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泌尿系组织由于先天性异常或后天性损害造成缺失,需要进行修复与重建。以往利用自身某些组织作为替代材料,存在取材操作复杂、材料来源局限、并发症多等问题;而且这种修复很少能完全替代原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给泌尿系统组织的修复与重建带来了新的希望。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人工合成支架成材料、天然支架材料以及细胞外基质材料三类。天然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但来源相对少。人工合成支架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但是聚乳酸等人工合成材料不具备细胞可识别的特定位置信息, 从而不具备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细胞外基质材料同其他材料相比与泌尿系局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更好。但其组织观察时间短,在体内是否会产生副作用或其它问题,还需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文章分析以上三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泌尿外科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特点,探讨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管材料改性后对血管内皮增生的影响和应用前景。 方法:以“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内皮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biological vascular scaffold;surface modification; tunica intimal hyperplasia;restenosis;biocompatibility”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8-01/2010-04相关文章。纳入有关与血管支架材料,血管支架材料改性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为重点分析,讨论血管支架材料改性对血管内皮增生、再狭窄的影响。 结果: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膜的增生和再狭窄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分析表明,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及载药复合支架能比裸体支架能更有效解决局部慢性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抗凝血等问题,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降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有效性。可降解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发展将成为新的里程碑,内皮细胞是血管组织工程中最重要的种子细胞,通过种子细胞在体外种植于生物可吸收材料的血管支架上,达到修复创伤、病变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结论: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是目前解决支架植入后抑制内膜增生,防止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问题有效方法之一。血管组织工程支架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内皮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40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输尿管支架的临床研究进展,评价其生物相容性。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和Medline(1989/2009)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输尿管、生物相容性、支架、治疗、并发症”和 “Ureter, biocompatibility,bracket,treatment,complication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共检索到51篇,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1篇。从输尿管支架治疗进展和输尿管支架并发症的防治2方面进行总结,对输尿管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生物相容性和防治并发症3方面进行探讨。 结果:输尿管支架主要包括多聚物材料、金属材料和可降解材料输尿管支架,各有其优缺点。输尿管支架作为上尿路疾病治疗中最常用的置入材料,具有支架和内引流双重作用,可缓解输尿管梗阻、防止置入后漏尿和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支架置入并发症有支架管移位,尿液返流,膀胱刺激症,结垢与结石形成和感染等,但经过积极对症治疗都可缓解症状。 结论:输尿管支架置入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疾病有效手段,各种输尿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均有待提高。支架置入时应严格操作,出现并发症时进行积极对症治疗,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背景:利用骨组织工程原理,通过观察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形态、测定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黏附率等方法,可评估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细胞-生物材料的观察和细胞-生物材料黏附率的测定,探讨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实验,成骨细胞形态学观察,于2007-02/2007-09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 SD乳鼠30只,2种支架材料分别是:复合海藻酸钠和聚乳酸羟基乙酸的磷酸钙骨水泥以及卵磷脂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支架。 方法:取SD乳鼠颅骨成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与两种新型可降解生物活性支架材料进行复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黏附率。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接种于生物材料表面上的成骨细胞形态、黏附情况,对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描述。 结果:生物活性材料与细胞复合后,材料出现了矿化,同时在海藻酸钠/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上游生长形态良好的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在生物卵磷脂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生物活性玻璃上的黏附率最高达到了95.2%。 结论:从细胞形态和细胞黏附率上看,海藻酸钠/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和生物卵磷脂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支架在治疗颅脑损伤的现状,以及颅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置入引起的并发症情况。 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8/2009)和Medline database(1988/2009),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共纳入37篇文章。从颅脑支架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现状、颅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由颅脑支架置入引起的并发症3方面进行总结。 结果:颅脑支架对于目前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都较为棘手的颅脑血管病变也有较好疗效。颅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影响其置入人体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物相容性越差,引起并发症的机会就越大。颅脑支架置入后可能引起如血栓形成、脑出血、再狭窄以及高灌注、低灌注等各种并发症,应在支架置入后密切注意患者的状况。 结论:颅脑支架置入技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但因其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可能导致并发症的产生,对此神经介入医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来重建血运,对一些药物治疗适应证和疗效均有限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风险高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均具有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并明显减少了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文章针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特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进行探讨,证实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在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上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并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壳聚糖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孕14~16dWistar大鼠剖宫取胎鼠脑进行分离、培养,经巢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半乳糖脑苷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获得神经干细胞,种植于壳聚糖膜和明胶膜表面培养,然后行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在壳聚糖膜和明胶膜表面的贴附、生长和分化状态,以及壳聚糖、明胶的降解速度。结果从胎鼠大脑分离获得的神经干细胞,巢蛋白染色呈阳性反应,可分化形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细胞分别呈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半乳糖脑苷酯染色阳性反应。神经干细胞接种后12h即贴附于壳聚糖膜表面,24h壳聚糖膜和明胶膜均贴附牢固;48h明胶膜表面神经球周围首先出现带突起的分化细胞,壳聚糖膜迟至生长第3天才出现。神经干细胞接种生长后第3天,壳聚糖膜部分降解,明胶膜完全降解;第4天膜表面长满分化细胞;第5、6天壳聚糖膜大部分降解,分化细胞部分死亡。结论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生物相容,具有促细胞贴附和分化作用,由于机械性能差,不宜作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的结构性生物支架材料,但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促贴附物明胶作为促神经干细胞贴附和分化的支架表面修饰剂。  相似文献   

8.
食管支架的应用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翔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16):3169-3172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需要行食管替代术的患者日益增多。食管支架材料的研究尝试了钛镍合金网、聚乙烯、高分子硅胶涤纶合成体、碳素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和部分生物材料,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这些材料不能很好地解决生物组织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等关键性问题,致使吻合口瘘、脱管及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很高,临床效果不佳。而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对食管支架置入后进行评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文章就此问题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对食管支架材料的发展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摘要 背景:骨软骨支架是用于承载细胞,供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分化的载体。 目的:总结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生物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以“关节软骨,生物材料,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 tissue enginneering ,articular cartilage,scaffold material”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生物材料、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相关的文章。以20篇文献为重点对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用的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讨论。 结果与结论:天然软骨支架材料因其具有细胞识别信号,故生物相容性好,细胞黏附率高,但力学性能较差。有些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不理想、亲水性差、对细胞吸附不足,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支架利用不同生物材料的优点克制材料的局限性制备理想的复合支架,其混合比例、混合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无一种材料完全满足组织工程的要,通过材料制备技术的改进或将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会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关节软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软骨缺损;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35  相似文献   

10.
李里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29):5445-5448
背景:药物涂层支架由于显著降低了冠脉内支架置入再狭窄的问题,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的:从材料学及临床应用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中药物涂层支架的相容性。 方法:以 “药物涂成;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老年;介入”为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10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纳入与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药物涂层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5篇文献为主重点分析了药物涂层支架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正日益增多,支架置入治疗疗效及应用价值在此领域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但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身心状况等问题,以及长期置入支架后会导致血栓、动脉瘤、支架移位等并发症,所以老年患者置入支架的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有较高的要求。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将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段与局部缓释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大幅减低传统支架血管再狭窄概率,提高了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为老年心血管疾病带来很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1.
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梗阻症状被认为是动力性因素和静力性因素共同引起,梗阻的动力性因素主要与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的张力有关,静力性因素主要与增大的前列腺体积压迫尿道有关。原发性高血压可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梗阻症状的各种影响因素。 设计、时间及地点:调查分析,于2005-07/2006-02在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完成。 对象:来自于安庆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拉唑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选取其中的272例被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年龄50~75岁。患者对调查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对梗阻症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梗阻症状评分(IPSS 梗阻)、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其他一般人口学特征。 结果:高血压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梗阻症状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间断排尿评分随着收缩压的升高而增加,而IPSS梗阻评分、尿线变细以及排尿用力评分随着舒张压的升高而增加;体力劳动强度的增加,梗阻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减轻的趋势(差异未达到显著性);随着每天坐位时间的增加,IPSS总评分、IPSS梗阻评分及尿线变细评分随之增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人群中良性前列腺增生梗阻症状程度受年龄、舒张压、坐位时间、饮酒、首次性生活年龄以及30岁性生活频率6种因素影响较大。 结论:①年龄、高舒张压状态、首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和30岁性生活过频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梗阻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②适当的增加体力劳动和减少每天的坐位时间对减轻梗阻症状有保护作用。③饮酒可能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梗阻症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用作皮肤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合成支架材料和天然支架材料两大类。文章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皮肤组织工程方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发现天然支架材料可以更好地为细胞的黏附、增殖提供三维支架空间,具有更大的潜力应用于皮肤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软骨损伤后几乎不可能完全修复,近年来采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构建软骨复合组织已成为软骨修复方面新的研究领域。其中支架材料在软骨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架材料的选择也就影响着整个修复过程。 目的:全面了解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优缺点,并对其选择进行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0-11在CBM、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万方数据库(http://www. wanfangdata.com.cn)及google学术网检索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方面的内容,检索时限为1990/2010,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materials,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中文检索词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1 185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及内容重复的研究1 142篇,共保留其中的43篇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引入文献29篇。结果提示,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体内降解速度过快或过慢,生物相容性不佳、引起炎症等问题。最重要的是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距临床应用仍有很大差距,而未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重点是改进现有材料和制备工艺,研制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纳米材料及改性天然材料等。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脊髓损伤最初往往会导致细胞和组织的不断丢失,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细胞的黏附、迁移、扩增和分化。 目的:总结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和/或细胞因子修复脊髓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及CBM数据库中2000-10/2010-10 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材料治疗脊髓损伤需要3 因素:种子细胞、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因子。组织工程支架对于损伤脊髓断端起到桥接作用,而种植于材料的种子细胞和/或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迁移。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包括胶原、壳聚糖、琼脂糖/藻酸盐、聚乳酸、纤连蛋白、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β羟丁酸等,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显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移植修复效果更好,但临床上目前尚无开展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 目的:总结近年聚丙烯材料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聚丙烯修补材料治疗腹股沟疝有关的文章,检索时限1998-01/2009-10。检索关键词:聚丙烯;腹股沟疝;并发症。纳入标准:①聚丙烯修补材料治疗腹股沟疝的文章。②实验结果叙述与材料有关的并发症问题。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17篇。 结果:20世纪50年代末,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疝修补的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聚丙烯补片由聚丙烯单纤维或多股纤维编织而成,为单层网状结构,是目前首选的腹壁缺损修补材料。与其他不吸收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作用明显;其网眼结构易被纤维组织生长穿过,能够早期嵌合于组织之中;植入后能保持较高的抗张强度;价格相对低。修补后出现的与材料有关的并发症较少,主要有感染、浆液肿、肠粘连、肠漏和材料移位、材料皱缩等。 结论:聚丙烯修补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是理想的疝修补材料。用其修补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关键词:聚丙烯材料;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老年;腹股沟疝;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后前路或后路应用不同植入体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 “胸腰椎结核,内固定,钛网,自体骨,骨水泥,前后路”为中文关键词;以:“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internal fixation;titanium mesh;autogenous bone;cement;anterior and posterior”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7-01/2010-05相关文章。纳入与一期病灶清除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主重点探讨了不同植入体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 结果:目前内固定材料均以钛合金为主,再加前或后路的植骨融合,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主要方法,其优点在于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耐腐蚀性,不易发生异物反应。而结核菌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多糖膜相对薄弱,抗结核药物和患者自身免疫机理仍能够发挥作用,病灶处植入固定物引起感染扩散的可能性较小。但无论是哪种植入体都存在内固定材料长期摩擦刺激血管和内固定物松动、脱落等并发症。 结论:随着内固定材料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临床应用已经证明脊柱结核患者使用内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一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磨损、高相容性的内固定植入体是提高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从而能够更好地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摘要: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为了实现靶向治疗及提高药物利用度等目的,一类具有智能效应(如热敏感、pH敏感、磁敏感以及光敏感等)的纳米材料已被应用到细胞水平治疗疾病的领域中。它们是通过药物靶向缓释、热效应和可控机械力等方式,杀死靶组织内的病理细胞,进而实现疾病的治愈。文章综合讨论了应用该类材料在细胞水平治疗疾病的最新进展,同时展望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