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早期活动在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8月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心脏术后常规活动护理;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4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目标导向早期活动.结果 干预后7d,干预组肌力、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P<0.01).干预组谵妄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23.68%),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目标导向早期活动有助于提高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的肌力、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缩短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病人胸腹部术后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月琴 《护理学杂志》2004,19(16):55-56
将64例老年胸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手术前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呼吸、咳嗽训练和预防性雾化吸入等护理干预。结果术后第10天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6.25%,咳嗽持续时间(3.81±1.24)d;对照组则为28.12%、(5.55±1.4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对老年胸腹部手术病人围术期应重视呼吸功能的训练及预防性的雾化吸入,可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神经元损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比观察心脏不停跳与传统的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方法  1 0 3例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心脏不停跳组 (试验组 ) 51例 ,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 ,CPB中鼻咽温度为 32~ 34℃ ;心脏停跳组 (对照组 ) 52例 ,术中阻断升主动脉 ,CPB中鼻咽温度为 2 5~2 7℃。动态监测围术期所有病人颈内静脉血中S 1 0 0 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早期 ,S 1 0 0 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P <0 0 1 ) ,其中S 1 0 0 β蛋白术后 3d恢复至术前水平 ,NSE术后 1d恢复至术前水平 ;试验组S 1 0 0 β蛋白从转流 2 0min到术后 1d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NSE从转流毕到术后 8h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试验组术后出现精神异常 1例 ,对照组术后出现偏瘫 2例。结论 颈内静脉血中S 1 0 0 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 ,尤其是前者可作为评价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的损伤比传统的手术方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先后将诊断为AMI并急诊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2周和1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两组干预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值、6 min步行距离、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6 min步行距离、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心原性休克、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提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自理能力,并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心脏术后病人疲倦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72例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于手术当日至手术后7d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照组行常规处理,观察两组尿中尿素氮(UUN),血清蛋白及生长激素(GH),术后疲倦综合征(POFS)记分,结果: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减轻术后疲倦综合征程度和缩短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疼痛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疼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疼痛评分和PSQI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6 d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6 d干预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疼痛护理可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红  朱姗姗 《颈腰痛杂志》2021,42(4):576-57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腹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科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45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排便时间;胃动素(gastrin,GAS)及胃泌素(motilin,MTL)的含量,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进行心理健康评价,使用本院内部制定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例出现腹胀、发生率8.9%,对照组16例腹胀、发生率3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2.4±0.6)d,排便时间(25.6±2.7)h;对照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5.6±0.2)d,排便时间(36.1±2.2)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GAS及MT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的HAMA、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率为86.7%,对照组为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便秘、腹胀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改进后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切口疼痛强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预防术后尿潴留干预模式及具体措施,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68例,对照组312例.干预组患者术前、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尿潴留病人的发生率,缓解伤口疼痛,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0.
西咪替丁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行心瓣膜置换术的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两组,西咪替丁组麻醉后切皮前至术后第5d静脉滴注西咪替丁400 mg;对照组静脉滴注维生素C 2.0 g,并于术前1 d、术后1、3、5、7和14 d观察西咪替丁对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红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 西咪替丁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RBC-C3bRR及RBC-ICR等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5 d开始回升,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于术后7 d开始回升,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西咪替丁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