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小丽  陈璟  李荣华  殷恺 《河北医药》2013,35(7):994-995
目的比较根管充填后行即刻与延迟桩道预备对不同根管充填材料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58颗单根管前牙,截冠后根管预备,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Cortisomol糊剂+牙胶尖(A组,n=18),AH-plus糊剂+牙胶尖(B组,n=18),Realseal SETM系统(C组,n=18)冷侧压充填,D组(n=2)E组(n=2)为对照组,不行根管充填。A、B、C3组组内再随机各分为3组。A1、B1、C1仅根管充填,A2、B2、C2根充完成后即刻行桩道预备,A3、B3、C3根充完成1周后行桩道预备。所有样本经染色法透明处理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根尖部微渗漏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充填后,C组微渗漏值最小,其次为B组,A组最大,两两之间比较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桩道预备后3组材料微渗漏值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桩道预备后A、B2组微渗漏值增加(P<0.05),C组无变化(P>0.05)。结论即刻桩道预备不影响三种根充材料原有的根尖封闭性,延迟桩道预备会降低Cortisomol与AH-plus2组材料的根尖封闭性,而对Realseal SETM系统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对根管充填糊后根尖封闭性的效果。方法牙根完整的成人上颌中切牙80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照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和染色观察流程处理。在根管充填中,观察组给予Cortisomol糊剂,对照组给予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根管渗漏长度分别为(1.2±0.4)mm、(1.9±0.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rtisomol糊剂封闭效果更佳,建议根管充填后即刻进行桩腔预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预备桩道及桩核对纤维桩系统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100颗离体下颌单根管前磨牙,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将样本分为5组,1组为即刻桩道预备组,2组为2d后桩道预备组,3组为一周后桩道预备组,4组为阳性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1、2、3组内分别随机分成A、B、C 3个亚组,分别在黏固剂调合15min、30min、60min后进行桩核预备后,经染色及透明化处理。在体式显微镜下记录各亚组冠方微渗漏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周后桩道预备组冠方微渗漏值显著高于两日后预备组和即刻预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15min、30min与60min备牙组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桩道预备引起的冠方微渗漏最小。针对纤维桩,同一种黏固剂完全固化后,不同桩核预备时机对其微渗漏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牙残根热牙胶根管充填后即刻桩道预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颗应用热牙胶根管充填的前牙残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8颗残根即刻桩道预备,对照组48颗残根观察一周后再行桩道预备。两组均采用硅橡胶间接印模法取模,铸造桩核,最后完成烤瓷冠修复。评价两组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4h试验组3颗疼痛发作,对照组1颗疼痛发作。两组24h内疼痛率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年试验组2颗轻微咀嚼不适感,2颗桩冠修复体松动脱落;对照组2颗轻微咀嚼不适感,1颗桩冠修复体松动脱落。第二年试验组4颗咀嚼不适,牙周膜间隙增宽,2颗桩冠修复体松动脱落;对照组2颗咀嚼不适,牙周膜间隙增宽,3颗桩冠修复体松动脱落。结论热牙胶充填前牙残根根管后即刻桩道预备、桩冠修复临床效果良好,可以缩短患者的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试应用相同的根充方法、不同根充糊剂完成根管充填后,牙根显微硬度和抗折强度的差异,以此评估不同根管糊剂对牙根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56颗离体牙,钻截去牙冠,保留14 mm长牙根。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标本随机分成两大组显微硬度组A和抗折强度组B,两大组各分成4小组,每组7颗。A1、B1组是牙胶+AH Plus糊剂,A2、B2组是牙胶+Cortisomol糊剂,A3、B3组是牙胶+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A1~A3、B1~B3为试验组,按照标准流程预备、充填;A4、B4为对照组,对照组样本不进行预备和根充。A组将牙根截成三段,于500μm和1000μm深度上测试根颈段、根中段和根尖段牙本质显微硬度。B组在通用测试仪器上,用直径4 mm的球体在根管口处加力,记录牙根折裂时的力值。结果在牙本质微观硬度方面,AH Plus糊剂组和Cortisomol糊剂组间各参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锌丁香油酚组显微硬度值较另外三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根颈部和跟中部结果优于根尖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颈部和跟中部结果相似。在牙体抗折强度方面,三个试验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 Plus糊剂组>Cortisomol糊剂组>氧化锌丁香油酚组;AH Plus糊剂组结果与对照组相似;Cortisomol糊剂组和氧化锌丁香油酚组结果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 Plus糊剂可弥补根备造成的牙根力学性能的下降,Cortisomol糊剂作用稍弱,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作用最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后的急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需做根管治疗的156例156颗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78例78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2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法根管充填.比较2组术后急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1~7d 内,Cortisomol糊剂组术后发生急症7例占8.97%,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术后发生急症19例占2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2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rtisomol糊剂用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术后反应轻,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后的急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需做根管治疗的156例156颗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78例78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2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法根管充填。比较2组术后急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1~7d内,Cortisomol糊剂组术后发生急症7例占8.97%,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术后发生急症19例占2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2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tisomol糊剂用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术后反应轻,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Cortisomol根管糊剂行一次性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ortisomol根管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为其推广使用提供确切依据。方法将所有病例均分2组,镍钛根管预备后,治疗组以Cortisomol根管糊剂和牙胶尖侧方加压法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以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和牙胶尖侧方加压法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rtisomol组术后反应轻。术后1年复查,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ortisomol根管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临床操作简单,术后反应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吕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223-224
目的通过比较生理盐水和人唾液湿润的根管壁的两种根管糊剂Cortisomo糊剂和RoekoSeal糊剂充填根管后根尖封闭性能的影响,探讨根管壁湿度对根管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64颗离体单根管切牙随机分成6组,每组包含10颗牙,被作为实验组,用Cortisomol糊剂充填唾液湿润的根管组(1),生理盐水湿润的根管组(2)和干燥组(3):用RoekoSeal糊剂充填唾液湿润的根管组(4),生理盐水湿润的(5)和干燥组(6)别处4颗牙作为对照组,2个阳性驵和2介阴性组作为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对照。结果对于Cortisomol糊剂唾液组及生理盐水组与干燥组之间微渗漏有显著性差异。而湿度对RoekoSeal糊剂的影响较小,唾液组及生理盐水组与干燥组之间微渗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有充填前如不能完全干燥根管腔隙,当使用不同根管糊剂充填根管时,可引起微裂隙形成或造成微渗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尖切除术即刻根管充填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患牙共有46颗。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牙23颗;A组患牙运用根尖切除即刻充填根管的方法治疗,B组患牙运用根管充填后再行根尖切除术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所需时间、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充填质量及近期疗效。结果 A组充填根管所需时间较B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率、近期疗效及充填质量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尖切除术即刻充填根管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所需治疗时间较少,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的常见问题,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患者的256颗患牙,在修复前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其中82颗采用铸造桩核修复,98颗行纤维桩修复,通过对修复后2年的复查结果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180例的256颗患牙中,铸造桩核和纤维桩核修复方法的成功率依次为91.46%,94.90%。两组之间互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牙体缺损修复2种桩核冠法均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修复中的失败情况。方法对185例226颗牙中的116颗行玻璃纤维桩修复,观察2年内失败情况,并与110颗行金属桩修复进行比较。结果玻璃纤维桩总失败率为7.76%,无根折,桩折5例,桩松、冠松共4例;金属桩总失败率为14.55%,根折6例,无桩折,桩松、冠松10例。两组根折、桩折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桩桩折多于金属桩,根折少于金属桩。结论纤维桩失败以桩折与桩松、冠松为主.相对金属桩更易桩折,两种修复方法总失败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比较同种纤维桩核直接法与间接法修复前牙漏斗状根管之间微渗漏的差异。方法 收集 22 颗上 颌中切牙, 完善根充后, 制备漏斗状根管, 随机分成 A、 B 两组, 每组 11 个试件, A 组直接法完成纤维桩核修复, B 组 采用间接法修复。通过 500 次冷热循环及 240 000 次动态循环加载后, 每组随机抽取 1 件制成切片, 电镜扫描纤维 桩核与牙本质间图像。其余的 20 个试件经过印度墨水染色, 透明化处理后显微镜下对比观察, 记录并分析 2 组微 渗漏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 300 倍扫描镜下可见 A 组粘结界面处有明显间隙, 且间隙内可见部分杂质, B 组仅 可见粘结界面, 并无明显间隙。体视显微镜下记录 2 组墨水渗漏深度,A 组试件渗漏深度大于 B 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0.05)。结论 间接法制成的纤维桩核修复前牙漏斗状根管的微渗漏程度显著优于直接法, 具有良好的边 缘封闭作用, 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来本院口腔科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统计学规律随机等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对研究A组给予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B组给予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按照相关成功标准对比两者的有效率。结果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的患者效果(98%)明显优于采用可塑纤维桩的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5,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因弹性好、强度高、不变色,操作更简单,适用范围更广,值得在临床中更广泛的应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孙轶康  叶桦 《上海医药》2010,31(8):357-359
目的:为医疗机构制剂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些想法和建议。方法: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制剂品种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和结论:医疗机构制剂目前虽然已面临萎缩,但作为临床治疗的补充仍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桩和铸造桩修复后牙残冠残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保留价值的前圩残冠残根230颗,纤维桩组165颗患牙,铸造桩组165颗患牙,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桩核系统恢复基牙外形,行全冠修复,追踪观察2年。结果追踪观察2年后,铸造桩核组出现4例修复体脱落,10例根折,5例牙体变色,成功率为88.5%;纤维桩核组成功率达100%。结论纤维桩可以降低根折和牙龈变色发生机率,为后牙残冠残根保仔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纤维桩与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116例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行纤维桩修复,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和不良缺陷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7.93%(5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4% (35/58) (P<0.05);实验组不良缺陷发生率为15.52% (9/58),低于对照组的58.62%(3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桩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治疗成功率高,不良缺陷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玻璃纤维桩修复下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ParaPost Fiber Lux玻璃纤维桩修复下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者共123颗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62颗牙行ParaPost Fi-ber Lux桩核系统修复,B组61颗牙行成品螺纹桩加树脂核系统修复,所有患牙完成桩核后制作金属熔附烤瓷全冠,随访1-2年,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记录修复效果。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残根、残冠成功率作χ^2检验。结果在随访中,A组有4颗出现牙龈充血、水肿,其余牙无松动,无折裂,冠边缘密合,牙周指数正常;B组有7颗牙发生修复体脱落,3颗牙根折,3颗出现牙龈充血、水肿。A组成功率(93.55%)高于B组(78.6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aPost Fiber Lux纤维桩系统修复下颌前磨牙残根、残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桩核修复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分别选择90颗前牙患者,年龄19~62岁,已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分别采用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铸造桩核材料制作烤瓷桩冠修复,6个月~3年后对修复效果进行临床对比评价。结果经过6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结合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纤维桩树脂核组90颗患牙修复体良好,无松动,无折裂,烤瓷冠边缘密合。金属铸造桩核组2颗患牙根折,2颗患牙桩核松动脱落,10颗患牙龈缘出现灰色素沉着,其余78颗患牙修复良好。结论使用纤维桩树脂核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较金属铸造桩核更适于前牙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