用及报销水平,为完善医保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浙江省某三甲医院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享有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对象的住院及医保报销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两类医保对象的住院疾病种类前6位的疾病均为慢性病,职工医保老年人占全年住院人次的39.14%,居民医保老年人占40.61%,职工医保老年人次均住院费用10 783元,药费占43.88%;居民医保老年人次均住院费用11 078元,药费占43.95%。两类医保对象相比,居民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高,报销比率低,药费是两类医保对象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结论老年人住院费用较高,医院应加强药品费用等监控;同时政府部门应适当提高居民医保的报销水平,减轻居民医保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医改后辽宁省农村居民住院流向和费用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05—2017年辽宁省新农合报表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相关数据,以及典型地区访谈,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农合使农村居民住院服务需求得到释放,住院流向发生较大变化,流向乡镇卫生院的比例快速下降;同时,参合居民次均住院费用和实际补偿比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为保障新农合资金可持续以及缓解农村居民住院费用负担,应采取措施降低居民无效住院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并通过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发挥县域内资源优势,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北京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整合后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并定量估计不合理的住院费用增长所占比例。方法:利用2017—2018年北京市二、三级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和北京市全国第6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结果: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住院实际报销比明显提高,住院服务可及性提升,住院总费用有所增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人均增长约 587 元,其中不合理增长占比为 32.0%;改革后人均住院医保支出增加 1 237 元,其中不合理增长占比为 9.1%。结论:应当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提高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水平,优化医保政策监测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管理》2004,(5):51-54
目的 通过比较新疆某三级医院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报销水平的差别,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保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两种医保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及医保报销费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其医保报销的差别。结果 两种医保老年人的住院疾病都以慢性病为主,次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个人负担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人住院费用高,医院应从住院天数、药品费用方面重点监控;医保部门应重点监管医保药品目录外药品的使用,在报销政策上要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适当提高老年人慢病的门诊可报费用标准;提高居民医保的报销水平,以减轻居民医保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医院HIS数据,分析异地医保直接结算现状和特点,为进一步推进跨省异地医保直接结算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1 842例异地医保结算数据,统计描述基本信息、医保基金支付、费用和病种等。结果异地医保患者主要来源于浙江省和江苏省,73.96%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年龄为46岁,71.17%的患者就诊于妇科,平均住院天数为5.1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3 414元,总体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46.50%,恶性肿瘤患者占比为47.47%。结论异地医保报销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统一全国医保三大目录编码,加快长三角地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引导有序就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前后六安市、滁州市、合肥市、蚌埠市4个地区的参保患者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的住院费用,探索医保整合后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中来自六安市、滁州市、合肥市、蚌埠市4个地区的参保患者,再分别抽取各地市医保整合前、后各一年内的住院患者,将医保整合前、后的住院患者分别列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比较两者医保支付费用、个人支付费用、药占比、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差异。结果: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实验组)与整合前(对照组)相比,医保支付比例提高(t=51.14,P < 0.01)、个人支付比例降低(t=-64.96,P < 0.01)、药占比降低(t=-4.29,P < 0.01)、均次住院费用略有提高(t=2.24,P <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安徽省部分地市实行的城乡医保的整合,报销比率在政策层面提升较为明显,保障能力比城乡医保整合前要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乡居民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变化对北京市高血压住院患者就医选择和医保基金流向的影响,为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借鉴患者就医选择行为研究成果,以2015—201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和市属医院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Anylogic平台进行多主体建模仿真实验。结果:提高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21.41%和21.82%;提高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二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35.06%和36.01%;提高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三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11.61%和14.90%。结论:北京市居民较强的支付能力冲销了医保差异化报销的影响,差异化报销在需求弹性小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的作用有限。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会影响居民个人自付水平,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和居民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是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住院流向和费用负担情况,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减轻居民负担提出建议。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各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数、住院费用、医保偿付费用、个人范围内外费用支付情况。结果:江苏省居民2013—2017年住院流向变化不大,三级医院住院服务量占比最高;住院费用年均增长1.52%,且费用的增速和医院级别负相关;住院费用构成中,医保的补偿比例基本不变,但个人范围外支付的比例逐年上升。结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医疗费用的增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仍需通过相关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进一步降低居民的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慢性病医防协同工作开展的动力机制。方法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确定核心变量,从慢性病一体化管理、疾控入驻县总医院、医保支付方式、绩效考核4个纬度进行动力机制分析。结果 尤溪县的慢性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形成正向的激励循环机制,促进医务人员的积极行为;疾控参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医防协同工作实现慢性病防治专业化与协同发展;薪酬制度改革推动绩效管理,提高医保经费使用效率,进而增加医务人员收入,医务人员投入到慢性病医防协同工作的主动意愿增强。结论 尤溪县医防协同政策形成了正向的激励循环机制,建议进一步健全以长期效益为导向的考核指标和激励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政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覆盖的24省67地市患者诊疗费用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报销情况。方法设计专题调查表,以地市为单位收集24省67个地市2012年三种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况,计算住院和门诊费用能否报销和报销百分比,分别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住院费用纳入新农合、城居医保以及职工医保中报销的地市个数依次是60、58和55个;门诊费用纳入三种医保报销的地市个数依次是38、34和36个。住院费用在三种医保中的报销比例依次为70.00%(P25:65.00%,P75:75.00%)、70.00%(P25:60.00%,P75:70.00%)和80.00%(P25:72.00%,P75:87.00%)(χ2=36.10,P=0.000 1);门诊费用在三种医保中的报销比例依次为60.00%(P25:27.00%,P75:70.00%)、60.00%(P25:43.00%,P75:70.00%)和80.00%(P25:50.00%,P75:85.00%)(χ2=11.26,P=0.003 6)。结论部分项目地区耐多药肺结核住院和门诊诊疗费用尚未纳入医疗保障中进行报销,报销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门诊报销比例偏低,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W市为例研究慢性病住院患者所致医保支出的分布特征,并测算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报销水平和患者的自付水平,为完善医疗保险慢性病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依据ICD-10编码,从W市医保局的系统数据中提取主要慢性病患者的住院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结果:2018年慢性病对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所带来的住院负担分别达到了40.6亿元和10.7亿元。其中,两种共病患者和中老年人是医保支出占比最高的群体,而三级医院则是医保支出流向最多的机构。虽然医保基金的实际报销比例随着慢性病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但是患者自付水平却没有稳定下降。结论:慢性病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应该转变传统的医保管理理念,强化慢性病门诊保障力度,加强对于医保基金的监管,并优化慢性病患者的医保待遇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课题通过调查2010、2011年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对比统筹支付政策的改变前后对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治疗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太原市2010、2011年度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治疗人数、住院费用、统筹支付金额、自付金额等数据,分析统筹支付政策的改变对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治疗情况的影响.2010、2011年度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人数、费用总额、统筹支付金额及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自付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果 统筹支付政策的改变,明显的增加了各级医院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治疗的人数,且三级医院增长率明显高于二级医院;在各级医院,统筹支付金额及其在总的住院费用中所占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三级医院;患者统筹支付金额、自付金额及自费金额均有所增加,其中统筹支付金额所占比例增幅较小,自付金额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自费金额所占比例略有增加.结论 统筹支付政策改变在提高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治疗率,减轻医保患者经济压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应该进一步深化统筹支付政策的改革,进一步加大统筹支付的比例,降低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压力.从宏观角度给政府医保部门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