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1岁,干部.主因间断头晕,乏力5年,加重2 d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诱因出现头晕,无头痛,在本单位测血压190/110 mmHg(1 mmHg=0.133kPa),以"高血压病"治疗,间断服尼群地平,血压控制不理想,未进一步检查和治疗;2年前体检时发现血钾低(具体数值不详),未到医院治疗.能胜任平时一般工作.近2 d头晕、乏力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入院查体:体温、脉搏正常,血压175/105 mmHg;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双踝关节以下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K 2.02mmol/L;尿常规示尿胆原 ,蛋白质 ;双肾及肾上腺B超未见异常.入院诊断:①高血压病Ⅱ期;②低钾血症;③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后给予口服补达秀、开博通,静脉滴注氯化钾等药治疗,1周后患者血压有所下降,尿蛋白减少,但低钾血症无明显改善(K 2.62 mmol/L).行双肾CT检查示:左肾上腺小结节影(直径约1.2 cm),考虑为左肾上腺腺瘤可能性大.进一步检查:24 h尿钾测定为36.2 mmol;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为1.0g/L;血浆肾素活性低(立位0.1 ng/ml,卧位0.1 ng/m1);血管紧张素Ⅱ低(立位0.2 pg/ml,卧位0.16 pg/ml);血浆醛固酮高(立位233.5 pmol/L,卧位320.1 pmol/L).考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给予手术切除左肾上腺腺瘤,病理证实为醛固酮瘤,术后血压、血钾恢复正常,住院40d出院.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7~ 1 2岁 ,病程 1~ 3年 ,家长及老师代诉注意力不集中 ,不自主多动 ,反应性良好 ,行为无异常 ,6例均做头颅 CT未见异常。脑电生理波未见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查 :T3 1 .0~ 1 .8nmol/ L(正常参考值 0 .9~ 2 .2 nmol/ L) ;FT3 3.5~ 8.9pmol/ L(正常参考值 3.2~ 9.2 pmol/ L) ;T4 :4 8~ 5 6 nmol/ L(正常参考值 5 7~ 1 2 0 nmol/ L) ;FT4 :7.2~ 8.4 pmol/ L(正常参考值 8.6~ 2 6 pmol/ L) ;Tsh:1~ 9m U/ L(正常参考值 <1 0 m U/ ml)。6例全部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 (剂量为2 5~ 5 0…  相似文献   

3.
病例摘要患者 1 女, 57岁,因“发现颈部结节 3个月,咳嗽、咳痰 1月,声音嘶哑 3d”入院。体检:无浅表淋巴结肿大,气管右移,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双叶及峡部可触及多个实性结节,均质硬,边界不清, 无压痛,活动度差,可随吞咽活动,听诊无血管杂音。声带检查:左侧声带固定,左披裂活动差,右侧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素 (T4 ):167 44nmol/L(正常 55 47~161 25n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 ): 25 28pmol/L(正常 10 45 ~24 38pmol/L),促甲状腺激素 (TSH): 0 055mU/L(正常值 0 38~4 34mU/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游离三碘甲状腺…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8岁。因阵发性高血压3个月,于1987年7月6日入院。发作时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头晕、视物不清,血压骤升升至22.7—24/14.7—16kPa,曾多次昏倒。发作间期血压16—18.7/10.7—12kPa。检查:血压18.7—12kPa,肾区按摩试验升高4—2.7kPa,儿茶酚胺定性(-),其他化验均在正常值范围。EKG 正常,CT:左肾上腺区约5.2cm×4.5cm 囊性肿物,初步诊断: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囊性变。术前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准备,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见左肾下移,囊肿出自肾上腺,与肾上腺极轻度粘连。摘除囊肿约5.4 cm×5cm×4.7cm,包膜完整,灰黄色,表面光滑,囊壁较薄,囊内为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58岁,体重60kg,因发作性高血压1年,口干且下肢乏力1周,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入院。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除血糖增高(12.4mmol/L)外,余无特殊。胸透、心电图大致正常。腹部B超示左肾上腺有一占位性病变,CT示左肾上腺有一3.0cm×2.4cm肿物,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结果,NE23.95pmol/ml,E 5.51pmol/ml,DA0.75pmol/ml,均高于正常值,支持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发作时血压22.6~30/10,6~17kPa。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髓质增生症是临床罕见病例,我院自1992年9月至1997年4月共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例1]女,46岁。反复头晕,头痛30年,近半年来症状加重。体检:血压30/18.5kPa,心率120次/min,Regine抑制试验阳性,儿茶酚胺(VMA)49.2μmol。B超示双侧肾上腺增大,MRI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左侧结节样增生,脑垂体未见异常。术前服苯苄胺60mg,加尼莫地平30mg/天,心得安3mg/天,共2周,血压控制于21/13kPa,在全麻下行左肾上腺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腺5cm×3cm×2cm,下极见2个直径0.8cm大小结节。术后血压控制于20/12kpa左右。病理报…  相似文献   

7.
沈娟  唐艰音 《海南医学》2003,14(7):93-93
患者女性 37岁发现血压增高半年 ,最高血压 2 2 0 / 110mmHg未详细检查及治疗 ,无高血压家族史。左侧肢体乏力伴麻木9小时入院 ,当时查体 :神清Bp190 / 10 9mmHg,左侧鼻唇沟浅 ,伸舌左偏 ,颈软无抵抗 ,心肺 (- ) ,腹 (- )左侧肢体肌力0° ,右侧肢体肌力Ⅴ° ,左侧病理征 (+)余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右脑缺血性改变。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血钾 2 .1mmol/L ,尿醛固酮 5 3.4ug/d(正常 2 .3~ 2 1.4ug/d) ,血醛固酮卧位 4 37.2pg/ml(正常2 9 .4~ 16 1.5pg/m1)立位 5 31.5pg ml(正常 38.1~ 313.3pg/ml) ,ACTH、皮质醇、睾酮正常 ,肾上腺增强…  相似文献   

8.
患女 ,2 6岁。因下腹痛 1月 ,易饥、多食、消瘦半月入院。 1月前活动后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绞窄样疼痛 ,曾到当地卫生院作腹部 B超检查发现有盆腔肿物。近半个月来出现怕热、多汗、易饥、多食及心悸 ,体重下降约 2 kg。查体 :神志清 ,无突眼征。甲状腺 0 肿大 ,质软 ,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界不大 ,心率 1 0 8次 / min,律齐 ,无杂音。左下腹部触及一约 6 cm× 5 cm大小包块 ,质中 ,边界清 ,有压痛。辅助检查 :TT3 5 . 76 nmol/ L,TT4 2 2 . 5 35 nmol/ L,FT3 1 5 .2 pmol/ L,FT4 42 .3pmol/ L,TSH2 .6 3IU/ L。13 1I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 :…  相似文献   

9.
1 进一步检查和临床诊断 患者入院后辅助检查如下:周围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血钾、钠、钙和血气分析均正常.卵泡刺激素6.2 IU/L,黄体生成素11IU/L,泌乳素0.21nmol/L,雌二醇74.3pmol/L, 孕激素0.41nmol/L,睾酮34.1nmol/L,皮质醇8am 455.24nmol/L , 4pm 244.0nmol/L.尿17-酮类固醇387.6 μmol / 24h ,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服药后尿17-酮类固醇第3天为381.7μmol /24h ,第5天为377.3 μmol/24h .彩色超声检查:两侧附件无异常,幼稚子宫;左、右肾上腺区各有5.9cm×4.0cm×3.9cm和8.1cm×7.6cm×5.4 cm的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Doppler超声脉冲见两侧肿块周围有动、静脉血流信号;双肾未见异常.CT扫描:蝶鞍及松果体未见异常;双侧肾上极各有5.8 cm×6.0 cm和6.3 cm×8.0cm的占位病变,密度均匀,边界清楚;两肾受压下移(图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dm)是否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及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 1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的病人 ,溶栓 (再灌注 )前及溶栓 (再灌注 )后 4、12、2 4h ,3、7d及 2周时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并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 ,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外源给予肾上腺髓质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 AMI病人溶栓前血浆Adm水平为 3 8pmol/L± 0 8p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1 9pmol/L± 0 .8pmol/L ,P <0 .0 1) ,溶栓治疗成功、心肌再灌注后进一步升高 ,溶栓后 4h血浆Adm水平达峰值 ,较溶栓前升高 42 .9% (P <0 .0 1) ,溶栓 12h后逐渐下降 ,2 4h降至溶栓前水平 ,2周时仍明显高于正常值。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 ,缺血 45min后 ,用Adm(10 -7mol/L)再灌注 15min ,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 ,可以使左心室内压收缩、舒张期最大变化率分别增加 76 .9%和 6 7.9% ,平均冠脉流量增加 48 8% ,灌流液中总蛋白 ,肌红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分别减少 34 .3%、6 3.6 %和 2 9.7%。结论 AMI病人溶栓后心肌再灌注时血浆Adm明显增加。Adm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例1,女,40岁,1991年因乏力、多饮、浮肿在外院查FT3 1.2 pmol/L(正常值3.15~9.15 pmol/L),FT4 4.9 pmol/L(9.15~24.5 pmol/L),TSH 50 mIU/L(2~10 mIU/L),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给予甲状腺片40 mg/d,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消退,体质量减轻5 kg, 半年前自行间断服用药,来院查TT3 1.32 nmol/L(1.5~3.1 nmol/L),TT4 48 nmol/L(60 ~170 nmol/L),rT3 0.33 nmol/L(0.45~1.25 nmol/L), TSH 101.77 mIU/L, TGAb 3.6%(<30%),TMAb 11.7%(<1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SEROZYME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的参考值。方法用SEROZYME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检测仪分别测定260例健康者血清T3、T4、FT3、FT4和TSH,进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频数分布的正态性检验,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组结果合并,符合正态分布的项目用-x±1·96s确定参考值,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项目用2·5~97·5百分位数确定参考值,并与文献报告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按该法确定的参考值为:T320岁以下1·4ng/ml(范围0·7~1·9)或2·2nmol/L(范围1·1~2·9);21~40岁1·2ng/ml(范围0·7~1·7)或1·8nmol/L(范围1·1~2·6);41~60岁1·2ng/ml(范围0·7~1·8)或1·8nmol/L(范围1·1~2·8);60岁以上1·1ng/ml(范围0·7~1·8)或1·7nmol/L(范围1·1~2·8)。T476·7ng/ml(范围54·5~112·0);FT33·1pmol/L(范围1·5~6·0);FT413·0pmol/L(范围5·7~20·3);TSH2·0mU/L(范围0·4~4·5)。结论由于仪器、方法、原理、试剂不同,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值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各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3.
病人,男,42岁.因发作性头痛3年,加重并持续性胸痛ld入院.查体:T 36.5℃,P 110min-1,R 20min-1,BP 10.7/8.0kPa,神志清,消瘦体质,烦躁不安,大汗,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110min-1,心律齐,心音有力,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肌酸激酶1 570U/L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体克.经过纠正休克治疗,病情好转,血压逐渐回升.5d后,血压逐渐升高达24.0/16.0kPa,病人头痛,心慌,追问无高血压家族史,怀疑是嗜铬细胞瘤.双侧肾上腺B超示左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肾上腺CT示左侧肾上腺-5.0cm× 4.5cm× 4.0cm类圆形占位病变,24h尿3-1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24h尿儿茶酚胺均明显增高.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先后给予硝普钠、立其丁静滴,后改为哌唑嗪口服,血压控制在18.7/12.0kPa左右,但肌酸激酶持续不降,最高达3 100U/L,15d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19岁。主因嗜睡、多饮,伴乏力、记忆力减退1个月于2014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于2014年8月26日在我院行头颅MR示:鞍内占位性病变。就诊于外院行肿瘤手术切除,切除肿瘤大小6.0 cm×3.0 cm×4.0 cm,术后诊断为"颅咽管瘤"。术前查血钠151.1(130~150)mmol/L,血氯104.1(94~110)mmol/L,术后9 d血钠、血氯升高,给予5%葡萄糖加氯化钾补液治疗,血钠最低降至150.9 mmol/L,血氯106.6mmol/L。术后查T_4 44.4(55.34~160.88)nmol/L,T_3 0.75(1.01~2.95)nmol/L,TSH 0.03(0.35~5.5)mU/L,ACIH(8:00)3.35(<10.12)pmol/L。术后开始不规律口服"左甲状  相似文献   

15.
护骨素和骨钙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Fang TY  Liao EY  Wu XP  Liu SP  Xie H  Zhang H  Luo XH  Cao XZ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607-1609
目的 探讨血清护骨素 (sOPG)、血清骨钙素 (sBGP)、尿脱氧吡啶啉 (uDPD)与女性年龄和骨密度 (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测定 6 72名 2 0 80岁女性志愿者的sOPG、sBGP和uDPD/Cr,用双能X线吸收法 (DXA)测定腰椎正位总体和股骨颈的BMD。根据年龄段、是否绝经分组。结果  ( 1)sOPG、sBGP和uDPD/Cr在 30 39岁年龄段最低 ( 2 8pmol/L± 1 4pmol/L、5 μg/L± 3μg/L、4 9nmol/mmol± 2 5nmol/mmol) ,与 4 0 6 9岁的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5 )。 ( 2 ) 4 0~ 5 9岁人群中 ,绝经后组的sOPG、sBGP和uDPD/Cr( 5 7pmol/L± 3 1pmol/L、11μg/L±5 μg/L、6 9nmol/mmol± 3 3nmol/mmol)高于绝经前组 ( 3 4pmol/L± 2 0pmol/L、6 μg/L± 3μg/L、5 2nmol/mmol± 3 9nmol/mmol) (P均 <0 0 0 1)。 ( 3)年龄与sOPG、sBGP、uDPD/Cr和腰椎及股骨颈的BMD相关 (r值分别为0 130、0 35 5、0 10 6、- 0 6 0 0、- 0 5 4 5 ,P均 <0 0 1) ;sOPG、sBGP与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呈负相关 (r =- 0 183和 - 0 10 8,P <0 0 1;r=- 0 5 4 1和 - 0 4 4 1,P <0 0 0 1)。sOPG与sBGP、uDPD/Cr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r值分别为 0 2 16、0 0 83,P均 <0 0 5 )。结论 sOPG、sBGP和uDPD/Cr能敏感地反映妇女随年  相似文献   

16.
杨丽 《四川医学》2004,25(10):1164-1164
患者 ,女 ,37岁。因多汗、心慌、消瘦 7月、下肢麻木 6月入院 ,伴有头昏、食欲不振和行走不稳、视物模糊 ,麻木由下而上渐至大腿根部。外院诊治 :5月前甲功示FT316 2pmol/L(正常值 3 2~ 9.2pmol/L)、FT432 .8pmol/L(正常值 9 0~ 2 5pmol/L)、TSH 0 .13μIU/ml(正常值 0 3~ 5 0 μIU/ml) ,血红细胞 2 5× 10 12 /L、血红蛋白 91g/L、MCV 130fl、MCH 38.8pg。腰椎CT :L4 ,5腰椎间盘突出。予他巴唑、红桃K口服 ,并进行腰和下肢理疗。 2月前减量他巴唑 ,多汗、心慌消失而体重无变化 ,余病情无好转。查体 :背入病房、贫血貌 ,…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7岁,于2006年无诱因出现明显肥胖,以面部及腹部为主,面颊发红,可见痤疮,腹部皮肤可见紫纹,伴血压升高,最高可达180/120 mmHg,曾服用卡托普利+螺内酯+硝苯地平治疗,控制尚可。2009年患者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腹腔镜切除右侧肾上腺。2010年12月患者觉症状无明显改善,2011年1月复查腹部 CT 可见左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头颅MRI可见垂体内结节状影,考虑垂体微腺瘤,在我院功能神经外科行伽玛刀治疗。至2011年12月患者觉体征改变不明显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查体:血压176/120 mmHg,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血质面容,颈后略显脂垫,双侧视野无偏盲,视力正常,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可见多处宽大紫纹。辅助检查:双侧肾上腺超声示左侧肾上腺形态饱满,体积增大,回声欠均(建议进一步检查),右侧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异常(双肾上腺区气体多)。垂体瘤伽玛刀治疗后,与原外院片比较的头颅 MRI显示,垂体内异常增强低信号病变较前明显缩小。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 )0.57 mU/L (参考值0.27~4.2 mU/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 )10.45 pmol/L (参考值<10.12 pmol/L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0.0067 nmol/L (参考值0.0029~0.235 nmol/L),泌乳素(prolactin,PRL)0.59 nmol/L(参考值0.1818~0.684 nmol/L),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7.78 U/L(1.5~12.4 U/L),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4.88 U/L(参考值1.7~8.6 U/L)。8:00、16:00、0:00血皮质醇分别740.75、660.6、782.21 nmol/L(参考值118.85~619.14 nmol/L),24 h尿游离皮质醇为21811.28 nmol[参考值(24 h)479.28~3211.77 nmol],ACTH<2 pmol/L。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未被抑制[对照日尿游离皮质醇(24 h)21811.28 nmol,服用地塞米松后尿游离皮质醇(24 h)4306.86 nmol],经典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被抑制[对照日尿游离皮质醇(24 h)21811.28 nmol,服用地塞米松后尿游离皮质醇(24 h)1751.27 nmol]。2013年3月患者发现腹部和双侧大腿内侧紫纹较前增多再次入住我科。肾上腺CT:右侧肾上腺区结构稍乱,局部呈术后改变,可见多个点状高密度影,左侧肾上腺明显增粗,其内密度较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垂体MRI:垂体右侧稍饱满,垂体内异常增强低信号病变较前(2011-12-12)稍减少。心脏超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张,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少量心包积液。测血 ACTH 8.48 pmol/L,0:00、8:00、16:00血 皮 质 醇 分 别 为 656.17、883.93、694.32 nmol/L,尿游离皮质醇(24 h)6767.93 nmol。甲状腺功能正常。过夜法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未被抑制(对照日8:00血皮质醇883.93 nmol/L,小剂量地塞米松后次日8:00血皮质醇556.67 nmol/L,大剂量地塞米松后次日8:00血皮质醇572.42 nmol/L),说明皮质醇分泌增多以肾上腺自主分泌为主,遂诊断:库欣综合征,右侧肾上腺全切术后;垂体微腺瘤伽玛刀术后;左侧肾上腺增生。请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会诊后建议患者切除左侧肾上腺,终身激素替代治疗,患者拒绝手术,建议口服类固醇合成抑制剂(甲吡酮、酮康唑、米托坦)或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拒绝药物治疗,嘱其定期门诊复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9例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5例有典型库欣综合征表现,4例仅有高血压或高血糖等非特异性症状。体重指数18.8—31.2,平均25.0。血皮质醇平均984(544~1746)nmol/L,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cortisol,UFC)平均1129(347—1989)nmol/24h。CT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伴多发结节,肾上腺平均8cm×5cm×4cm(6cm×5cm×4cm-10cm×6cm×3cm)。结果行后腹腔镜双侧肾上腺全切+肾上腺组织阴囊皮下种植1例,右侧。肾上腺全切+左侧肾上腺次全切除1例;右侧肾上腺全切4例(1例因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左侧肾上腺全切3例。平均手术时间116(60~165)min,平均术中估计出血量110(20~600)ml。术中无大血管或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诊断:肾上腺皮质结节样或腺瘤样增生。术后平均随访58(12~84)个月。5例典型库欣综合征症状均消失,4例体重增加、高血压或高血糖等非特异性症状者体重和血糖恢复正常。2例右侧肾上腺切除分别在术后33和41个月因症状复发行左侧肾上腺切除。结论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后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可缓解大部分患者的库欣症状,对症状不缓解或复发者可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或一侧肾上腺全切、对侧肾上腺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3岁,被刀刺伤,左胸第4肋间4 cm伤口,血压0/0 kPa,处于濒死状态。伤后16 min经左前外侧切口第4肋间行急诊室剖胸术,探查见:胸腔积血2 500 ml,心包4 cm伤口,心脏2 cm伤口,左肺上叶5 cm伤口。4 min内成功地用心包做垫片缝合心脏3针。病人8 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疑似左肾上腺瘤的脾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6 2岁 ,因发现血压高、左肾上腺占位 3年于 2 0 0 0年 9月 2 0日入院。患者 1997年体检时测血压高达 2 4 0 12 0kPa ,稍有头晕 ,诊断“高血压病” ,口服降压药后血压能降至 2 0 0 10 0kPa,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占位 ,未治疗。后因血压反复阵发性升高而来我院 ,行肾上腺CT扫描提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 5 7cm× 4 4cm的类圆形软组织影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查体 :血压 2 0 0 12 0kPa ,体型中等 ,无特异性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钾 3 8mmol L ,血钙 2 30mmol 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