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方及用法:茅瓜根、一点红、路边青、大叶桉、黄花母、穿破石(若无,可用柘树叶代)各15~30克(鲜品30克,干品15克),每天1剂,水煎,内服兼外洗。内服者,每次50~100毫升,日3次,半空腹服;余下药液(或复煎液)外洗患处。病例介绍:黄××,男,10岁,宁明县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拟“蛇床苦参汤”(蛇床子、滑石各15克,苦参10克,黄柏8克,紫草、甘草各6克),内服外洗,治疗小儿皮肤病,疗效可靠,兹介绍于下。【黄水疮】李××,女,10岁。1983年8月13日诊。半月前面部长黄豆大的脓疱,发痒、边缘潮红,皮损处有糜烂和渗出液,结痂呈黄  相似文献   

3.
<正> 处方:地龙15克、荞面100克。制法:将地龙放在瓦片上烘成黄黑色,研成细末。再将荞面用白水调匀,做成饼,然后放入地龙末包成7—10个饺子。用法:用药壶煮熟,一次吃完,第日1剂。轻者1剂,重者连服2、3剂,即可痊愈。病例:于××,男,47岁。1977年4月12日来诊。诊断为外痔。局部红肿疼痛有疙瘩,有时出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自拟方“消痔灵合剂”内服、外洗,治疗内痔,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簕苋菜、椿樗皮、牡蛎各20克,地榆、五倍子各15克,山豆根10克。水煎,内服,一日1剂;药渣煎水,熏洗肛门,一日1~2次。例1.谢××,男,44岁。1982年10月27  相似文献   

5.
痹证辩治     
例1.李××,男,48岁。82年3月6日就诊。右肩关节疼痛,肘、腕关节麻胀刺痛,游走不定,时轻时重,已10天,舌白,脉浮数。诊为行痹。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训,拟防风汤加减:防风、秦艽、僵蚕各15克,黄芪、葛根各30克,天麻20克,当归、川芎、麻黄各10克,姜黄、地龙各12吏,炮山甲  相似文献   

6.
李××,女,43岁。于1984年3月15日门诊。自诉外阴瘙痒已十五年,经服抗胺寻、强的松等治疗未效,现外阴瘙痒,带下多。经妇科检查,外阴皮肤及粘膜呈湿疹样变,阴道分泌物化验无滴虫、霉菌。处方:蛇床子、白藓皮、黄柏、苦参各50克,荆芥、防风、龙胆草各20克,薄荷、苍耳、蒺藜、地肤、蓖薢各10克。用法:一、熏洗:上方水煎,外用熏洗,每日二次,每次先熏后洗,每次30分钟。洗后  相似文献   

7.
张氏牙痛方出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生赭石,淮牛膝各30克,滑石18克,甘草3克组成,乃为治疗阳明胃热之牙痛而设。吾常用本方加味治疗阳明实热而致的口腔疾病,亦获良效,现举数案如下: 例1: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黄××,男,30岁,工人,1985年2月10日初诊。患者智齿冠周肿胀疼痛,伴发热四天,在某院诊为下颌智齿冠周炎。经用青霉素,磺胺等药治疗,疼痛肿胀未减,故请中医诊治。患  相似文献   

8.
仉××,男,39岁。1991年10月21日诊。阳痿三月余,性交欲望愈强烈,阴茎愈感萎软。如是已拖延日久。检查:阴茎萎软色黯,阴囊潮湿,小便黄,体质健壮,面色红润,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劲有力。诊为阳痿。证属心肝火旺,灼伤筋络。治宜清心泻肝,佐以滋阴。投泻心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细川连1.5克,龙胆草6克,肥知母、盐水炒黄柏各10克,肉桂3克(后下),朱茯苓、酸枣仁、生地黄、天门冬各15克。水煎,早晚两次分服。嘱夫妻间互相体贴,加强爱抚,摒除忧虑,调摄情志,身心愉悦,树立信心。服药1剂后,当夜阴茎即能勃起,性生活满意,隔日再行性交,阴茎勃起正常。  相似文献   

9.
乌马龙合剂治疗寒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方:炙川乌4克,炙草乌3克,炙马前子3克,黄芪25克,党参20克,荆三棱10克,蓬莪术10克,麻黄15克,桂枝15克,地龙20克,细辛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100毫升,早晚分服。本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神经性关节疼痛。证见遇寒痛甚,年老气虚可加人参5~10克,上肢痛者加白芷10克,威灵仙10克,下肢痛者加独活、牛膝各15克,腰痛者加寄生30克,川断10克。例案:徐××,女性,26岁,庄  相似文献   

10.
笔者多年来运用芎调四虫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药物组成:川芎、白芷、僵蚕各12克,荆芥、防风、羌活各10克,薄荷、细辛各6克,甘草3克,地龙15克,全蝎8克(酒洗  相似文献   

11.
赖××,女,50岁。因患右桡骨茎突腱鞘炎肿痛而于1986年7月3日诊。予四生汤加味: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白附子、细辛各10克,羊踯躅根、羌活各15克,桂枝3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300毫升,乘热先熏后洗患处。熏洗时脸离药水约一尺许,药水蒸气扑面,熏洗约20分钟。熏洗完毕不到半小时,便觉头昏、胸闷、乏力、恶心,呕吐食物一次。  相似文献   

12.
笔者几年来应用加味麻杏甘石汤观察治疗一些咳喘病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剂组成:炙麻黄3~10克,杏仁(去皮尖)3~10克,生石膏10~30克,生甘草3~10克,地龙3~10克,炒苏子3~10克,前胡3~10克,白前3~10克,薄荷3~6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分2次服,小儿酌减。喘急较重加葶苈子3~6克,桑皮3~10克;高热心烦口渴,肺胃热重加黄芩3~10克,知母3~12克,栀予3~10克,连翘5~15克;痰多黄稠加天竺黄3~10克,瓜蒌5~18克,浙贝3~10克;痰中带血加白茅根4~15克,海浮石3~10克。小儿可酌加三仙10~15克,炒菜菔子3~6克以助消化。病案举例:患者乔××,男,成人,农民,1979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自拟“九味消疔饮”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疔疮五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天葵子6克,生地黄、赤芍药、黄连、紫花地丁、甘草各10克。水煎服。胡×,女,26岁。1984年6月10日诊。三天前左鼻腔内生一粟米大小疔疮,微痛而痒,抓破后肿胀扩大,疼痛发硬,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14.
一般资料男性127例,女性91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岁。属急性者72人,慢性者149人;病程在5年以上者41人,2~5年者123人,1年以内者54人。方药及疗效基本方:地龙、威灵仙各12克,赤芍、丹皮、桃仁、皂角刺各10克,土茯苓、连翘、地肤子各14克,香附、枳壳、甘草各6克。煎汁日服一剂。痒甚者加刺蒺藜、白芷各10克;风热偏重者加蝉蜕、黄芩各8克;血虚偏重者上方去丹皮,加当归、白芍各12克;湿热偏重者加苦参、滑石各15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93例,有效22例,无效3例。病案举例朱××,男,34岁,武警干部。  相似文献   

15.
操××,男,22岁,1981年5月15日诊治。患者近日新婚,阴茎长硬不衰,精液不出,胀痛难忍,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证属“强中”。此乃“肝火盛强”,治宜“伏火解毒”。遂投:生地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麦冬12克,黄连(姜汁炒)6克,生石膏30克,黑大豆20克,鳖甲30  相似文献   

16.
例一: 张××,男,10岁,1974年6月10日诊。一周来两侧颌下淋巴结红肿热痛、憎寒发热,体温38.5℃,咽痛口渴、咳嗽、手心热、饮食不佳,小便黄。脉象滑数,舌苔薄黄。证属毒热侵犯少阳。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银花12克、板兰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马勃3克、升麻5克、玄参10克、夏枯草10克、浙贝6克、紫菀10克、生  相似文献   

17.
基本方茵陈蒿5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30克,金钱草、鲜茅根各20克,猪苓、泽泻各12克,木瓜、苡仁、柴胡、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加减法;目黄、身黄、尿黄甚者加黄柏、栀子各12克;心烦口渴者加寸冬12克,花粉10克;肝区痛胀者加玄胡、郁金、枳实各10克;纳呆者加神曲15克,山楂20克;腹胀者加莱菔子30克,青皮10克;大便燥结者加大黄15克,麻仁30克;脾胃虚弱者加白术12克,山药18克,莲米15克。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88冽;好转(服药时诸症悉除,而未坚持治疗,一年后又复发)12例。典型病例邱××,女,26岁,工人,于1986  相似文献   

18.
刘××,女,干部。患者于1976年1月6日,左足背被开水烫伤,继轻度感染,1月18日,突感患肢麻木,肿胀。本地区某医院检查:左臀部至足背呈一致性肿胀,肤色略发紫,股中段周径75厘米,较健侧大20厘米,股动脉搏动良好。诊为左髂股静脉栓塞。住院治疗,静脉滴注脉通;肌注青、链霉素控制感染,病情无明显好转。2月10日,转天津某院治疗一个月,病情无明显好转。返回本地后,又经多方中西医治疗,达两月之久罔效,于1976年5月13日求余治疗。诊见左侧患肢明显肿胀,麻木,股中段周径70厘米,张力不大,神疲,舌体胖大、苔白厚,脉沉涩无力。证属瘀血阻滞,运行受阻。拟活血化瘀为法,佐清热解毒之品。处予外洗方:苏木、刘寄奴、益母草、银花各30克,虎杖15克,蛇蜕10克,水煎先熏后洗。每剂反复运用20天,每日两次,共用五剂。内服方:  相似文献   

19.
张××,女,45岁。1983年10月8日诊。因郁怒后导致全腹、眼睑、足胫肿胀,按之凹陷已半年。用疏肝、实脾、利水之剂,仅能取效于一时。刻诊:头昏、少寐、右胁肋胀痛,腹部肿胀伴窜痛,纳食甚少,大便溏薄,舌淡白滑有齿龈、脉沉弦。证属肝气乘脾,脾阳虚衰,土不制水,水泛肌肤。法拟疏肝解郁,温运脾阳。以逍遥散合实脾饮化裁: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云苓、猪苓、山楂各20克,白术、木瓜各15克,木香、附片、干姜、桔梗各10克,川朴12克,甘草3克。上方服一剂,  相似文献   

20.
湿热盗汗     
案一:李××,男,50岁,干部,住院号2851。盗汗一年,于1983年5月22日入院。患者从1982年5月中旬起,每当熟睡后,上半身汗出如洗,醒后汗止,且感冷汗刺骨,伴头重乏力,畏寒肢冷,渴不多饮,大便时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此乃湿热交蒸,阻遏卫阳,营阴失守。用当归六黄汤加味。处方:当归、黄芩、黄柏、熟地黄各10克,黄芪、生地黄、苡仁、茯苓、白术各15克,黄连5克。服15剂而愈。案二:邹××,男,33岁,干部,住院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