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因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出现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34~44岁,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年,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年,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3~6年。肾脏疾病病程3~23月,患者血压均正常。4例血清肌酐(SCr)均轻度升高(116.7~158.3μmol/L),1例出现低磷血症,2例伴低尿酸血症,2例少量蛋白尿(0.54g/24h和0.57g/24h),1例蛋白尿0.79~1.72g/24h,1例尿蛋白阴性,1例尿糖阳性,4例患者均无镜下血尿,肝功能正常,无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肾活检病理示3例患者光镜下肾小球节段轻度系膜增生,1例合并IgA肾病。4例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均较轻,见小灶性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其中3例伴慢性病变轻~中度,灶性肾小管萎缩、基膜增厚。电镜下均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线粒体外形不规则、变形、体积增大。药物停用后,随访3~25月,3例患者SCr恢复正常,1例SCr稳定,血磷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尿蛋白阴性。结论: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可导致肾脏损害,患者表现轻度肾功能下降,部分患者血清磷、尿酸减低,伴肾小管功能损伤。阿德福韦酯肾脏损害可单独出现,也可和原发性肾脏疾病同时出现。形态学主要表现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电镜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异常增大和变形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白塞病合并肾脏病变的临床和肾脏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组织学特点。方法 分析3例白塞病患者肾脏表现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肾脏活检表现,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与本研究结果对比。结果 3例患者出现肾脏病变时均伴有全身病变活动。2例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肾活检为肾小球病变;另1例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和蛋白尿,肾脏活检为肾小管间质病变,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病变。所有3例的肾脏病变均较轻,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后临床表现减轻。结论 白塞病肾脏受累在临床上不多见,肾脏损害以蛋白尿多见。病理上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均可以受累,而肾血管则均未累及。本研究报道的3例患者均有肾间质病变,肾脏组织学损害较轻微。  相似文献   

3.
肾小球巨大稀少症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小球巨大稀少症(OMN)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确诊的8例OM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选取与本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单纯镜下血尿患者(n=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肾小球数目,并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肾小球直径、计算肾小球面积及体积. 结果:(1)本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1例,起病年龄5~27岁;全部患者无肾脏病家族史;(2)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性蛋白尿,2例高血压,就诊时4例患者血清肌酐升高,6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NAG酶升高者占75%,禁水13h尿渗量下降者6例;全部患者就诊时均无肉眼及镜下血尿;(3)肾活检组织学检查证实OMN患者肾小球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肾小球直径增加,肾小球体积为对照组的2.83倍,8例患者均存在球性及节段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肥大及间质纤维化的比例分别占7例(87.5%)和6例(75%). 结论:OMN患者青少年即起病,无明确家族史,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包括肾小球数目减少和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肥大及间质纤维化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A3243G突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临床症状疑似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患者12例,采外周血提取DNA,检测mtDNA 3243A→G点突变情况。结果共4例携带mtDNA 3243A→G点突变,均存在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即起病年龄早、体型消瘦、伴严重双耳听力损害、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降低及无明显母系遗传史。在测定骨密度的3例患者中,2例骨质疏松,1例骨密度降低。结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的隐匿性,对消瘦、耳聋的年轻患者进行线粒体基因突变筛查及骨代谢评估,有利于及时诊治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患者,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肾脏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提高对此病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肾活检病理资料. 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诊断时平均年龄44.5±9.2岁.所有患者早期均误诊,发病至确诊时间为18.4±13.2月.临床特征:(1)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四肢麻木、肌无力12例(100%),肌电图均示神经源性改变.(2)脏器肿大:肝肿大4例(33.3%)、脾肿大11例(91.7%)、淋巴结肿大4例(33.3%)、肾脏体积增大6例(50%).(3)内分泌病变:男性性功能障碍7例(77.7%)、女性闭经2例(66.7%),甲状腺功能减低10例(83.3%),糖尿病6例(50%).(4)单克隆浆细胞增生,血清M蛋白阳性率9例(75%).(5)皮肤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均有皮肤色素沉着.(6)肾脏损害:水肿11例(91.7%);少量蛋白尿8例(66.7%);镜下血尿1例(8.3%);血清肌酐升高6例(50%);尿酸升高11例(91.7%).4例患者行肾活检,病理特点:(1)肾小球系膜病变明显(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系膜溶解);(2)肾小球内皮细胞病变突出;(3)未见免疫复合物沉积. 结论:POEMS综合征临床累及多系统,症状复杂,容易漏诊、误诊.肾脏损害并非少见,少量蛋白尿为主,可伴肾功能不全,病理活检组织学改变以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病变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母系遗传性糖尿病伴耳聋(MIDD)患者的临床及mtDNA A3243G点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5个MIDD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以及部分外周血白细胞DNA标本,检测mtDNA A3243G点突变情况.结果 5个家系患者共24例,平均发病年龄约33岁;临床表型包括MIDD、线粒体糖尿病、感音神经性耳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发作以及线粒体心肌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耳聋、卒中样发作、心悸等症状.有16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查,12例发现mtDNA A3243G点突变.结论 MIDD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异质性明显,耳蜗神经及胰腺最易受累,mtDNAA3243G突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雷永富  李敏 《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2):819-822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与慢性肾脏病(CKD)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纳入于我科住院的T2DM患者1118例,根据是否合并CKD将其分为CKD组205例和非CKD(NCKD)组91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CKD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CKD检出率高于单纯T2DM患者(P<0.001)。CKD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T2DM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NCKD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低于NCK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3、T2DM病程、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与蛋白尿伴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独立相关;FT3、性别及收缩压与蛋白尿独立相关;TT4、FT3、T2DM病程、年龄、LDL-C、舒张压与eGFR下降独立相关;FT3为蛋白尿、eGFR下降及蛋白尿伴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伴CKD的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单纯T2DM患者不同,其中FT3是蛋白尿、eGFR下降及蛋白尿伴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影响CKD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8例致密物沉积病(DDD)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反应,旨在提高对DD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对经临床、肾脏病理(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确诊的8例DD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1)一般情况:8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起病时平均年龄(18.4±9.20)岁(8~32岁),至肾活检时平均病程(2.49±2.04)年(0.17~7年).(2)临床特征:患者均有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 g/24h)和镜下血尿,伴肉眼血尿、高血压、血清肌酐升高、低补体血症和贫血者分别为3、5、2、6和5例.均未见部分脂肪营养不良与眼脉络膜疣.(3)病理特点:光镜下7例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肾小球细胞数并无明显增加,肾小球基膜(GBM)病变明显,GBM嗜伊红性明显增强,PAS强阳性.免疫病理以C3为主,伴(或)不伴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状或绸带状沉积,部分可沉积于肾小管基膜和包曼囊壁.电镜下均表现为GBM内伴(或)不伴肾小管基膜内、包曼囊壁有高电子致密物沉积.(4)治疗及疗效:有5例患者入院前接受泼尼松、环磷酰胺和(或)环孢素治疗,无明显效果,有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曾接受雷公藤多甙治疗,尿蛋白减少.诊断明确后有6例患者回访,均先后接受雷公藤多甙治疗者,尿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有1例先接受泼尼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2年无效,切换为雷公藤多甙治疗3月后尿蛋白有所减少. 结论:(1)对青少年,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高血压,尤其合并低补体C3血症与贫血,对一般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要警惕DDD.(2)肾脏病理光镜下突出病理改变在GBM,表现为嗜伊红性明显增强,PAS强阳性.免疫病理以C3为主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状或绸带状沉积,电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3)DDD对一般的免疫抑制治疗无效,有7例患者接受雷公藤多甙治疗,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雷公藤多甙对DDD的确切疗效有待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等。最新数据表明,DKD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首要病因~([1])。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研究)发现,相较无糖尿病者,人均会减寿9年,死亡率翻了一番~([2])。研究发现,大多数DM遵循经典的蛋白尿途径进展到糖尿病肾脏损害,但部分1型和2型DM患者未经过经典蛋白尿途径而演变为DKD,即无蛋白尿型糖尿病肾病(NADKD)。本文就NADKD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us with polyangiitis,EGPA)肾脏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17年EGPA患者住院病例,对并发肾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73例EGPA患者中17例(23.3%)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受累。2例患者以肾脏受累为首发表现。EGPA肾脏受累患者中5例为女性,12例为男性;平均年龄(43.5±14.1)岁;病程平均(51.5±92.9)个月。17例EGPA并发肾脏受累患者中鼻部受累15例,哮喘13例,外周神经受累13例,肺内病变12例,皮肤受累7例,心脏受累4例,消化道受累3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例。17例肾脏受累患者中,14例ANCA阳性,比无肾脏受累患者阳性率显著増高(82.4%vs.20.8%,P0.001)。肾脏受累方面:15例患者出现血尿,14例出现蛋白尿,8例患者肌酐升高,3例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2例患者进行了肾脏活检,病理均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坏死,伴新月体形成。15例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效果好。结论 EGPA患者可出现肾脏受累,肾脏受累常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少数出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EGPA出现肾脏受累的患者ANCA阳性多见。应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