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方法 DNP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0.5mg静脉推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mg,日3次口服,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联合盐酸川芎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3次/d,并静滴盐酸川芎嗪160mg,1次/d;对照组90例给予肌注维生素B12500μg,1次/d,同时静滴盐酸川芎嗪160mg,1次/d;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帕司他片联合盐酸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3次/d;对照组40例给予肌注维生素B121 000μg,隔日1次;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32例,对照组(仅控制血糖)28例,各组治疗前、后测FBG、2hPBG、HbAlc、神经电生理检查并进行多伦多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正中神经与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及TCS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提高DPN神经传导速度,并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TCS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把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弥可保,治疗组28例应用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显效率25.O%;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显效率1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周围经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阿魏酸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亚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2):126-127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和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5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和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依帕司他治疗,连用20 d后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较单用依帕司他疗效更显著,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连用8周。评价治疗后患者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NCV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帕司他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且患者对其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糖尿病精神病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给予一般的糖尿病常规综合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附加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治疗(连续服用依帕司他60d).对比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感觉神经(双侧尺神经、腓浅神经、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四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0.79±9.36)m/s、(43.73±8.28)m/s、(38.44±8.15)m/s、(33.60±6.98)m/s和(44.86±9.99)m/s、(45.69±7.63)m/s、(42.78±7.13)m/s、(35.99±8.36)m/s,对照组患者四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1.23±8.26)m/s、(43.75±9.10)m/s、(35.30±8.72)m/s、(34.12±10.28)m/s和(42.25±7.35)m/s、(44.93±11.09)m/s、(41.65±9.36)m/s、(35.57±9.71)m/s,2组患者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的有效程度上,观察组的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69.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7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帕司他能有效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在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方面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且安全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初始剂量0.5mg/次,1次,d,肌内注射,4周后改口服弥可保0.5mg/次,3次/d,服用8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50mg/次,3次/d,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总症状积分(TSS)、下肢神经损害(NIS—LL)评分、神经症状改变(NS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_3%,显著高于对照组(59.0%)(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TSS、NSC和NIS—LL评分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升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和对照组(甲钴胺)各3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联合冠心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疗效。方法 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丁咯地尔与冠心宁(中药制剂)联合治疗方案。结果 50例患者显效30例,占60%;有效15例,占30%;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达90%。结论丁咯地尔与冠心宁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使用方法简单,副反应小,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效果. 方法 72例DNP患者经血糖控制达到满意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6,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n=36,甲钴铵治疗).观察其对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DNP所致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NP效果明显优于甲钴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l例),在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组在依帕司他片基础上加服通塞脉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7 .10%)明显高于对照组(58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塞脉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依帕司他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丁咯地尔注射液对DPN病人症状及肌电图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0%(18/30),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显效率20.0%(6/30);总有效率为60.0%(18/3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d,口服依帕司他3次/天,每次50mg;对照组37例,口服维生素B1,每次10mg,3次/天代替依帕司他,其余同治疗组。2组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安全有效,且临床疗效优于维生素B,联合前列地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钻胺治疗;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症状及T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甲钴胺与前列地尔合用较单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糖尿病科符合纳入标准且确诊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依帕司他治疗,研究组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均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相应指标,采血测定血清学指标,同时对比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高,疼痛、灼热感、感觉异常、麻木及总分较低,CRP、8-iso-PGF2α、TNF-α 及IL-6水平较低,T-AOC、MDA水平较低,SOD水平较高(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病例脱落现象,不良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推测其机制与降低炎症因子,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孙鹏飞综述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9,(5):506-50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困扰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运用西医药物、现代物理治疗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中药等三个方面治疗该病的临床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