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产钳助产术不同术式及其所致母婴损伤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术式及不同损伤之间的差异,指导临床正确认识产钳助产术.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五年间共137例产钳助产术按不同术式和损伤类型分类,将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位产钳术应用率较其它两种术式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中位产钳术引起母婴损伤率最高,出口产钳术最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同术式所致母体损伤中阴道裂伤发生率较其它高(P<0.01),但各种婴儿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出口产钳术安全性好,低位产钳术在产钳助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产钳助产中需要进一步防止阴道裂伤.  相似文献   

2.
余平芝  谢穗  江世芳 《安徽医学》2012,33(6):714-715
目的产钳术应用历史悠久,它是解决分娩不可缺少的助娩手段,低位产钳应用得当母子均不会造成损害,并可大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的5年间172例低位产钳术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实施低位产钳术主要指征是胎儿窘迫,其次为宫缩乏力、胎头位置不正,第二产程延长等。结论行低位产钳时胎头位置低,放置产钳较易,牵引阻力小,是目前解决头位难产,缩短第二产程有效的助产手段,是产科良好的助产手段之一。其优点是可迅速终止妊娠,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可争取时间,抢救母婴生命,并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位产钳术替代胎头吸引术的优劣程度.方法 对2000-2006年实施的110例低位产钳术、110例胎头吸引术进行分析对照,对手术成功率、胎儿娩出时间、母儿的损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低位产钳术成功率明显优于胎头吸引术(P<0.05),对母儿的损伤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低位产钳术优于胎头吸引术,替代胎头吸引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舒为群  肖琳  曹珍修  邵勇 《重庆医学》2003,32(10):1380-1381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间产钳助产分娩的916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及讨论。结果:施行产钳助产的主要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第2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胎位异常、母体并发症;低位产钳术对母儿的损伤明显低于低中位产钳术。结论:正确使用产钳助产,可以缩短产程,保护母儿,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低位产钳术与剖宫产术对母婴的预后影响.方法 100例足月孕妇分为产钳组和剖宫组,各50例.产钳组在顺产时发生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行低位产钳助产术,剖宫组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治疗产钳组要好于剖宫组(均P< 0.05).产钳组软产道损伤、产褥感染、新生儿产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要低于剖宫组(均P< 0.05).结论 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位产钳术与低位胎头吸引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205例进行阴道助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位产钳术成功率高、新生儿损伤率、窒息和病死率低。结论 低位产钳术是更安全可行的阴道助产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低位产钳助产术进行临床观察,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低位产钳助产术.方法 按偶数选择医院近两年内施行的126例低位产钳助产术作为观察组及同期132例非低位产钳助产手术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胎儿窘迫和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使用低位产钳助产术相对其他助产术更具优势.结论 正确使用低位产钳术,有效减少母婴伤害率.  相似文献   

8.
林斌 《海南医学》2013,24(1):95-96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低位产钳术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期间收治的行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2011年我院剖宫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0-2011年剖宫产率高达49.50%,而低位产钳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008-2009年的10.80%下降至2010-2011年的8.47%。剖宫产发生切口感染、产后出血、产褥病、羊水栓塞以及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发生面皮损伤、重度窒息、死亡率,与低位产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位产钳发生头皮出血以及轻度窒息的比例要低于剖宫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产钳安全、方便且可行性高,可根据产妇的适应证合理选用低位产钳,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剖宫产,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低位产钳术在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16例进行阴道助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只要术前细致准确的阴道检查,合理掌握产钳术的指征,低位产钳术仍是阴道助产的常用手段。结论:低位产钳术值得推荐,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王劭敏 《当代医学》2012,18(21):51-52
目的 对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的指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低位产钳术在难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的58例患者和70例剖宫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在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2项指标差异不明显,产后出血及出血量2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低位产钳术能降低产后并发症风险,是在头位难产中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廖清 《吉林医学》2013,34(18):3649-3649
目的:探讨在头位难产中采用低位产钳术的应用指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采用低位产钳术助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二产程中出现异常且吸引术失败的产妇可采用低位产钳术助产,术后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很快恢复。结论:正确使用低位产钳术可降低头位难产中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产钳术的应用历史悠久 ,它是解决分娩不可缺少的助娩手段 ,低位产钳应用得当对母子均不会造成损害 ,并可以大大降低剖宫产率。本文选取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7月间低位产钳术 (包括出口产钳术 ,以下称产钳术 ) 81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1例产钳术中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共38例 ,母亲患重度妊高征 3例 ,妊娠糖尿病 1例 ,儿头下降停滞 39例 ,持续性枕后位 1 5例 ,持续性枕横位 4例 ,宫缩乏力 1 0例 ,巨大儿 1 0例。1 2 应具备的条件  (1 )无明显头盆不称 ,儿头在S +3以下 ;(2 )宫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低位及出口产钳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对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与正常产相比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及出口产钳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阴道助产手段,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6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这8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均有4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均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助产护理措施,并且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会阴伤口损伤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会阴伤口损伤的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并且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产钳术是解决困难分娩的重要产科手术方法,其主要作用是牵引或旋转胎头以免出胎儿.由于中高位产钳术技术难度大,对胎儿损伤大,现多已被剖宫产取代,然而低位产钳术在难产处理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完成低位产钳术226例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头位难产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行低位产钳助产术分娩,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术后产后出血、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褥感染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产后出血、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褥感染的几率分别为12.5%、13.3%、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26.7%、10.8%、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窘迫于第一产程末或是第二产程且胎头已降至低位时,选择产钳助产方式最佳.低位产钳助产术分娩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助产效果好.要注意的是,行低位产钳助产术需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适应证,避免盲目操作.  相似文献   

17.
李惠芬 《吉林医学》2013,(35):7435-7436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指征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对行低位产钳助产术的3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行低位产钳术患者中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8.1%,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结论:在处理头位难产时采用正确合理产钳助产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8.
许兴桂  郭端英 《当代医学》2010,16(18):38-38
目的评价低位产钳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于我院2006~2007年2a间行低位产钳阴道助产的198例病例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低位产钳手术指征、手术要点及术后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产钳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降低剖宫产率。结果 (1)新生儿无一例发生眼球及面部损伤、擦伤等产伤;(2)产妇均行会阴侧切术,其中有21例发生会阴伤口延裂,占10.6%。(3)198例产钳助产手术无一例滑脱或再次上钳,无严重产道撕裂伤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结论在头位助产中,为抢救胎儿,保护母亲,及时结束分娩,低位产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母婴结果比较(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宋振如1资料和方法1985~1991年,我院住院产妇共分娩婴儿7934人,产妇年龄最小的为23岁,最大的为31岁,平均年龄27岁,均为第一胎第一产。其中行低位产钳术的165例...  相似文献   

20.
陈莉莉  宣婉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139-3139
目的:掌握产钳助产适应证及近远期并发症,使临床医生进一步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将我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10a中产钳术进行分析。结果:高中位产钳对母儿损伤大,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小。结论:低中位产钳、低位产钳及出口产钳在解决头位难产时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中位产钳因对母儿损伤大,应当放弃,由剖宫产代替,强调对第二产程的监测,熟练产钳术的适应证,操作规程,降低母儿发病率,提高围产医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