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992年3月~200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41例,术前及随访中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CA125≥35 U/ml 为阳性结果.对其中14例行子宫内膜癌组织CA12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A125与这些资料的关系以及复发患者复发前后CA125变化.结果 CA125免疫组化检测14例均呈阳性,阳性细胞着色率与血清CA125之间无明显相关.141例患者术前血清CA125阳性32例(22.7%), Ⅰ、Ⅱ、Ⅲ和Ⅳ期患者血清CA125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1例(12.1%)、6例(31.6%)、12例(46.2%)和3例(60.0%). 血清CA125阳性率随子宫内膜癌期别的增加而升高.深肌层浸润、宫颈受累、附件转移、腹腔洗液细胞学阳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内肿瘤病灶≥2 cm者,血清CA125阳性率增加.随访中13例复发,其中9例术前血清CA125>35 U/ml者复发时均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而另4例术前血清CA125正常者,复发后血清CA125水平仍正常.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的测量有助于了解肿瘤的侵犯范围.术前血清CA125水平异常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定期复查血清CA125水平,将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病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行简单子宫切除且术后病理偶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9月至2018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4例行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用一致性系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符合度。结果 2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共有2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阳性率9.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2535 kU/L、肌层浸润程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其OR值分别2.971(95%CI 1.131~7.804)、4.795(95%CI 1.497~15.361)、4.773(95%CI 1.675~13.599)。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有良好的一致性系数(C-index=0.835)和良好的校准。结论基于术前CA12535 kU/L、肌层浸润程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指导因良性病因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行简单子宫切除且术后病理偶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汕头大学肿瘤医院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对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术前超声检测、诊断性刮宫以及血清CA125水平测定后进行临床分期,并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1)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的准确率为868%;(2)诊断性刮宫诊断宫颈管是否受侵的准确率为912%;(3)子宫内膜癌I期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Ⅱ、Ⅲ、Ⅳ期,且手术病理分期愈晚,血清CA125的水平也愈高;(4)三种方法术前综合判断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为824%。结论超声、诊断性刮宫以及血清CA125水平联合检测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具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62例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标准,Ⅰ期子宫内膜癌需判断肌层是否浸润及浸润深度,以止确判断预后和制定合适的术式。我们对62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血清CA125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血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及CA125水平与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以评估单项巨噬细胞CSF或结合CA125在术前判断宫外转移的实用价值,将1986~1989年Duke大学医疗中心首次手术治疗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选入本研究。其中6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2020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因子宫内膜癌行分期手术的患者13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30例淋巴结阳性),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行单因素及Logistic、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与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子宫颈侵犯、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术前CA_(125)及卵巢受累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非子宫内膜样癌、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术前CA_(125)≥35 U/L、卵巢受累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2)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侵犯、LVSI、淋巴结转移、卵巢受累及术后辅助治疗与总生存期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验证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非子宫内膜样癌、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结论:特殊病理类型、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术前CA_(125)≥35 U/ml及卵巢受累,对淋巴结转移风险具有独立预测意义。特殊病理类型、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及淋巴结转移是临床预后不良的有力预测因子。进一步完善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和术后病理,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前血清CA125值对其宫外扩散的判断价值.方法对1998年10月~2001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血清CA125值检测,并与手术分期、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64例患者中,血CA125值阳性者17例,与手术分期及病理类型呈线性关系(P<0.01).结论术前血CA125值测定可作为病变宫外扩散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特征与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的关系,同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以更好预测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7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截断值。结果:2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共有101例有深肌层浸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_(125)血清水平35 U/ml、肿瘤最大直径3 cm、中/低分化是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的高危因素,其OR值分别为3.980(95%CI 1.998~7.926)、2.526(95%CI 1.470~4.339)、1.796(95%CI 1.035~3.116)。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Logit P=-2.521+1.381×术前血清CA_(125)水平+0.927×肿瘤最大直径+0.585×组织分级。绘制回归模型预测概率的ROC曲线,其AUC为0.702(95%CI 0.636~0.768);取深肌层浸润概率P=0.32为截断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4%和79.2%。P0.32时,深肌层浸润的可能性大。结论:联合术前血清CA_(125)水平、肿瘤最大直径和组织分级这3个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的可能性。当深肌层浸润概率P0.32时,深肌层浸润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DWI)、血清CA125测定及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方法构建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对1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住院记录进行分析。196例患者均经术前MR-DWI评估、血清CA125测定及诊断性刮宫,术中作充分的手术病理分期和系统性盆腔或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结果 196例中164例(83.7%)经术后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32例(16.3%)有淋巴结转移。MRI弥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的准确率达96.9%。对MR-DWI提示的肌层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CA125值、组织学分类、分级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盆腹腔MRI提示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具有独立的统计学意义,P<0.05。用上述6项指标构建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模型,模型全局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给各项指标附值评分1分,构建ROC曲线,获得低危组(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术后辅助体外放疗是否能降低IB、IC和隐匿性II期(FIGO分期)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病死率,美国妇科肿瘤学组设计此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调查研究。自1987年6月~1995年7月美国20多个癌症中心收治了448例中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分期确认为“中危”后,随机分为放疗组(RT组)与无放疗组(NAT组),评价其复发时间、部位、生存率和副作用。中危的定义是:具有不同程度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无淋巴结转移和宫外扩散,即IB、IC、隐匿性IIA、IIB者。病理分级不予考虑,排除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乳腺癌。将中危患者分为①病理2或3级,淋巴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输卵管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输卵管癌复发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黑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2例患者的复发率为59.6%(31/52),生存率为42.3%(22/52)。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CA125值、组织分级、残余病灶大小与输卵管癌的复发和生存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CA125值、组织分级、残余病灶大小是影响输卵管癌复发的重要因素,FIGO分期、CA125值、残余病灶大小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FIGO分期晚、术前CA125高、组织分化差、残余病灶大的患者复发的风险大;FIGO分期晚、术前CA125高、残余病灶大的患者预后差。对于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随访,及时给予干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101例子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子宫浆液性癌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1.7%,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56.2±10.3)岁,多发于绝经后妇女(67.3%)。子宫浆液性癌术前的误诊率较高(74.7%),容易与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混淆。术前CA125升高的患者多数为晚期(72.4%)。临床Ⅰ期患者术后分期升级占38.1%。无肌层浸润的患者中发生子宫外转移占38.5%。深肌层浸润占35.6%;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占16.8%;淋巴结转移占29.7%,其中无/浅肌层浸润占47.4%。86.2%的患者p53呈阳性。术后复发以远处转移为主,占77.3%(17/22)。子宫浆液性癌的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9%和67.9%;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浆液性癌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15,P=0.001)。结论子宫浆液性癌发病年龄较大,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术前病理误诊率高,易于发生子宫外转移,术前CA125升高对预测子宫外转移有一定意义。p53阳性是其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复发以远处转移为主,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AEOC)铂耐药复发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AEOC铂耐药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并内部验证。方法:收集2013年6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科经初始治疗后均达到完全缓解的577例AEO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无铂间期(PFI)是否<6个月,将患者分为铂耐药复发组(130例)与非铂耐药组(447例,包括铂敏感复发、随访满6个月未复发的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铂耐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内部验证,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效能。结果:(1)铂耐药复发组与非铂耐药组患者的年龄、肿瘤是否双侧卵巢受侵、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绝经、行新辅助化疗(NACT)、化疗时间间隔(TTC)、血小板计数(PLT)、PLT/淋巴细胞计数(L)比值(PLR)、纤维蛋白原/L比值(FLR)、预后营养指数(PNI)、白蛋白(ALB)、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腹水量、残留病灶、围术期化疗次数、CA125半衰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肿瘤双侧卵巢受侵、FIGO分期Ⅳ期、TTC>16天、初诊时腹水量>1000 ml、围术期化疗次数>9次、手术为R2切除、CA125半衰期>52天是AEOC患者铂耐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3)基于以上7项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AUC为0.791(95%CI 0.747~0.835),校准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良好,DCA显示模型的净获益区间为0.037~0.800。结论: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AEOC患者铂耐药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与临床适用度,能够在AEOC患者初治结束后对其铂耐药复发风险进行较好预测。  相似文献   

14.
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42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4.3±23.5个月,20例患者缓解后无瘤生存,13例患者肿瘤复发,9例患者肿瘤未控。单因素分析提示临床病理特征中肿瘤分期及附件和盆腔淋巴结受累与预后相关(P<0.05);术后有无肉眼残余灶、是否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时间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有无残余癌、肿瘤分期和放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将肿瘤分期细化后,则附件受累、是否化疗和放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差。肿瘤分期晚和附件受累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无残留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辅以放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卵巢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从而对年轻早期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2005年1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38例≤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卵巢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并随访了37例保留单侧或双侧附件的患者。结果:13例(5.5%)患者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其中8例(3.4%)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5例(2.1%)为原发双癌。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为组织学类型、宫颈受累、血清CA125水平及卵巢包块大小;而原发双癌的危险因素仅为卵巢包块大小。对37例保留单侧或双侧附件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7±12.4个月(6~57个月),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5.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卵巢恶性肿瘤,保留其卵巢具有很大风险,对有强烈愿望保留卵巢的年轻患者必须进行充分的术前及术中评估,全面的医患沟通及术后随访亦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临床病理参数、CA125的相关性及评估EOC预后的价值。方法:测定61例EOC患者术前血清CRP及CA125,分析CRP与临床病理参数及CA125的相关性。结果:术前EOC患者血清CRP的中位数为13.06mg/L,CRP阳性者38例(38/6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术前血清CRP水平与EOC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关系密切。FIGOⅢ~Ⅳ期、淋巴结转移阳性、腹水形成者CRP中位数显著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提示肿瘤FIGO分期、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与CRP阳性表达相关(P<0.05)。研究还表明,CRP水平与手术方式满意度及残余灶大小关系非常密切,CRP值越高,预示手术满意度越差、残余灶越大;血清CRP、CA125的秩和相关分析显示CRP与CA125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0)。结论:术前血清CRP可作为判断EOC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FIGO新分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FIGO于1988年修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以前判定分期是在治疗前,新分期在术后决定外科期别,是个明显不同点。子宫内膜癌FIGO新分类(1988年)见下表。Ⅰ期癌限局在子宫体,Ⅱ期癌累及子宫体及宫颈,Ⅲ期癌扩展至子宫外但未超出盆腔,Ⅳ期癌超出盆腔。这些与旧分类无大区别。但新分类又附加组织分化程度、决定内膜癌预后因素的肌层浸润深度、有无宫颈间质浸润、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腔冲洗液癌细胞阳性等的病理组织学所见,进行各期的亚分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初治且经手术治疗的153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术前NLR和PLR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根据统计学方法选取NLR和PLR临界值,分析NLR和PLR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术前NLR和PLR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术前NLR和PLR水平在上皮性卵巢癌中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选取NLR=2.62和PLR=173分别作为临界值。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晚、中-低分化、腹水、脉管癌栓、CA125≥35、NLR≥2.62、PLR≥173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危险因素(P0.05);FIGO分期晚、腹水、脉管癌栓、CA125≥35、PLR≥173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晚、NLR≥2.62、脉管癌栓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和PLR方便测得且价格便宜,对卵巢癌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9.
Ⅰ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对其预后可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997年8月至2005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202例,分析影响预后的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比较盆腔淋巴清扫组与平行淋巴结清扫组的复发率,并发症。结果:Ⅰ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率1·53%。病理类型、腹腔细胞学、盆腔淋巴转移、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及CA125值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Ⅰ期低危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无助于提高生存率(P>0.05),其复发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并发症率明显增高(P<0.05);Ⅰ期高危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未能延长其生存期(P>0·05),但可减少复发的例数,并发症率无明显增多(P>0.05)。结论:特殊病理类型,腹腔细胞学阳性,手术-病理分期高,盆腔淋巴转移,深肌层浸润及CA125>100U/ml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Ⅰ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术前血清HE4和CA125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EC)的子宫外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7例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血清HE4和CA125水平,分析HE4及CA125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计算诊断评价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AUC值。结果: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与病灶范围大小、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子宫外转移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E4、CA125单项检测子宫外转移时,HE4敏感度最高,为57.81%,联合诊断能显著提高敏感度达79.68%。两项单独检测的ROC-AUC值分别为0.740、0.714,而联合诊断的ROC-AUC值为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HE4和CA125联合预测EC患者的子宫外转移比单项检测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