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重组蛋白PvMSP1-19用于检测间日疟患者抗体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His-tag亲和层析柱对间日疟原虫PvMSP1-19重组蛋白初步分离,再经快速蛋白液相色谱仪(FPLC)XK16/70 Superdex75预装柱进一步纯化和Western blot分析。用纯化后的PvMSP1-19重组蛋白包被ELISA板,检测间日疟现症患者、既往感染者和正常人血浆IgG1、IgG4、IgM、IgD、IgE抗体水平。结果间日疟现症患者血浆中抗PvMSP1-19 IgG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间日疟既往感染者和正常人(t=5.535,P〈0.05)。结论间日疟现症患者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抗PvMSP1-19抗体IgG1。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用诺氏疟原虫制备的可溶性抗原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111例恶性疟患者,阳性率为62.2%。正常人对照阳性率为9.2%。用间日疟原虫制备的抗原检测间日疟病人阳性率为50%。对间日疟患者进行IgM(106例)、IgG(73例)含量测定,结果均较正常人为高。  相似文献   

3.
王胜  杨清 《吉林医学》2011,32(16):3214-321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E)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ELISA)法对55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者血清IgA、IgG、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清中IgA、IgG、IgM、IgE水平,可为进一步探讨SLE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免疫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免疫疗法对患者体液免疫影响,探讨免疫疗法作用机制。方法对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相应抗原的特异性IgE含量、临床疗效以及血清IgG、IgM、IgA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含量明显下降(P<0.05),同时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在临床有效病例中,致病抗原血清特异性IgE含量较治疗前下降的病例占72.7%,而2组患者血清IgG、IgM、Ig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疫治疗使患者血清特异性IgE下降,减少了由于IgE交联引起的炎性介质释放的链式反应,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控制。而患者血清IgG、IgM、IgA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患者其他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免疫治疗可以成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翠  顾萍  张晓贺 《吉林医学》2009,30(13):1238-123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5例肾病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儿血清Ig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gM、Ig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IgA、IgG、IgM、IgE水平可为进一步探讨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种,即IgG、IgA、IgM、IgD和IgE。其含量是衡量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指标。本文对沈阳地区中年脑力劳动者血清中IgG、IgA、IgM、IgD含量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开展了对患者体液免疫球蛋白(简称Ig)水平的测定,并做为诊断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IgD及IgE五类。 一般正常人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IgG:12.00±2.6 mg/ml IgA:2.00±0.5 mg/ml IgM:1.10±0.3 mg/ml 上述含量是对我国正常成人血清实测的数  相似文献   

8.
四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别用单免疫扩散法和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ELISA)测定192例四种常见恶性肿瘤(胃癌、肺癌、乳癌和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清IgG、IgA、IgM和IgE水平。结果显示,患者的IgG、IgA和IgE水平都增高,尤以IgG和IgE增高明显。发现肿瘤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血清IgG增高显著(P<0.01)。33例化疗后患者的血清Ig含量有明显下降,除IgE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外,IgG、IgA均在正常值范围。因而我们认为肿瘤患者的血清Ig含量与病情变化密切有关,对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血清C_3测定对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广泛承认,而关于尿中C_3及免疫球蛋白(简称Ig)排泄物与肾脏病关系的报道则甚少。我室在以往开展血清C_3及免疫球蛋白的基础上,又对尿中C_3及IgG、IgA、IgM的测定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一、材料: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的冻干抗人C_3血清及羊抗人IgG、IgA、IgM诊断血清。二、对象:对1982年1月至1983年2月在  相似文献   

10.
分别测定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新型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IgE、IgA、IgM、IgG)含量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血EOS、ECP、IgG均明显高于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均为P<0.01),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EOS、ECP和肺功能(FEV_1、PEFR)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IgA、IgG和IgM浓度较正常健康人明显下降。结论:血清EOS数量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密切关系,并可作为气道炎症监测及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11.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具有抗体活性,直接参与免疫反应的球蛋白.按其理化、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可分为gG、IgA、IgM、IgD及IgE五种.在正常人血清中各种类型Ig含量相对恒定.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Ig的合成可出现异常.我们测定恶性肿瘤47例的血清IgG、IgA、IgM、并以体检合格助血员100例进行对照.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IEST法,观察了班氏丝虫病人未经治疗者107例、治后1年微丝蚴阴转者35例和治后3年者112例血清IgG、IgE和IgM抗体水平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未经治疗的病人,IgG抗体阳性GMRT116.6最高,IgE37.1次之,IgM31.0最低;其阳性率分别为96.3%,86.9%和88.8%。经有效治疗后1年,IgG抗体阳性反应者仍有85.7%,而IgE和IgM抗体水平呈现大幅度下降,治后阳性率均下降到28.6%,接近治后3年者IgE、IgM抗体的低水平,说明IgE、IgM抗体对疗效反应敏感,选择检测IgE或IgM抗体作为疗效考核的指标优于检测IgG抗体。此外,丝虫病人血清IgG、IgE和IgM抗体的阳性率和阳性GMRT与微丝蚴密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是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组织之一。为了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免疫状况和切除扁桃体对免疫功能的影n向,我们于1982年2~7月对153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G、IgA、IgM、CH_(50)、C_8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采用免疫单扩散法测定了56例螨性哮喘患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并以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ELISA)测定了血清IgE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螨性哮喘患IgE,含量为782.34±483.29(IU/ml),较正常对照IgE(216.40±190.62IU/ml)相比显升高(P<0.01),而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性差异(P<0.05)。提示IgE的测定对螨性哮喘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3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IgG、IgM,IgA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的三种Ig含量最高,其次为慢活肝,慢迁肝最低。肝硬化患者随病情加重血清IgG含量明显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嗜酒者IgA异常显著多于非嗜酒者。结果说明、血清IgG、IgM、IgA测定对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包虫病的免疫诊断方法,探索其抗体应答假阴性反应原因。方法:采用间接ELISA和单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55例小儿包虫病患者血清的IgG亚类(IgGl、IgG2、IgG3和IgG4)、IgA、IgM、IgE类抗体、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检测。结果:8种抗体检查方法中IgGl亚型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IgGl分别与其它种抗体的1种或2种联合检测,以IgGl IgA IgM检出率最高,为64.3%;15例IgG抗体阴性小儿患者中,有12例分别检测出IgG亚类和/或IgM、IgA、IgE,3例病人血清各种抗体均呈阴性反应,其中IgGl、IgG4及IgA、IgM、IgE的特异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42.9%、ll.9%、28.6%、26.2%和21.6%;小儿的IgM水平高于成人,肝包虫病患者的IgG亚类高于肺包虫病患者;IgG阴性小儿患者血清的CAg和CIC阳性率分别为40%及26.67%。结论:抗包虫总IgG抗体表达水平低下,抗体表达各类不同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是造成包虫病患者IgG抗体反应阴性的主要原因。而寄生包虫囊的退行变性也可影响抗体的免疫应答水平。IgGl IgA Ig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包虫病人免疫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法检定20株抗间日疟红内期原虫杂交瘤McAbs 的Ig类别及IgG亚类。结果显示:其中8株属IgG_1、9株属IgM。用IFA法对此20株杂交瘤McAbs进行种、期特异性免疫荧光的检测和分析,发现它们对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均呈阳性反应,其中 5株与三日疟、6株与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有交叉反应,而对同种疟原虫子孢子期却均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进一步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在病程中血清特异性抗体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发病机理中的意义,1982年11月~1983年1月在我省EHF重疫区凤台县采集了28例患者118份血清,进行流性性出血热病毒(EHFV)IgG、IgM抗体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_3的测定,现将此项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初生儿的免疫状态并为围产期医学提供必要的免疫学数据,我们于1980年10月~11月先后采集正常新生儿脐带血102份,测定血清中IgG、IgA、IgM及C3,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血清样品采自健康母亲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脐带血,除去HBsAg及HBsAb阳性者。IgG及C3测定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IgA及IgM依上法稍加改进,即IgA及IgM反应板抗血清用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民族花粉症患病率显著不同。为了探讨各民族在免疫学方面的特点,我们于1987年10月至1988年2月采用放射免疫和免疫扩散等方法,对维吾尔、哈萨克、汉族健康人和汉族花粉症患者进行了鼻分泌物及血清中IgG、IgA、IgM、IgE、补体C_3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对照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