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刘伯承元帅的一席话我与刘伯承元帅接触不是很多,只是有时在外地短期兼职照顾。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个夏天在北戴河,我到他那里访视。刘帅讲了他近来的病情,然后笑着说:"没有什么,人到这个年纪,哪能一点病也没有?  相似文献   

2.
万睿 《家庭医生》2020,(1):56-56
在电视剧《刘伯承元帅》中,刘伯承眼睛被子打中后,拒绝使用麻醉药品,因为他担心大脑受损,影响将来指挥战斗。一百年后的今天,麻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却仍有家长纠结犹豫,拒绝全麻。全麻倒底会不会让人变傻?  相似文献   

3.
不知不觉间,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了。他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 11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其中产生了多少风云人物,毛泽东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概,推动了中国历史的激流。毛泽东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毛泽东,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1976年9月9日逝世,享年83岁。毛泽东的一生都和运动健身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恶劣的战争环境还是和平的年代,毛泽东主席的身体是良好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一靠吃饭,二靠锻炼”。让我们从毛泽东他老人家平生的养生点滴中欣赏和领略那激流勇进、浪花飞溅的激情岁月!  相似文献   

4.
1973年,邓小平从江西回来见到毛泽东,毛泽东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他说了两个字:"等待"。谈到邓小平,人们总会对他"三落三起"的政治人生感兴趣,进而发问:他是怎样面对挫折和逆境的?当别人问他怎么度过最艰难的日子,他总是两个字——"忍耐"。等待,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等待,更能让人体味出发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会见蒙哥马利元帅 毛泽东是功勋卓著、令人敬仰乃至曾被欢呼为“万寿无疆”的一代伟人。对此,毛泽东总是那么理智、冷静而从容。他一生尊崇辩证唯物主义,多次坦然地谈到自己的生死观,体现了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博大的胸怀。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访问中国,受到了热烈欢迎。毛泽东盛情款待,安排、引领他到新中国的许多地方走访、  相似文献   

6.
解放后,中央考虑朱德年岁大了,就尽量减轻他的工作。为此事,毛泽东找朱德谈过多次。对于毛泽东,朱德是深为了解的,从井冈山到中南海,两人几乎一直在一起。他敬佩毛泽东的卓越领导才能,也甘愿做个副手,协助统帅打天下,建设新中国。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中央的安排。1959年,他在第二届全国人代会上当选为人大委员长,直到逝世。  相似文献   

7.
第十五章 刘少奇用真诚胜了“策略”(1) 刚进北京那几年,中南海好几家自己不开伙,都吃食堂。比如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陆定一。这个食堂就设在西楼大厅里,叫特灶。当时,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子恢、张鼎丞、饶漱石等各大区负责人到北京来,也是在特灶吃饭。毛泽东和周恩来住得远,所以在家开了伙。  相似文献   

8.
冯颖 《大众健康》2011,(1):67-67
毛泽东喜欢梳头 据《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记载,“毛泽东喜欢梳头”。1945年,毛泽东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在患病期间,毛泽东依然坚持工作。不过,他每天的梳头次数大大地增加了。他常用的梳子就摆在办公桌上,伸手可及。卫士们十分体谅他的痛楚,每当他停下工作小憩时,便马上拿起梳子为他梳梳头。  相似文献   

9.
1965年1月的一天夜深,陈伯达服了安眠药,迷迷糊糊躺在床上。机要电话铃响了,毛泽东要他马上去一趟!匆匆赶到毛那里。原来,毛泽东要起草一份关于社教运动的文件,由他口授,陈伯达笔记。从毛泽东的话里,陈伯达看出重要“苗头”—毛泽东要整刘少奇!陈伯达记着、记着,安眠药的药力发作了,陈伯达尽力提起精神,却只是机械地记下毛泽东一条条意见,自己的思维变得非常  相似文献   

10.
张淑芳教授是北京同仁医院著名的眼科专家。她长期从事眼科临床、科研与教学,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经常应邀参加外院的会诊及中央领导、外国元首的医疗保健工作,曾亲自为刘伯承元帅成功地做了青光眼手术,多次参加毛泽东、胡志明、西哈努克等中外领导人的医疗会诊工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饮食上跟普通人一样,难免眷恋家乡饭。于存同志是毛泽东的最后一位厨师,从1965年起为毛泽东做了11年的饭。他知道毛泽东爱粗细粮搭配着吃,于是每顿饭都准备两块烤白薯与两根烤玉米棒子。在火上直接烤出的玉米,毛泽东咬着费劲,于师傅就采用嫩玉米,先放在锅里蒸熟,然后象征性地烤一烤。这种熏烤食物毛泽东在家乡时已吃  相似文献   

12.
东月 《健康天地》2010,(10):71-71
<正>1947年10月的一天,刘伯承司令和邓小平政委在湖北蕲春县胡凉亭研究战斗方案,农民孙志先给他们送来一壶茶解渴。孙由于不小心,在倒茶时溅湿了桌上的军用地图,他忙用袖去擦,却碰倒了茶壶,—下子滚到地上摔碎了,孙十分尴尬。刘司令员和邓政委见状,劝慰他不必介意,并立即掏出2块银元,作为赔偿。孙  相似文献   

13.
拐杖是老人健身的法宝,又是富有趣味的健身器械。毛泽东的竹拐杖,跟随他几十年,成为“金不换”的健身棒。他长年南征北战,从韶山到井冈山,又过雪山、草地到延安,长征“两万五千里”,都靠两条腿和一根竹拐杖。到了晚年,他还在用这根拐杖,登韶山、上井冈山、爬南北高峰(杭州)等数十座山。有一次越南胡志明主席提出要跟他换拐杖时,他坚决地说:“不换,不换,还是我的拐杖好。”  相似文献   

14.
开国元勋、共和国元帅刘伯承戎马一生,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边关海防,唯独对南京这片热土情有独钟。他在弥留之际,特别叮嘱身边的同志,希望将自己的骨灰一部分播撒在养育他的祖国山川大地上,另一部分安葬在他曾经工作、学习和生活近7年时间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现南京黄埔路2号大院内。  相似文献   

15.
一群 《现代养生》2014,(19):29-29
毛泽东长期保持充沛的活力,活到了83岁高龄,他的养生心得就是: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这是毛泽东1958年总结出来的"养生十六字诀"。饮食:只吃对的不吃贵的毛泽东的饮食习惯始终保持着农民朴实、简单的本色。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简朴饮食:毛泽东的饮食从不奢华,每餐都是四菜一汤,两个荤菜,两个小菜,一个汤。  相似文献   

16.
一份火葬倡议书 1956年4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央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 会间休息时,秘书把一份实行火葬的倡议书送到毛泽东手中.倡议书是用毛笔书写的正楷字,毛泽东微笑着展开,说:“书法不错嘛!”他从沙发上站起来,拿起一支三号狼毫,挥笔写下三个字——“毛泽东”,顿了顿,又写上当天的日期. 然后,他把毛笔一放,对围在身旁的人笑着说:“你们谁来呀?”  相似文献   

17.
金灿  王平 《长寿》2003,(12)
湖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南岳衡山脚下最近出了一位新闻人物,61岁的唐新成老来竟迷上了“玩泥巴”,而且还“玩”出了名。他用当地的黄泥巴捏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泥塑艺术品,特别是那一组“中华五千年”人物泥塑更是吸引了数千人前来参观。8月下旬,笔者特地采访了这位神奇的老人。从小练就绘画特技1942年5月,唐新成出生在衡山县东湖镇东湖村,小时候家里比较穷,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特别喜欢绘画,只要看到一张好画,他就认真地临摹下来。由于家里穷,唐新成只读到高小毕业就不能再读书了,家里更没有钱送他到外面去学绘画。回到家里,唐新成经常帮…  相似文献   

18.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的所有革命活动,无不与他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紧密相关。但是,毛泽东到了人生的晚年,也和普通老年人一样,身患多种疾病。本文所披露的是,毛泽东晚年如何发病、如何被救治以及终告不治的详情。  相似文献   

19.
朱德突然受到毛泽东严厉的批评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于长年在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的朱德而言,不能不引起深思。朱德已觉察到党在指导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他是力主纠正者之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开始的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李德、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指挥红军作战的“三人团”:李德、博古、周恩来(遵义会议后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详)。中央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李维汉。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员;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