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本组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32~83岁。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30例组织学检查:Ⅰ级2例、Ⅱ级21例、Ⅲ级7例。本文描述了膀胱移行细胞癌超微结构特征,提示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癌细胞胞浆微丝丰富,桥粒连接减少。对胞浆微丝的意义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人膀胱移行细胞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青年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病率为8.7%,无痛性肉眼血尿是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75%,治疗同老年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一样,随访0.5-9年,2例复发,复发率为10%,所有患者均健在。结论:对青年人无痛性肉眼血尿应引起高度重视,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好于老年膀胱移行细胞癌。  相似文献   

3.
膀胱移行细胞癌CK20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候  罗春丽  梁鲁南 《重庆医学》2002,31(12):1169-117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角质蛋白20(CK20)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你膀胱非移行细胞癌以及对照组13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CK20的表达。结果: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的阳性率63.3%(19/30),膀胱非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粘膜均为CK20阴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CK20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有正相关关系。结论: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抗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三种抗体研究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BM)。发现三种抗体均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组织周围的BM,其结果大致相同,但不完全一样,说明三者在BM中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多数浸润癌的BM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完全缺如。同时还发现BM较完整的病人生存率高、肿瘤侵袭力弱、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对较高。提示BM的完整性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浸润、转移和病人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上皮特异性肿瘤蛋白MUCl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探讨尿液MUCl在膀胱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IRMA)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10例非膀胱泌尿系良性疾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尿液MUC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组间、不同分期和分级患者、初发与复发患者及术前与术后患者尿液MUC1的差异。结果膀胱肿瘤组患者尿液MUC1同各组尿液MUC1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肿瘤组中,不同分级、分期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发和复发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前与术后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液MUC1不能作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筛选指标,但可作为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指标。MUC1属肿瘤基因表型瘤标。组织学的高表达并不一定平行于血液和尿液,特异性肿瘤基因瘤标应该是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筛选指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进展、生存相关的显著性因素.方法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和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方法对153例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13项指标与复发、进展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与复发相关的因素为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膀胱灌注情况。影响进展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的形态、组织学分级、膀胱灌注情况及症状的持续时间。影响肿瘤特异生存率的变量为肿瘤的形态、组织学分级及症状的持续时间。结论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膀胱灌注治疗是亏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基因的改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PCR-RFLP)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ras、p53基因突变。结果显示:正常膀胱粘膜未检测到基因突变,膀胱移行细胞癌Ha-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突变为16例(32%),p53基因突变为9例(18%),均系248位点突变。Ha-ras-12位点突变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患者死亡率高于无突变患者。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ras基因及p53基因共同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膀胱全切除术后,继发性尿道肿瘤的发生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发生继发性尿道癌的16例病人的原发膀胱癌和发生尿道癌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尿道癌发生率7.4%,膀胱癌累及前列腺是继发尿道癌的危险因素。结论:定期进行残留尿道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发现尿道癌的有效方法,一旦发现应立即施行尿道全切除术。尿道癌的预后不良,多数病人在2年内死亡,应该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分期、分级及淋巴结状态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5例TCCB中的内皮细胞进行染色,用MVD表示血管形成的程度。结果 TCCB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病人的MVD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MDV与肿瘤分期、分级间有显著相关性。高分化癌、中分化癌的MVD明显低于低分化癌(P<0.01),肿瘤组织浸润至膀胱壁外(T3b 4)病人其MVD高于局限于膀胱壁内(Ta 1 2 3a)者(P<0.05)。结论 肿瘤血管形成在TCCB的生长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MVD是衡量肿瘤血管形成程度的定量指标,是传统预后参数基础上能反映TCCB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25例30例次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过程的观察中,发现3例次(10%)由移行细胞癌转变为鳞癌或腺癌,7例次(23.3%)分级增高,11例次(36.7%)分期增加,20例次(66.7%)由单发转变为多发瘤,异位复发29例次,其中远离原肿瘤部位的异位复发24例次(80%),以颈部为最常见。复发以术后6~12月最多见,半数见于术后6~18月之间,影响术后无瘤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病理分级、大小及单发或多发。  相似文献   

11.
Zhang YS  Li HZ  Zhang RQ  Shi B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9):1305-1308
目的分析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特点.方法自北京协和医院1993至2003年的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中,选择首次治疗方法相同的T1期病例72例,按病理分级分组,G3组37例,G1-2组35例.分别对首次复发时间,复发次数,复发肿瘤的数量、形态、病理分期以及复发后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1G3组第1、2、3年及4年以上的复发率分别为29.7%、40.5%、18.9%及10.8%,T1G1-2组分别为14.3%、34.3%、31.4%及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T1G3组单次复发的4例(10.8%),3次以上复发的20例(54.0%),T1G1-2组分别为17例(48.6%)和6例(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G3组复发后肿瘤病理分期T2期以上的32例(86.5%),T1G1-2组15例(42.8%).T1G3组最后一次复发后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治疗的35例(94.6%),T1G1-2组20例(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1G3膀胱移行细胞癌治疗后近期易复发,且复发次数多,复发后多数发展为浸润癌,应当引起临床治疗上的重视,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rc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取 HE染色和半定量RT-PCR检测c-Src基因在BTCC、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TCC(分浅表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组)组织中c-Src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上明显增高,而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较低。c-Src mRNA的表达水平与BTCC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具有相关性;其表达的强度与膀胱肿瘤的分化和分期密切相关,分化越低、临床分期越晚以及复发患者,其过表达越明显。[结论]c-Src的过表达或高表达与BTCC的侵袭、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上皮特异性肿瘤蛋白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探讨尿液MUC1在膀胱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IRMA)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10例非膀胱泌尿系良性疾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尿液MUC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组间、不同分期和分级患者、初发与复发患者及术前与术后患者尿液MUC1的差异。结果 膀胱肿瘤组患者尿液MUC1同各组尿液MUC1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肿瘤组中,不同分级、分期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发和复发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前与术后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尿液MUC1不能作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筛选指标,但可作为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指标。MUC1属肿瘤基因表型瘤标,组织学的高表达并不一定平行于血液和尿液,特异性肿瘤基因瘤标应该是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筛选指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患者术前行血和尿癌胚抗原(SCEA、UCEA)测定,2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者及5例膀胱全切除术者行术后SCEA和UCEA测定,经病理分级分期,且与正常组比较。术前Ⅰ级Ⅰ期患者SCEA、UCEA值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Ⅱ级Ⅱ期以上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各级期SCEA值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Ⅰ期UCEA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Ⅱ级Ⅱ期以上者术后UCEA值与正常组相比仍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膀胱全切除术后SCEA、UCEA值恢复正常。提示,TCC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UCEA的监测对TCC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激酶2(Eph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BTCC )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 和 RT-PCR技术测定20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EphA2蛋白和 EphA2 mRNA的表达。[结果]EphA2蛋白在BT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 P <0.01),在BTCC低分化组表达强于高分化组;EphA2 mRNA在BT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 P<0.01),与BTCC的分化程度无关( P=0.295)。[结论]EphA2将成为判定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EphA2 mRNA表达强度与EphA2蛋白表达强度不完全一致。提示转录后的调控机制干预了 BTCC中EphA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NMP22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依赖于尿中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及膀胱镜下看到肿瘤 ,经组织活检确诊 ,敏感性较低 ,容易漏诊。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尿中核基质蛋白 2 2 (nuclearmatrixprotein 2 2 ,NMP2 2 )的含量 ,并与细胞学检查比较 ,探讨NMP2 2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1 临 床 资 料1.1 一般资料 :①患者组 ,收集我院 116例血尿患者的自排尿标本 ,其中镜下血尿 4 2例 ,肉眼血尿 74例 ;男性 77例 ,女性 39例 ;年龄 35~ 78岁 ,平均 5 5 .4岁 ;既往均无移行细胞癌或泌尿系其他肿瘤病史。②正常对照组 ,同期收集 30例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yclooxygenase(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3例膀胱肿瘤、18例良性膀胱组织中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分析COX-2在膀胱肿瘤和良性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COX-2蛋白主要表达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细胞浆中,其阳性例数为27例,阳性率为62.8%,但在正常良性膀胱组织(n=18)中均为阴性表达。在43例膀胱肿瘤中COX-2表达与肿瘤分级和分期有关,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阳性表达高于恶性程度低的肿瘤,浸润性癌高于浅表性癌(P〈0.05)。结论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膀胱肿瘤恶性程度相关.COX-2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4 7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 1年 ,加重伴血尿 3个月 ,感腰部胀痛 3d ,于 2 0 0 2年 1月 8日入院。患者缘于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当时无血尿 ,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结石 ,给予抗感染、解痉治疗 ,症状有缓解 ,但之后症状反复发作。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门诊B超检查示右肾及输尿管轻度积水 ,肾盂粘膜增厚 ,结核待排 ;膀胱结核。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15年。查体 :心肺未查及异常 ,腹软 ,无压痛。双肾区无隆起 ,无压痛 ,右肾区叩击征 (± ) ,左肾区叩击征 (- ) ,双侧腹部沿输尿管走行方向无压痛 ,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 6、11、16、18型及P53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了 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 6、11、16、18阳性率分别为 6 .7%、5.3%、33.3%和 6 .7% ,低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6、11)阳性率为 9.3% (7/ 75)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 (16、18)阳性率为 34.7% (2 6 / 75)。同一膀胱癌组织中两种以上(包括两种 )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 8例 ,占 10 .6 %。人类乳头瘤病毒 6、16、18型感染阳性率在肿瘤有无转移组中差异显著 (P <0 .0 5)、人类乳头瘤病毒 16、18阳性率在肿瘤病理分级中有极显著性差异。人类乳头瘤病毒DNA型别的分布在膀胱癌中以 16型为主。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4 4 %。结论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与P53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Fas配体(FasL)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L。结果: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FasL阳性32例(76.2%),而正常膀胱粘膜FasL呈阴性表达(P<0.01),FasL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有关(P<0.05)。结论: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 膀胱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并在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