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6年1月收治的54例眼内非磁性异物摘除手术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54例中男38例,女16例,受伤年龄7~58岁;54例均为单眼,其中右眼31例,左眼23例;职业:工人27例,农民19例,学生5例,学前...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96年2月收治一例眼穿孔伤,眼内非磁性异物、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取出眼内异物,原失明眼获得0.8的良好视力,报道如下:患者陆XX,男,对岁,住院号312641。因右眼被玻璃刺伤,疼痛,失明7天,于1996年2月入院。7天前从上海回乡休假,夜间被歹徒用破碎玻璃瓶刺伤额面部皮肤及右眼,在当地卫生院即行睑部皮肤扩创缝合术并包扎右眼,7天后去除眼罩,发现右眼失明,转到我科。自诉右眼有近视史。检查:BP16/11kPa(1kPa=7.5mmHg0,T37.5℃,心肺等正常。右眼视力光感,光投射(+),…  相似文献   

3.
近11年来我院眼外伤住院病例中,眼内异物患者235例,其中非磁性异物21例,占眼内异物总数的8.93%,较张效房报告18.0?%为低。但因摘出眼内非磁性异物困难大,要求高,有必要探讨研究,特将我们的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眼内眶内非磁性异物摘除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手术失误,探讨新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来自国内各地眼内眶内非磁性异物手术失败的124例125眼,把手术失败原因代码应用电子计算机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提示:手术失败相关因素可归纳为16类。获得了眼内异物(Ⅰ)组、眼内眶内兼存异物(Ⅱ)组、眶内异物(Ⅲ)组、以及成人(Ⅳ)组和儿童(Ⅴ)组等各种不同情况下手术失败原因、手术可作率与失败率等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数据资料。结论:眼内眶内异物患者的手术可作率,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而手术失败率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文中总结的手术失败原因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提出的研究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参照后退式玻璃体切除器的工作原理,自制手动后退式(套管式)异物吸引器,成功地摘除2例眼内非磁性细小异物,报告如下: 一、器械制作内管为12~#长针头,内径1mm,顶端磨平焊闭针孔,重于近顶端开侧孔(可依异物大小相应扩大)作为吸孔。外管为16~#针头,外径1.6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5岁。左眼为锌片击伤半小时,急诊见眼前光感,角膜中央横贯裂伤,少许虹膜嵌入,前房下方积血,瞳孔变形,晶体囊破裂、浑浊,眼底不可见。X线眶片见眼内金属异物。局麻下,细心操作,动作轻巧,尽量减少对眼组织的损伤,直接用无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眼内非磁性异物的处理,意见尚不一致。或认为不论有无影响,一律取出;或认为应采用保守疗法。二者均有不利影响。手术摘出异物,即使技术和设备条件优越,对患者的视力均可造成损害。而有些异物并无化学毒性,可耐受很长时间而视力不受影响,因而有人建议用保疗法。目前尚无可靠方法能在异物对眼组织造成不可逆损害之前,即被发现。非磁性异物在眼内的主要危险是铜性异物的分解。过去对铜性异物的分解尚无一种直接测定的方法。晚近用X线能谱测定法能测出眼内金属异物分解出的微量元素,从而避免了眼内非磁性异不论对眼组织有无损害一律取出的弊病。作者将铜性异物植入于兔眼内,经一段时期后,用X线能能谱测定法、眼底镜检查法、及视  相似文献   

8.
我院1974~1985年12年中,共收治眼内异物病人371例,其中非磁性异物42例,占11.32%,在42例非磁性异物病人中;1例1眼3个异物,另1例1眼2个异物,其余40例40眼各1个异物,共计45个异物。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①致伤原因:爆炸伤31例(玻璃试管或瓶爆炸5例;排哑炮爆炸5例;雷管爆炸20例;枪镗爆炸1例),枪弹射击伤2例,刺戳伤3例,敲击伤6例。②异物的类别:在45个异物中;铜27个;铅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内非磁性异物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自1998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眼内非磁性异物41例(41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物最大10mm×9mm×6mm(石片),最小0.5mm×2mm(睫毛)。异物在前房26例,晶状体5例,玻璃体腔9例,视网膜异物1例。采用角膜缘切口27例(其中白内障摘出联合摘出异物5例);睫状体平坦部切口9例;后路切开3例。手术成功取出36例,取出率87.80%;手术未摘出异物者2例;未行手术者1例;眼球摘除者2例。结论对单眼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的葡萄膜炎病例,要想到眼内异物尤其是非磁性异物的可能性。应详细追问病史,充分应用X线、B超、CT、MRI等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内非磁性异物占玻璃体内异物8%,目前仍然是眼科疑难病之一,摘除困难,预后不佳。现将我院1963~1978年42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分析一、一般情况:男性34眼,女性8眼。15岁以下者16眼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2001年12月我们开展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非磁性异物取出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科1982~1986年共收治眼内异物住院病人200例,(204眼)。其中非磁性异物42例(44眼),占21%,现将治疗结果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非磁性异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眼内非磁性异物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异物取出,与传统手术相比,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我们收治5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我们收治5例外伤致玻璃体混浊合并眼内非磁性异物。年龄最小8岁,最大42岁,外伤时间为1周至2月不等。铜异物3例,石块异物和玻璃异物各1例。其中1例伴有牵引性机网膜脱离。手术方法:采用Machemer的玻璃体切除方法(三管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法)。仪器为美国产Deutare工型玻璃体切割机,配备以美国Sic。公司产的玻璃体切割头。5例中有4例联合了巩膜环扎手术,2例行C3Th长效气体眼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技术摘出眼内非磁性异物的方法。方法依据详细和可靠的病史、系统和细致的眼部检查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对486例(486眼)眼内非磁性异物进行准确定位,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摘出不同部位的非磁性异物。结果486例(486眼)的眼内非磁性异物均成功摘出,显微手术对眼球的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好。结论显微手术摘出眼内非磁性异物是很好的治疗方法,手术前对眼内非磁性异物的准确定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1983年至1985年,我院应用75瓦电力手持电磁铁,施行眼内异物摘除术40例,摘除率为92.5%。现将临床资料及手术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38例,女性2例。工人25例,农民13例,学生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5岁。左眼25例,右眼15例。异物最小1×0.5×  相似文献   

16.
对眼内较大的非磁性异物或伴有机化条索包裹牵引视网膜的异物,使用目前常规方法摘出比较困难。在玻璃状体手术进展的启发下,我们参考国外动物实验资料及自己的动物实验体会,试行了平坦部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内非磁性异物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 36例眼内非磁性异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物最大 11mm× 10 mm× 6 mm ,最小 0 .5 mm× 2 mm。前房异物 2 3例 ,玻璃体异物 7例 ,晶状体异物5例 ,视网膜异物 1例。采用角膜缘切口 2 5例 (其中白内障摘除联合取异物 5例 ) ;睫状体扁平部切口 3例 ;后路切口 3例。手术成功取出异物 2 9例 ,取出率 80 .1%;眼球摘除者 3例 ;手术未取出异物者 2例 ;观察未行手术者 2例。结论 对单眼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的色素膜炎病例 ,要想到眼内异物尤其是非磁性异物的可能。应详细追问病史 ,充分应用 X线、B超、CT、MRI等手段尽早明确诊断。在手术时应尽可能在检眼镜观察下按异物定位夹取异物。  相似文献   

18.
眼内异物(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IOFBs)在眼外伤中相对重要,但较少见,眼后节非磁性异物则更罕见.自1970年Machemer首创玻璃体手术以来,随着玻切机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至今玻璃体手术已在国外普及,国内近年亦推广使用,使许多难治的眼后节IOFBs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我院在最近1年内对一组4例少见的眼后节非磁性异物,应用玻璃体手术顺利摘除,另1例眼穿通伤伴有外伤性白内障和嵌入视网膜的非磁性铜片异物,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出异物,联合Ⅰ期PC-IOL植入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科1964—1986年共收容住院眼内异物病人1042例,其中非磁性异物218例,占20.9%。现将治疗情况统计分析如下:统计分析一、性别年龄职别:男174例,女44例,两者差为4:1。年龄分布11—20岁最多71例,21—30岁52例,10岁以下40例,31—40岁29例,41—50岁18例,51岁以上仅8例。职别:学生71例,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16例前房非磁性异物的手术方法、结果、体会和教训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年龄,4~48岁,性别,男12例,女4例。异物性质:木刺、铅笔芯、碎石、火药渣。随访时间,1/2~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