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休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肖小娥 《医学信息》2005,18(2):152-153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7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疗程15d,观察疗程开始前及结束后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8%.。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89,P<0.01)。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01/2009-12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胸腺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40例中,总有效率97.5%;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肌酶谱CK-MB、LDH、cTn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CK-MB、LDH、cTnI分别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对照组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好,临床症状消失快,降低心肌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LDH(57.48±10.37) U/L、CK(151.83±75.63) U/L、CK-MB(23.69±11.26) U/L都低于对照组患儿的LDH(70.53±14.51) U/L、CK(204.27±95.64) U/L、CK-MB(45.15±18.47)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心电图恢复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率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AV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曲美他嗪,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 (P <0.05);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cTnI、cTnT以及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88%,与对照组的3.9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AVM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肌酶谱,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与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共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静脉点滴,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治疗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150mg/kg/d)和维生素C(200mg/kg/d)静脉点滴,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cTnI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和CK-MB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血清cTnI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3.52,P0.01);治疗后CK-MB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与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与黄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既能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又能逆转心肌重构,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6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使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窒息后心肌损害作为观察组,同时设对照组,选用血清CKP-MB值作为判定心肌损害的特异指标。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因此,对围产期重度窒息患儿应密切注意心肌损害情况并早期使用1,6-二磷酸果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龚立云 《医学信息》2018,(8):144-145
目的 探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10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张台明 《医学信息》2010,23(4):1035-1036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果糖二磷酸钠镁是由二磷酸果糖钠盐的钠部分被镁取代而形成,鉴于1,6-二磷酸果糖和镁盐在心肌缺血治疗已取得较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本实验研究果糖二磷酸钠镁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与1,6-二磷酸果糖、硝酸甘油、硫酸镁比较。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心肌冠状动脉结  相似文献   

15.
郑婵娟 《医学信息》2019,(16):136-137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咳嗽、气促、湿啰音、心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咳嗽、气促、湿啰音、心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应用安全性高,可促进患儿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降低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较常见的心肌疾病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自 1997年以来 ,我们在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用黄芪加美乐心静脉点滴治疗心肌炎 ,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 :6 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符合“1987年心肌炎心肌病座谈会”制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治疗组 34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3例 ,年龄 16 - 5 6岁 ,平均年龄 36岁 ,对照组 31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35岁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心功能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6 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  相似文献   

18.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28.1%、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12.5%和62.5%,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有3例死于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率为9.4%;对照组有4例死亡,其中因心力衰竭死亡2例,因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死亡率为12.5%,组问比较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与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儿接受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接受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儿腹泻、发热、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发热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呕吐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临床治疗费用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病程,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