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卒中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人类危害非常大的疾病。中风后肢体痉挛是妨碍功能恢复的最大障碍,故对痉挛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康复的重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且疗效确切,相关临床研究层出不穷,综观近年来研究报道,针刺疗法中涉及取穴机理、针刺方法、手法及针刺结合其他现代疗法等综合疗法等,均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对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许多报道中所采用的针刺方法、病例选择、处理、结论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故有必要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研究的方法、取穴、针刺手法机理、数据统计进行严格把关及治疗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更优化的治疗手段来治疗痉挛状态,以更客观的指标来分析疗效。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针灸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unnstrom分级理论认为,偏瘫恢复过程中,痉挛出现在痉挛期和联带运动期,在此期间,如何诱导分离运动的产生、抑制痉挛是偏瘫康复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具有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脑损伤后功能重塑有积极作用,是治疗、缓解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致痉挛的作用。方法:40例脑卒中致痉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痉挛MAS评级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MASⅠ级患者均较治疗前减少,且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的正向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一个月后两组均做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针刺王氏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该疗法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评价者盲)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针刺王氏夹脊穴)和对照组(浅刺王氏夹脊穴旁非经非穴点),每组50例,针刺干预4周,分别于治疗后2周、4周和12周评价患者国内简化的运动评分(fugl-meyer,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变化。结果早期针刺王氏夹脊穴,治疗12周后患肢出现痉挛的几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肢出现痉挛的几率(40%),P0.05,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4周后患者Barthel指数和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12周后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早期针刺王氏夹脊穴可降低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程度和发生率,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肢体痉挛是阻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刺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肯定,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针刺对痉挛相关神经递质及受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炎性细胞因子、细胞信号传导相关物质及离子通道的影响,探讨针刺抗痉挛的可能靶点和有效途径,为针刺抗痉挛的机制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在脑卒中幸存者中有3/4的留有残疾,预防残疾的形成并减轻其影响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中心内容。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后严重的后遗症,痉挛性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脑卒中康复的核心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在临床上对针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误吸、肺炎、营养不良及抑郁、社交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后期康复及愈后产生巨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本文查阅近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头针、项针、舌针、眼针、火针及"通关利窍"针法等6个方面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常继发的一种精神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针刺治疗PSD的疗效肯定,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针刺治疗的优势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外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肢体痉挛是脑卒中后遗症中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方式,一直是医学界研究探讨的问题之一,目前在临床上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肢体痉挛状态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循经针刺对缓解脑卒中后遗症肢体痉挛状态有独特疗效,现对循经针刺缓解脑卒中后遗症期肢体痉挛状态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早期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痉挛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早期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显著,但其机制尚不明确。通过从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平衡、γ-氨基丁酸受体环境、神经肽P物质以及离子通道失衡等角度探讨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病机制,探寻针刺抗痉挛的可能靶点和作用途径,为脑卒中后痉挛的针刺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临床更好地确定卒中后痉挛针刺介入的时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是其恢复期的重点对象,针刺治疗肢体运动障碍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也已有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针刺干预脑卒中后神经元细胞及脑血管的作用机制与研究现状展开综述,为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博  张春红  孟丽娜 《新中医》2012,(11):106-109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除偏瘫和语言障碍外,共济失调亦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共济失调致随意运动出现广泛的不协调,造成患者行走、运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痉挛状态评级、生活能力(ADL)和患肢运动能力(PMS)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痉挛MAS评级中Ⅰ级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病人随机分成针刺抗痉挛组和针刺常规组,选用不同穴位,分别于治疗2周、4周后用改良的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MAS)进行评分,以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抗痉挛组MAS评分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2周后MAS评分有减小趋势,治疗4周后抗痉挛组MAS评分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4周后MAS评分减小。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4周后常规组MAS评分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MAS评分无明显减小趋势。结论:选择适当的穴位和治疗足够的疗程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脑卒中后发生肢体痉挛的现象非常普遍,在临床当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多是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刺疗法。石学敏教授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临床疗效明显。本文主要通过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起源、病因病机及疾病的治疗进行介绍,结合笔者在临床中治疗经验的总结,全面讨论了目前医学界对本病的认识,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参考,对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7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Bobath疗法,观察组则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治疗后,两组CSI、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Bobath疗法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后恢复过程中的必然过程,其出现代表肢体肌张力的恢复,但若停留在此阶段,会影响肢体进一步的功能恢复,甚至导致肢体挛缩及功能完全丧失。针刺疗法作为中医学  相似文献   

2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误吸、营养不良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针刺治疗可代偿性重塑部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近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从针刺修复脑损伤、调节吞咽反射、协调吞咽诸肌运动、调节吞咽相关神经递质分泌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