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底动脉尖(TOB)综合征:是指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发病症状多样,特异性不突出,且临床预后多不良,及早发现及早期干预,对病情估计及提高就治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局部解剖 基底动脉尖(TOB)是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内的五条血管即2条大脑后动脉、两条小脑上动脉以及基底动脉顶端,形成一个"干"字.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的终末支,绕过大脑脚跨过小脑幕切迹,最后达距状裂,供应枕叶内侧面和颞叶的底面,还发出许多小支,供应丘脑的内测部、大脑脚的内侧部及外侧膝状体.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部位(两条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其供血区多发性脑梗死,由Caplan于1980年首次报道。本病起病凶险,临床表现多样,致残率及病死率高,故应重视。现将本院收治的11例TOBS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玉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51-185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是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发出的左右大脑后动脉及左右小脑上动脉,5支动脉闭塞引起多部位的梗死临床综合征,造成中脑、枕叶、丘脑及颞叶皮质等部位的梗死。TOB所致的心血管功能紊乱而致的肺内水肿系肺脑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亦称为脑源性肺水肿.见于各种病因所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α-肾上腺素能神经冲动增加,使周围血管收缩,左心室排血阻力增高,引起毛细血管,左心室舒张终末压升高,而致肺水肿,临床主要表现为原发病数分钟内发生气短,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弥漫性湿哕音。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25例该病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1980年首先由Caplan发现并命名,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部位(两条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动脉闭塞所致其供血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和颞叶内侧)多发性梗死。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及影像学(特别是MR)的发展,确诊的TOBS病例增多。现将我院收治TOBS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疾、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TO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头CT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毕连祝  毕利民 《河北医药》2008,30(12):1912-191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BS)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组成“干”字结构的5条血管(即双侧大脑后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自1980年,Caplan首次报道以来[1],国内外均有相继病例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8例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萍  李金燕 《安徽医药》2006,10(3):217-21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部位(两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动脉闭塞所致其供血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和颞叶内侧)多发性脑梗死.1980年首先由Caplan报道[1].近年随着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及影象学(特别是MRI)的进展,确诊的TOBS病例增多.自2000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共收住TOBS病人20例,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提出,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椎基底动脉系血管病列出。随着辅助检查头CT及MRI的广泛应用,确诊为TOB的患者越来越多,现将我科2002年以来所收治的11例TOB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系指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范围内5条动脉的分叉部即左右大脑中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血液循环障碍,1980年由  相似文献   

10.
颅内宽颈动脉瘤(颈宽≥4 mm,或者瘤颈体比≥1∶2)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弱项。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占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50%左右, GDC使得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以及疗效都有很大的提高[1]。基底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是利用三维弹簧圈的“成篮性”或应用辅助技术如球囊、双微导管、支架等,将宽颈动脉瘤变为相对窄颈的囊状动脉瘤,使得复杂动脉瘤的治疗简单化,治疗难度降低。本文综述近年来弹簧圈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宽颈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由Caplan首先提出的,基底动脉尖顶端2cm内有5条血管交叉,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了“干”字型结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该区域的循环障碍,幕上幕下的脑组织同时受累,包括中脑、丘脑、丘脑下部、脑干上部、小脑、枕叶和颞叶的梗死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宋贺  王东  张金峰  张向艳  李建华 《河北医药》2013,35(15):2312-2313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占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50%左右[1],因其与脑干比邻,多为宽颈及大动脉瘤,长期随访如果破裂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不予治疗,几乎所有病例在3~6年内因再出血死亡或重残,再出血几率较前循环动脉瘤比高2~3倍[2],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保守治疗预后极差。开颅手术治疗的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都很大,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本文回顾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应用双微管技术血管内栓  相似文献   

13.
曹颖  梁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2):306-306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指以基底动脉为中心的周围2cm范围内的5条血管(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1条基底动脉)的分叉部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该区域血液循环障碍,使其供血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及颞叶内侧等部位)发生多发性梗塞,从而产生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瞳孔改变等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临床症侯群。该病由Caplsn在1980年首先提出,临床上少见,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TOBS患者26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系因基底动脉顶端狭窄或闭塞所致,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收集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对其CT、MRI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它的概念最早由Caplan在1980年提出,现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单独列出.系由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 cm范围的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神经内科急症、重症,研究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早期溶栓治疗,加强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方法2001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36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25例进行一般治疗,11例进行溶栓治疗;同时对36例TOB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史为其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眩晕、意识障碍、眼征、运动障碍为主征;影像学以中脑、双侧丘脑、双侧小脑为病灶多发区;愈后:溶栓治疗11例,死亡1例,非溶栓治疗25例,死亡5例。结论TOB诊断主要依赖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早期溶栓治疗能减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底动脉尖端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TBS)在1980年由 Caplan(Neuro-logy 1980;30:72)首先提出,系指基底动脉顶端2cm 范围内的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足由Caplan(1980年)首先报导并命名的。系由左、右小脑上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cm范围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我院于2000年1月-2003年1月收治TOBS21例,本研究对21例TOBS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TOBS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ROB)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笔者对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36例TOB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患者以老年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体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 TOB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表现,死因主要位脑疝,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例TOB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异常、偏盲及皮质盲、偏瘫或四肢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改变以丘脑、脑干、枕叶为主.头颅CT特征性改变为双侧丘脑、中脑或桥脑部中央及旁中央区低密度;MRI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MRI对该病诊断更敏感,能早期发现并可及时跟踪病情变化;脑血管造影(DSA)可明确血管狭窄部位。术中溶栓治疗效果好。结论 TOB综合征同时有幕上和幕下多处梗塞,主要病因为栓塞和血栓形成,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早期发现,及时溶栓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