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化疗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化疗药物常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脱发等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减轻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4例内在性子富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观察患者月经量、痛经程度、贫血、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1~3年,术后月经量较术前平均减少59.1%(P< 0.05),痛经症状明显缓解28例(82.4%,28/34).所有贫血病例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子宫体积较术前平均缩小43.8%(P< 0.05),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 内在性子富内膜异位症的介入治疗效果优良,症状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BACE)与双灌注治疗转移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插管,对38例转移性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部分患者加用明胶海绵或碘油栓塞,8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灌注。结果:肿瘤消失、症状完全缓解7例,肿瘤缩小以及胸痛、咳嗽等症状改善26例(其中肺不张复张2例),肿瘤无改变6例,肿瘤增大或数目增多、症状加重7例,介入治疗后1年、2年生存率分为56.5%(26/46)和19.5%(9/46)。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与双灌注是治疗转移性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确切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刺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按治疗方式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7例,手术+放疗组17例,手术+化疗+放疗组29例,放疗+化疗组9例。比较各组的5年生存率、局部及远处复发率。结果:62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30.6%(19/62)。单纯手术组、手术+放疗组、手术+放疗+化疗组、放疗+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4.3%(1/7)、29.4%(5/17)、41.4%(12/29)和11.1%(1/9);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7.1%(4/7)、17.6%(3/17)、17.2%(5/29)和44.4%(4/9);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8.6%(2/7)、29.4%(5/17)、17.2%(5/29)和33.3%(3/9)。手术+放疗+化疗组5年生存率最高,但与单纯手术组及化疗+放疗组之间差异尚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辅助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P<0.05),辅助化疗降低远处复发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强调综合治疗,手术辅助放疗效果肯定,辅助化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技术诊治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宫腔镜组与诊刮组子宫切除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及66.7%(P〈0.01);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官腔镜组和诊刮组的准确性分别为91.6%和58.3%(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8±75.3)ml和(276.7±100.2)ml(P〈0.01);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6.2±8.1)h和(53.5±9.2)h(P〈0.01)。结论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性高;腹腔镜手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并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3年内肿瘤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情况及5年生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22%、3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1%、1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年内肿瘤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00%、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与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治疗的56例子宫内膜癌回顾分析,所有病人均经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并按FIGO(1985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手术后辅以孕激素治疗。结果:3a、5a的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1.32%,86.25%;Ⅱ期34.21%,6.1%;Ⅲ期:0.0%,0.0%。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EC)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 ~30%,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3 种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这几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悉, 2017 年美国新增病例61380例,死亡10920 例,其新发病率与死...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马秋平 《现代保健》2012,(27):40-4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07-2010年收治的73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38~7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对所有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有效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控制,显效48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3.2%。结论:在对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与其他妇科良性疾病不易鉴别,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时,极易出现误、漏诊。本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101例,其中误、漏诊5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疾病,好发于绝经期妇女,其预后取决于早期的诊断及治疗。临床上由于对该病缺乏警惕而易误诊。本文对子宫内膜癌误诊2例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一、病历分析 蔡某,女,47岁,G3P2,放置宫内节育器12年,不规则阴道流血15个月,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按放节育器后出血诊治数次,症状无缓解,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取器后仍有阴道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孕激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80 m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口服治疗,4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微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分别为(161.0±42.1)min、(489.0±104.2)ml、(64.0±9.4)个、(38.8±5.8)h、(13.3±4.8)d,治疗组分别为(251.5±29.1)min、(356.9±117.8)ml、(54.0±7.2)个、(23.7±4.9)h、(7.9±2.7)d。对照组发生尿潴留2例,占10.00%;治疗组发生尿潴留1例,占6.67%。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具有手术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杨开选  邱培媛  杨帆  孙亮  徐炼  何英  尹如铁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279-2280,228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整理658例由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病理科2002~2006年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并运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为(53.30±9.60)岁,51~60岁组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峰,年龄组构成比为49.7%。年龄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不相关(χ2=6.699,P=0.224);高中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1,P=0.001)。[结论](1)子宫内膜癌中,年轻患者以高分化的子宫内膜癌为主,预后较好,而中老年患者以中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2)还需长期收集数据,以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针对其发病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有关,近年来孕激素治疗、抗雌激素治疗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就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中发病率位于前四位.该疾病在女性绝经前和绝经后发病率有所不同,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发病人数更多,并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女性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在疾病程度的术前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子宫的分区结构、病变的信...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经药物治疗不佳或无效的3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与介入室联合,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入碘油、聚乙烯醇(PVA)和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充填子宫病灶进行栓塞。结果经TUAE治疗后,34例患者3个月后痛经消失,4例患者3个月后痛经明显减轻,5个月后痛经基本消失,所有患者的子宫体积及病灶体积均明显缩小,贫血症状明显改善。彩色超声检查子宫肌层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