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PAAP法和双缺本夹心ELISA技术检测150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1)寻常型白癜风外周血CD3^+、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活性显著性高于节段型白癜风和正常人(P〈0.01);节段型白癜风CD4^+、CD4^+/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减少(P〈0.0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带状疱疹组CD3下降不明显(P〉0.05),CD4下降明显(P〈0.01),CD8明显升高(P〈0.01),CD4/CD8下降明显(P〈0.01),NK细胞升高(P〈0.01),提示患者辅助性T细胞减少,抑制性T细胞增另,存在免疫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3.
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4例梅毒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梅毒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则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活动期梅毒外周血CD4^+/CD8^+比值低于恢复期(P〈0.05),单纯使用抗梅毒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对60例荨麻疹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表明,荨麻疹患者CD^+3及CD^+4细胞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中以急性荨麻疹患者CD^+3、CD^+4改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蕈样肉芽肿(M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HLA DR抗原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共检测10例MF。结果MF患者外周血HLA DR+淋巴细胞数及CD+3 HLA DR+淋巴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0.01,<0.001),HLA DR+淋巴细胞数及CD+3 HLA DR+淋巴细胞数与疾病临床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6、0.767,P均<0.01)。CD+4 HLA DR+T细胞、CD+8 HLA DR+T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差异非常显著(P分别<0.05、<0.001)。结论M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 DR抗原表达普遍存在异常,与MF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20011132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汪新义(山东省皮防所)…//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5).-258~260 采用 APAAP法和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150例自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寻常型白癜风CD3+、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活性明显高于节段型白癜风和正常人(P<0.001,P<0.01);节段型自癜风CD3…  相似文献   

7.
湿疹的皮肤试验及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确定湿疹可能的变应原,探讨细胞免疫在本病中的作用。方法:对70例湿疹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其中41例进行了吸入变应原皮内试验,25例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斑贴试验阳性反应者60例(85.71%),全部阳性10例(14.28%)。阳性率较高的为重铬酸钾、对苯二胺、硫酸镍等。皮内试验阳性反应32例(78.04%),阴性9例(21.95%),与荨麻疹组的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湿疹病人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结论:湿疹的发生与一些常见的接触、吸入等过敏原有关,可能还与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探讨bcl-2基因在系统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bcl-2mRNA表达水平和流式细胞仪双标记法分析其T、B细胞bcl-2蛋白表达。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占55.6%,且活动期SLE患者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P  相似文献   

9.
20000706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陈美娟(上海二医大仁济医院皮肤科)…//中国综合临床.-1999,15(4).-393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32例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患者组CD3、CD4、CD8和CD4/CD8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提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带状疱疹的防治和预后起很大作用。表1参4(孙乐栋)20000707 眼睑带状疱疹并发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王燕(江苏徐州市铁路医…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ABC法对30例体(股)癣病人外用血及皮损的郎格率细胞和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人外周血细胞,皮损中HLA-DR+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0.001),细胞数目无明显改变(P>0.05),细胞在皮肤真菌病中可能递呈真菌抗原给T细胞。比率无明显改变(P>0.05),说明局部免疫功能基本正常。上述改变说明细胞免疫在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与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儿童90例为对照组。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阳性百分率、相关性。结果重度组IgA、IgG、IgM水平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但都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重度组CD3+T、CD4+T、CD4+T/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水平最低,CD8+T水平最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血清IgA水平、CD8+T水平,和HSP症状表现为正相关,r=0.618、0.591,P <0.05;CD3+T、CD4+T、CD4+T/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水平,和HSP症状表现为负相关,r=-0.612、-0.588、-0.579、-0.599,P <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与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相关性,临床可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皮肤性病科门诊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74名,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用微波将疣体彻底去除,并予以肌注干扰素(100万u/d)治疗,治疗组加用胸腺五肽(1mg/d)肌注,疗程30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上升,CD8+T淋巴细胞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有所上升,CD8+T淋巴细胞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CD8+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五肽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型的动态平衡,提升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中医证型中气虚湿阻型、气阴两虚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诊治的60例HIV感染者,其中气虚湿阻型共31例,气阴两虚型者共29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CD4+、CD8+、CD3+)计数,病毒载量及白细胞介素(IL)-17、IL-10、IL-4、干扰素(IFN)-γ水平;按水平高低将上述指标分为Ⅰ层、Ⅱ层和Ⅲ层。比较气虚湿阻型与气阴两虚型以及不同性别和民族患者CD4+、CD8+、CD3+水平。对比气虚湿阻型与气阴两虚型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及IL-17、IL-10、IL-4、IFN-γ浓度在3个分层分布情况;经秩相关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IL-17、IL-10、IL-4、IFN-γ分层的相关性;分析IL-17、IL-10、IL-4、IFN-γ的相关性。结果①气虚湿阻型CD4+T淋巴细胞较气阴两虚型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湿阻型CD8+、CD3+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CD4+、CD8+、C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与少数民族CD4+、CD8+、CD3+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阴两虚型CD4+T淋巴细胞计数Ⅱ+Ⅲ层发生率更高,IL-10及IFN-γⅡ+Ⅲ层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与气虚湿阻型IL-17、IL-4、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均与IL-17、IL-10、IL-4、IFN-γ分层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④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IFN-γ与IL-17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459,P=0.021)。结论 HIV感染的气虚湿阻型、气阴两虚型与T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IL-10及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苄星青霉素G驱梅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12例正常人(A组)及12例二期梅毒(B组)、12例早期隐性梅毒(C组)及12例晚期隐性梅毒(D组)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四组之间CD3+差异无显著性(P均>0. 05),而CD4+,CD8+,CD4+ /CD8+差异有显著性(P均<0. 05); 隐性梅毒患者经苄星青霉素G驱梅治疗并随访6个月, 有效者治疗前CD4+,CD4+ /CD8+明显高于无效者(P均<0. 05)。结论 隐性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苄星青霉素G驱梅效果可能有重要影响,并对预测苄星青霉素G治疗隐性梅毒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及sHLA-G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60例RGH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H LA-G水平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结果:RGH患者血浆sH LA-G水平治疗前后分别为(11.03±14.57)U/mL和(0.41±0.45)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治疗前后分别为(15.01±5.89)%和(17.7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sH LA-G及NK细胞表达可能与RGH患者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湿疹患细菌的菌群分类及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104例湿疹患作皮疹细菌培养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与25例健康体检的结果作对照。结果:湿疹组细菌分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70.2%)。T细胞亚群CD3、CD4/CD8,湿疹组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湿疹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高,且T细胞亚群CD3、CD4/CD8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皮损中T淋巴细胞与细胞凋亡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损部位CD4,CD8,CD56,S100蛋白;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原位检测28例角化棘皮瘤皮损中凋亡细胞。结果28例KA中,CD4,CD8,CD56,S100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5.71%,92.86%,82.14%和67.86%。CD4阳性率低于CD8,但无显著性差异(t=1.54,P>0.05)。46.43%KA(13/28)瘤中心出现凋亡细胞。KA凋亡率(21.89%)与CD8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r=0.904,P<0.001)。结论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KA的自行消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部位粘附分子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浸润 T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原位表达在银屑病皮损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银屑病皮损部位和非皮损部位的浸润 T淋巴细胞亚群和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ICAM- 1,EL AM- 1,VCAM- 1)的原位表达情况。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 T细胞亚群和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原位表达均显著高于非皮损部位 ,而且浸润 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密度和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原位表达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正常人相比 ,银屑病非皮损部位和经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外观正常的皮肤内皮粘附分子仍呈上调表达。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肤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异常上调表达是造成银屑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寻常疣和跖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60例(寻常疣、跖疣患者各3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28,CD40分子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疣组、跖疣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34.57%,35.39%,42.02%)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比值(1.38,1.44,1.7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52.80%,51.87%,37.4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0的表达(12.88%,11.94%,15.82%)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寻常疣和跖疣两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疣体数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的变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寻常疣和跖疣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和共刺激分子CD28,CD40表达异常,可能与其免疫功能紊乱和病程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51例CA患者,根据病程长短分为A、B组,A组病程≤3个月,B组病程3个月,A组97例,B组54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5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患者外周血,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取脱落疣体细胞,并使用核酸快速杂交分型法检测HPV-DNA。结果 B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患者151例,其中包括单纯HPV6/11~+、HPV16/18~+型感染各45例、49例,HPV6/11、16/18~+混合型感染57例。HPV6/11~+、HPV16/18~+、(HPV6/11~+、16/18~+)各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3个月以上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且各型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