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寒冷地区儿童肺炎的发病特点与黄连温胆汤在中医诊治中的运用.认为寒冷地区儿童肺炎病机特点为风寒袭肺、化热炼痰,湿热蒙肺、滞气蕴痰,燥热伤肺、损络灼痰.病机以邪气为标、痰湿为本,在治疗中应肺脾同治,外邪与痰湿并重,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宣肺启闭、分消痰热.同时结合寒冷地区风寒、湿热、燥热的病邪特点,分别治以散寒清热、宣肺...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症状发作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咳嗽、气促、喘息,说话困难,痰多黄稠,饮食欠佳,舌苔黄腻,脉弦滑等痰热壅肺的证候。据此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相关,痰热壅肺乃支气管哮喘发病之重要病机。因此治疗应以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为要。  相似文献   

3.
肺炎喘嗽的发生,外责之于感受风邪,内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而发病.小儿感邪后,肺气郁闭是其主要病机,宣肺开闭是治疗的重点,常用的治疗法有以下几法:  相似文献   

4.
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病,其病机主要为外邪或痰热闭肺,后期表现为痰热未尽,气阴两虚.安效先教授认为小儿“易寒易热”,表现为外邪闭肺的时间很短,临证时多见痰热闭肺,瘀血也是肺炎喘嗽的重要病机,治疗时应以清热、化痰为主,同时根据病变的不同阶段辅以不同的活血化瘀药物.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本病初起邪在肺卫,继而肺脾同病,波及阳明,病邪不解,热入营血,气血同病。病位主要在肺,易致正气亏耗,心、肝、肾等多脏受损。病机核心为疫毒闭肺,病理因素涉及湿、痰、热、毒、瘀、虚。治疗策略总以祛邪为要,同时不忘顾护脾胃,通过中医四诊,结合理化检查指标和临床分型,精准施治,提高治愈率,防止肺纤维化,减少重症化,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李新民教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因为"风、痰、气、瘀"。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肺,然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风邪袭肺,肺失宣肃,引动伏痰,痰气交阻,闭阻气道,致气道挛急,痰阻肺络日久成瘀。其治疗急性期以疏风宣肺、降气平喘、清金化痰、活血通络为主;缓解期扶正健脾,兼以逐邪。临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相反相成治疗小儿久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兰青 《新中医》2001,33(5):70-70
1 宣降同治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不论六淫邪毒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首当其冲,致肺气郁闭;咳嗽也正是机体通达肺气、祛除病邪的积极反应,因此,因势利异,宣肺开郁尤为重要。小儿久咳又多有宿痰停滞.因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热积所伤,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酿作痰浊,上贮于肺,壅遏气道,治疗可根据具体病症,或降气,或逐水,或泻下,使气机得以上下宣通。宣肺首推麻黄,且其不独为风寒专用药,可用于风燥、风热之邪闭郁并无伤阴助热之弊,关键在于其所配药物及用量,用之得当,可事半…  相似文献   

8.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的急性热病,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冬温”、“春温”、“咳嗽”范畴,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儿科疾病之首。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内外合邪,肺失宣肃,积滞内停,大肠传导失职,邪郁化热生痰,痰热闭阻。病位主要在上焦肺,常累及脾、大肠。痰是其主要的病理产物,痰阻气闭是病机之关键。由于小儿存在服药困难的特点,服药后常易导致呕吐,不能保证有效药量,  相似文献   

9.
咳嗽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小儿患病,病邪易从阳化热,热邪易化火动风,热病(证)最多。"脾常不足,肺脏尤娇",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热之邪蕴于肺脏,导致肺失宣发、肃降,则发为咳嗽。麻杏热三子方根据小儿"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和咳嗽、痰多的主要症候,由麻杏石甘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化裁而成。治疗时适时、适量加入健脾化痰、宣肺降逆之品,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常淑华 《北京中医》1999,18(2):53-54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笔者根据小儿“稚阳之体”外感内伤之邪极易化热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临床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以痰热郁肺,外感风寒的病因病机最为多见,为此自拟蠲痰平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痰热郁肺型)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11.
许欢  陈进  陈竹 《江西中医药》2021,52(8):28-29
陈进认为小儿久咳病为本虚标实证,风邪、痰邪与热邪反复侵害,肺气郁闭,无法正常宣降,导致肺气上逆,气结胸中,而致久咳.小儿久咳证型属于痰郁闭肺兼气阴两伤者,应以通为法,从肺脾论治;治以宣肺祛痰,养阴止咳,自拟通肺止咳汤加减.附病案1则,以兹勘验.  相似文献   

12.
郭亚琪  指导:张弘 《新中医》2022,54(24):202-206
介绍张弘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经验。张弘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病机多属本虚标实, 痰热之邪贯穿支气管扩张症的整个病程,急性发作期病机以痰热壅肺为主,迁延期病机转为痰热伤阴、正气亏 损。治疗上宜中西结合,分期论治,急性期当清热豁痰宣肺,迁延期应辅以养阴,包括益气养阴、培土生金、 肺肾同补、化瘀通络四个方面。总而言之,论病机,以痰热为主,阴虚次之;论治则,以清利为本,兼顾补 益。中西结合,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本文例举从“寒湿疫”角度论治新冠肺炎验案3则;结合其临床特征、发病时间和气候特点,笔者认为其病因为寒湿裹挟疫戾之气侵袭人体,病位主要在肺脾,以袭表闭肺困脾为主要证候演变;因临床观察到痰湿壅塞之象尤重,故在辛温宣肺的基础上,强调利湿化痰之法,使邪无所恋而助邪外出,邪去则正安;故以麻黄类方辛温宣肺之性作为组方思路,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验证。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城市儿科住院患者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是患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喘促、鼻煽为表现。祖国医学称其为“肺炎喘嗽”,尚属于温病等范畴。中医药对小儿肺炎的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中医药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1 小儿肺炎的病因病机 肺为娇脏,其位最高,是五脏之华盖。外邪自口鼻、皮毛而入,首犯肺卫。“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逆喘,鸣息不通”(《诸病源候论》)。可见,肺气郁闭是本病的病机所在。一方面,肺气郁闭、宣降失调,则水液留滞、化热生痰、  相似文献   

15.
郑惠伯主任医师业医六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曾自拟“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可靠,现介绍如下。1 辨治规律1.1 发病机理1.1.1 基本病机郑师以“痰、热、闭”概括了小儿肺炎的基本病机。小儿“稚阴未长”,病理上更易出现阴伤阳亢的证候,因此病性易向热毒转化。小儿支气管肺炎早期,虽可见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等风寒闭肺证,但寒邪可迅速化热,而向卫气实热证  相似文献   

16.
《光明中医》2021,36(8)
总结周大勇主任医师诊治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经验。周主任认为本病病位在肺,与脾相关,病机为正虚邪恋,病理因素为痰、热、瘀,主要表现为痰热郁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治疗上主张标本兼治、辨证论治,做到未病先防、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17.
邪闭肺络,肺失清肃是小儿肺炎喘嗽最常见的病机,宣肺化痰、清热定喘是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此病后期常出现肺脾气虚表现,但其主要原因是小儿肺、脾两脏形气均不足,肺、脾两脏在生理和病理上常相互影响,故临床常见两脏同病。对此类病例采用健脾益气固表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心衰则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及死因之一.西药治疗肺心病心衰因副作用较大而使其疗效受到一定影响,中医治疗本病则具有一定优势.兹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以期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1 病因病机探讨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肺胀”、“支饮”、“心水”等颇相类似,其发生多是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结果.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最后病及于心;病机主要是痰浊、水饮与瘀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为本虚标实、正亏邪盛之证.本虚乃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泛、痰阻等,涉及肺脾肾心.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基本形成共识,但认识上各有侧重,如洪氏认为痰瘀伏肺是本症的基本病机;樊氏则谓气虚阳微为本,肺气郁闭、痰瘀内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李氏认为本质的重点乃心肾阳虚、痰瘀阻滞;朱氏强调痰热搏结、阻塞肺管、气道不利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杨氏认为本病以痰热壅肺、热瘀水停为主;张氏注重脾肾心阳虚水泛;而桑氏则认为肺络拘急、心脉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19.
从“肺络”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高,容易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提出热闭肺络、痰阻肺络、瘀阻肺络、络虚不荣的中医病机,并指出相应的治则,从"肺络"角度寻求中医药防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规律,为指导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医论坛》2021,36(5):50-51
景洪贵主任医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机为肺脾肾虚,痰热蕴肺夹瘀,肺失宣降,并提出以补益肺脾肾,清肺化痰,活血止血化瘀,宣肺止咳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