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血液学界通常通过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来判断纤维蛋白量的降低和质的异常,评估出血危险性。纤维蛋白原的升高通常预示各种缺血性事件的存在,建议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测就是基于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的光学检测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的光学检测法吴峰,马西,车金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有多种,大多数方法是以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作为凝固时间的函数为基础,此类方法只能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而不能反映纤维蛋白原分子的功能状况,而且反应过程受肝素和纤维蛋白(原)降解...  相似文献   

3.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临床常用的凝血检测项目。其测定方法众多。我科使用CA-50血凝仪检测Fg有Clauss测定法和PT演算法两种测定方法。现将两法测定结果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4.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临床常用的凝血检测项目,其测定方法众多.我科使用CA-50 血凝仪检测Fg有Clauss测定法和PT演算法两种测定方法.现将两法测定结果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血小板无力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上含有丰富的GPⅡ-Ⅲa,在血小板聚集时,GPⅡb-Ⅲa复合物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患者是GPⅡb-Ⅲa复合物的质或量的缺陷所致血小板聚集异常。通常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膜糖蛋白,但操作烦琐、费时费试剂。流式细胞术(FCM)及特异性单机的应用使血小板膜GP检测有了新突破,特别是纤维蛋白原结合试验使变异型GT的诊断成为可能。我们用FCM检测12例GT患者及其家属的血小板膜GP及纤维蛋白原结合并与SDS-PAGE和Western印迹做比较,以探索FCM方法对GT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广西南宁地区人群是否存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及其与纤维蛋白原表达的关系,并与其他地区比较。方法:调查于2003-11/2004-05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南宁地区123份DNA的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用PT衍生法测定全部123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检索国内及欧洲部分文献中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基因型频率后与之比较。结果:检出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GG型为常见基因型,G/A等位基因频率为0.789/0.211。基因频率与欧洲部分国家相近(P>0.05),但在国内存在差异。A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为(3.4585±0.7231)g/L,G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为(3.5058±0.7171)g/L,两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251)。结论:南宁地区多人群存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G/A等位基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是术前止血功能评估、溶栓监测必做的项目之一。目前FIB测定方法颇多,其中以凝固法为原理的血凝仪应用较为广泛,血凝仪使用的凝固法大致可分为2类:磁珠法和光学浊度法(包括透射和散射比浊法)。磁珠法以电磁感应为原理,通过检测血浆凝固过程粘度变化导致钢珠振幅的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  相似文献   

8.
杨焰  魏文宁  杨锐 《检验医学》2002,17(2):98-99
纤维蛋白原(Fbg)参与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血行转移等病理过程.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自动检测系统,是在分析Fbg转变动力参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测定方法,该系统是利用微机对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过程的实时监测并计算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和功能指标,以反映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和维蛋白原的血浆浓度.我们对47例高Fbg病例进行了上述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西南宁地区人群是否存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及其与纤维蛋白原表达的关系,并与其他地区比较。方法:调查于2003-11/2004-05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南宁地区123份DNA的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用PT衍生法测定全部123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检索国内及欧洲部分文献中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基因型频率后与之比较。结果:检出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GG型为常见基因型,G/A等位基因频率为0.789/0.211。基因频率与欧洲部分国家相近(P&;gt;0.05),但在国内存在差异。A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为(3.4585&;#177;0.7231)g/L,G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为(3.5058&;#177;0.7171)g/L,两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251)。结论:南宁地区多人群存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G/A等位基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是临床常用检测项目 ,除在止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外 ,其含量增高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因素之一 ,检测其血浆含量有助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判断[1] 。目前Fg测定主要包括Fg血浆水平、亚组分、纤维蛋白单体聚集功能、基因多态性等几个方面 ,其中血浆Fg含量测定最为常用 ,现就此作一综述。一、血浆Fg的测定方法Fg是一大分子可溶性糖蛋白 ,其分子为一长条状的二聚体 ,含 3对由二硫键相连的多肽链 (Aα、Bβ和γ) ,正常血浆浓度为 2~ 4g/L。在分子结构和生理活性的基础上 ,发展了许多测…  相似文献   

11.
纤维蛋白原测定对出血性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以及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的诊断、冶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较多.有定性法(如加热法,沉淀法,凝固法);半定量法(如稀释血浆凝固法,加热凝固法.改良加热凝固法,微量凝固法);定量法(如盐析双缩脲显色法,比浊法和定氮法)等。为探讨不同方法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不同,我们采用盐析双缩脲显色法与加热凝固法两种方法.对100例患者血样平行进行纤维蛋白原测定值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 本组观测对象系附属医院住院及门i#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病人,计]口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  相似文献   

12.
关于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三类.其中生物学方法包括比色测定、PT衍算法(PT-derived法)和直接定量的冯.克劳斯法(vonClauss法).  相似文献   

13.
在仪器上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Clauss法[1],另一是PT导出(PT-derived)纤维蛋白原法.我们就与上述两种测定方法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纤维蛋白溶解的激活,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研究了40例(男22,女18)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其中早幼粒细胞型2例,原淋巴细胞型11例,原粒细胞型7例,原单核细胞型7例,粒单细胞型4例,红白血病1例,低增生型1例,未分化细胞型7例。患者年龄在15-70岁之间。共进行了64次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综合检查,其中36次是在出血时期检查的,14例出血症状非常显著(广泛皮下溢血、淤斑、多部位大量出血),3例出现了血栓(2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1例小腿深部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通常,急性白血病患者可见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对上述患者检测后发现,血浆总纤维蛋白的溶解  相似文献   

15.
冷沉淀中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沉淀由全血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 (freshfrozenplasma,FFP)制备 ,通常 1单位容量为 2 0~ 30ml(2 0 0ml血浆中提取 ) ,主要含有凝血因子Ⅷ (FⅧ )、纤维蛋白原 (Fb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因子 ,vWF)、XⅢ因子以及纤维结合蛋白等成分。目前仍是国内治疗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疾病的最佳制品之一 ,因此检测冷沉淀中的FⅧ和Fbg的含量是保证冷沉淀质量的必要手段。笔者随机抽检 8批共 32袋冷沉淀 ,对FⅧ、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徐州市街头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者 ,冷沉…  相似文献   

16.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简称(TEG),是观察和研究血液凝固的动态.包括纤维蛋白原形成和溶解状态;以及凝血块的坚固性和弹力度等检验方法。纤维蛋白(Pibriagen)简称(Fb)是与血凝固有关的因子。我们在对心肌梗塞、脑梗塞、尿毒症三组患者的实验检查中,就血栓弹力图与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变化关系和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血栓弹力图的血栓最大幅度(ma值)、血栓最大弹力度(ε值)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呈正相关。实验提示:临床上对心肌梗塞、脑梗塞、尿毒症等高凝状态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和纤维蛋白原实验检测是必要的,并且能够客观地提供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动态监 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就诊于北部战区 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的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除外并发肝肾功能障碍者),根据手术进程分 为术前24 h(对照组)、术后12,24,48 h和术后72 h五组,提取血液样本采用Clauss法检测 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配对样本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纤维蛋白原水 平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结果手术前24 h纤维蛋白原含量为3.55 ±1.042 g/L。术后12 h纤维蛋白原含量4.87±1.050 g/L。术后24 h纤维蛋白原含量的 平均值为6.14±1.428 g/L。术后48 h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平均值为6.43±1.744 g/L。术 后72 h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平均值为5.89±2.094 g/L。术后各时间点检测的纤维蛋白原含 量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445~7.063,均P <0.05)。术后24 h ~72 h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17~6.146,均P <0.05)。术后48 h至72 h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术后24 h相比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797~1.485,均P >0.05)。术后72 h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术后48 h,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t=2.416,P <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纤维 蛋白原水平升高,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CL-200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55例妊高征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妊高征患者FIB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非孕妇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且有血栓形成趋向,产前进行FIB的检测,对指导病情监测和治疗及避免DIC发生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观察了40例慢性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纤维蛋白原对其的影响。 方法 检测了40例慢性肾炎患者的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血浆粘度、血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血浆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05,p<0.001,p<0.005) ,血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0.01,p<0.05) ,血胆固醇与全血高切粘度成正相关 (r=0.58,p<0.05)。纤维蛋白原与血浆粘度成正相关 (r=0.69,p<0.005)。结论 慢性肾炎患者存在高粘血症 ,血脂、纤维蛋白原在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两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仪器上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Clauss法[1],另一是PT导出(PT-derived)纤维蛋白原法。我们就与上述两种测定方法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仪器 IL公司ACL-2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2.试剂 纤维蛋白原-C试剂盒,PT试剂盒,参比血浆,均为IL公司产品。3.方法 在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二、结果1.对比试验 在自动凝血仪上分别用纤维蛋白原-C法,PT导出法测定同一份样品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共30份。结果分为纤维蛋白原≥4g/L(12份,和纤维蛋白原<4g/L(18份)两组,经统计分析高值组P<0.01,低值组P>0.0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