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94年2月至1996年2月,采用术中超声监视下尿道内主镍钛形状记忆合多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尿潴留32例,疗效满意。作者认为经直肠超声监视较经腹壁超声监视更清晰。采用经直肠超声观察尿道内口的开矿地选择适应症有重要意义,单纯中叶增生使尿道内口前移,或单纯一地增生使悄道内口侧移者,皆不宜作支架置入治疗。测量前列腺悄道的长度,以经直肠超声法最为精确,经腹壁超声法膀胱镜下输尿管导管测量皆有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支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 2 5例老年阳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患者 ,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尿道长度 ,监视支架置放过程并引导支架置入目标部位。结果 测得前列腺尿道长度平均为 ( 4.3± 0 .8)cm ;放置的支架长平均为 ( 3 .4± 0 .7)cm。 2 5例中 2 0例一次正确放入前列腺尿道( 80 % ) ,有 4例出现尿失禁 ,后在膀胱镜下调整 ,另 1例支架置放失败。 2 4例支架置放后都能自解小便 ,平均尿流率达( 11.5± 0 .7)ml/s。结论 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尿道内支架置放术的监测是一种较直观、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道了应用实时超声术中监护经膀胱镜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尿潴留。17例患者应用此方法取得成功。本文介绍了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放置前列腺部尿道内的声像图特点,术中超声监护方法及应用超声监护的优点。作者认为,实时超声监护经膀胱镜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简便准确,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明显,无合并症,是否值得推广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背景: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金标准目前仍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采用该种手术方式.前列腺支架作为一种暂时或者永久解除前列腺段尿路梗阻的方法是泌尿外科领域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由于具有受患者身体状况影响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被各国泌尿外科前列腺治疗指南列为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目的:分析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治疗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其不同技术操作与其生物相容性特点.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2002-10/2006-04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病例资料.对象:选择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行前列腺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治疗合并心脑血管等高危疾病的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41例.平均年龄(81.7 7.4)岁.方法:采用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TN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编织管状支架,配备膀胱镜或X射线定位置入器.其中27例为透视尿道造影条件下置入,14例为膀胱镜下置入.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种方法支架置入后与宿主生物相容性的反应.②支架置入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结果:41例中2例放置失败,38例接受随访6~36个月.①27例X射线透视尿道造影条件下一次置入成功.2例术后3个月内反复尿路感染,经治疗痊愈.1例术后发生较严重血尿,置入后约1个月尿道黏膜覆盖支架后自然消失.3例不能正常排尿予以留置14F气囊导尿管,并予口服α受体阻滞剂拔除尿管后小便能自解.1例终身膀胱造瘘.②14例膀胱镜下置入病例中2例发生前列腺支架脱落入膀胱,其中1例经手术后取出并同时行前列腺绿激光气化术,1例行开放手术并同时行前列腺摘除术.4例术后反复尿路感染.1例术后发生较严重的血尿,置入后约1个月尿道黏膜覆盖支架后自然消失.5例不能正常排尿予以留置14F气囊导尿管.并予口服α受体阻滞剂,3 d后拔除尿管.1例始终不能正常排尿,改行终生膀胱造瘘.③支架置入后IPSS评分由(27.19 3.56)分减少到(8.34±4.5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最大尿流率从0mL/s增加到(12.48±3.36)mL/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镍钛合金网状支架置入组织相容性好、治疗效果好、严重并发症少.X射线定位置入法优于膀胱镜置入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与OLYMPUS等膀胱尿道镜相配套的置入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施行网状前列腺尿道支架管置入术 10例 ,6 5~ 84岁 ,平均 72 5岁 ;成功 8例 ,失败 2例。2 适应证与禁忌证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原则上适用于任何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全身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高危患者 ,但在下述情况时应慎重选择。(1)前列腺中叶增生 :单纯中叶增生或以中叶增生为主时 ,增生组织往往向膀…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腔镜于术中及时纠正前列腺网状支架置入位置不良或取出网状支架。方法:应用改进后的置网器,于术中及时调正网状支架的位置。或者应用膀胱镜将网状支架无创性自尿道取出。结果:该组18例术中调正网状支架位置满意.另6例经膀胱镜取出网状支架成功。结论:用改进后的置网器于术中及时调正网状支架位置,避免重复插镜,损伤小。另外,将网状支架变形并拉入膀胱镜鞘内取出的方法,简便且创伤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50例经腹和经会阴超声检查放置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评价这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经腹和经会阴超声检查的可行性。1 资料和方法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57~80岁。其中重度增生36例,中度增生14例,合并尿潴留24例,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共37例。仪器采用AlokaSSD630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经腹壁超声检查对前列腺进行矢状和斜冠状扫查,前列腺显示欠清或不满意者,采用经会阴扫查途径进行前列腺扫查,并测量尿道内口至精阜上缘的…  相似文献   

8.
经膀胱镜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体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经腔内途径治疗膀胱结石的微创、有效、新方法。方法:经尿道膀胱镜鞘置入输尿管短镜及气压弹道碎石冲击杆将结石击碎,并用前列腺电切镜之膀胱冲水器(Bladder Evacuator)将碎石吸尽。结果:42例病人一次碎石成功率100%且无须自行排出。结论:经上述方法联合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效果确切等优点,尤其是合并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者。  相似文献   

9.
目前采用MTN型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护理报告不多。我院从2000年开始采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28例,经过临床观察护理确认,此种方法代替了以往的手术治疗,且有痛苦小、创伤小、护理方便等优点,通过尿道持置入器放入网状支架,撑起增生的前列腺解除排尿困难。经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患者可在置入支架后5~7天出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电切镜鞘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经尿道插入电切镜后,保留外鞘置入F20肾镜,采用瑞士第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膀胱结石20例。13例前列腺增生同时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结果 20例均顺利一次性将结石取尽。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膀胱穿孔和水中毒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结石复发,无尿道狭窄。结论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是治疗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直肠超声分度诊断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分度方法。方法 对3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直肠指诊、经腹及经直肠超声检查尿流率及残余尿测定。结果 ①直肠指诊与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 0.991);②前列腺体积大小与尿路梗阻程度不一致(P< 0.01), 而与增生结节压迫尿道的部位与程度有关; ③经直肠超声分度以前列腺内腺的大小、内外腺的比例、尿道内口的位置及排尿期声像图为指标, 其结果与尿路梗阻程度及临床表现一致(P= 0.848,0.996,0.5921)。结论 经直肠超声分度不仅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症的可靠方法, 而且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of the prostate is a diagnostic technique allowing visualization of the internal anatomy of the prostate gland, the seminal vesicles, and the prostatic urethra. Although there is still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about its reliability, indications for transrectal prostatic ultrasonography include the following: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guidance of transrectal needle biopsies, guidance of staging biopsies, staging previously diagnosed prostate cancers, monitoring treatment response, and assessing glandular size and volume.  相似文献   

13.
经直肠B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经直肠B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移行区测量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4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进行腹部B超及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用预测重量与手术后的实际重量进行对比,讨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的重量估测更接近手术后的实际重量。结论: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移行区并进行估重更加准确,与手术实际重量相关性更高,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4.
经直肠与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直肠指检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与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两种活检方法的阳性率和安全性。方法 :对 136例PSA >4ng /ml或直肠指检异常的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其中经直肠 2 2例 ,经会阴 114例。结果 :根据不同PSA水平及直肠指检结果分组 ,两组穿刺活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感染及便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肠指检引导下经直肠穿刺。结论 :直肠指检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都是进行前列腺活检的有效方法 ,应根据患者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表现以及PSA水平选择穿刺方法 ,而后者的安全性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系统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6例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4ng ml或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有结节的患者 ,行经直肠超声引导 6针系统活检加结节处1~ 2针活检。结果  46例经直肠引导前列腺活检 ,检出前列腺癌 16例 ( 3 4.8%) ;恶性淋巴瘤 1例 ( 2 .2 %)。随PSA增高 ,前列腺癌检出率增高。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系统活检术 ,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 ,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和监控下行前列腺整体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下,采用内冷却针电极对7只犬前列腺行整体射频消融.通过尿管灌注和膀胱直肠隐窝注入冷蒸馏水双重冷却措施,以期保护尿道和直肠.超声造影显示的消融结果与病理标本所见作对比性分折.结果造影声像图清晰显示热消融灶呈无灌注区.所需整体前列腺消融的平均穿刺次数4.3次(3~6次),平均消融率达96.55%.超卢造影与TTC染色标本显示的消融范围[(9.16 ±5.20)cm3对(8.62±3.13)cm3]相关性良好·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83),相关系数r=0.94(P=0.002).膀胱和直肠均未发现热损伤,尿道热损伤范围在1/4周径以内.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整体射频消融是可行的;超声造影监控是获得整体消融的关键;双重冷却技术可有效保护尿道和直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77例前列腺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组38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组39例,记录术后肉眼血尿,肉眼血尿持续时间、血便、尿路刺激征、感染、会阴部肿胀、尿液潜血阳性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肉眼血尿、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血便、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3,10例,明显高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20,8.013;P〈0.05);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患者会阴部肿胀、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潜血阳性时间分别为6例,(26.1±3.6)h,(9.3±3.7)d,明显高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0例,(18.3±4.2)h,(6.6±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236,t=8.075,4.587;P〈0.05)。经直肠途径患者较经会阴途径患者舒适(t=9.740,P〈0.05)。结论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较经直肠途径更为安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操作简便、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8.
Recently, we reported that the anterior fibromuscular stroma (AFMS) of the prostate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nerv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landular regions of the prostate. In healthy volunteers (n = 12) using transrectal ultrasound (US), or TRUS, monitoring during voiding, we observed dynamic change (p < 0.0001)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AFMS during void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possible functional contribution of the AFMS to micturition, as well as the age-related voiding dysfunction. In the patients (n = 56) with voiding dysfunction who underwent both pressure-flow study (PFS) for determining obstruction and TRUS monitoring during voiding, we measured the ultrasonic dynamic change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during voiding. In old men with voiding dysfunction, ultrasonic measurements of dynamic change in the AFMS (p < 0.01) as well as the opening urethra (p < 0.05) could contribute to diagnosing of the anatomical localization of obstructive lesions. The poor movement of AFMS could account for the age-related urinary disturbance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 and without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判别分析探讨不同指标对前列腺癌预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9月经直肠超声检查并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具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超声图像特征的941例患者以及其中含有血流阻力指数(RI)指标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最近距离及极大似然判别分析两种方法分别拟合患者年龄、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RI指标预测前列腺癌。结果最近距离判别分析显示R1对前列腺癌的判别无临床意义。联合患者年龄、超声检查和血清PSA值,判别结果提示超声、超声+年龄、年龄+超声+PSA三种判别的灵敏度逐渐增加。年龄+超声+PSA联合指标的灵敏度为88.89%,其错判率在20.00%以内。结论年龄+超声+PSA联合指标的极大似然判别分析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预测水平,避免前列腺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给临床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