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脓毒症患者自诊断成立第1、3、5天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并与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19例生存,17例死亡.生存组和死亡组第1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2±3.26)%、(12.96±3.00)%比(16.97±3.66)%.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第3天CD4+CD25+s细胞/CD4+细胞比值分别为(24.47±4.62)%和(26.61±3.85)%.均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18.28±4.28)%,较第3天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36.19±5.33)%,较第3天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天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生存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持续上升提示出现免疫功能麻痹,伴随病死率的升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临床评价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中免疫功能状态和预后的方便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接种后弱应答和无应答人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简称Treg细胞)的频率,探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乙肝疫苗接种后弱和(或)无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对25例乙肝疫苗无应答、30例乙肝疫苗弱应答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频率进行分析,另外选取20例乙肝疫苗强应答者作为对照.结果 强应答组Treg细胞的频率为(4.32±1.21)%,弱应答组Treg细胞的频率为(7.01±1.06)%,无应答组Treg细胞的频率为(12.75±2.01)%,无应答组和弱应答组与强应答组相比Treg细胞频率显著升高(t=8.426,t=3.289,P值均<0.01).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和弱应答现象与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频率升高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共5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活动期36例、稳定期23例),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借助双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占CD4+T细胞比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活动期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1.66±0.83)%低于稳定期(2.53±1.06)%和正常组(4.06±2.36)%(P﹤0.05);而CD4+CD28-细胞比例(4.15±1.89)%则高于稳定组(3.66±0.7)%和正常组(1.54±0.99)%(P﹤0.05)。[结论]活动期PBC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减少而CD4+CD2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25+比例降低可能使外周免疫耐受失去平衡,参与了PBC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3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组)和36例COPD稳定期患者(对照组一)及36例健康人(对照组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常规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 COPD组外周血中CD4+CD25+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为(2.56±1.83)%,明显低于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P均<0.01);COPD组CRP水平为(55.7±14.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p均<0.01).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减少导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失调,CRP参与了炎性反应激活过程,可能为COPD急性加重期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吸毒人员机体免疫的关系。方法:采集114名吸毒人员外周血,根据不同吸毒方式和吸毒年限进行分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结果:不同吸毒方式的吸毒人员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以口吸、静脉注射、混合吸顺序递减(49.07%±14.88%、34.96%±13.41%、26.72%±8.49%),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吸毒方式不同吸毒年限的吸毒人员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相比较,≤10年的口吸组(51.79%±10.44%)较>10年口吸组(37.14%±12.29%)明显降低(P<0.01),而混合吸毒组明显升高(27.06%±8.99%到35.47%±11.02%,P<0.05),静脉注射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检测吸毒人员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反映了不同吸毒方式和吸毒年限的吸毒人员机体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不仅可作为一项准确、可靠监测指标,也将为吸毒人员的免疫功能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Evans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AIHA/Evans综合征患者60例,以是否处于发作期为准分为发作组与缓解组,其中发作组39例,缓解组21例,另同期随机选取2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共刺激因子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AIHA/Evans综合征发作组CD80、CD86、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7.21±1.84)%、(6.23±4.42)%、(2.83±1.75)%,发作组CD80、CD86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缓解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HA/Evans综合征发作患者外周血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80、CD86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AIHA/Evans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在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HR在R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组(14例)中AHR阳性细胞在外周血CD4+CD25+T及CCR6+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并将所得结果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做分析.结果 RA组外周血CD4+ CD25+T细胞中AHR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为(17.90(6.10,80.10))%,低于健康对照组(52.43(19.18,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62,P<0.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T细胞中AHR阳性细胞比例为(52.49±19.18)%,高于CCR6+ CD4+T细胞中(23.18±5.62)%,且都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18.06±7.8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3,P<0.001);RA组CD4+ CD25+T细胞中的AHR比例为(17.90(6.10,80.10))%,低于PBMCs中的(34.43(8.72,56.37))%,且都低于CCR6+CD4+T细胞中的(46.15(20.18,87.3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9,P<0.001).结论 RA外周血CD4+CD25+T细胞中,AHR阳性细胞比例降低,而在CCR6+ CD4+T细胞中升高,AHR可能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细胞的分化,影响Th17与Treg之间的平衡,从而参与R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用于反复性流产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昆明白新生鼠的血液和能正常生育的BALB/c雄鼠血液中分别分离单核淋巴细胞,再用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CBA/J雌鼠×DBA/2J雄鼠交配组合作为反复自然流产的动物模型,于孕期给予鼠尾静脉注射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注射CD4~+CD25~+T细胞组小鼠CD4~+CD25~+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为(17.49±0.60)%,高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的(14.68±0.83)%、无菌PBS组的(9.54±0.85)%和不注射组的(9.28±0.68)%(t=4.754,P0.05;t=13.242,P0.05;t=15.621,P0.05)。CD4~+CD25~+调节T细胞中的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5.85±0.45)高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2.86±0.54)、无菌PBS组(1.08±0.16)和不注射组(1.00±0.00)(t=7.276,P0.05;t=17.227,P0.05;t=18.635,P0.05)。在第4天和第8天分别注射调节T细胞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胚胎吸收率为(4.92±0.08)%,低于注射单核淋巴细胞组的(13.07±0.06)%、注射无菌PBS组的(23.11±0.12)%和不注射组的(25.47±0.11)%(t=-2.603,P0.05;t=-4.012,P0.05;t=-4.700,P0.05)。结论:给反复性流产小鼠于孕期进行多次CD4+CD25+T细胞注射,免疫治疗效果好于传统的注射单核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随着疾病进展Ⅲ期+Ⅳ期与Ⅰ期+Ⅱ期比较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后卵巢癌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与术前比较并未明显恢复(P0.05),但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有所恢复(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短期并不能恢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术后明显恢复,提示其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体外作用. 方法 以CsA作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实验模型,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CD4+CD25+Tr细胞表达频率的变化. 结果 CsA处理外周血后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1.0 μmol/L组为(11.78±1.61)%,10.0 μmol/L组为(13,42±1.98)%,与正常生育组(6.52±2.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可提高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11.
雷厉 《现代医院》2007,7(9):72-7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其临床意义,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15.7±1.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7.1±1.5)(p<0.05),且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患者病情分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高,对肺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 4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根据体质指数分为肥胖组(21例)及非肥胖组(25例),42名健康医务工作者作为健康对照。检测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PBMC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并计算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胰岛素抵抗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PBMC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及其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1,P<0.05),但在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非肥胖者显著升高(P<0.01);肥胖组内PBMC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值及其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989,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BMC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和比例减少,可能存在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PBMC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在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7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择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率,同时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白血病(A组)和慢性白血病(B组),比较两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情况,分析白血病轻重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率依次为(61.72±15.43)%、(32.64±7.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8.95±16.24)%、(37.54±7.43)%,CD8~+T细胞表达率(33.45±6.36)%显著高于对照组(26.51±7.27)%(P0.05);A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水平为(57.59±10.43)%、(62.93±11.08)%,均显著低于B组(62.93±11.08)%、(33.42±5.19)%,CD8~+T细胞表达率(34.85±6.27)则高于B组(31.67±5.58)%(P0.05);且rsCD3~+T=0.623,rsCD4~+T=0.714,rsCD8~+T=-0.755,P均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表达紊乱,临床可借助上述T细胞表达水平进行疾病诊断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吸毒方式的吸毒人群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的变化,从免疫调节方面探讨吸毒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机体的调节功能改变。方法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同期测定吸毒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CD4+CD25+Treg细胞和CD4+CD25+Foxp3Treg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口吸组和静脉注射组调节性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2.34,4.35,P﹤0.05),静脉注射组和口吸组CD4+CD25+、CD4+CD25+Foxp3Treg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3.37,4.07,P﹤0.05);不同吸毒途径淋巴细胞CD4+、CD8+表达不同,与对照组比较口吸组、静脉注射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5.18,4.94,2.17,2.23,P﹤0.05)。结论吸毒人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代偿升高和不同吸毒方式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周围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与CD4+、CD8+T细胞在煤工尘肺(CWP)壹期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3例CWP壹期患者(CWP组)、45例具有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对照组)及48例井上健康检查人员(正常对照组)周围血CD4+ CD25+ Treg及其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 与接尘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CWP组CD4+ CD25+ Treg、CD4+T细胞水平及CD4+CD25 +/CD4+、CD4+ CD25 +/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8+T细胞则无明显改变(P>0.05),但接尘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WP组吸烟患者CD4+ CD25+ Treg水平和CD4+ CD25 +/CD4+比值均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WP组CD4+ CD25+ Treg与CD4+T细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 =0.627,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362,P<0.01),CD4+T细胞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36,P<0.01).结论 CWP壹期患者周围血CD4+ CD25+ Treg表达增加,可能影响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布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吸烟可加重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输卵管癌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女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和免疫抑制因子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7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14例输卵管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4例同期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体外增殖抑制实验计算抑制率来评价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浆TGF-β_1与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2,P0.05;t=3.07,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浆TGF-β_1与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3,P0.05;t=4.12,P0.05)。结论输卵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较多,功能较强,且与TGF-β_1及IL-10水平相关。治疗可降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使其功能减弱,并降低血浆TGF-β_1与IL-10水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TGF-β_1与IL-10发挥抑制作用,在调控肿瘤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对输卵管癌的免疫学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析,探讨其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测定84例肺结核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观察肺结核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各型肺结核之间及结核杆菌阳性与阴性者之间的差别。[结果]肺结核患者CD4+CD25+所占比例为(10.81±2.65)%,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结核之间、抗酸杆菌阳性与阴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肺结核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判断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指标,它对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状态、指导用药、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胃癌患者胃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7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进行定量及量化关系分析.结果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在胃癌、癌旁组织、正常时照组分别为(11.2±0.9)%、(6.4±1.1)%、(4.1±0.8)%.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05,P<0.05).在肿瘤组织,随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加,CD8+T淋巴细胞出现了快速减少趋势.而在癌旁组织中却没有此现象出现.结论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通过对CD8+T淋巴细胞的抑制参与胃癌细胞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癌腹水及外周血CD4~+CD25~+Treg/CD4~+T细胞含量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法检测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腹水中基质蛋白酶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腹水中CD4~+CD25~+Treg/CD4~+T细胞含量(28.44±3.12)%明显高于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细胞含量(14.72±2.14)%(P0.05);浆液腺癌腹水、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细胞含量明显高于黏液腺与其他组织学类型,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G1分化程度明显高于G2、G3分化程度(P0.05)。卵巢癌组癌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患者腹水中MMP2、MMP9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癌腹水中CD4~+CD25~+Treg/CD4~+T细胞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CD4~+CD25~+Treg/CD4~+T细胞含量,不同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分化程度表达各不相同,且与肿瘤标志物含量、MMPs含量升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CD4+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中的比例及Foxp3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28例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Treg及其Foxp3表达情况.结果 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Foxp3+/CD4+ Treg均低于健康对照者[(2.09±1.04)%、(1.09±0.71)%比(4.16±1.48)%,P<0.05],Foxp3的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健康对照者(26.84±13.85、21.74±13.81比40.47±22.60,P< 0.05),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进行期银屑病患者Treg水平及Foxp3表达低下,与PASI评分无相关性,为其作为银屑病病情变化的判断指标之一提供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