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确诊,研究高校教师颈源性头痛发病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在烟台某两所高校600名31~60岁的教师中,进行颈源性头痛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在49名确诊患者中,根据年龄分组,分析各年龄组的发病相关因素。[结果]某高校教师中颈源性头痛的发病与年龄、外伤、每日低头工作时长、每日电脑工作时长、视线与屏幕角度有关。颈源性头痛总患病率为8.51%,41岁以上年龄组是颈源性头痛的主要发病群体。[结论]高校教师颈源性头痛患病受长期伏案工作,应用电脑工作时不注意姿势及视角等多种因素影响。改变工作习惯和工作姿势是预防颈源性头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某煤矿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2007~2008年对龙岩市某煤矿井下作业工人142名进行心电图检查,并选择不接触有害因素的145名进行对照。[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接触组为59.16%,对照组为34.48%(P0.01)。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检出率,接触组分别为25.35%、21.83%,对照组分别为8.97%、8.28%(P0.01)。接触组心电图异常检出常率,30岁、30~39岁、≥40岁的分别为71.93%、67.86%、41.38%(P0.05);工龄5年、5~14年、≥15年的分别为57.45%、74.07%、41.46%(P0.01)。[结论]长时间在井下作业可造成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年龄大、工龄长者异常改变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2004年济南市部分企业电焊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电焊作业对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电焊作业工人310名和对照组未接触电焊作业人员300名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10名工人心电图异常者125人,异常率40.32%;心电图表现以心肌劳累、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改变为主,工龄长者心电图异常率高。对照组300名心电图异常者54人,异常率18.00%(P〈0.01)。[结论]电焊作业对工人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所以电焊作业工人应加强个人防护,定期体检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李晶 《中国校医》2013,27(3):171
目的分析2012年度安庆市某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体检心电图异常分布情况,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保健提供指导,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将某高校195例离退休教职工以年龄分组,分析不同年龄组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了解心电图异常与年龄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的异常心电图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结果 195例健康体检者中异常者95例,占受检者48.72%,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70岁以上异常率急剧增加。其中ST-T改变为各年龄段异常心电图比例最高者,占20.51%,其次为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结论该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丽  徐静静 《中国校医》2014,28(3):196-197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中40岁以上人群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方法调查了2012年成都市某高校1 934名年龄≥40岁的教师血糖值。结果高校教师中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blood glucose IFG)患病率为32.3%,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病率为12.9%,均有随年龄和时间增长的趋势,高于既往研究,且50岁以后是IFG高发年龄(P<0.05),60岁以后是DM高发年龄(P0.05)。结论高校教师中糖代谢异常的高患病率值得我们重视,尤其对IFG人群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校在职职工血脂血糖异常分布状况,探讨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8例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并进行分析。结果男女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6.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p<0.05);男女血糖异常检出率为6.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3,p>0.05)。~30岁,~40岁,~50岁,~60岁各年龄段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2%,17.1%,33.1%,45.3%;血糖异常检出率分别为0,1.4%,4.4%,8.5%。结论在职职工血脂、血糖异常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血脂异常检出率男性较女性尤为显著,血糖异常检出率两性无显著差别。提示应对高校在职职工定期进行血脂血糖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阳县2~12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含量超标状况。[方法]按照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标准,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县城和乡村小学或幼儿园健康儿童进行血铅检测。[结果]调查6879人,血铅异常者1 962人,异常率为28.52%,均为中度以下异常。城乡儿童血铅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血铅超标机率增加。[结论]农村儿童血铅水平超标现象低于城区和工业发达地区,但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客运列车乘务员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及分布状况。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1326名客运列车乘务员进行心电图检测。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26名客运乘务员中,心电图异常者357(26.9%)人,不同性别心电图异常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39,p=0.508)。经趋势卡方检验,随年龄增长心电图异常率呈现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2=36.498,p<0.001)。心电图诊断分类中,ST-T改变的异常检出人数最多,为64(4.8%)人,占所有心电图异常人数的17.9%。心电图异常组的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比心电图正常组的高,且两组生化指标异常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980,p=0.001)。结论心电图异常与年龄相关,心电图异常者生化指标异常率也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洗煤厂煤尘接触者心电图的改变,早期发现心电图变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某洗煤厂煤尘接触者294人为观察组,该厂不接触煤尘者280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27.21%,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为10.71%,观察组ST-T异常及窦性心动过缓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除56~60岁年龄段外,其他各年龄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除21~25年及36年以上接尘工龄段外,其他各接尘工龄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46~50岁、接尘工龄16~20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部分人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结论洗煤厂煤尘对接触人员的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接尘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改善作业环境,保证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赵晓斌 《中国校医》1999,13(2):89-89
1997年12月我们对某中学在职教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共体检142人,其中男83人,女59人。男:女=1.41:1。平均年龄34岁,最大60岁,最小20岁。检查项目包括内外科常规检查、胸部X片、心电图、乙肝二对半、肝功能、血糖、血脂、AFP、B超(肝、胆、胰、肾、脾)。142名教职工中,各项检查均正常者72人,占50.7%,体检1项以上异常者四人,占M.5%,体检2项以上异常者对人,占148%,总异常率为四.3叽。检出主要疾病分布见表!。某中学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赵晓斌$江苏省锡山市羊尖镇卫生院!214107…  相似文献   

11.
罗金花 《职业与健康》2010,26(9):982-983
目的动态掌握南宁铁路辖区职工心电图异常情况,旨在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控制心血管疾病。方法对2005—2009年12027名职工健康检查中的心电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心电图异常率为23.50%~26.95%;历年的心电图异常率两两比较,只有2005与2009年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职工心电图异常率为23.42%~30.69%,且18~30岁和51~60岁年龄组心电图的异常率分别与31~40岁、41~5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30岁的窦性心律失常检出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ST段、T波改变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结论心电图异常尤以18~30岁、51~60岁年龄组明显,且低年龄组职工的窦性心律失常多于高年龄组,ST段、T波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高中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各项规定及其分类方法,对胜利油田1999~2008年参加高考体检学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8年累计体检33591人,完全合格的2394人,合格率为7.130%合格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报考专业受限者31187人,专业受限率为92.84%.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合格率(8.12%)高于女生(6.63%),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1);报考专业受限率为92.84%,考生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和身高不足,分别占受限人数的82.61%和11.30%。不合格考生10人,不合格率为0.03%;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病或其它器质性疾病。[结论]胜利油田高考生体检合格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合格率较低,而报考专业受限率逐年升高。考生视力低下极为严重。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提高综合素质应做为当前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而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做好疾病的预防。方法对2008年我校401名女教职工的健康体检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分剐为17.21%、21.95%、5.74%、41.15%,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B超异常的检出率高于青年组,心电图异常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女教职工代谢相关性疾病和妇科疾病不容乐观,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女教职工保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孙太欣  王磊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01-2704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进行脑血管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教职工2 539人进行基本资料采集及健康检查,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病、糖尿病、眼底动脉硬化患病率分别为27.7%、12.4%和12.1%,且随年龄增长,各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超重患病率为51.0%,吸烟率19.8%,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8.6%。男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超重肥胖及吸烟患病率均高于女性。结论该高校教职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致患病率高,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预防管理措施,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李淑华 《职业与健康》2014,(20):2872-2874
目的了解工人长期持续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引起的心脏功能改变特征。方法采用定群、纵向研究方法分析研究269名低浓度硫化氢职业接触者2012年在岗期间和2009年岗前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2012年心电图异常率(39.03%)高于2009年(2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电轴偏移、肢导低电压、ST-T改变与2009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2年男女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2009年,男性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心电图异常率46-52岁组〉26-35岁组〉36-45岁组,46-52岁组与36-45岁组、26-35岁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年度间相比,2012年各年龄组异常率均高于2009年,46-52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持续职业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和急性硫化氢中毒一样可以导致心脏功能损害,表现出心电图异常,可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吉顺福  樊卫萍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04-2105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某高校949名教职工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参加健康检查的949名人员中有582人检出各种不同疾病,总检出率为61.33%,男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检人员中,以高血脂检出率为最高(22.66%),脂肪肝检出率次之(21.07%)。529名女性受检人员有185例检出各种妇科疾病,检出率为34.97%。妇科疾病中以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最高(14.37%),慢性宫颈炎检出率次之(9.83%),阴道炎检出率位居第3(7.75%)。结论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高校教职工医疗保健工作,重视教职工定期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琳琳  徐令兰  张明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2):1118-1119
[目的]了解章丘市在职教师高血压患病状况,以便为教师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参加健康检查6000名在职教师的血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高血压1050人,患病率17.50%;其中城区教师高血压患病率19.42%,乡镇教师高血压患病率17.1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教师高血压843人,患病率25.32%;女教师高血压207人,患病率7.7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初中、高中在职教师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5.46%、16.77%、21.40%,高中在职教师与小学、初中在职教师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在职教师人群中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干预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江兰  刘移民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56-1358
目的探讨电焊对作业人员心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某船舶制造业电焊专职人员231人作为电焊作业组,并选择同公司非电焊作业人员192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内科、血压及心电图的检查。结果研究对象内科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心电图异常主要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等。电焊作业组血压异常率为6.1%,对照组为2.6%;电焊作业组心电图异常率为22.1%,对照组为17.7%,两组血压及心电图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暂未发现电焊对作业人员的心血管功能方面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出生地而长期生活于高海拔地区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用回顾性队列调查方法对出生地不同,年龄和生活地区海拔高度一致的三组老年人群进行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平原移居组心电图总异常比例(73.1%)显著高于中度海拔移居组(64.8%)和高原世居组(58.9%)。平原移居组在单项心电轴左偏、窦性心动过速、ST段-T波改变发生率比高原移居组和世居组显著提高(P<0.05);心电轴右偏、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右心室肥厚明显降低(P<0.05)。[结论]长期生活于海拔3000m~4200m地区的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的同龄人,而不同出生地的老人异常项目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尘肺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尘肺期别晋级规律。方法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110名尘肺病患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10名尘肺患者中,B超表现、心电图表现、血压读数、血常规异常率较高,分别为72.73%、66.36%、65.45%、60.00%;晋期19例,晋期率为17.27%,均是从Ⅰ期晋级到Ⅱ期。晋期病例的平均年龄为(75.68±6.15)岁,比没有晋期病例平均年龄(71.80±7.69)岁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开始接尘年龄、平均接尘工龄两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某矿企业尘肺病患者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尘肺随着时间有明确的进展性,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定期健康监护并及时复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