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萍 《武警医学》2007,18(5):400-400
你了解慢性胃炎吗? 慢性胃炎极为常见,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临床分为两种:(1)慢性浅表性胃炎;(2)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2.
310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10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侧情况。方法:用电子胃镜和病理组织涂片染色检测31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结果: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71.6%。(222/310)、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73.6%、慢性萎缩性胃炎61.7%、残胃炎68.0%。三者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不同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炎活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107例中男86例,女21例;年龄19~70岁。胃镜用日本Olympus GIF-P_3及GIF-D_4,胃电图仪采用安徽省合肥科学仪器厂研制的EGG-IA型。两项检查相隔1~3天,个别在7天内进行。胃电图检查在电极安放后静卧10min开始记录,并按1983年12月28日鉴定会通过的“胃电图参考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胃镜与胃电图诊断采用双盲法。两项检查均按第一诊断统计;胃电圈可疑疾病如与胃镜诊断符合者按相符统计。结果:球部溃疡23例符合率为30.4%;单发胃溃疡12例符合率58.0%,多发者8例仅符合12.5%。浅表性胃炎(28例)符合牢最高为60.7%,而萎缩性胃炎(5例)仅20  相似文献   

4.
对693例各种胃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胃枯膜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探讨幽门螺旋菌的致病作用。结果:98份样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旋菌59例,其中慢性胃炎阳性率62.7% (浅表性胃炎阳性率最高,达91.1%),消化性溃疡阳性率57.4%;在慢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病理切片中可检出,仍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达91.1%。15例幽门螺旋菌阳性消化性的溃疡患者,经TDB治疗4周后有12例细菌消失,并伴有组织形态学改变。幽门螺旋菌感染与胃粘膜浸润程度有密切关系。本项研究表明,幽门螺旋菌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分离阳性率较高,单纯浅表性胃炎最高。临床对消化性溃疡TDB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高原地区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理变迁和溃疡转归的短期影响。方法:对Hp阳性的37例慢性胃炎和30例溃疡患者均给予以洛赛克为中心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一周疗法,停药一月后复查Hp并观察胃镜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与根除Hp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统计Hp根除组和未根除组溃疡的愈合率。结果:37例慢性胃炎中32例Hp被根除,30例溃疡中14例Hp被根除(2例未复查),平均Hp根除率70.77%;Hp根除前慢性胃炎组中有19例胃炎活动,治疗后16例Hp被根除,根除者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100%,而3例Hp未根除者仅1例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33.33%(P<0.05);28例溃疡在Hp根除治疗前均有胃炎活动的病理组织学改变,14例Hp根除者中,13例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92.86%,14例Hp未根除者中,只有6例胃炎活动完全消退,消退率42.86%(P<0.05);所有的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胃窦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两组Hp根除前后其上述病理组织学变化均无明显改善(P>0.05);Hp根除组溃疡全部愈合,愈合率达100%,未根除组只有8例愈合,愈合率为57.14%,两组比较Hp根除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未根除组(P<0.05)。结论:根除Hp感染可使绝大部分胃炎的活动性消退,并可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率,而Hp根除后短时间内无慢性胃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逆转的病理组织学表现,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内镜检出的军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镜室2007年5月—2008年5月5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资料,并与同期慢性胃炎进行比较。结果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军人患者内镜检查共723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53例,检出率达到7.33%,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为主,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液糊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黏膜上可见胆汁淤块,黏膜充血,变脆或糜烂、出血、斑点。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下层水肿,黏膜层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快速尿素酶试验单纯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与同期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2%,58.6%。经4周规律性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同慢性胃炎),内镜特征具诊断意义。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慢性胃炎低,认为胆汁反流是本病独特的致病因素。军人因职业特点,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高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炎具有广泛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 ,如浅表性胃炎、弥漫性胃炎及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统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最主要病因之一 ,是某些胃病的促发因子[1] 。慢性胃炎 85 %感染幽门螺杆菌。为此 ,对 2 0 0例慢性胃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变的发生和进展程度有一定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 ,经内镜检查 10 0 0例 ,诊断慢性胃炎 2 0 0例 ,其中男 92例 ,…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前段时间因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和餐后饱胀而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医生让我做了胃镜检查,结果诊断我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请问: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在平时饮食时应注意些什么呢?92354部队徐新建徐新建同志: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该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返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患者不宜大量喝啤酒大量饮用啤酒不但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而且可以使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反复或加重。据研究,胃黏膜主要合成一种叫做前列腺素E的物质,而前列腺素E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如果前列腺素E缺乏,可引起胃黏膜损害;而给以适量前列腺素E,则能保护胃黏膜。国内外研究皆证明,饮用一定量啤酒可抑制或减少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临床实践也证明,慢性胃炎病人大量饮用啤酒后,都比较普遍地感到上腹胀满、烧灼感加重、嗳气频繁和食欲减退,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症状尤其显著。胃镜下可见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们汽车连有多名战友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听老驾驶员讲,胃炎是汽车驾驶员的“职业病”。请问,汽车驾驶员真的易患胃炎吗?53860部队刘志军刘志军同志:慢性胃炎确是驾驶员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资料载,非驾驶人员胃炎的患病率为36.5%,而驾驶员的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 EGG)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老年人的胃电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两组胃电图的频率和振幅的均数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糖尿病组胃电图频率的紊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组的胃电频率紊乱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胃肌电活动频率有改变,此改变与血糖水平相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EGG检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基层社区医院,每日门诊接诊的此类患者比例较高,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理化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相关。2008~2011年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浅表性胃炎87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禹丞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4,3(2):108-108,I015
囊性胃炎(cystic gastritis)属慢性胃炎一种类型,比较少见,其特点是在炎症基础上粘液腺呈囊性扩张导致粘膜及粘膜下囊肿形成,Nikolai在1965年报告二例局限性囊性胃炎,一例病变局限于幽门窦,另一例发生于过去因十二指肠溃疡作为胃切除的吻合处,这二例在X线检查时均疑胃癌,最近我院遇见一例残胃处囊性胃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机性访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就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15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的方法。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除食物选择的自我管理能力外,其余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一种以改变患者动机的干预方法,动机性访谈应推广到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76例慢性胃炎(C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测定全血和胃液乙酰胆碱(Ach),并检测胃窦部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指标,同时测定18例健康对照组全血Ach.结果:Ach在CG、PU及对照组间、不同胃炎程度间、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胃炎间、以及Hp阳性与阴性间均无差异;Hp阳性率在PU患者高于CG、活动性高于非活动性胃炎、并随胃炎程度加重而增高;清除Hp后PU愈合、胃炎改善.提示Hp感染是CG和PU的病因之一,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不是其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飞行人员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有研究表明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 [1 ] 。为进一步研究 HP感染途径 ,了解HP在飞行人员中的感染情况 ,笔者对有胃炎的空、地勤人员进行唾液及胃粘膜 HP检测 ,检验胃粘膜 HP与唾液 HP的相关性。一、对象无胃病症状的飞行人员 10 3名。有胃病症状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飞行人员 45名 ,男性 ,年龄 2 7~ 5 2岁。无胃病症状的地勤人员 5 1名。有胃病症状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相似文献   

17.
自1986年9月以来,采用合肥科学仪器厂研制的EGG-IA型胃电图仪,对胃疾患者及正常人进行描记诊断。胃电诊断浅表性胃炎823例、萎缩性胃炎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胃溃疡15例,胃节律紊乱综合征86例、胃癌36例;正常50名。其中有胃镜对照250例,其符合百分率分别为浅表性胃炎82.7%,萎缩性胃炎82.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0%,胃溃疡83.3%,胃癌83.3%。正常组30名全部符合,余850例  相似文献   

18.
1983年Morshall和Warren以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1],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受到了医学消化界学者和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本世纪末期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HP的发现和研究给慢性胃炎、PU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带来了新的观念,推动了慢性胃炎尤其是PU的发病学和治疗学研究的革命性变化,成为国内外消化系统疾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9.
已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感染可引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发生也有关。目前国内检测Hp的方法有:结合胃镜检查进行的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染色法以及抽血进行的抗Hp-IgG抗体检查,细菌培养,粘膜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文献报导成年人发病率约为20%。其病理分类不一,多年来一直采用Schindler分类方法把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及肥厚性三种。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粘膜的渗出、变性和萎缩,故又称胃粘膜炎。我们将钡餐检查中,胃粘膜的改变视为胃炎的直接征象,炎症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