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羊妊娠时使黄体寿命延长的因素是一种称为滋养层蛋白-1(oTP-1)的小分子酸性蛋白,oTP-1通过抑制子宫前列腺素F2α(PGF2α)对雌激素和催产素的反应而延长羊的动情间期。据认为催产素可以控制与羊的黄体溶解有关的PGF的释放,而妊娠和子宫内灌注oTP-1可以降低催产素所致的子宫PGF2α的分泌,本实验利用离体溢流法研究了妊娠和oTP-1对子宫内膜PGF分泌的影响。实验一,取妊娠14天(n=4)和动情周期(n=4)母羊的子宫内膜,放入溢流室中,溢流室放入37℃水浴中,子宫内膜腔侧和子宫肌侧相继用克氏-林格氏-重碳酸盐液(KRB),KRB加催产  相似文献   

2.
羊滋养层蛋白-1(oTP-1)是孕早期滋养时细胞在植入前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与α-干扰素(α-IFN)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以前的研究曾证明oTP-1与人α-IFN一样,可使体外培养的羊子宫内膜细胞前列腺素E(PGE)和PGF2α的释放减少。在妊娠早期,调节子宫内膜PG的合成和释放,防止黄体溶解。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羊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测定IFN和oTP-1该作用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过程,确定其对PG合成途径作用的可能部位。实验是将母羊去除卵巢,皮下植入雌、孕激素  相似文献   

3.
兔胚泡液糖蛋白对子宫内膜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床前的兔胚泡液经ConA-Sepharose亲和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柱层析,得到大分子量(ConA GP 1)和小分子量(ConA GP 2)糖蛋白两个组份。作者进一步观察了这两组份对孕兔子宫内膜蛋白质和前列腺素F 2α(PGF 2 α)合成与分泌的影响。以~3H-Leu、~3H-GlcNH 2,~3H-Gal和~3H-Fuc分别作为蛋白质、糖蛋白上糖链合成的前体,用RIA法测定PGF 2α浓度。结果发现胚泡液ConA GP两组份均选择性地调节于宫内膜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和糖蛋白上糖链的装配。ConA GP1增加子宫内膜~3H-GlcNH 2标记糖蛋白的合成,减少它的分泌,高浓度时抑制。~3H-Leu标记蛋白质的合成。ConA GP 2除具有与ConA GP 1一致的对~3H-GlcNH 2标记糖蛋白的作用外,还增加子宫内膜~3H-Gal标记糖蛋白的合成,减少它的分泌。高浓度的ConA GP 2抑制子宫内膜。~3H-Leu标记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两种组份对~3H-Fuc标记糖蛋白的影响不显著。结果还表明,两种组份均显著减少子宫内膜PGF 2α的释放。显然,着床前兔胚泡分泌糖蛋白参与了孕兔子宫内膜蛋白质、糖蛋白中糖链和PGF 2α的代谢调节。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PG)是以两个磷酸二酯酶(磷脂酶A_2、磷脂酶 C)由细胞膜游离的花生四烯酸为基质生成。子宫内膜性 PG 以 PGE(简称 E2) 和 PGF2α(简称 F2α)为主,还生成少量 PGD2和6oxo PGF1α,E2和 F2α的生成量因月经周期各期而异,增生期低、分泌期中期明显增加。F2α由F2α-还原酶的内氧化物(Ex)、E2由9-酮还原酶和 Ex 分解所生  相似文献   

5.
路妍妍  朱伟杰 《生殖与避孕》2009,29(11):717-721
目的:探讨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表达。方法:30例人子宫内膜组织石蜡标本,分为增生早期组(n=7),增生中-晚期组(n=8),分泌早期组(n=6)和分泌中-晚期组(n=9),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HIF-1α蛋白的表达。15例子宫内膜组织,分为增生期组(n=7)和分泌期组(n=8),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子宫内膜上皮(包括腺上皮与腔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质可见HIF-1α蛋白表达。在月经周期中,增生中-晚期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最高,分泌中-晚期组的表达水平最低(P<0.05);但增生早期组与增生中-晚期组的比较、分泌早期组与分泌中-晚期组比较,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生期上皮组织中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分泌期(P<0.01;P<0.05)。结论:人子宫内膜HIF-1αmRNA和蛋白在增生期的表达较高,其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子宫内膜的修复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噁英(TCD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预实验,加入一定浓度的TCDD分别作用于11例EMs患者离体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和12例离体对照组子宫内膜细胞24 h,应用Real-time RT-PCR和ELISA法检测TCDD处理前后子宫内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TCDD未处理前,EMs组子宫内膜细胞分泌TNF-α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DD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子宫内膜细胞TNF-α蛋白的分泌,以10 nmol/L TCDD作用最明显(P<0.01),但TCDD对子宫内膜细胞TNF-α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二噁英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细胞TNF-α蛋白水平的表达而参与EMs的发病过程,其主要机制可能不是通过调节其转录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茜芷胶囊对离体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的生长、细胞因子分泌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采用MTT、ELISA及半定量PCR方法测定经茜芷胶囊(0 g/L、1×10-2 g/L、1×10-4 g/L、1×10-6 g/L、1×10-8 g/L)作用后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生长情况及相关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标记法检测茜芷胶囊作用后腺上皮细胞内Ca2+含量。结果:茜芷胶囊在1×10-6 g/L浓度下作用48 h后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并能诱导腺上皮细胞降钙素(CT)m RNA的表达,显著提高腺上皮细胞内Ca2+含量,但对细胞因子的分泌与未经茜芷胶囊处理的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茜芷胶囊能促进离体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生长,诱导CT m RNA的表达,并显著增加细胞内Ca2+含量,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而对子宫内膜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调节机制。方法: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例(增生期和分泌期各5例),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43例,同一患者口服3个月米非司酮(10 mg/d)治疗后的子宫内膜标本43例。采用链酶菌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bcl-2、bax的表达量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bcl-2阳性信号明显高于分泌期(P<0.05),单纯性增生bcl-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P<0.05)。与单纯性增生相比,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内膜bcl-2明显下降(P<0.05)。分泌期bax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单纯性增生bax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P<0.05)。与单纯性增生相比,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内膜bax明显增高(P<0.05)。结论:RU486增加了子宫内膜bax的表达,减少了bcl-2的表达,可能是其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方法:收集EMs患者的在位及异位病灶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原代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取纯化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COX-2、PGE2、VEGF蛋白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OX-2、PGE2和VEGF的m RNA的表达。结果:EMs和子宫肌瘤患者分泌期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与增殖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在位及异位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比子宫肌瘤患者在位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Ms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比其在位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的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均升高,且异位病灶间质细胞升高更明显,提示在EMs发病中异位病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血管生成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醋酸曲普瑞林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取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给予不同浓度醋酸曲普瑞林处理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TNF-α的含量。结果VEGF、TNF-α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213.97±32.51)pg/m1]中的分泌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119.54±17.32)pg/m1](P〈0.05);醋酸曲普瑞林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子宫腺肌病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VEGF、TNF-α的分泌(P〈0.05)。结论VEGF、TNF-α在子宫内膜中的异常分泌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醋酸曲普瑞林可直接作用于在位子宫内膜细胞,阻碍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11.
hMG对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对分泌晚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9例hMG促排卵周期(实验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ER、PRmRNA进行测定,并与11例自然周期(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内ER、PR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05)。结论:hMG在转录水平降低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腺体细胞ER、PR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EZH2基因,检测其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EZH2在子宫内膜细胞ESC及子宫内膜癌细胞株ECC-1、RL95-2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化学技术合成小分子siRNA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靶向抑制EZH2基因表达。CCK-8、Transwell小室检测干扰前后子宫内膜癌细胞株ECC-1、RL95-2增殖、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前后子宫内膜癌细胞株ECC-1、RL95-2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1)EZH2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ECC-1、RL95-2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细胞ESC(P0.01)。(2)RNA干扰抑制EZH2基因表达后,ECC-1、RL95-2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降低(P0.01)。(3)RNA干扰抑制EZH2基因表达后,ECC-1、RL95-2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α-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结论:EZH2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高表达,siRNA靶向沉默EZH2基因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3.
COX-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 2 (COX 2 )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 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及35例正常子宫内膜COX 2mRNA的组织定位和表达强度。结果:COX 2mRNA均以腺体细胞胞质表达为主,细胞核少量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中COX 2mRNA表达增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分泌期(P <0 .0 1 ) ;EM组COX 2mRNA在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COX 2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之一,对COX 2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取自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妇科微创治疗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EMs的患者54例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9例,分离培养EMs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培养后分别采用其条件培养基孵育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及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判断异位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检测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及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细胞可显著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2 h:1.23倍,24 h:1.39倍,48 h:1.38倍,各时段两组比较,P0.01),异位内膜细胞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升高为对照组的1.50倍(P0.01),并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转为分泌型。结论异位内膜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靶向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是治疗EMs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中雌、孕激素对Pb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人增生期、分泌中期和蜕膜期子宫内膜中Pbx2的表达和分布;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分别加入雌激素、孕激素、雌、孕激素联合刺激48 h,并以不加雌、孕激素的基质细胞核和Ishikawa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种条件下Ishikawa细胞中Pbx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在人各期子宫内膜组织中,Pbx2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细胞核中;Pbx2在分泌中期和蜕膜期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但在腺上皮细胞中增生期组织的表达高于分泌中期和蜕膜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孕激素和雌、孕激素联合处理Ishikawa细胞组中,Pbx2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处理后Pbx2的表达与其他各组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中,Pbx2的表达在雌、孕激素处理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人子宫内膜腺上皮Ishikawa细胞中孕激素对Pbx2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在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Pbx2的调控可能是非雌、孕激素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6.
王建军  李怀芳  赵平  刘铭  段涛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2):914-917,F0003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Meloxicam)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分离、培养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测细胞生长曲线,用免疫组化鉴定细胞。(2)观察不同浓度美洛昔康作用下细胞的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析细胞内VEGF的表达。结果:美洛昔康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美洛昔康高浓度(1×10-3mol/L)时呈现明显的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美洛昔康均可明显抑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VEGF的表达。结论: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可诱导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明显抑制间质细胞内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有作者报告前列腺素F_(2α)(PGF_2α)为羊的溶黄体激素。在接近黄体末期,子宫以系列脉冲方式释放PGF_(2α),并经卵巢血管袢逆流转运到卵巢,这种运输途径可使小量的PGF_(2α)(约有1%)直接进入卵巢。由外源性以系列脉冲方式应用PGF_2比持续灌流引起黄体溶解更为有效,子宫以这种特殊脉冲方式释放PGF_(2α)对羊黄体溶解有利,在黄体末期,子宫内膜释放大量的PGF_(2α)对催产素(OT)的分泌,有一定反应。本文作者曾发现在黄体自然溶解期子宫内压力也升高,同时还观察到子宫静脉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雌二醇的分泌及其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能否直接或间接分泌雌激素及其调节因素。方法:采用体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培养模型观察睾酮(T)、孕酮(P),T、P对ESC分泌E2的作用;观察HCG、FSH、LHRH对ESC分泌E2的影响。结果:ESC能直接或利用T产生E2,而且P与T有协同作用;LHRH、FSH对ESC分泌E2有促进作用。结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E2可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调节子宫的功能;下丘脑-垂体激素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调节其生理功能。推测子宫切除后,即使卵巢完好无损,雌激素的转化途径亦被切断,循环中的雄激素相对增多,可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正常人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Bcl- 2、 Bax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 ,探讨细胞凋亡在月经周期变化和内异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 ,检测 6 0例正常人子宫内膜和 4 7例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Bcl - 2、Bax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正常子宫内膜Bcl- 2在增生期表达进行性增强 ,在分泌期无表达。Bax在增生期弱表达 ,在分泌期表达增强 ;②Bcl- 2在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增生期强于分泌期 ,异位内膜强于在位内膜。Bax在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增生期弱于分泌期 ,异位内膜弱于在位内膜 ;③分泌期正常子宫内膜的凋亡率高于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结论 Bcl- 2、Bax参与调控正常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变化 ,其异常表达导致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失调 ,是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检测正常子宫组织11份和子宫腺肌病组织33份蜡封包埋切片中TNFα与TGFβ的组织定位和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和子宫腺肌病组织中均存在TNFα与TGFβ的表达;正常子宫内膜腺体细胞中TNF-α与TGF-β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子宫肌层和间质,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并呈周期性变化;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TNFα与TGF-β在原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并呈周期性变化;TNF-α与TGF-β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原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腺体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子宫肌层和间质。结论:TNF-α和TGF-β的表达受卵巢性激素的调控;其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