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雪峰教授基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探讨了糖皮质激素与少火、壮火的相关性以及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体内阴阳的变化,提出清热益气养阴为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基本治则,辨证施治,组方精练,用药精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relat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密切相关.CIT不仅能导致化疗药物使用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从而降低肿瘤治疗效果,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同时,因增加血小板输注与血小板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这一理论精辟地阐述了气火之间相互转化 ,在异常时相因为病。笔者运用“壮火食气”理论 ,辨治错综复杂的疑难病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病机历代医家对“壮火食气”理论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加味养血汤纠治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是这类药物主要毒性反应之一。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较为明显。本人自1992年5月~1997年12月,采用自拟经验方“加味养血汤”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32~69岁,平均49岁。全组均为化疗中逐步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其中乳腺癌14例,全胃癌2例,贲门癌3例,胃窦癌9例,胃体癌2例,结肠癌1例.直肠癌4例,肝癌1例。化疗期间均每周查周围血象1次,血小板减少至80×109/L以下的时间分别为:第1周者8例,第2周者21例,… 相似文献
5.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有严重影响。吴玉华教授认为CIT的发生,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于中医“血证”范畴,以肝脾肾亏虚为本、火邪旺盛为标、瘀血内停为变,以健脾益气、调肝补肾、清热化瘀止血为基本治则,治疗时以健脾益气、调肝补肾,一则以正气,以达抵御外邪之能,二则保证机体先后天充足,髓有所养,血以得生;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使得火邪去,血以得静;辅以活血化瘀之法,使得瘀血去,新血生;注重整体,兼顾阴阳,保证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6.
7.
8.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无选择性的杀伤作用,常使正常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受到损伤,造成骨髓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或出血,患者常因此被迫减少剂量或缩短疗程,甚至终止化疗.随着粒/粒巨集落刺激因子的广泛应用,中性粒细胞减少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卡铂、吉西他滨等药物引起的较明显的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西医治疗以输注血小板为标准治疗,但因保存时间短、供血来源缺乏、花费较高且可能发生血源性感染、输血反应及产生血小板抗体等,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白细胞介素-11(IL-11)、血小板生成素(TPO)虽有较好疗效,但因不良反应大、价格昂贵等原因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1].中医药在防治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中药升血饮结合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方法 纳入77例肿瘤化疗患者(2021年1月—2021年11月),将77例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参照组(38例),参照组患者化疗结束后不采取预防治疗,允许采用挽救治疗(血小板计数≤10×109/L或临床医师认为应当开展挽救治疗),观察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4 h每日服用硒酵母+中药升血饮治疗。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减少率、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治疗10 d后患者血小板(platelet, PLT)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积分(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梦易惊)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95%(30/38),低于观察组患者(94.87%,37/39)(P<0.05);观察组患者CIT减少率(92.11... 相似文献
11.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后世医家对此各有见解,综合而言,“少火”既是指药食气味辛甘温和者,又是平和的、具有生机的、正常的“火”或“气”,是小儿生长发育之本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壮火”不仅指药食气味辛热纯阳者,还是亢烈的、影响人体健康的、非正常的“火”或“气”,其在人体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小儿遗尿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分析小儿遗尿病因病机可知,该病责之于少火不足、壮火过旺,导致气机紊乱、气化失司、膀胱不约,应以培少火、清壮火之法平调五脏之气,约束膀胱,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中医理论,倡导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分阶段、个体化治疗的肿瘤全程管理理念。提出肿瘤治疗前未病先防,顾护正气,以健脾益气为主要治则,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以加强血小板储备;肿瘤治疗中既病防变,扶正祛邪,以健脾疏肝、滋补肝肾,泻火解毒、祛瘀生新为主要治法,辨证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汤、知柏地黄汤、茜根散等,以减轻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血小板破坏与减少,扭转恶化趋势;肿瘤治疗后病缓防复,调整阴阳,以温肾、健脾、补肺为主要治法,选用定坤丹、左归丸等加减,以预防血小板减少。分阶段防治肿瘤治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14.
扶正培本法防治肿瘤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 ,我们运用扶正培本法 ,以中药固定方辨证加减 ,配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表明确能防治化疗的不良反应。一般资料1 999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在本院住院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病人 1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5 0例。两组病历 NTM分期、生活质量及治疗方案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中术后病人 2 8例 ,未手术 2 2例 ;年龄2 5~ 6 9岁 ,平均 5 5 .5岁 ;男女比例 2 .8∶ 1 ;病种肺癌病人 1 5例 ,胃癌 6例 ,大肠癌 9例 ,乳腺癌 7例 ,淋巴瘤 4例 ,膀胱癌 4例 ,肝癌 5例。对照组中术后病人 3 0例 ,未手… 相似文献
15.
历代多将“壮火”理解为病理之火,用“壮火食气”揭示病理之火干扰和损伤人体正气的病机特点。文章通过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外延“壮火”内涵,从“壮火食气”切入认识放射性肺炎的中医病机。基于“壮火食气”理论,从放射性肺炎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入手,指出放射性肺炎的核心病机为壮火食气,气火失调。壮火食气则肺气与肺阴受损,此为发病之关键,气火失调则肺之宣降失常,此为发病之终点。基于“壮火食气”理论的指导,结合文献研究,总结出放射性肺炎三大防治策略:处于外来壮火亢盛阶段的放射性肺炎,应清肺解毒以挫外来壮火防更食气;处于津液亏损阶段的放射性肺炎,应养阴润肺以补津液耗损防湿痰聚;处于脾胃气衰而“壮火”内生阶段的放射性肺炎,应培土生金以杜壮火内生致血瘀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指导,探讨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的中医病机,提出"肝脾肾亏虚为本,火热毒盛为标,瘀血内停为变"的病机特点,治疗对策为分别采用健脾柔肝以益髓,泻火解毒以治标,活血祛瘀以生新,采用变法以获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7.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2)
目的:探讨注射用穿琥宁对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治疗效果,为其药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首次大剂量200 mg/kg尾静脉注射,次日连续7 d以维持剂量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血小板减少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对比各组小鼠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对照甲泼尼龙组与实验穿琥宁组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回升时间明显缩短(P<0.05),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升高显著(P<0.05),实验穿琥宁组外周血小板数的回升速度、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甲泼尼龙组(P<0.05)。结论:注射用穿琥宁可加快动物模型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回升速度、提高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对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进行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后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2组血小板恢复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程度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占有率分别为44.12%、23.53%、14.71%、8.82%、8.82%,对照组分别为14.71%,11.76%、32.35%、23.53%、17.65%;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程度0、Ⅰ级患者多于对照组(P 0.05),Ⅱ、Ⅲ、Ⅳ级患者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因药物毒副作用而停止治疗的患者,2组间治疗前后ALT、AST、ALP、T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具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肝毒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88-892
目的:研究中药荠苨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首次大剂量200 mg/kg尾静脉注射,次日起连续7 d以维持剂量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血小板减少动物模型,并于造模第2天给药干预两周,仙鹤草治疗为对照组,荠苨治疗为实验组,生理盐水为模型组。对比各组小鼠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鹤草组和荠苨组外周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在造模期间下降速度明显减缓,且在停止造模后较快恢复至正常值(P0.05),仙鹤草组与荠苨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荠苨可以改善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加快动物模型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回升速度、提高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对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小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热敏灸的特色在于其对热敏腧穴的探查以及精准持续的刺激,本研究旨在以传统艾灸对照不同取穴探查的热敏灸治疗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100例肺癌晚期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依据我科前期经验取穴探查;B组根据国内同行的大数据分析取穴探查;连续治疗2 d,每日1次,对两组患者按照热灸操作规范进行最多20 min的穴位探查。以2 d中是否至少获得1次穴位热敏化作为最终统计分析的组内分层条件,获得热敏感者列入A1组或B1组,采用后续热敏灸的施灸手法;未获得热敏感者列入A2/B2组,采用传统艾灸疗法(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比较两组在第1天、3天、5天、8天、15天各指标变化,评价疗效的差异;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联合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进而计算A1、A2、B1、B2四种疗法的综合评分。结果:(1)A组相较于B组易更快获得热敏感;(2)A组、B组及A1组、B1组均能升高血小板计数,且A组较B组升高更快;(3)A组、B组均可快速改善中医症状积分,且随着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