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乔普荣  汤琪  李芳  徐俊  尹谢添 《河南中医》2022,42(4):491-494
火郁证,既有火的表现,又有郁的病机,为火热被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湿痰郁遏所致.风寒邪气袭表入里,闭郁气机,也可引发一系列火郁证候.以病位言之,火郁证有表里上下之别;以病理因素言之,有气血湿痰之异;以脏腑言之,又有心肝脾肺肾的不同.《伤寒论》中,火郁在表者,麻黄汤或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化热入里者,大青龙汤主之;郁热在...  相似文献   

2.
姬越越  田露 《天津中医药》2022,39(11):1394-1398
“火郁”作为疾病之机要,能够反映当下的疾病状态,贴近于疾病本质。张仲景根据火邪郁滞在体内的不同阶段和部位,利用汗、散、和、补之法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在论治过程中还注意把控“发之”的程度,防止“发之”太过,提倡气机得通则止。《伤寒论》熔理论与实践为一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推动了“火郁发之”理论的发展。文章从“火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火郁发之”的具体应用3个方面探讨“火郁发之”理论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葛根芩连汤现代方义被认为“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或“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无论有无表证阳明之痢疾或泄泻均可应用,有失《伤寒论》太阳病误下遂利不止之旨。本文将从太阳病误下疾病演变过程及证治缘由来阐述此方经旨。“太阳病,桂枝证”误用下法,利遂不止,喘而汗出,充分体现《伤寒论》中误下引邪入里,郁而化热,上下攻冲,“郁不得发”,随上下孔窍并相而出之变证。现代释义将本条分两段而论,分设桂枝加葛根汤解表止利,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笔者认为分而论治未能详尽此方之义,故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火郁发之”之旨及《伤寒论》惯用“火郁发之”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来阐述葛根芩连汤方证本义,以为临床太阳病误下提供辨证论治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浅探《伤寒论》的寒热错杂证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寒热错杂证,此处“错杂”作“互见”之意,即寒与热证错杂互见,是临床症状多变、病机较为复杂的一类证候。病证寒热判若冰炭,而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错杂者,每难辨治。《伤寒论》对此不乏简记,散见于太阳病变中痞证、上热下寒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等篇中,涉及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汤、干姜黄芩黄连汤、麻黄升麻汤等。学习这方面的论述,对于提高辨证施治、临床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1寒热相兼与表里上下表为阳,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辨表里上下寒热相兼,单以症候表现便可推知,可分表里寒热相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这一五郁致病治则的论述,探讨了历代医家对该治则的认识与发挥,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提出临证应用之时务必清楚"清"、"发"之比例,才能辨证准确,用药精良,效如桴鼓。同时也例举了笔者应用该治则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6.
浅谈“火郁发之”罗珍春(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景德镇333000)关键词火郁发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导意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本论原是阐述五运之郁的治疗,张景岳说:“天地有五运之郁,...  相似文献   

7.
寒热错杂证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若秋 《陕西中医》1991,12(1):22-24
本文以《伤寒论》十个寒热错杂方证为基础,筛选出历代医著中此类方案及现代寒热错杂证证治验案140余首,以统计学方法为主,对寒热错杂证的征候特点、证的构成与病变核心予以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对寒热错杂的证治以六经辨证体系做了系统阐述。现以疾病部位为根据,就寒热错杂证病因病机、证候表现、选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火郁”及“火郁发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火郁”的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遏郁停结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运用这一机理,对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关于火热病的论述进行剖析。并在“火郁发之”的启发,针对火郁的原因,提出了发散、疏通、消导、疏肝、祛瘀、化湿、升阳等火郁证的治法。  相似文献   

10.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原文是针对六气变异、五郁病机提出的治则,如王冰注云:"达、发、夺、泄、折五法,为汗吐下解表,利小便,抑冲逆","发为汗之,令其疏散也。"将"发之"解释为"发汗",经历代医家  相似文献   

11.
<正>"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涵盖了火郁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且此治法临床应用广泛,内、外科疾病均可,经历代医家实践使得其理论内容逐渐发展完善,现对其简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火郁发之”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论述六气变异,五郁之治,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之谓。王冰注“达,发,夺,泄,折”五法,为“吐,汗,下,解表、利小便,抑冲逆”,引起后世医家争论,使五郁之治法愈辨愈明,愈争愈详,得到不断发挥。笔者仅就“火郁发之”对火热病证的治疗指导试作论述。纵观中医的发展,概由《内经》提出治疗原则和大法,尔后经过历代医家深化为具体治法。联系“火郁发之”原文,郁者,结滞不通也,本指自然气候变化反常,如夏应热而反寒致火热之气被郁,治疗时应本着升发疏散的原则,以恢复心气的正常功能,意在强调…  相似文献   

13.
刘建设  薛燕星 《中医杂志》2011,52(22):1973-1974
"火郁发之"即是对火郁之病,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透邪外出,以达到气机调畅,开合、升降、出入协调,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从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使此法不仅运用于外感热病,亦适用于内伤杂病。尤其"伏毒"致病说的兴起,对于一些疑难病、重病治疗开辟新思路,"热毒内伏"及时运用"发之"之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伤寒论》出发,分别根据同一部位(胃热脾寒),不同部位(胃热肾寒、胃热肠寒,肺热脾寒)对寒热错杂的证候表现、发生机理、治疗原则、择方用药进行探讨,企盼提高寒热错杂证候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主要强调了邪气不得外越的病机及其治法。自古以来,热病是否能用灸法治疗一直是各大医家探讨的热点。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提到“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比灸其上百壮”,阐述了因热邪积聚所致的痈疽可用灸法治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到“治心实热,不能食,胸中满,隔上逆气,闷热,灸心俞二七壮”,也说明了灸法可用来治热病,佐证了“灸之所宜”的观点。张仲景则有不同的见解,他提出“病在三阴宜泻,病在三阳宜针”,认为热病禁灸。《伤寒论》里有多种灸法治疗热病导致病情加重的病案,对后世影响颇深,使得部分医家反对灸治热病,认为其与内经所提到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相悖。针对这样的情况,试图围绕“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在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热邪伏于体内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以因势利导、开合腠理和引热外出的治疗方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探讨了“火郁发之”理论在灸法治疗热证的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证明了灸法治疗热病的功效,可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火郁发之"是《内经》治疗大法之一。其意即通过因势利导来宣泄郁热,透邪外出,从而达到气机开合升降协调,恢复阴阳平衡的目的。笔者认为,临证在运用清热泻火、清热养阴的同时需酌情配合散、透、疏等法,以透散热邪,疏散阳气。  相似文献   

17.
从“火郁发之”理论探析升降散方义及其所主病因病机,并探讨升降散应用于皮肤病治疗的总体原则.火郁型皮肤病病因包括外感六淫、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内生痰瘀等,常见外寒里热等错综复杂的表现,临床上应根据舌脉症及皮损表现进行辨证.治疗方面需不离清透,在了解疾病特点、进展阶段的基础上,明辨火郁成因,根据病位病势进行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仅就有关"火郁发之"的意义及临证运用进行探讨。通过案例阐述了"热者寒之"与"火郁发之"的有机结合才是治疗火郁的不易法则。  相似文献   

19.
20.
“火郁”原属运气学说的范畴,指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一种现象,为“五郁”之一。为了使之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笔者从《内经》本义及后世引申义对“火郁”的发生、治法,结合导师学术思想及笔者临证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