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的发作时辰节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心身疾病。中医属“胸痹”、“厥心病”范畴。发作时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轻者也可表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气短等。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气血昼夜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故本病的发作与人体阴阳气血密切相关。本人通过对15例冠心病患者的观察统计,发病时间列表如下:表15例冠心病患者发作时间从上表可以看出冠心病发作主要在半夜,此时人体内昼夜节律出现阴弦阳微,盛衰消长明显。现代医学认为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根据冠心病具体特点及发作规律,我们…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时辰节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从时间生物医学角度对心血管病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 ,应用时间生物医学原理与方法 ,从生物节律方面研究心血管病 ,可能有利于临床鉴别与防治 ,也为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现将近年来有关心血管疾病节律研究成果介绍如下。1 高血压病的时辰节律研究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为双峰 -谷型 ,即夜间血压最低 ,清晨起床后迅速上升 ,在 6∶ 0 0~10∶ 0 0 0及 16∶ 0 0~ 2 0∶ 0 0各有一高峰 ,继之缓慢下降。血压变化还存在着年节律 ,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于冬天…  相似文献   

3.
分析60例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心肌缺血发作在6AM~12AM时段内有42例次,明显高于其它三个时段(P<0.01),同时心律失常的发生亦在该时段内最多(P<0.01),提示心肌缺血发作的时辰节律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杨愚  刘忠铭 《吉林医学》1992,13(3):140-141
为研究心肌缺血病人在24小时期间总缺血负荷发生时间规律,使心肌缺血受到更好的控制,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病人,发现总缺血负荷(即有症状性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时间在4时~12时呈高峰趋势.因此认为心肌缺血病人发生总缺血负荷时 S—T 段下移最大限度的时间与时辰节律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以DCG探讨了800例中、老年人时辰节律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心率在9点~13点最快,4点~6点相对较慢,呈单峰曲线。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发病,好发于8:30和23:30左右,与“正常”组相比,P<0.01。机理推测:昼夜规律与静息状态下,正值潜在刺激物高峰期有关。刺激物有儿茶酚胺、皮质醇。血液粘度、纤溶系统功能降低导致高凝状态,致使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流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6.
7.
刘蔚  裴飚 《医学综述》1996,2(7):379-380
本文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探讨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1 对象和方法病例选用近年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2例,男86例,女26例,年龄36岁~82岁,平均60.5岁±10.8岁。对照组为门诊或住院患者,经全面体格检查、胸部X线、静息心电图等检查除外冠心病者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2岁~74岁,平均54.3岁±11.6岁。冠心病的诊断采用1979年ISFC/WHO的诊断标准,并除外已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者,也不包括合并房颤者和急性心肌梗塞者。全部病例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室性早搏的发生情况,室性早搏的严重程度根据Lown分级标准,并以此…  相似文献   

8.
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昼夜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VPC)的昼夜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关系及预后。方法 对40例无器质心脏病室性早搏患儿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植物神经功能检查、频谱心电图及心室晚电位等检查。并定期随访心电图等。结果 (1)动态心电图:40例VPC中,日间型11例(27.5%),夜间型8例(20.0%),混合型21例(52.5%)。(2)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结果:11例日间型VPC中8例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8例夜间型均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21例混合型中3例交感神经功能亢进。2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3)随访无1例有晕厥和死亡。结论 儿童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部分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衡有关。室性早搏呈昼夜变化。日间型多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夜间型多为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心电图多数为单源早搏。少数为复杂VPC。毋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对70例室早患者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结果提示:心脏病组室早的lown‘s级别升高(P<0.05),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升高(P<0.05或P<0.01),ST-T改变发生率升高(P<0.01),室早发生率在活动中最低(P<0.05),而室早的频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时辰护理临床使用效应。方法:通过临床实施,观察病人总结经验,结果:中医时辰护理可提高病房护理质量,医护相长,结论:中医时辰护理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有效指导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1.
肿瘤的时辰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动物中,30多种抗癌药物的细胞毒作用24小时中随给药时间不同而变化超过50%,其中的机制淑及细胞代谢,增殖过程以及药物的药动学的时间节律变化,而且,在实验肿瘤模型中在最小毒的时间进行化疗通常可以达到最大的抗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是由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集人体常态下的长时间连续的心电信息,并通过分析系统编辑,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动态状态下的心电活动资料,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时日常起居、工作和运动不受限制.与普通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记录更长时间的心电图,现在一般能够达到24~48h.因此,动态心电图捕捉发作性的心电学异常的机会明显增加,对心律失常、发作性心肌缺血等心电异常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其次,动态心电图对了解某一段时间内心电学异常的总发作情况、发作时间和规律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诉心悸、头晕等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症状,而查体及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但若用动态心电监测24h就可能提高有关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从太极八卦时辰钟结合图探析生殖节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八卦、时辰钟(子午流注)等是中医固有的阐述圆运动生物钟规律的理论。将太极图作为分析月经周期生殖节律的内基,复以八卦图的推导方法为中心,再结合时辰钟的系统理论图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更好地论治未病。   相似文献   

14.
15.
将76名室性早搏患者,根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和非器质性心脏病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平板运动试验,比较两组室性早搏频度及严重程度、伴发其它心电图异常和运动后心电图变化,以寻求估测病理性室早的条件。结果表明,估测病理性室早的条件可能有:(1)Lown室早分级3级以上;(2)伴发复杂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成对房早、阵发性室上速、房扑、房颤)及ST—T异常改变;(3)运动后室早明显增加伴缺血型ST段改变。上述条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病理性室早有一定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VBs)的发生规律及其与临床的联系。方法:对1150例有PVBs的24h动态心电图(DCG)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复杂性和频发性PVBs及短阵室速(VT)以心脏病者多发(P<0005及P<001)且以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变范围广,病变程度重者发生率高。VT均呈短阵发作,自行终止,多无明显症状。结论:复杂性、频发性PVBs及VT以心脏病者多发,并与心脏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俊夫 《海南医学》2005,16(12):68-69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VBs)的发生规律及其与临床的联系.方法对1050例有PVBs的24h动态心电图(DCG)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复杂性和频发性PVBs及短阵室速(VT)以心脏病者多发(P<0.005及P<0.01),且以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变范围广,病变程度重者发生率高.VT均呈短阵发作,自行终止,多无明显症状.结论复杂性、频发性PVBs及VT以心脏病者多发,并与心脏病变性质及程度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高频度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55例室性早搏,万次以上24/2HOLTEER资料,并对照组对比。结果 非心脏病组和心脏病室早平度昼夜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实行早搏量的多少与严重程度不成正比,而基础疾病的严重与否至关重要。以LOWh氏分级作为器质性与功能性室性早搏的鉴别不够有力。  相似文献   

19.
杨竹青 《当代医学》2013,(25):64-65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病理性室性早搏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健康体检时经常规12通道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的患者共60例,分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组34例及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组26例,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各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组病理性室性早搏检出方面,常规12通道心电图检出率为11.76%,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17.65%;在器质性心脏病组病理性室性早搏检出方面,常规12通道心电图检出率为26.92%,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38.46%;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优于常规12通道心电图检出率(P<0.05);同时,动态心电图日间检出率为87.50%,常规12通道心电图日检出率为90.91%,未见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夜间检出率为31.25%,常规12通道心电图日检出率为9.09%,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常规12通道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病理性室性早搏的检出率高,诊断价值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24小时早搏的昼夜分布是否呈周期性这一问题,我们对40例频发性室早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表明,白天和夜间平均每小时的室早数分别为43.65±9.80,25.7±11.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天(7—23小时)平均每小时室早数高于夜间(0—6时)。发现室早频数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