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MP感染明显增多,且有向小年龄组发展的趋势。笔者对本院儿科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0日住院治疗的72例MP感染患儿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政祥  孙燕飞  苏红 《安徽医药》2009,13(11):1432-1433
目的采用肺炎支原体(MP)选择性培养-药敏法初步探讨住院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中MP的耐药状况。方法对住院的咳嗽3 d以上的呼吸道感染婴幼儿400例,取咽拭子标本培养检测MP,并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有无真菌;对MP阳性且培养基中无真菌的病例测其血清MP-IgM,另取咽拭子标本培养行药敏检测,观察MP对10种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咽拭子培养MP阳性且培养基中无真菌者100例,占25.0%,其中27例血清MP-IgM阳性;MP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达33%-38%,而甲砜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耐药率为6%-11%。结论MP是住院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约1/3病例对大环内酯类耐药;采用培养-药敏法检测MP及其耐药性时应排除真菌等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经临床及病原学检查确诊的18例住院婴幼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多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病情重,并发症多,院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为主,其它如神经、皮肤、泌尿系统亦可受累。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诊断有重要意义。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除选用红霉素、白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外,亦应注意综合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支原体是较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且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现就在2006年里以呼吸道疾病住入我科病房的216例血清抗支原体抗体(包括IgG和IgM)阳性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雯  濮家俊 《江苏医药》1998,24(9):649-650
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阳性的44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最小发病年龄35天。临床表现高热、喘憋症状显著,肺部体征出现早而明显,可伴发肺外脏器受累的症状。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年龄发病趋势和婴幼儿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临床诊断需结合特异性抗体和抗原检测,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2000年开展了肺炎支原体(MP)在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现将我们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所收治的84例MP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MP)多感染5岁以上的儿童,但近年来其幼儿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为了探讨MP对婴幼儿呼吸系统的感染状况,我们自1998~2000年应用肺炎支原体技术对6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进MP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婴幼儿共66例,其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1岁4例,~2岁24例,~3岁38例,年龄最小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不典型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MP感染中,25例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发生率为39.29%,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系统,分别为36.36%、31.82%、22.73%、22.73%、18.18%.平均年龄3个月~2岁.结论 应重视婴儿MP感染的肺外表现特别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肖本莲 《北方药学》2011,8(9):65-66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提高对其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儿科病房及儿科门诊确诊为MP感染的77例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6个月~3岁儿童为多见,占53.2%;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刺激性咳嗽、发热、病程较长为主要特征。68.8%的患儿肺部闻及湿罗音,5.2%的患儿出现心血管系统异常;本组病例经MP-IgM检测,滴度均〉1∶80;治疗以大环内酯药物为主,辅以对症治疗,预后均良好。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由于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损害,对一般治疗无效的及肺外脏器病变的患儿,应警惕MP感染的可能,尽早进行MP-IgM特异性检测,以免误诊,及早针对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王治国 《安徽医药》2014,(12):2292-2294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临床特点状况,为其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253例该院儿科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分析临床特点。结果253例标本中72例MP阳性,阳性率为28.5%;年龄分析3~6岁儿童更容易发生MP感染,6~12岁儿童发生率最低;季节分析发现冬秋季发生率高,但四节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喘息、哮鸣音表现比较三组有差异,分别为1~3岁41例(60.3%)、34(50.0%),3~6岁34例(30.6%)、34例(30.6%),6~12岁15例(20.3%)、12例(16.2%)(P均<0.05);白细胞计数亦有差异(P均<0.05),3~6岁以白细胞计数正常为主,6~12岁以白细胞计数升高为主。结论患儿MP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诊断为MP感染的患儿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观察组),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就其临床资料与健康小儿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32.0%高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P阳性患儿中,其中<1岁婴儿阳性率为18.8%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年龄段M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阳性患儿均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卡他症状较为少见,均以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为体征。无鼻窦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溃疡、疱疹。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无法确诊支原体感染或病毒感染时,可做肺炎支原体培养,操作方便,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3.
殷建翔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81-182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防止误诊。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_IgM)以及咽试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结果:确认病例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7~14d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多样,需结合免疫PCR检查可及时诊断,及时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细菌转阴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以快速改善症状、治疗效果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季平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21-222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87例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的患儿,对87例患儿的采集样本进行检验,对咽喉壁的脱落细胞进行采集,然后进行MP-DNA检验;同时进行抽血,采取ELISA法做抗体检验;采取金标法对患儿血清进行MP-IgM检测。结果 87例患儿当中,有72例患儿发热,占到82.76%,均有咳嗽症状。15例患儿没有明显阳性体征。0~3岁患儿人数与4~8岁患儿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温较低的1~3月份和10~12月份患儿人数与气温较高4~6月份和7~9月份患儿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患儿出现重症肺炎,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人群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要加强预防,以降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分析阿米迪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持续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按支原体肺炎的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加用阿米迪贴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咳嗽减轻的有效率、治愈率、肺功能(PEF)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计数数量.结果 治疗组第7、15、22 d的咳嗽症状减轻有效率分别为67.34%,81.63%、89.80%,高于对照组的34.69%、57.14%、6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第22 d时治愈率为75.59%,高于对照组的5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EF治疗后高于治疗前f(3.381±0.436)比(2.795±0.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OS计数数量治疗后低于治疗前[(408.7±22.4)比(592±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米迪贴剂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方便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P)引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2年2月的46例MP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咽拭子进行培养,同时以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研究,比较咽拭子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为(7.21±1.69)d,多数患儿有咳嗽现象,MP阳性率为100%;而对照组健康儿童MP阳性率为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小于1岁的患儿MP阳性率为15.2%,显著低于同组内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年龄段儿童(P〈0.05)。结论MP引发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的儿童,且MP培养可帮助确诊.对临床上进行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姚秀俊  宋嘉  高燕 《上海医药》2007,28(3):135-13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286例MP感染中,均有呼吸系统表现,其中支原体肺炎200例(69.9%),肺外感染106例(37.1%),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淋巴结均可受累。结论:MP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伴随多系统损害。早期诊断可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依赖于抗MP-IgM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表现和疗效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儿科就诊的MPP患儿224例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