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23S rRNA耐药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及支气管镜下特点, 发现能够早期识别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6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并留取BALF, 检测BALF中23S rRNA V区基因的2063位点突变情况, 分为耐药基因阳性组和耐药基因阴性组, 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纤维支气管镜的镜下表现。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61例患儿中耐药基因阳性组38例(62.30%), 耐药基因阴性组23例(37.70%)。2组患儿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耐药基因阳性患儿的住院天数及发热时间长于耐药基因阴性组, 更容易出现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及肺外并发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氧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耐药基因和13种呼吸道病原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例MPP患儿的BALF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核酸及其耐药基因,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测定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_(1)N_(1)、甲型流感病毒H_(3)N_(2)、乙型流感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鼻病毒、肺炎衣原体、人偏肺病毒、MP、人冠状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采用 χ^(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100例BALF标本,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及耐药基因,83例(83.00%)MP阳性,其中78例(93.98%)耐药,均为23S rRNA结构域V区A2063G的点突变。多重PCR法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89例(89.00%)阳性。79例(79.00%)检测到MP,其中74例(74.00%)仅检出MP,5例(5.00%)同时检出MP合并其他病原。10例(10.00%)检测出其他病原。0~4岁组病毒检出率高于>4~6岁组( P=0.042)和>6岁组(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PP患儿的BALF标本绝大部分可检测到MP,耐药现象严重,以A2063G的点突变为主。少数BALF标本中可检测到其他呼吸道病原和2种或3种病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并阐明23SrRNA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耐药基因和13种呼吸道病原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例MPP患儿的BALF标本,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核酸及其耐药基因, 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测定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流感病毒H3N2、乙型流感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鼻病毒、肺炎衣原体、人偏肺病毒、MP、人冠状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 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BALF标本,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及耐药基因, 83例(83.00%)MP阳性, 其中78例(93.98%)耐药, 均为23S rRNA结构域V区A2063G的点突变。多重PCR法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 89例(89.00%)阳性。79例(79.00%)检测到MP, 其中74例(74.00%)仅检出MP, 5例(5.00%)同时检出MP合并其他病原。10例(10.00%)检测出其他病原。0~4岁组病毒检出率高于>4~6岁组(P=0.042)和>6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YKL-40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气道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MPP患儿为MPP组,12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影像学表现将MPP组分为3个亚组:斑片状影(n=34)、肺实变(n=19)、毛玻璃样变(n=7);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分为3个亚组:黏膜充血水肿(n=38)、黏液性分泌物(n=18)、塑型性支气管炎(n=4)。分析MP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检测MPP患儿BALF的YKL-40表达水平。结果 MPP组血清乳酸脱氢酶、BALF 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肺实变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斑片状影亚组(P < 0.05),肺实变亚组和毛玻璃样变亚组BALF YKL-40高于斑片状影亚组(P < 0.05);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BALF YKL-40均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黏液性分泌物亚组(P < 0.05);黏液性分泌物亚组、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气促比例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P < 0.05);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P < 0.05)。结论 BALF YKL-40与MPP患儿气道损害相关,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哮喘患儿急性期、稳定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 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MP 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71 例患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分为无MP 感染对照组(无MP 感染的肺炎、支气管炎)、无MP 感染的哮喘组、MP 感染的哮喘组;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组患儿急性期、稳定期BALF 中CD3+、CD4+、CD8+T 细胞和CD4+/CD8+ 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无论在急性期还是稳定期,BALF 中CD3+、CD4+、CD8+ 和CD4+/CD8+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CD4+ 较对照组有所降低,CD8+ 上升,而CD4+/CD8+ 则有明显降低(P+、CD4+及CD4+/CD8+ 低于对照组,CD8+ 稍有上升(P+、CD4+ 显著下降,CD8+ 升高(P+/CD8+ 显著下降(P+、CD4+、CD8+ 无明显差异(P>0.05),CD4+/CD8+ 明显下降(P结论 MP 感染的哮喘患儿在急性期和稳定期可使气道T 细胞功能明显降低,进而引起免疫紊乱,提示MP 可能与哮喘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MP-DNA基因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FQ-PCR检测61例患儿BALF中MP-DNA,并与目前常用血清MP抗体检测方法颗粒凝集法进行比较。结果 FQ-PCR检测MP-DNA敏感度94%,特异度100%;病程早期及难治性病例中FQ-PCR检测BALF中MP-DNA准确性优于单份血清MP抗体检测(P<0.01)。难治性病例中MP-DNA拷贝数显著高于普通MPP组(P<0.05),且与CRP呈正相关(r=0.845,P<0.01)。结论 FQ-PCR检测BALF中MP-DNA是早期MPP特别是难治性MPP病原诊断的可靠方法,优于血清MP抗体检测。MP-DNA的拷贝量可以作为评价难治性MPP的转归以及判断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存在肺实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MPP)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的危险因素,构建肺实变MPP患儿行BAL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202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BAL,分为BAL组(100例)和非BAL组(10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存在肺实变的MPP患儿行BAL的危险因素,采用Rstudio(R4.2.3)软件制作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C-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时间长、C反应蛋白高、D-二聚体高、合并胸腔积液与存在肺实变的MPP患儿行BAL密切相关(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0.827~0.93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875;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983(95%CI:0.912~0.99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9和1.000。Bootstrap校正后的C-指数为0.952(95%CI:0.901~0.986),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较好。结论该研究制定的预测模型可根据患儿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D-二聚体、胸腔积液评估存在肺实变的MPP患儿行BAL的概率,且预测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NF-γ水平,探讨RMPP患儿病变局部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RMPP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相关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等将42例RMPP患儿分为特应性组(11例)和非特应性组(31例)。以同期因支气管异物住院、异物取出4周后纤维支气管镜复查的患儿为对照组(12例)。对RMPP患儿及对照患儿BALF中细胞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BALF中IL-4、INF-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MPP组患儿BALF中细胞总数上升(P0.05)。结论:RMPP患儿BALF细胞数显著增加,尤以中性粒细胞为甚。RMPP患儿BALF中INF-γ、IL-4水平明显升高,但INF-γ/IL-4比值无变化,提示RMPP患儿病变局部炎症反应明显,但尚不能证实RMPP患儿存在Th2占主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及T 细胞亚群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肺炎患儿,按诊断标准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18例)和MPP组(18例),及同期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1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法测定3组患儿BALF中的IL-6、MCP-1、IFN-γ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1) MPP组及RMPP组急性期患儿的BALF中,CD3 +、CD8 +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急性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RMPP 组急性期 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 RMPP 组及MPP组急性期IL-6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3)RMPP组急性期及 MPP组急性期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MPP组急性期较MPP组急性期明显升高(P<0.05),RMPP组恢复期高于MPP组恢复期.(4)RMPP组急性期及MPP组急性期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RMPP组急性期高于MPP组急性期,RMPP组恢复期高于MPP组恢复期,RMPP组急性期及MPP组急性期MCP-1水平均分别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及功能的紊乱;IL-6、MCP-1及IFN-γ是重要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MPP 的发病过程,并且IFN-γ及MCP-1可作为预测MPP难治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sB 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急性RMPP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BALF,其中13例仅在急性期灌洗1次(单次灌洗组),30例急性期后再次灌洗(再次灌洗组);以同期15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sB 7-H 3、IL-1β、IL-2、IL-36表达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RMPP患儿急性期BALF中sB 7-H3水平与IL-1β、IL-2、IL-36的相关性。结果再次灌洗组首次灌洗时BALF中sB 7-H3、IL-1β、IL-36水平显著高于单次灌洗组和对照组,单次灌洗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次灌洗组在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sB 7-H3、IL-1β、IL-2、IL-36水平较首次灌洗时显著降低(P均0.05);再次灌洗组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IL-1β、IL-36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B 7-H3、IL-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MPP急性期BALF中sB 7-H 3水平与IL-1β、IL-2、IL-36水平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sB 7-H3可能通过调控IL-1β、IL-2、IL-3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参与RMPP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蛋白A、D(SP-A、SP-D)和KL-6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根据肺CT影像结果对32例单侧肺实变MPP患儿血清、患侧和健侧BALF中SP-A、SP-D与KL-6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32例MPP患儿患侧BALF中SP-A、SP-D和KL-6含量分别为[mg/L,M(IQR)]:243(90~468),187 (43 ~ 333),148 (47 ~ 426);健侧分别为:104 (37 ~ 257),56(25~131),35(12 ~ 147);血清中分别为:35(25 ~69),33(9 ~149)和24(15 ~62).血清中KL-6与患侧和健侧BALF中KL-6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34和-0.378(P <0.05).结论 CAP患儿血清中SP-A、SP-D和KL-6水平变化与肺组织感染具相关性,血清中KL-6可能比SP-A、SP-D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人类Ⅰ型蛋白(HTI-56)的水平,探讨其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意义.方法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7例.本研究测定了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SP-D和HTI-56的水平,并且在单侧肺部感染和双侧肺部感染的患儿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未感染肺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相比较,在感染肺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中的SP-D和HTI-56水平明显升高(P<0.05);然而在单侧肺部感染和双侧肺部感染的患儿的SP-D和HTI-56的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肺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中的高水平的SP-D和HTI-56可反映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5例MPP急性期患儿、30例MPP恢复期患儿和20例无肺部病变的对照组患儿BALF中TNF-α、IL-6、IL-10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MPP患儿急性期BALF中TNF-α、IL-6、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TNF-α、IL-6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IL-10水平仍持续升高,与急性期相比其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急性期MPP患儿BALF中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增高,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蛋白A、D(SP-A、SP-D)在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探讨SP-A、SP-D与肺炎患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35例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对其肺泡灌洗液细胞进行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BALF中SP-A和SP-D水平。结果 患儿BALF中SP-D水平显著高于SP-A水平(Prs=-0.5255,P8mg/L)的患儿BALF中SP-D水平明显低于C反应蛋白正常的患儿(PPP>0.05)。结论 肺炎患儿BALF中SP-D的表达显著高于SP-A,与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调节免疫及炎症反应中发挥着比SP-A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蛋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根据肺CT结果将47例MPP患儿分为两组:单侧病变组(n=32)和双侧病变组(n=15)。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儿BALF和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SP-A、B、C、D)的含量。血清与BALF中SP-A、B、C、D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儿中,主病变侧或病变侧BALF中 SP-A、B、C、D含量显著高于次病变侧或健侧BALF和血清中SP-A、B、C、D含量(P<0.01)。单侧病变组患儿血清中SP-A、B、C含量显著低于健侧BALF中含量(P<0.01 或0.05),而血清中SP-D含量与健侧BALF中SP-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病变组患儿血清中SP-A、B、C、D含量与次病变侧BALF中SP-A、B、C、D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双侧病变组患儿中血清SP-D含量与主病变侧BALF中SP-D含量呈密切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SP-D可作为反映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组织感染损伤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小鼠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6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32只,MP感染组32只,两组分别于MP感染第3、7、14、21天取小鼠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每次8只.应用 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ELISA法检则小鼠BALF 中IL-17 的含量.结果 MP感染后第7天肺组织的炎症改变最明显,第14天炎症已开始消退,第21天基本消失MP感染后3、7、14、21 d小鼠BALF 中 IL-17含量分别为(53.783 ±2.218) pg/ml、(65.913±10.693) pg/ml、(59.915 ±8.085) pg/ml、(57.043±11.997) pg/ml,正常组为(46.220 ±3.260) pg/ml,MP感染组较正常组BALF中IL-17含量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MP感染第7天小鼠BALF中 IL-17含量达到高峰,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5).结论 MP感染可能使小鼠BALF中IL-17含量升高,且在第7天达到最高峰.MP感染可能通过IL-17途径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肺不张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75例MPP伴肺不张患儿根据BAL疗效分为效果明显组(51例)和效果不明显组(24例),进行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BAL疗效的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评估BAL治疗时的病程对BAL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BAL治疗效果不明显组与效果明显组相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比例更低,多个肺叶不张比例及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比例更高,BAL治疗时的病程及阿奇霉素治疗时的病程更长(P < 0.05)。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L治疗时的病程较长(OR=1.23)、多个肺叶不张(OR=11.99)、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OR=5.31)为BAL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行BAL治疗时的病程≥11.5 d提示BAL疗效不佳,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54.9%。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BAL治疗时的病程连续性变化与BAL疗效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 0.05)。结论 对于MPP伴肺不张的儿童,早期BAL治疗效果更佳;多个肺叶不张及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等支气管镜下表现提示BAL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肺不张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75例MPP伴肺不张患儿根据BAL疗效分为效果明显组(51例)和效果不明显组(24例),进行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BAL疗效的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评估BAL治疗时的病程对BAL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BAL治疗效果不明显组与效果明显组相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比例更低,多个肺叶不张比例及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比例更高,BAL治疗时的病程及阿奇霉素治疗时的病程更长(P < 0.05)。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L治疗时的病程较长(OR=1.23)、多个肺叶不张(OR=11.99)、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OR=5.31)为BAL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行BAL治疗时的病程≥11.5 d提示BAL疗效不佳,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54.9%。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BAL治疗时的病程连续性变化与BAL疗效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 0.05)。结论 对于MPP伴肺不张的儿童,早期BAL治疗效果更佳;多个肺叶不张及支气管管腔或开口炎性狭窄等支气管镜下表现提示BAL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