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理念,总结其历史、特征、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正性皮质支撑复位的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应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前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作为一种稳定的非解剖骨折复位技术,具有力学结构支撑和生物学促进愈合的双重效果。皮质支撑复位对医生来说并不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对患者而言股骨颈长度丢失少,颈干角内翻发生率低,骨盆的正常力学结构得以维持,术后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肢体功能评分高。内侧皮质支撑的力学性能高于前侧皮质支撑,当两者均达到正性对位时骨折稳定性最佳。结论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能分担内固定器械的力学载荷,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稳定性,作为一种功能复位形式,可作为解剖复位之外的次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形态,并探讨其对复位内固定技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8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4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 15 例,女 31 例;年龄 62~91 岁,平均 72.8 岁。致伤原因:行走摔伤 35 例,坠床致伤 4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31-A1 型 11 例,31-A2 型 35 例。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根据术前评估结果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根据患者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特征;并对不同 AO/OTA 分型的骨折进行冠状位骨折鉴别分析。分别计算经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冠状位骨折的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位置 [测量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 TAD)] 与内固定可靠程度。结果X 线片不易识别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冠状位骨折块的形态特点:AO/OTA 31-A1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在小转子以上,伴或不伴小转子骨折;AO/OTA 31-A2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到小转子以下。术前 X 线片上确诊 13 例(28.3%)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确诊 35 例(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3,P=0.000)。AO/OTA 31-A1 型患者中,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的冠状位骨折比例分别为 18.2%(2/11)和 54.5%(6/11),AO/OTA 31-A2 型患者分别为 31.4%(11/35)和 82.9%(2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P=0.000;χ2=20.902,P=0.000)。在 35 例冠状位骨折患者中 AO/OTA 31-A1 型 6 例(17.1%),AO/OTA 31-A2 型 29 例(82.9%)。患者手术时间为 80~112 min,平均 95 min;术中出血量为 180~450 mL,平均 360 mL。术后无感染、坠积性肺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 3 d 复查内固定物均在合适位置,TAD 为 0.9~1.8 cm,平均 1.4 c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4~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CT 三维重建较 X 线片能更好识别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准确认识和分析冠状位骨折的发生率和形态学特征,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手术策略,以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提高对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认识。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骨盆前环骨折微创治疗的相关文献,从微创治疗的复位及固定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骨盆复位架可能是骨盆微创复位的有效辅助手段,骨盆前环的固定方法有螺钉固定技术、支架固定技术和钢板固定技术。结论一种固定方式不能适用于所有骨盆前环骨折类型,应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固定方式,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近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稳定性重建方面的概念演化与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解剖特点、稳定型骨折与不稳定型骨折分类、稳定性复位与不稳定性复位、术中加压初始稳定与术后滑动二次稳定、内固定术后稳定性评估、早期下地站立负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股骨颈干骺端转换区,具有天然的内翻不稳定倾向。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后续内固定物安放的最重要前提因素。判断骨折复位质量有对线和对位两方面,对线采用 Garden 指数;在对位方面,随着皮质对位理念(正性、中性、负性)的提出,特别强调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支撑(解剖、正性),是获得骨折稳定性复位的关键,而不再强调后内侧小转子骨块的作用。术后影像学的稳定性评分为早期下地站立负重提供了量化指标。但术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术后头颈骨块滑动获得二次稳定的过程中,仍有皮质对位丢失现象,需研究其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取得良好对线的基础上,只要获得了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和支撑,并用内固定器械维持住,就获得了术后稳定性。术后稳定性评分优良者,可以安全地早期下地负重、站立行走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三维 CT 成像测量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固定术后头颈骨块的旋转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7 月—2018 年 10 月采用头髓钉固定治疗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2 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具有完整术中透视和术后三维 CT 成像资料的 68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21 例,女 47 例;年龄 68~93 岁,平均 81.8 岁。AO/OTA 分型为 31-A2.2 型 31 例,31-A2.3 型 37 例。骨折复位质量按照 Baumgaertner 等和 Chang 等的标准评价。术后在 T3DView 软件上三维 CT 成像观察每例患者头颈骨块是否获得前内侧皮质支撑。将头颈骨块旋转分为无旋转、屈曲位旋转和过伸位旋转 3 种类型,测量各类型的旋转角度,分析头颈骨块旋转类型与前内侧皮质接触砥住的关系。结果68 例患者小转子骨块均未进行复位固定,骨折复位质量按照 Baumgaertner 等标准,优 15 例(22.1%),可接受 50 例(73.5%),差 3 例(4.4%);按 Chang 等标准,优 31 例(45.6%),可接受 33 例(48.5%),差 4 例(5.9%)。头颈骨块获得前内侧皮质支撑 39 例(57.4%),未获得皮质支撑 29 例(42.6%)。三维 CT 成像示,患者头颈骨块无旋转 12 例(17.6%)、屈曲位旋转 39 例(57.4%)、过伸位旋转 17 例(25.0%)。无旋转组、屈曲位旋转组及过伸位旋转组患者获得皮质支撑例数分别为 7 例(58.3%)、30 例(76.9%)和 2 例(11.8%),旋转角度分别为(1.05±0.61)、(13.96±6.17)、(8.21±3.88)°,3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固定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头颈骨块旋转,其中屈曲位旋转和无旋转容易获得骨干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65~93 岁,平均 78.4 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A1 型 5 例,A2 型 7 例,A3 型 2 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 2 例,均为 Seinsheimer Ⅴ型。根据 Chan 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 型 10 例(1A 型 6 例、1B 型 3 例、1C 型 1 例),2 型 6 例(2A 型 4 例、2B 型 2 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 1~52 个月,平均 14.6 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 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 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 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 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78~168 min,平均 115.8 min;术中出血量 120~500 mL,平均 283.1 mL。1 例患者术后 3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4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 14~20 周,平均 16.4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 56~92 分,平均 80.2 分,其中优 2 例、良 10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侧骨折段向前成角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2015 年 3 月—2016 年 3 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 40 例近侧骨折段向前成角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 11 例,女 29 例;年龄 56~87 岁,平均 75.7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 例,摔伤 39 例。体质量指数 18.9~33.8 kg/m2,平均 24.3 kg/m2。受伤至入院时间 2~360 h。骨折按照 AO-OTA 分型:A1.2 型 7 例,A1.3 型 1 例,A2.1 型 6 例,A2.2 型 9 例,A2.3 型 12 例,A3.2 型 2 例,A3.3 型 3 例。记录患者入院时、术前以及术后最低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值,住院期间输血量和手术显性出血量。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 量表)评估患者伤前及术后 12 周生活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入院时及术后 2 d 疼痛程度。根据术后 X 线片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情况。术后 12 周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 结果患者入院时 Hb 为(114.33±14.93)g/L,术前最低 Hb 为(99.10±16.4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4,P=0.000)。11 例术前输血(520.00±269.98)mL。手术显性出血量(373.08±154.68)mL,术中输血量为(569.23±207.94)mL。术后患者最低 Hb 为(105.41±13.36)g/L,8 例患者术后再次输血(500.00±185.16)mL。术后 3 d 按照改良 Baumgaertner 法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 16 例,良 18 例,差 6 例。40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5 周,平均 12.8 周。术后切口无感染发生。术后 2 d VAS 评分为(3.2±0.5)分,较入院时的(8.2±0.5)分显著改善(t=37.500,P=0.000)。术后 12 周骨折均愈合;患侧髋关节 Harris 评分为(82.5±6.9)分;SF-36 量表评分为(51.4±11.5)分,较伤前(54.9±11.5)分显著降低(t=18.901,P=0.000)。术后 4 例出现谵妄,8 例感染肺炎,5 例泌尿系统感染,2 例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 结论近侧骨折段向前成角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难复位、不稳定型骨折,术中需要通过辅助器械达到骨折良好复位,解剖对位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首要条件,同时需注意及时纠正患者贫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9 年 6 月,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 33 例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 12 例,女 21 例;年龄 47~89 岁,平均 75.1 岁。致伤原因:跌倒伤 21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其他伤 5 例。骨折分型:根据自定骨折分型标准,高位 A 型 14 例、高位 B 型 19 例;根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31-A1.2 型 14 例、31-A2.2 型 19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5 d,平均 2.7 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失败发生;末次随访时行 Parker-Palmer 行走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 40~75 min,平均 55 min;术中失血量 50~150 mL,平均 64 mL;住院时间 5~15 d,平均 8.7 d。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8 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3.6 个月。骨折复位质量参照 Chang 等的评价标准,获优 9 例(32.1%)、良 17 例(60.7%)、差 2 例(7.1%)。术后 1 例因跌倒导致 PFNA 内固定失败;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3~5 个月,平均 3.4 个月。3 例主诉髋外侧疼痛。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 行走功能评分为 6~9 分,平均 7.9 分。结论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能有效预防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顺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维持复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5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符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2.2 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且需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的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组,20 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根据张世民等提出的术中透视内侧与前侧皮质对应关系(正性、中性、负性支撑)来判断骨折复位质量,观察内固定稳定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 12 个月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中 2 枚克氏针共植入次数≤4 次 6 例(30%),5~8 次 7 例(35%),≥9 次 7 例(3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输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3~21 个月,平均 17 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骨折等并发症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术中复位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Z=–2.794,P=0.024)。术后 12 个月试验组 Harri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1)。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可在术中有效维持复位效果,减少术者透视次数,提高复位质量,减少异体血输入,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比较,探讨采用新型股骨近端内侧支撑钢板(proximal femoral medial buttress plate,PFMBP)固定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方法取 18 具第 4 代 Synbone 人工股骨标准试验骨(左侧)制备 AO 31-A3.1 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模型后,根据内固定不同随机分为 3 组(n=6),分别为 PFLCP 组、PFNA 组、PFMBP 组。各标本骨折固定后包埋固定,分别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及最大轴向压缩破坏试验,计算对应轴向压缩刚度、扭转刚度,记录最大轴向载荷及标本破坏情况。 结果轴向压缩刚度 PFLCP 组为(109.42±30.14)N/mm,PFNA组为(119.13±29.14)N/mm,PFMBP 组为(162.05±22.05)N/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中不同扭转角度对应扭矩比较,以及同一扭转角度各组扭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刚度 PFLCP 组为(1.45± 0.44)N·mm/deg,PFNA 组为(1.10±0.13)N·mm/deg,PFMBP 组为(1.36±0.32)N·mm/deg;PFLCP 组、PFMBP 组与 PFNA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LCP 组及 PFMBP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轴向载荷 PFLCP 组为(1 408.88±0.17)N,PFNA组为(1 696.56± 0.52)N,PFMBP 组为(2 154.65±0.10)N,3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FBMP 在轴向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方面优于 PFLCP 及 PFNA,提示维持内侧稳定性对于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前皮下内固定支架(anterior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INFIX)和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48 例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INFIX 内固定 21 例(INFIX 组),钢板内固定 27 例(钢板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部分负重、完全负重时间。采用 Matta 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 评分系统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6 个月,平均 12.5 个月。INFIX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钢板组(t=−11.965,P=0.000;t=−20.105,P=0.000)。术后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4 周,INFIX 组与钢板组 Majeed 评分中疼痛、工作、立位及行走、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及性生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0,P=0.003;t=−6.135,P=0.006)。INFIX 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钢板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NFIX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感染风险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0 月—2018 年 3 月经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 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 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 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12~21 个月,平均 14.2 个月;对照组 12~22 个月,平均 14.3 个月。术后 8 例(试验组 3 例、对照组 5 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 例(试验组 2 例、对照组 3 例)术后 1 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 1 年,试验组 Harris 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 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 年 6 月–2016 年 6 月,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 38 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男 24 例,女 14 例;年龄 26~64 岁,平均 45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6 例,摔伤 3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8 d,平均 5 d。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4.3±8.4)分,Lysholm 评分为(44.5±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62±12)°。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2 d X 线片检查示,髌骨骨折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2~4 个月,平均 3 个月。末次随访,参照 Böstman 评分标准评定:优 36 例、良 2 例,优良率达 100%。VAS 评分为(10.2±6.6)分、Lysholm 评分为(93.1±6.4)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24±1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59,P=0.000;t=31.099,P=0.000;t=20.727,P=0.000)。 结论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均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4.
            ïê &#x;        Ï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36(9):1056
目的 介绍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综合分类法,以适应老龄化社会髋部骨折病例数量爆发和手术量剧增的临床需求。方法 在回顾股骨转子间骨折分类历史,并深刻分析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不同时期分类版本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广泛开展术前CT扫描及三维重建和普遍使用头髓钉内固定治疗的现状,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老年髋部骨折”研究小组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提出了新的综合分类法,重点关注内固定手术中获得骨折稳定性重建的结构。结果 该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综合分类法纳入了骨折分类的多重指标,包括骨折线走向、骨折碎裂程度、小转子骨块及其向下延伸长度(>2 cm)、后侧冠状面骨块及其向前扩展宽度(累及头颈内植物入钉点的外侧皮质)、外侧壁前壁横贯骨折及其与头颈内植物入钉点的关系、前内下角皮质能否直接砥住等。共将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4型(A1型为简单的二部分骨折,A2型为含有小转子骨块和后壁冠状面骨折,A3型为反斜、横断骨折,A4型为内侧壁粉碎、压力负荷传导结构缺失),每型又分为4个亚型,并可继续分为更细的亚组。根据5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维CT总结,A1型占20.0%、A2型占62.5%、A3型占15.5%、A4型占2.0%。在亚型上,A2.2是后壁“香蕉样”骨块;A2.4是后壁骨折向小转子下延伸超过2 cm、向前在外侧皮质扩展至头颈内植物的入钉通道;A3.4是原发性全转子区骨折;A4.4是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的节段性股骨颈骨折。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综合分类法能更细致地描绘骨折形态学特征,包含更多罕见和复杂类型,提供更多个性化亚型选择,适应骨折和手术数量双双增长的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Tillaux 骨块在 Ruedi-Allgower Ⅲ型 Pilon 骨折手术中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2 月—2013 年 9 月收治的 21 例术前明确 Tillaux 骨块需要复位的 Ruedi-Allgower Ⅲ型 Pilon 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17 例,女 4 例;年龄 28~68 岁,平均 42.9 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 13 例,摔伤 4 例,撞伤 2 例,扭伤 2 例。入院行 X 线片和 CT 检查示,21 例合并腓骨远端骨折,均存在 Tillaux 骨块移位。按照 AO/OTA 分型:C1.2 型 3 例,C1.3 型 1 例,C2 型 10 例,C3 型 7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4~31 d,平均 10 d。所有患者 Pilon 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针对 Tillaux 骨块选择合适的钢板或螺钉固定,针对压缩部分选择同种异体骨植骨处理。结果术后 2 例出现伤口拐角处皮肤坏死,经相应处理后愈合;余 19 例伤口Ⅰ期愈合。术后 72 h 内采用 Burwell-Chamley 影像学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复位效果,其中解剖复位 19 例,一般复位 2 例。2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8~48 个月,平均 24.9 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神经损伤表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 4~8 个月,平均 6 个月。19 例患者于术后 15~19 个月取出内固定。发生关节增生 17 例,骨性关节炎 4 例,患者均无关节活动度丧失。术后 1 年或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功能,获优 13 例、良 6 例、可 2 例,优良率 90.5%。根据 Olerud-Molander 踝关节骨折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术后全负重训练时获良 6 例、中 8 例、差 7 例,全负重训练 1 年时获优 10 例、良 3 例、中 6 例、差 2 例。结论对于复杂的 Ruedi-Allgower Ⅲ型 Pilon 骨折,Tillaux 骨块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复位标志,关节面重建以此为标志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截石位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8 年 5 月 78 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33 例采用截石位(试验组),45 例采用传统平卧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开复位例数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 Harris 评分评价疗效。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切开复位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 1 例(3.03%)、对照组 3 例(6.67%)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45)。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 线片复查显示两组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30±1.33)个月,对照组为(5.98±1.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5,P=0.073)。两组术前及术后 3、6、12 个月 VAS 评分以及膝关节、踝关节 Harri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 试验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踝关节 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时,采用截石位有利于骨折复位操作,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研究的日益深入,股骨“外侧壁”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外侧壁的完整性可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物的选择以及患者的术后疗效,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对于外侧壁的定义、损伤状态的判断及外侧壁骨折的治疗等方面,还未形成统一认识。该文通过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中对于股骨外侧壁作用的疏浅认识,对其作一阐述,以期能给骨科医生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 Taylor 三维空间支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 年 7 月—2016 年 7 月,采用闭合复位联合 Taylor 三维空间支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 20 例。其中男 14 例,女 6 例;年龄 6~14 岁,平均 10.3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6 例,摔伤 9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屈曲型 12 例,伸直型 8 例。根据 AO 分型:A1 型 12 例,A2 型 8 例。骨折位于骨骺线上 0.5~5.0 cm,平均 2.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 2 ~ 8 d,平均 3.5 d。术后采用膝关节 Kolment 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8.1 个月。术后均无钉道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外固定架松动、骨折移位、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4~6 周,平均 4.5 周。拆除支架时间为 8~12 周,平均 9.5 周。患儿无跛行步态,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骨骺发育异常。末次随访时,参照膝关节 Kolment 评定标准,膝关节功能获优 18 例、良 2 例,优良率为 100%。结论闭合复位联合 Taylor 三维空间支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避免对骺板的损伤,骨折愈合率高,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弹性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 年 1 月—2016 年 6 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弹性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21 例。男 5 例,女 16 例;年龄 32~88 岁,平均 62 岁。摔伤 14 例,交通事故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左侧 13 例,右侧 8 例。闭合性骨折 20 例,开放性骨折 1 例。骨折根据 AO/OTA 分型:33-A1 型 5 例,33-A2 型 3 例,33-A3 型 8 例,33-C2 型 2 例,33-C3 型 3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3~13 d,平均 6.5 d。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8 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4 个月,平均 16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8~24 周,平均 16.6 周;关节面恢复平整,下肢长度恢复。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未出现明显膝关节僵硬。术后 6、12 个月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6、12 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 1 个月时明显增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12 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间 Neer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个月,按 Neer 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获优 12 例、良 6 例。 结论锁定接骨板弹性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和/或粉碎性骨折,在现有锁定钢板基础上进行内侧支撑增强固定十分必要。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主要分为髓外支撑和髓内支撑,进一步可根据支撑物材料和来源分为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支撑,根据支撑位点分为内侧柱支撑、Calcar 区支撑和肱骨头支撑,根据增强固定物形态可分为腓骨干、股骨头、解剖型腓骨等支撑。临床研究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是肱骨近端骨折重要的增强固定方式。结论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作为肱骨近端骨折最为重要的治疗策略,是当前临床治疗和研究的热点,但对于支撑方式、支撑位点、支撑物形态和种类等问题尚存在广泛争议,仍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和生物力学试验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进行多学科有机融合探究,以期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提供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