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药性与中药方剂的标准化是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已逐步认识到中药治病的本质是中药的药性及方剂准确是直接影响中医药对患者医疗作用的因素。中药化学、药理和临床之间的关联影响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方剂理论的继承及发展,其在中医标准化与中药标准化起到桥梁作用。模糊逻辑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是中医药学规范化的基础。因此中药药性、中药方剂标准化的研究与规范将为中医药整体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作为战略性课题。循中医药理论自然属性,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复方与人体"印迹模板"定性定量作用规律:中药与人体都是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疾病诸证有着对应的"印迹模板",按印迹规律产生"气析"作用,而中药配伍可以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可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中药配伍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再提出亟待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并结合超分子化学提出解决之策,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核心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从分子作用把握整体效应——中药分子药理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古典中医学,中药学著作中所载中药的主治,都是在人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效应。作者所进行的工作──中药分子药理的理论研究,是要揭示这些整体效应的分子基础,即从中药分子(活性成分)对机体生物分子(递质、受体、酶等)的作用,理解中药整体效应发生的机制。关于中药分子药理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两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需要阐明。①理论研究是怎样进行的?有何根据?②理论研究能解决什么问题?有何意义?关于第一问题,作者从《爱因斯坦文集》中获得了极大的教益。因而,对于自然科学理论的本质与创造,获得了一些认识。这些认…  相似文献   

4.
中药现代化与中药基因组学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论述了中药学现代化的根本关键是和现代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结合,首先以传统中医药学的整体论优势为基础,吸收基因组学的优点,建立中医基因组学,以此来建立中药基因组学;中药的药性归经理论和复方理论是可以在基因组上得到合理解释的;中药基因组学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西药的中药样特性研究,就是按照中医药学的理论来研究、认识和运用西药.从理论上看,西药与中药都是由化合物分子组成并能对人体产生生物效应的物质,二者的共性是西药中用、中药西用的依据.从临床实践看,发现一些西药疗效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其作用于人体所呈现的效应,用中医药理论可给予较为满意的解释.西药中药样特性研究思路是可取的,探索是可行的.西药中药样特性研究其意义在于:1引入西药中药样特性研究,可借助西药的微观优势,阐述中药学的许多问题.2为探讨中医"证"的本质提出新思路.3有利于提高西药疗效,减少或避免毒副作用及药源性疾病,可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6.
李潮源 《河南中医》2004,24(2):17-18
由于传统中医药没有系统的实验研究方法,中药的实验药理研究一开始就走上了借用现代西药药理研究手段之路,这就决定长期以来中药药理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路与方法,而把跟踪西药药理模式作为中药新旧药物现代研究的唯一思路。这造成了实验中药药理研究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脱节,如果继续照此发展下去,伟大的传统中医药学必然被异化蜕  相似文献   

7.
万振先 《江西中医药》1990,21(1):56-57,62
近20年来,不少学者为探明中药复方治病的物质基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复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力图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结构与疗效的关系,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和中药复方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尽管目前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还多处于方法学的探讨,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整理发扬中医药独特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现代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提高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源头创新,研制并推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促进中医药产业化和现代化。方法:以中医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小复方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其体内外活性成分的组成,配伍机制以及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揭示中药复方效用及其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全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升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事业中的地位。结论:对于弘扬中医药学,并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方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作为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药理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自1920年代创建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威为现代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刘家强  王洪光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51-1852
论述了中药学现代化的根本关键是和现代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结合,首先以传统中医药学的整体论优势为基础,吸收基因组学的优点,建立中医基因组学,以此来建立中药基因组学;中药的药性归经理论和复方理论是可以在基因组上得到合理解释的;中药基因组学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医将亡于药”的担忧和“中药现代化就是西化”的观点,本文探讨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利弊得失。结合多年中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经历,作者提出了如何将中医理论和临床复方应用与中药的现代研究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产地加工是中药材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为了干燥后有利于运输和贮藏,更是依据各中药材不同理化性质而采用不同的加_T方法,以促使其与功效相关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转化与生物转化,形成和赋予中药材所特有的药性的过程。因此,先贤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干燥技术和方法,并被现代研究证实这些传统加工技术方法大多是科学合理和适宜的。然而,随着中药材生产过程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如何建立科学合理、集约高效的适宜干燥技术方法和设备,是实现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化、规模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是在对我国目前中药材产地加工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现代干燥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中药材产地加工科学的评价方法和适宜的技术体系,为推进我国中药材产地加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资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优化中药农业一中药工业一中药商业等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有利于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社会一经济一生态综合效益。“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集聚行业内优势资源和紧密合作,有利于大学/科研院所研究目标向延伸资源产业链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聚焦;有利于大学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本文论述、规划“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背景、思路、目标、任务等,通过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实现多学科互补交融,为中药行业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一学科建设一科学研究提供示范和引领。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工作现状,指出其核心问题一是没有优良品种.二是管理真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并论述了其主要内容:开展四项研究,即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种子加工和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建设两个体系,即中药材品种审/鉴定体系和原良种繁育生产体系;以及建设一个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一个种质资源库。通过研究与建设,推进中药材品种标准化、种子生产标准化、种子检测标准化、种质保存标准化。论文最后指出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需要全国力量共同参与、在国家集中支持下,以新品种选育为突破口,快速推进,以适应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工作现状,指出其核心问题一是没有优良品种,二是管理真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并论述了其主要内容:开展四项研究, 即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种子加工和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建设两个体系,即中药材品种审/鉴定体系和原良种繁育生产体系;以及建设一个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一个种质资源库。通过研究与建设,推进中药材品种标准化、种子生产标准化、种子检测标准化、种质保存标准化。论文最后指出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工程需要全国力量共同参与、在国家集中支持下,以新品种选育为突破口,快速推进,以适应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疗效,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方法:对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全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每日观察记录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实验室检查、胸部或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治愈12例(57.14%),好转9例(42.86%),总有效率100%,没有1例转为危重症。甲流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5.44天,平均住院时间6.38天,平均退热时间22.76小时,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04.10小时。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或痰浊阻肺证"最多(9例),其次为"湿温证"(6例)、"凉燥证"(4例)、"温燥证"(1例)、"湿温夹秋燥证"(1例),多夹痰湿,治疗上注重化痰除湿。结论:四川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大多存在痰湿证侯,中医治疗关键在于宣肺化痰、健脾除湿,中西医结合疗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髋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中医"治未病"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对于DVT的防治具有良好效果。本文概述了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并对近几年有关中医药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今后中医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指明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赵天增  秦海林  张海艳 《中草药》2009,40(7):1012-1014
指出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与中医药理论脱节、过分强调中药复方(名方)的研究两个误区和中药质控体系的建立、中药评价体系的建立两个难点.由于中药饮片是中医辨证施治、配伍用药的主要手段,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切入点应是中药饮片.现代中药饮片的研究应为中药现代化重中之重,现在已具备了成熟条件.建议现代中药饮片的研究分3步完成,即"标准提取物"的研究、"有效部位"的研究和"有效部位"中药药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西医治疗脂肪肝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治未病"与脂肪肝管理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构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脂肪肝中医管理模式的构想,其基本框架包括:①建立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体质辨识、危险因素辨识为一体的综合辨病模式,建立长期随访体系。②建立分层管理的策略和体系。③运用养生理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体系。④建立多途径的脂肪肝中医药特色疗法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上传统与现代结合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中国传统医学是其主要的部分。自2003年2月开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安德生肿瘤中心开展了旨在共同建立国际中医癌症治疗中心的国际合作。结果发现,中医学走向国际化存在着必然性和艰巨性。结论认为,要使中医学更快、更顺利地走向世界,首先要了解和解决中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其次,要坚持四个原则:1.科学态度第一原则;2.中医理论主导原则;3.开放与创新原则;4.多学科协作原则。中医学中理论精华,例如“阴阳和谐(平衡)”、“辨证论治”、“脏腑五行生克”、“天人相应(合一)”、“谨守病机”、“上工治未病”等以人为本治疗疾病重要理念必将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