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线性射频消融已成为根治心房扑动的首选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房扑的电生理机制及其分类方法,房扑消融时的标测技术,消融径线的选择,消融成功的判断标准和射频消融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心房扑动的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房扑)病例电生理特点及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房扑的效果。方法对26例房扑患者标测心房激动顺序,用隐匿拖带方法确定折返环部位。用长导引鞘作支撑,在心房内行线性消融方法治疗房扑。结果26例房扑中23例折返环位于三尖瓣环部位,1例位于右心房游离壁部位,1例位于左心房,另1例在三尖瓣环及右心房游离壁部位各有一折返环。对20例临床上有房扑病史者行射频消融治疗,17例成功。典型房扑15例(包括1例有2个折返环的房扑),14例消融成功;不典型房扑6例,4例消融成功。结论房扑的大折返环可采用心房激动顺序及隐匿拖带的方法确定其部位。用长导引鞘作支撑行线性消融是治疗房扑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心内电生理和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房扑的机制已经阐明,典型房扑的消融成功率高,现将我院进行的峡部线性消融治疗典型房扑一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血压增高10余年,心悸、胸闷6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房颤与房扑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房颤的射频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结果 40例中有6例患者发生房扑,行右房峡部消融,1例行Halo电极标测示峡部双向阻滞,随访12-30个月房颤消失或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房颤与房扑为两种密切相关的心律失常,消融右房峡部可能对部分房颤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一例罕见的心房分离,探讨其发生原因有助于加深对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 心内电生理检查,常规导管放置,测定各部位不应期,诱发房扑、房颤.并对其进行标测,用经典方法消融房扑。结果 本例心房分离表现为右房房颤、左房房扑,心室受右房房颤所控制。射频消融后,房扑不能诱发,同时心房分离现象亦消失。结论 心房分离可能由心房之间不应期不同所致,左右心房自我保护性阻滞使各自节律得以维持。对于房扑始动的心房分离,可经射频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6.
选择体表心电图表现为短阵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病例 ,结合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肌袖电隔离的结果 ,探讨短阵房扑与心脏大静脉肌袖和房颤的关系。 2 3例阵发性房颤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为短阵发作的房扑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2 3例中有 17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标测 ,有 14例标测到短阵房扑和房颤 ,其中单纯短阵房扑发作 8例 ,短阵房扑触发房颤 6例 ,均提示短阵房扑为起源于大静脉肌袖的快速电活动所驱动 ,其中肺静脉 10根 ,上腔静脉 4根 ,均进行了相关肌袖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 ,成功 13例。结论 :短阵房扑的发生机理是大静脉肌袖的快速电活动所驱动 ,这种机制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短阵房扑可能是房颤由肌袖电活动触发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是治疗这一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存在自发疤痕的心房扑动(房扑)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及消融效果。方法:对我科2014-2016年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的房扑患者进行筛查,所有房扑消融患者消融前均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进一步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并在三维电解剖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消融前行电激动标测及电压标测。共12例房扑患者标测到自发疤痕,其中7例右房房扑于右房标测到自发疤痕,5例左房房扑于左房标测到自发疤痕。结果:右房房扑组疤痕占总心房比例显著高于左房房扑组[(11.1±11.7)%∶(7.8±2.8)%,P0.05]。右房房扑组消融急性成功率为85.7%,左房房扑组为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中,3例右房房扑患者房扑复发,第2次电压标测提示疤痕较前增加;1例左房房扑患者复发,未见疤痕增加;3例右房房扑患者出现窦房结功能障碍,需行永久起搏器植入,左房房扑患者无起搏器植入者。结论:自发疤痕可能成为心房扑动的机制,但也可能为旁观者。与左房房扑比较,存在自发疤痕的右房房扑可能进展至窦房结导致病窦综合征,需安置起搏器。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心房扑动 (房扑 )电生理机制的理解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经成为房扑治疗的主要方法。目前认为 ,房扑的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 ,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 ,围绕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域形成。Kalman等[1 ] 根据房扑心电图形态及对折返机制的理解进行分类 ,将局限于右心房、围绕三尖瓣环的、峡部依赖的顺钟向或逆钟向大折返称为典型房扑。其余类型的房扑 ,如右心房低位环折返、间隔部折返以及左心房折返等类型的房扑全部称为不典型房扑。对于典型房扑而言 ,射频消融方法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2 ] 。而对于不典型房扑 ,…  相似文献   

9.
心房扑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房扑动(房扑)是房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类型,近年的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已经明确,房扑是起源自心房的大折返性房性心运过速的一种,由于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资料的积累,对房扑的发生机制,分类、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导管射消融近年发展迅速,已可作为有效治疗,也许是根治房扑的手段,为使广大临床医师了解和更好地治疗这个临床并不罕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组,对房扑的定义,电生理机制,分类、流行病学、预防、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尤其射频消融的细节等方面,就目前的认识作了重点回顾,对适当的治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5例阵发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患者行右房射频消融术。3例单型房扑消融成功,2例复合型房扑/房颤失败。3例成功者随访6个月无复发。房扑与右房内大折返运动有密切关系。射频消融结果与右房结构、房扑的类型及折返运动有关。右房射频消融的远期效果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使老年患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AF的药物治疗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等,但治疗效果有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AF近年进展较大,其主要进展为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成功电隔离肺静脉有效治疗AF,其它进展包括消融典型心房扑动(房扑)治疗房扑合并AFD、消融房室结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AF伴药物难以控制的快速心室率或(和)心力衰竭、改良房室结慢径治疗持续性AF伴快速心室率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三尖瓣峡部消融对伴有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和不伴典型房扑发作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患者113例,根据有无典型房扑分为三尖瓣峡部消融组(CTI组)和未行三尖瓣峡部消融组(Non-CTI组),比较临床特征及手术特点,并随访术后典型房扑和房颤发生率.结果:Non-CTI组左房内径更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的比例、左房线性消融的比例更高.而CTI组射频消融时间较Non-CTI组更长.术后典型房扑和房颤发生率2组无显著区别.结论:无典型房扑发作的房颤患者,不行三尖瓣峡部消融,不会升高术后典型房扑发生率和房颤复发率,同时射频消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难治性房扑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对一例阵发性房扑房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房室结并植入永久起搏器;观察其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该患者手术成功,未发生与射频相关性猝死;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结论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可作为多种治疗无效的房扑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的适当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4.
马艺波  张栋  易甫 《心脏杂志》2023,35(1):106-110
三尖瓣峡部是典型房扑折返环中的缓慢传导区域,对这一解剖结构进行线性消融以达到双向传导阻滞是典型房扑的一线治疗方法。房颤与典型房扑内在关系密切,一方面房颤与典型房扑往往共存于同一患者,另一方面房颤患者在电生理检查中常可见到典型房扑的诱发。因此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常常补充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以期病人获得更好的远期预后。但最近的研究对这一术式的疗效提出了质疑。本文以两种心律失常的内在联系为切入点,就三尖瓣峡部消融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评价Halo电极在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标测和射频消融中的临床作用及点状消频方法在房扑消融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导管标测法在心房扑动(房扑)射频消融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房扑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时采用单导管标测法消融房扑30例。所有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将10极冠状静脉窦(CS)导管远端2对电极放置于CS内,余位于CS外,并使之有一定的张力,使导管贴靠于三尖瓣环和低右房。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线性消融三尖瓣峡部,房扑发作患者在房扑下消融,窦律患者在CS远端电极起搏下消融,可在术中随时把大头消融导管置于希氏束部位,用于评价是否已完全达双向阻滞,即:起搏CS远端电极,刺激信号至CS近端电极A波的距离大于至希氏束A波的距离,则CS口至低右房单向阻滞;CS近端电极起搏,刺激信号至CS远端电极A波的距离大于至希氏束A波的距离,则低右房至CS口单向阻滞,从而达双向阻滞,CS近端电极起搏所需电压较高,有的患者可达24mA。结果:所用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房扑患者均成功行三尖瓣峡部线性射频消融,达到双向阻滞,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4个月~2年,无房扑复发。结论:单导管标测法对房扑患者行三尖瓣峡部线性射频消融操作简单、快速,可完全用于评价消融结果,成功率高,并且节省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74例典型房扑患者分为射频消融组35例和药物治疗组39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消融组手术成功率94.29%(33/35),与药物治疗组的3个月有效率82.05%(32/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复发率18.18%(6/33)低于药物治疗组的46.88%(15/32,P<0.05).射频消融组总有效率为77.14%(27/35),高于药物治疗组的43.59%(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典型房扑的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安全性可靠,长期随访复发率低,可推荐在典型房扑中作为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勰生,52岁,1983年二尖瓣闭式分离术。1999年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年多后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射频消融术及起博器安置,术中直接消融房扑折返的最狭窄部位,但未能终止房扑的发作,改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成功,并安装VVIR起搏器痊愈出院。房扑消融失败原因考虑与两次心脏手术后,根据解剖影像确定的线性切割消融方法的靶点难以把握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解剖标志法沿三尖瓣环 (TA)至冠状静脉窦 (CS)和 CS至下腔静脉 (IVC)双连线射频消融治疗 5例 型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并在房扑终止后对双连线重复线性消融。 5例均成功终止房扑 ,平均放电 11.2± 1.9次、X线曝光时间 2 1.2± 5 .3 min、平均消融能量 3 2 4 0 0± 880 0 J、平均每靶点消融时间 1.88min,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 6~ 2 4个月 ,无一例复发。结论 :采用 TA至 CS和 CS至 IVC双连线射频消融可以成功阻断房扑 ;与其他方法相比复发率低 ,除放电次数略有增加外 ,射频消融时间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通过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发生逆转来判断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成功的方法。方法 20例典型房扑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将Halo电极经右股静脉置于三尖瓣环上,从远端电极至近段电极呈顺时针方向。于窦性心律下,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线性消融,与此同时,于冠状窦口行S1S1500ms起搏。消融过程中,Halo电极标测显示远端电极及近端电极呈双向传导。以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逆转作为消融成功终点。结果 20例均消融成功,无消融并发症发生。消融后,反复电刺激未诱发房扑。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房扑复发。结论冠状窦口起搏刺激下,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出现逆转可作为典型房扑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成功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