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电非线性分析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 (全麻)过程中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 ,并应用非线性指数实时监测全麻过程。方法  6 5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七氟醚组、地氟醚组(每组 15例 )、静脉全凭异丙酚 8mg/ (kg·h)组和 10mg/ (kg·h)组 (每组 10例 ) ,对所有患者全麻过程进行了全程脑电监测 ,包括入室、诱导、手术中、复苏、觉醒过程 ,并利用关联维数(D2 )和近似熵 (ApEn)非线性指数进行了麻醉过程的实时监测。结果 非线性指数在入室清醒状态最高 ,诱导过程中迅速降低 ,手术中保持低水平、相对稳定的数值 ,以后随复苏过程逐渐升高 ,最后在觉醒时恢复较高水平。其中D2 非线性指数分别为 4 99、4 14、3 4 2、3 99、4 5 6 ,ApEn非线性指数分别为 0 83、0 6 9、0 5 4、0 6 3、0 74。结论 非线性指数能够实时监测全麻过程脑电活动的变化 ,准确反映麻醉深度的变化情况。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能够提供更多有关意识层次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用微动敏感床垫监测睡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目的研究一种能对飞行员睡眠状况进行常年监测的技术途径。方法为了不在受试者身上粘贴电极进行睡眠分期,笔者在既往从心率变异性提取睡眠信息的基础上,研制了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从床垫上采集信号,采用以小波分析为主的信号处理技术,逐拍分析受试者心动周期的变异性。用它在24名正常人身上进行了睡眠监测,同时记录EEG,ECG作为对照。结果用床垫及小波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得逐拍心动周期信息。通过逐拍心动周期变异分析,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基本睡眠分期,和脑电波分析结果相比,符合率达0.852。讨论本系统对受试者干扰小,操作方便,容易被接受。对本项技术可运用到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其它诸多方面以及本系统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型脑损伤后早期癫痫发生的高危因素;了解昏迷状态下非痉挛性癫痫(NCSE)的发生率。方法 选用视频脑电监测系统,对86例急性中重型脑损伤患者进行1周的脑电图(EEG)监测。结果 (1)86例脑损伤患者中7例(8.14%)有癫痫的临床发作,6例(6.98%)为非痉挛性癫痫状态(NCSE)。(2)脑损伤越重特别是有颅内出血者,早期癫痫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NCSE;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重型、特重型脑损伤及颅内出血者是早期癫痫发生的高危因素,特别是NCSE。脑损伤后昏迷状态即使没有癫痫的临床发作,也应常规进行EEG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生物学特征可能的基线脑功能基础.方法 昏迷患者及正常人各12例,使用飞利浦3.0T磁共振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全脑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用SPM5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自行研制开发的REST及DPARSF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比较昏迷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局部一致性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昏迷患者组小脑、颞叶、额叶、顶下小叶、后扣带回及楔前叶的自发活动局部一致性减低 (P<0.01).结论 运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可能为研究昏迷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提供新的方向;昏迷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多个脑区ReHo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提示昏迷神经生理机制并非单一脑区功能的异常改变,而是整个大脑功能网络的异常,是一种大脑功能失连接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郭宝玉  金荣连 《航空军医》1995,23(5):281-281
为探讨不同饮酒量对飞行人员脑血管机能的影响程度及持续时间,进行了本试验,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健康男性飞行员20例,年龄23—35岁。平均飞行970h。平时偶尔饮酒,饮酒量100—200ml。 1.2 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每  相似文献   

6.
1 脑功能的研究概况 脑生物电是评价脑功能的客观指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均对脑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60~70年代,美国的Sem-jacobsen(1960);Sqaire(1964);Brown和Harword(1974),Sterman等人,以及国内赵国忠等  相似文献   

7.
前言 相对运动错觉是视觉诱发的一种自身运动知觉。我们分析了发生相对运动错觉时的脑地形图,并证明它可以作为研究空间定向障碍的一种客观指标。方法 将5位受试者暴露在高级空间定向障碍示范器的宽视野屏幕旋转的视动映像前,同时记录其12导脑电图。视图是一幅布满星星的天空,它围绕X轴以45°/  相似文献   

8.
飞行员脑应激疲劳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空战使飞行员脑应激疲劳成为突出问题并严重影响飞行任务的完成,已引起航空医学的关注。1 飞行员脑应激疲劳的概念及机制1.1 概念 疲劳是机体各系统出现功能性障碍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反映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恶劣的神经一精神刺激可造成神经系统疲劳,而且这种表现可能是最早和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飞行员(尤其是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疲劳有  相似文献   

9.
脑电联合同步功能MRI在局灶性癫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模式的脑电同步功能MR成像(EEG-fMRI)技术在局灶性癫痫患者间期痫样放电引起的脑区激活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局灶性癫痫患者进行EEG-fMRI数据采集;以间期痫样放电的事件相关设计模式对fMRI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癫痫放电引起脑激活的时空分布情况。并与MR结构成像病灶定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例患者中,共采集到10例患者的18次有效EEG-fMRI数据。与结构病灶相对比,11次数据显示定位结果较好,5次结果尚可,2次结果不佳;其中6例患者2次采集的定位结果相同。18次扫描结果均显示激活大脑对侧的小脑有稳定的激活;10次结果中丘脑有正激活信号,9次有位于典型的缺省状态分布脑区的负激活信号。结论EEG-fMRI技术利用多模态神经成像技术的优点,在癫痫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前言 躯体重力错觉是由持续性线加速度引发的一类空间定向障碍。我们分析了发生躯体重力错觉时的脑地形图,评估其作为空间定向障碍客观参数的可能性。方法 5位受试者在高级空间定向障碍示范器上被暴露于线加速度下体验躯体重力错觉,同时进行12导脑电图记录。在给每次加速度时,在屏幕上显示一种视映像(雾,可见的天地线)。应用正态多项式插值法计算10维向量,再描绘出2维脑电地形图。结果 多项式向量的双向多元方差分析显示:除了躯体重力错觉的主观值有显著差异外,视觉刺激在α低频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右侧额部及枕区电极所记录的2维脑地形图显示在给雾视觉映像时的α低频带峰值均高于给视觉天地线时。结论 视觉刺激不仅影响躯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梗死 (DCI)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方法 回顾近 6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30例 ,分析发生DCI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内环境因素和DCI防治效果。 结果 DCI者 5 1例 ,占 15 .5 % (5 1 330 ) ,其中发生在伤后低血压休克、低钠血症患者分别为 30 .2 % (16 5 3)和 2 8.6 % (14 4 9) ,是DCI发生重要的危险因素 (P <0 .0 5 ) ;损伤累及脑深部和中线基底部时 ,DCI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为 2 1.6 % (40 185 ) (P <0 .0 5 ) ,预后较差 ;增容扩管 (白蛋白及尼莫地平 )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DCI发生率分别为 7.6 % (8 10 6 )和 8.6 % (3 35 ) ,发生率显著减少 ,预后较好 (P <0 .0 5 )。 结论 低血压休克、低钠血症、损伤累及脑深部和中线基底部是引起DCI的主要危险因素 ;积极清除积血压迫 ,引流蛛网膜下腔出血 ,维护正常内环境 ,白蛋白、尼莫地平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应用 ,可较好地防治DCI。  相似文献   

12.
一侧大脑损伤患者两侧半球压力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一侧大脑损伤后两侧半球压力梯度的变化及开颅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4例一侧大脑额、颞叶脑挫伤、硬膜下脑内血肿的患者,CT显示伤侧有占位效应、中线向对侧移位.入院后即分别于两侧额部钻颅置入光导纤维传感器行两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压(BPP)监护,所有患者都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收集两侧大脑半球BPP数据,并行配对分析. 结果 术前监测的两侧B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当时、术后24 h、48 h监测的两侧B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两侧脑组织压力均比手术前明显下降. 结论 为及时掌握颅内准确信息,BPP监护传感器应放置于伤侧大脑半球为宜.当一侧大脑损伤、出血时,伤侧大脑半球便成为颅内压增高的源头,并与对侧大脑半球形成了压力梯度.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不但有效降低了颅内压,还消除了两侧大脑半球的压力梯度,移位的脑组织能得以复位.  相似文献   

13.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12月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116例颅脑创伤患者(重型112例,中型3例,轻型1例),全部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行颅内压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包括药物降颅内压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生存74例,42例重型患者死亡.GCS 3~5分组共75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44%;GCS 6~8分组37例,死亡9例,病死率24%;GCS 9~15分组4例,无死亡.结论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并对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GCS评分低、颅内压高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急性脑损伤昏迷大鼠中脑神经组织中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正中液压脑损伤致伤体系,对大鼠进行中等力度致伤,伤后1 h取大鼠中脑组织,经RNA抽提检测后,利用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扫描杂交结果并对荧光强度进行标准化后行统计分析. 结果 芯片杂交结果表明,损伤昏迷大鼠中脑节段脑组织中,33种microRNA表达上调,38种microRNA表达下降. 结论 损伤昏迷大鼠中脑神经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谱出现特征性变化,可能为损伤昏迷的致伤机制,也可能是昏迷保护的神经生物学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探讨颅脑爆震伤后不同时间段脑局部代谢变化.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和创伤组(35只),采用600 mgTNT当量纸雷管在创伤组兔脑上方约6.5 cm垂直距离爆炸,于伤后1,6,12,24 h、3,7,14 d用磁共振波谱技术观测动物存活情况,并检测脑损伤区病理及磁共振波谱表现,观察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Cr在爆震伤后随时间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 创伤组兔存活时间在7 d以上,病理及常规MRI示脑挫伤病灶;NAA/Cr均值在损伤后1 h明显下降,持续至伤后24 h,24 h后义上升,7 d后再次下降.Cho/Cr均值在损伤1 h后即明显升高,12 h后下降,3 d后义逐渐升高.结论 磁共振波谱技术可反映兔颅脑爆炸伤不同时间段局部组织的代谢变化,为了解爆雀伤后局部组织变化情况及判断组织损伤类型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c changes in different episodes by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after explosive brain injury in rabbits. Methods Fortyfiv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ight groups, ie, normal control group( 10 rabbits) and trauma group (35 rabbits). The explosive injury in trauma group was induced by explosion of 600 mg TNT equivalent of paper detonators at 6.5 cm above the rabbit brain. The rabbits in trauma group was divided into 1,6, 12, 24 hours, 3, 7, 14 days subgroups (6 rabbits per group). The survival rate was observ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explosive injury. The MR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c changes including N-acetylaspartate (NAA)/creatine (Cr) ratio and choline(Cho)/Cr ratio as well as evolution of blast injuries over time. Results The rabbits survived for overseven days in the trauma groups, with typical brain contusion manifested by pathological and conventional MRI.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NAA/Cr ratio was markedly decreased at one hour after injury, slightly rose again at 24 hours and fell again after seven days. The Cho/Cr ratio was markedly increased at one hour after injury, slightly fell again at 12 hours and rose again at three days after injury.Conclusions MRS can manifest the 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c changes of rabbits with explosive injury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hence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local tissue changes and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tissue damage after blast injury.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型脑损伤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20例,行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分析PbtO2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1)患者PbtO2在监测期内的变化有4种形式.在伤后立即或早期出现PbtO2进行性下降者提示预后不良.(2)伤后CPP、PaO2、PaCO2明显影响患者PbtO2.(3)电极的平均零点漂移为(1.5±0.8) mm Hg,平均灵敏度漂移为(-0.9±15.3)%;没有发生与插入电极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组织氧分压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准确的脑氧监测方法,可反映出重型脑损伤后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并有助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后脑盐耗综合征的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脑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14例颅脑损伤后CSWS的临床资料。结果CSWS患者除了血钠降低、尿钠增高外,还有意识的改变,同时有中心静脉压降低和心率增快。结论血容量改变是和其他中枢性低钠血症相鉴别的重要指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CSWS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线粒体超微结构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液压打击(FPI)制作中度TBI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常温TBI组(肛温36~37℃)、亚低温TBI组(肛温31~33℃,低温持续2 h).各组于脑外伤后2,24 h、3 d和7 d断头取脑,取伤侧海马组织固定,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改变.差速离心法提取伤侧大脑线粒体,采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的氧呼吸速率,计算呼吸控制比(RCR)值和磷氧比值(P/O).结果 (1)电镜下常温TBI组线粒体结构形态损伤程度较重,亚低温TBI组线粒体形态基本完好;(2)线粒体RCR值和P/O值在TBI后2 h就显著下降,以24 h为最低(P<0.01),在7 d时RCR仍然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O值恢复正常.亚低温TBI组线粒体RCR值变化趋势同常温TBI组,但在3 d内RCR值均显著高于常温TBI组,P/O值在3 d后恢复正常.结论 TBI后,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亚低温可以明显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保护线粒体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胸部CT扫描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两家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63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早期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早期头部CT扫描加胸部X线片(2000年1月-2006年10月);B组:早期头部、胸部CT平扫(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比较救治效果.结果 A组84例,年龄(49±20)岁;B组79例,年龄(48±18)岁.A组肺部感染25例(30%),B组肺部感染10例(13%);A组9例(11%)发生ARDS,B组1例(1%)发生ARDS;A组发生神经源件肺水肿8例(10%),B组1例(1%);A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41 d,B组15 d.结论 早期胸部CT扫描有助于明确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的诊断,从而降低肺部感染、ARDS、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脑损伤是脑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脑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日渐推广,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而对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显得较为迫切。本文综述了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为减少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及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