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新平 《新中医》2022,54(8):93-96
目的:观察自拟温肾健脾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黏膜镜像积分、复发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肠黏膜镜像积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 (IL-17)和白细胞介素-23 (IL-23)]水平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不良发应发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肠黏膜镜像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治疗组中医证候、肠黏膜镜像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2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黄爱丽  王彦斐  周桂群 《新中医》2023,55(16):185-189
目的:观察自拟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 的 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肠湿热证UC 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 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 水平变 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前,2 组血清CRP、TNF-α、IL-1、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 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4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D4+、 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 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为 28.1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治疗大肠 湿热证UC 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中药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肠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活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CD3~+、CD4~+、CD8~+、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便秘、食欲下降、面黄消瘦、盗汗及发热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及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和CD4~+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清肠愈疡汤经验方口服、中药灌肠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56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肠愈疡汤经验方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通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评价临床效果,对比两组肠道菌群分布,监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HIF-1α、TGF-β1、β-EP水平。结果观察组重度渍疡性结肠炎患者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7.9%(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性腹泻、腹痛、发热等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明显(P0.05);肠道内容物中肠球菌、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丁酸梭菌的数量则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Ig A、Ig G、Ig M、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则明显降低,组间对比,以观察组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IF-1α、TGF-β1、β-EP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拟清肠愈疡汤经验方口服、中药灌肠进行中医内外合治能显著改善重度UC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状态,促进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恢复,还能通过抑制血清中HIF-1α、TGF-β1、β-EP的过表达而维持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溃疡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4.5%DSS溶液制备大鼠UC模型,给予清肠温中方及美沙拉嗪灌胃,Western blot、Real time-PCR检测结肠claudin-1、claudin-4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清肠温中方和美沙拉嗪组大鼠结肠claudin-1、claudin-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NF-κB p65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 < 0.05)。结论:清肠温中方可能通过下调NF-κB p65的表达,促进claudin-l、claudin-4的表达,修复肠粘膜损伤,最终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清肠排毒汤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UC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研究组给予自拟清肠排毒汤治疗,测量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IL-8和TNF-α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IL-8和TNF-α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进食量、大便次数、肠鸣音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进食量明显增加,大便次数和肠鸣音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肠排毒汤治疗急性U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自拟清肠排毒汤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祛瘀法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于术后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扶正祛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NK、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K、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瘀汤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术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对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湿热内蕴证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SR和血清CRP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ESR水平和血清CRP水平均下降(P<0.05,P<0 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胃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方治疗,疗程为 4 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功能指标[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研究期间,有5例患者脱落,最终共有15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对照组为79例,研究组为 80 例。(2)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74/80),对照组为72.15%(57/79);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食少纳差等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IL-8、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及对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用益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通窍中药灌洗辅助治疗鼻内镜术后鼻源性慢性咽炎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SIg 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鼻内镜术后鼻源性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硫酸庆大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窍中药灌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术腔清理时间、黏膜上皮化时间、炎性细胞因子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SIg A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咽痛、咽痒、灼热、异物感、咽黏膜充血水肿及干咳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腔清理和黏膜上皮化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SIg A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窍中药灌洗辅助治疗鼻内镜术后鼻源性慢性咽炎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临床病程,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SIg A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青原饮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青原饮治疗,疗程1周。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缓解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好转、肿大淋巴结回缩、肝脾脏缩小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 <0.05)。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 <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两组患儿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血清铁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外周血CD4+、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CD3+、CD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中的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D3+、CD8+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祛瘀饮辅助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细胞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在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和清热养阴祛瘀饮+乌司他丁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MarshaⅡ评分、炎性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Marsha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更低(P 0.05)。两组治疗后TNF-α、CRP、IL-6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更低(P 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更明显(P 0.05)。同时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养阴祛瘀饮辅助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能够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湿热壅滞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湿热壅滞证)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芩承气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3.93%(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各项评分、外周血CD8+、WBC、血清CRP、IL-8、IL-6、GAS、VIP水平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血清MTL水平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柴芩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湿热壅滞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胰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中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多重耐药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靶向药物治疗,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FACT-B量表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多重耐药相关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气短、乏力、神疲、刺痛且痛有定处、脉络瘀血、皮下瘀斑积分及FACT-B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CD8^+和多重耐药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CD4^+、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CD8^+和多重耐药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中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下调多重耐药相关蛋白水平,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对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其中中药治疗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32例,另2组均无脱落病例。西药对照组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中药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清肠化湿方,联合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气交灸。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中医证候评分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钙卫蛋白(FC)等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CRP、ESR、FC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RP、FC水平明显低于中药治疗组(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均能显著缓解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在降低炎症因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坤消痞汤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6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坤消痞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的87.30%(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胃脘疼痛、消化道反应、大便稀、身热不扬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hs-CRP、PCT、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hs-CRP、PC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不大(P> 0.05)。结论 益坤消痞汤治疗急...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 对照组(30 例,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观察组(30 例,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 两组患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 6、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2 h 观察组患者皮质醇、白 细胞介素 6、C 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 CD3+、CD4+、CD4+ /CD8+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2 h 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黏膜 下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青伟  孙柱  韩锦  高劲松 《新中医》2022,54(22):66-71
目的:观察六合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或腑实热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2 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早期益生菌添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加予六合丹湿敷腹部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后评价2 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Balthazar CT 分级评分)、症状改善情况(症状积分)、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 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症状积分、Balthazar CT 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2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2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六合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或腑实热结证患者,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与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解毒配方颗粒辅助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脾胃虚弱,瘀毒内结证)患者免疫功能和生 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 例结直肠癌(CR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 例)和试验 组(60 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 方案化疗和扶正祛瘀解毒方安慰剂颗粒治疗,试验组采用mFOLFOX6 方 案化疗和扶正祛瘀解毒方配方颗粒内服治疗,疗程均为12 周。观察治疗前后2 组患者结直肠癌生活质量专用 量表(QLQ-CR3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 原72-4(CA72-4)和糖类抗原242(CA242)]、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T 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T 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CD4+/CD8+和Th17/Treg 比值]的变化及评价2 组患 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1)治疗后,2 组患者Treg 水平较治疗前明 显升高,Th17 水平和Th17/Treg 比值下降(P < 0.01),且试验组NK 细胞、CD3+ T 细胞、CD4+ T 细胞、Treg 水 平、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CD8+ T 细胞下降(P < 0.01);试验组治疗后NK 细胞、CD3+ T 细胞、CD4+ T 细胞、Treg、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CD8+ T 细胞、Th17、Th17/Treg 比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2)治疗后,2 组患者功能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症状领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 分下降(P < 0.01);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 组(P < 0.01)。(3)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72-4 和CA242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4)治疗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65.00%(39/60), 低于试验组的83.33%(50/60)(χ2 = 5.262,P < 0.05)。(5)治疗后,对照组PFS 明显短于试验组(P < 0.01),且 本研究未发现与服用扶正祛瘀解毒配方颗粒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扶正祛瘀解毒配方颗粒可提高晚期CRC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延长患者的PFS,临床使用安 全,是晚期CRC 化疗患者可选择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乌梅汤内服并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美沙拉嗪1g/d,4次/d.连续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评分及肠黏膜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0.0%,对照组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黏膜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