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比较性病门诊男性患者PCR尿道拭子和首段尿标本对生殖支原体(Mg)的检测。方法:采集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及无尿道炎就诊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标本及首段尿液标本,分别运用2对引物的PCR法检测Mg。结果:NGU组和无尿道炎者的拭子标本、首段尿标本Mg检出率分别为8.68%、5.90%;3.92%、3.92%。NGU组两种标本Mg的检出率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尿道炎就诊者的两种标本的Mg检出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段尿标本检测生殖支原体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拭子标本检测的补充,提高临床检出率,还可作为无症状者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Mg)在性病性尿道炎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同时收集78例性病性尿道炎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炎症亚组45例和非炎症亚组33例)与51例无前列腺炎者的首段尿沉渣和前列腺液标本,均采用PCR方法检测Mg-DNA。结果所有尿沉渣标本Mg检测阴性。性病性尿道炎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前列腺液Mg检出率为6.4%(5/78),无前列腺炎组为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炎症亚组(11.1%,5/45)与非炎症亚组(0)也无统计学差异(P=0.14)。结论Mg可从前列腺液中检出,但尚不足提示其与性病性尿道炎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关。  相似文献   

3.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性病临床标本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性病标本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常规PCR法检测 189例性病门诊患者和 3 0例健康体检者的淋球菌 (NG)、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 ,并与培养法作比较。结果  189例患者标本中 ,荧光定量PCR法对NG、CT和UU的阳性检出例数 (分别为 91例、67例和 88例 )均高于常规PCR法 (分别为 82例、5 5例和 77例 ) ,亦高于培养法 (分别为 80例、5 5例和 77例 )。 3种方法检测 3 0例健康体检者标本 ,结果均为阴性。与培养法比较 ,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均高于常规PCR法。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高精确性、效率高和污染小等特点 ,是一种有效、快速和简便的检测方法 ,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39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DNA,结果: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53.96%(75例),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为19.43%(27例),其中仅1例患者二种病原体同时阳性。结果表明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对检测阴性的患者,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测,以利于临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025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生殖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在研究中发现生殖支原体是人泌尿生殖感染的潜在病原体。该文旨在了解在性病门诊就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无症状者中尿道标本的生殖支原体检出率 ,并评价抗生素治疗对清除生殖支原体的疗效。选择 1998年 5月到 1999年 4月在意大利米兰某性病门诊就诊的 2 0 1例男性患者 ,平均年龄 38 9岁。 178例有尿道炎症状并经实验室证实 ,其中同性恋 31例 ,双性恋 6例 ;对照组 2 3例无症状 ,其中同性恋 3例 ,双性恋 1例。所有患者尿道拭子采样 ,以MgPa- 1及MgPa - 3为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生殖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阴性,仍有尿道炎症状的66例男性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皮肤性病门诊患者生殖支原体(Mg)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2—10月就诊于皮肤性病门诊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患者235例(男165例,女70例),采集男性尿道或女性宫颈分泌物分别进行超显微镜检、淋球菌培养、支原体培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生殖支原体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结果 235例患者中各种微生物检出情况分别为Mg 17例(7.23%),解脲脲原体(Uu)72例(30.64%),人型支原体(Mh)22例(9.3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10例(4.26%),淋球菌6例(2.55%),上述检测项目全部阴性122例(51.91%)。Mg阳性的17例患者中单一感染7例(41.18%),混合感染10例(58.82%),其中Mg+Uu感染6例,Mg+Uu+Mh感染4例。结论 Mg可单一感染,也可混合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性病门诊患者Mg的筛查。Mg生长条件要求高,培养成功率低,SAT检测是目前可以选择用来检测Mg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由淋球菌 (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 (UU)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日益增多趋势。我们用兰州蓝十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对我院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月拟诊断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 12 80例患者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 12 80例 ,男 886例 ,女 394例。年龄 18~ 6 4岁 ,平均 2 9.6岁 ,病程 1周~ 4年 ,84%的患者有婚外性行为史或配偶感染史。男性有尿道炎症状或尿道口有分泌物 ,女性大多数有白带增多或尿道刺激症状。1.2 标本采集  (1)…  相似文献   

9.
对一组急性尿道炎病人和同一时期的一组无尿道炎者作了前瞻性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急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中生殖器支原体的作用。对象为109例有急性NGU症状和体征的异性恋男子,并以另55例无NGU症状和体征的异性恋男子为对照组。调查了对象的年龄、种族、检查前3个月内更换性伴以及一生中性伴个数等资料。在用尿道涂片证实或排除尿道炎后,取15~20ml首段尿,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生殖器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相似文献   

10.
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因之一。进行这两种支原体的分离培养,检查材料主要为尿道拭子刮取的尿道分泌物和收集尿标本,若取尿标本,可以避免尿道拭子取材时带给病人的尿道不适、疼痛等。但是,是否影响到支原体的检出,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不一。为了解尿道拭子取材与尿标本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和泌尿生殖支原体检出的影响,我们对我科性病门诊的135例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分离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135例均系经我科性病专科门诊临床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男性病人,其中20~35岁…  相似文献   

11.
强力霉素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强力霉素按常规剂量(每日200mg)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时疗效不甚满意,特分为两种给药方法对解脲支原体性尿道炎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96例均为男性,年龄18~55岁。已婚62例,未婚34例。病程1周~2月。均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不洁性交史。实验室检查:患者于晨起小便前,或小便后3h以上,用藻酸钙拭子取尿道分泌物,无分泌物者将拭子插入尿道内2~4cm,轻微转动、摩擦约1min。取出标本后送实验室,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同时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本组中解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四种变量:尿道炎症状和体征,尿中多形核白细胞(PMN)数,尿道拭子衣原体细胞培养的包涵体数和末次排尿与试验间隔时间来评价酶免疫法(EIA)检测男性尿标本衣原体的敏感性。病例来源于在STD诊所就诊的有或无尿道炎症状和(或)体征的男性共318名。嘱患者提供20ml清晨首次尿或较长时间(至少4小时)不排尿后的首次尿标本并取三份尿道拭子,分别做革兰染色、衣原体培养和淋球菌培养。将尿标本分成五份,三份分别用三种EIA试剂盒检测衣原体,另外两份进行衣原体培养和PMN计数。结果:在男性,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率为14.8%(47/318)。14例淋病患者中6例合并CT感染。除外淋病患者,有尿道分泌物体征  相似文献   

13.
生殖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生殖支原体(Mg)及解脲脲原体(Uu)与男性急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性病门诊NGU病人、性病门诊有非婚性行为但无尿道炎的就诊者及健康体检者三组人群的尿道拭子,用AMPLICORCTNGPCRTest进行沙眼衣原体(Ct)的检测,巢式PCR(nPCR)和培养法进行Uu、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nPCR及扩增产物DNA测序进行Mg的检测。结果:三组人群中Mg的检出情况分别为:25例(25%)、6例(6.4%)和0(P<0.0001),其中6例NGU病人为Ct与Mg混合感染。在NGU和门诊对照组中,Mg阳性者罹患急性NGU的危险性是Mg阴性者的3.917倍,(95%CI:1.618~9.126);在Ct阴性的NGU(NCNGU)中,Mg感染使罹患急性NGU的危险性增加7.2倍(95%CI:2.9~18.0)。nPCR检出三组人群中Uu的携带者分别为:40例(40%)、42例(44.7%)和46例(46.9%)。结论:Mg感染与男性急性NGU呈强相关,Uu与NGU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两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男性尿道炎患者尿液中阴道毛滴虫感染状况,评价两种巢式PCR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 088例男性尿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尿道拭子标本做分泌物涂片镜检、阴道毛滴虫湿片检测以及淋球菌培养,同时收集尿液标本提取DNA,针对阴道毛滴虫重复基因组和β微管蛋白基因,采用两种巢式PCR法检测尿液中阴道毛滴虫。 结果 湿片法检测阴道毛滴虫的阳性率为0,而两种巢式PCR法均检测出29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67%,且两种巢式PCR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一致。 结论 与湿片法相比,巢式PCR法检测男性尿液标本阴道毛滴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我院皮肤性病科、外科及妇科 1998年 1月~ 1999年 6月经检验科协助确诊治愈 2 17例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支原体感染者。男性 15 4例 ,女性 6 3例 ,年龄 2 4~ 5 4岁 ,病程 10天~ 2月。就诊前大多数有院外治疗史 ,检查前 5天以上未使用过任何抗菌药物。1 检测方法 用无菌容器留取前段尿 5ml~ 10ml (首次晨尿或间隔 2~ 3小时以上尿 )或分别取男性尿道 ,女性宫颈分泌物。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支原体培养、定量鉴定和药敏综合试剂盒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进行检测。2 结果  2 17例中 ,分解尿素支原体 (UU)阳性 16 0例 ,人型支原…  相似文献   

16.
美满霉素治疗男性尿道炎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传播尿道炎 (STU )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以往主要为淋球菌引起的淋菌性尿道炎 (GU ) ,近年来发现由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 )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日益增多 ,且两种尿道炎常同时存在。笔者对有不洁性交史的 10 0例男性尿道炎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和治疗 ,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10 0例中 ,年龄 17~ 6 5岁 ,病程 2~ 30天 ,所有患者均有不洁性交史 ,有尿道分泌物且分泌物涂片WBC >5个 /HP ,就诊时均进行尿道分泌物检查 ,4 3例患者就诊前曾使用过氟嗪酸、淋必治、菌必治等治疗。 10 0例患…  相似文献   

17.
性传播疾病     
20 0 140 39 荧光定量 PCR检测性病病原体的临床价值 /苏学飞 (广州市花都区医院 )…∥实用医学杂志 .-2 0 0 1,17(6 ) .- 5 6 1~ 5 6 2采用荧光定量 PCR(FQ- PCR)定量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 ,并与定性 PCR比较。检测 96 1例患者。结果 :两种 PCR法对三种病原体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 94 .0 %、93.8、92 .8%。两种方法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病原体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表 2参 6 (武萌 )2 0 0 140 4 0 我国性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与控制策略 /张君炎 (全国性病控制中心 …  相似文献   

18.
性传播感染人群和普通人群几种少见支原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性传播感染(STI)人群和普通人群中几种少见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用套式PCR(NestedPCR)方法对STI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生殖支原体(Mg)、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和发酵支原体(Mf)的检测。结果STI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Mg19.32%(1788)、Mpe9.09%(888)、Mpi2.27%(288)和Mf0(088)。普通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Mg0.58%(1171)、Mpe0(0171)、Mpi1.17%(2171)和Mf1.75%(3171),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中Mg(χ2=36.14,P<0.0001)、Mpe(P<0.0001)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提示在STI人群中Mg和Mpe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Mpi和Mf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STI人群中Mg、Mpe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01),Mpi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女性STI人群中,Mg检出率也非常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01),但Mpe、Mpi、Mf在两个人群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人群中男性均未检出Mg、Mpe、Mpi和Mf。结论Mg、Mpe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与尿道炎和宫颈炎有一定相关性,对STI人群中的Mg、Mpe感染问题应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检测支原体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指导临床诊断和用药 ,为此 ,我们自 2 0 0 0年 6月~ 12月对疑诊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和宫颈炎 (NGC)患者 43 2例进行了支原体检测与药物敏感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  43 2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疑诊为NGU(NGC)患者 ,其中男性 2 70例 ,女性 162例。1 2 试剂 支原体液体培养基试剂盒由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制品厂提供可同时进行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1 3 标本采集 男性患者用无菌接种环伸入尿道 2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我国部分地区不同类型的性病人群进行生殖支原体 (Mg)感染状况检测分析 ,以明确Mg感染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可能致病作用。 方法 采用两对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根据Mg粘附蛋白基因及支原体种属内核糖体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收集广东、昆明、上海、南京、常州等地性病门诊和 (或 )性罪错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结果 性病高危人群的Mg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组 ( χ2 =7 82 2 ,P <0 0 1) ,其中广东性病门诊及昆明性罪错人群的Mg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南京、上海、常州等地两种人群的检出率 ( χ2 =8 5 3 6,P <0 0 1及 χ2 =5 885 ,P <0 0 5 )。未查到其他相关病原体者亦可查及Mg DNA ;有Mg感染者亦可同时感染其他微生物 ,如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有尿道炎症状病例中Mg DNA的检出率高于无尿道炎症状者 ( χ2 =11 667,P <0 0 1)。结论 性病高危人群中存在生殖支原体的感染 ,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群组中Mg感染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