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组织谐波技术(THI)观察其在风湿性心脏病病变中的不同变化。方法:采用HDI3000全数字化彩超,应用THI技术对13例风湿性心脏病进行观察,并与传统基波成像技术相比较。结果:THI显示左房血栓及二尖瓣病变更加清晰,能显示常规显像时不易发现的左房云雾状回声,或使原来的云雾状回声更加清晰,发现了二尖瓣狭窄时的二尖瓣口有“云柱”回声改变。结论:THI能明显提高左房血栓的显示能力,对了解左房的  相似文献   

2.
王莉萍  夏晓辉  龙湘党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218-1219,1222
【目的】探讨超声、CT在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7例(胆总管癌6例,壶腹癌13例,胰头癌8例)术前超声、CT特点及诊断情况。【结果】超声、CT均可较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梗阻部位及病变特性。其定位诊断正确率超声为1000.4(27/27),CT为100%(22/22),但超声定性诊断正确率为48%(13/27),CT为45.5%(10/22)。【结论】超声在诊断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为一种价格低廉,无创伤检查,可作为诊断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查小网膜囊增厚对诊断腹部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小网膜囊增厚对胰腺和腹部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病例组58例,对照组25例。超声扫查中上腹部,检测胃胰间距,显示胰腺前方异常回声。同期做CT和淀粉酶测定。结果 对照组小网膜囊不显示。病理组小网膜囊增厚0.4-5.0cm,胃胰间出现异常回声,长4.0-10.0cm。其中急性胰腺炎47例(81.03%),腹腔转移性肿瘤3例(5.17%),胰腺损伤3例(5.17%),胃穿孔1例,腹膜炎和腹腔结核各2例。结论 正常小网膜囊不显示,当小网膜囊增厚和出现异常回声时提示胰腺(86.20%)和腹腔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组织谐波技术(THI) 观察其在风湿性心脏病病变中的不同变化。方法:采用HDI3000 全数字化彩超,应用THI 技术对13 例风湿性心脏病进行观察,并与传统基波成像技术相比较。结果:THI 显示左房血栓及二尖瓣病变更加清晰,能显示常规显像时不易发现的左房云雾状回声,或使原来的云雾状回声更加清晰,发现了二尖瓣狭窄时的二尖瓣口有“云柱”回声改变。结论:THI能明显提高左房血栓的显示能力,对了解左房的血流状态、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察到,而用THI时全部病人均可发现左房云雾状回声,且原有的云雾状回声更加明显,光点粗大、密集,随心动周期的变化呈漩涡状运动,说明左房腔内血流红细胞有缗钱样增加[3 ~4] ,而实际上,这种情况早在血栓形成之前已经发生,早期发现时应高度警惕发生血栓的可能。我们还发现个别病例狭窄的二尖瓣口舒张期呈“云柱”状改变,其机理同样是由于血流缓慢通过二尖瓣口和红细胞缗钱样叠加有关。THI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其较基波显像有更强的心肌、心内膜显示作用,容易发现左房血栓和有无血栓形成倾向,可用于心腔内异常病理生理状况的分析,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声对正常人胆管末段及乳头部的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完善肝外胆管测量标准,提高下段胆管及壶腹乳头部病变的超声显示率及壶腹周围癌早期诊断率。方法:采用充盈胃、十二指肠,以胰头及肝脏为超声窗,利用横、纵旋转扫查法显示下段胆管。测量78例正常人胰头段(C3)及末段(C4)胆管的内径并观察乳头部的显示状况。结果:应用横旋转扫查法C3、C4段胆管显示率分别为87%、76%,正常值为3.59±0.91mm、1.97±0.51mm,有44例(56%)乳头部得以显示。纵旋转扫查法显示率为78%、47%,正常值为3.57±0.78mm、1.99±0.39mm,乳头部显示仅达8%(6例)。不同年龄组测值存在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上成人较宽。横旋转扫查法明显优于纵旋转法,两者正常值无统计学差异。乳头部声像图表现为胆管、十二指肠开口处壁稍增厚,回声增强之小鱼唇状结构。结论:横旋转扫查法对C3、C4段胆管及乳头部的显示率高于纵旋转扫查法,是显示末段胆管较为理想的方法。C3、C4段胆管正常值测量及乳头部的显示,将提高超声对该部位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凤芝  李永杰  李东 《临床荟萃》2009,24(4):290-29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合并胰胆管阻塞的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和胰头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6例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胰腺炎组)与38例胰头癌(胰头癌组)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两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及其间的差异。结果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及血流信号分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胰腺段和近端主胰管,胰腺炎组出现“鼠尾征”,检出率分别为93.8%(15/16)和100%(16/16),胰头癌组则以“截断征”为特征,检出率分别为94.7%(36/38)和97.4%(37/38),两种征象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部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胰头痛变部位及病变周围的细微变化,在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鉴别诊断中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于中南民族大学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患者术前均接受腹部彩超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依据,分析腹部彩超检查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结果证实,单发结石和多发结石分别为64例和86例,胆总管扩张150例,术前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单发结石漏诊2例,胆总管扩张漏诊1例。腹部彩超检查结石总检出率为98.67%(148/150);胆总管扩张检出率为99.33%(149/150)。手术结果证实,结石位于十二指肠上段/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分别为49例、35例、39例、27例,术前腹部超声在十二指肠上段/后段、胰腺段结石检出上完全相符,在十二指肠壁内段2例结石漏诊,腹部彩超检查结石发生位置总准确率为98.67%(148/150)。胆总管结石腹部彩超影像学表现:肝外胆管有不同程度扩张,如果发生严重梗阻,可见胆囊肿大;胆管壁有增厚表现,可见回声增强;胆总管内可探查到稳定的强回声团,后方多伴有声影,对于体积较小结石或是泥沙样结石,主要表现为中等或是较弱的回声团,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将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ERP)与数字减影技术结合,以获取胰腺实质造影像。对47例同时行ERP及实质造影相比较。造影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结果胰腺正常35例,慢性胰腺炎7例,胰腺癌5例。胰实质显示率65.9%,2例并发轻度急性胰腺炎。分析了正常及异常胰实质像的造影表现,认为在ERP时获取胰实质的数字减影像是安全可行的。减影图像能清晰显示胰实质病变,对慢性胰腺炎及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优于常规ERP。此法可选择性用于临床疑有胰腺病变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胆总管下段疾病患者68例,其中胆总管下段结石30例,胆总管下段肿瘤12例,壶腹部肿瘤10例,胰头癌5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1例,对比所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10.5%、40.0%、60.0%、89.5%、81.8%、73.9%、76.5%;与CT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RCP相比,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偏低,漏诊率偏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诊断一致,而MRCP相对诊断价值高,但其费用昂贵,故胆总管下段结石检查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肌内脂肪瘤的声像图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探索肌内脂肪瘤的声像图特征。资料和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肌内脂肪瘤患者22例,使用EUB-40型超声诊断仪和ATL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MHz现阵探头和L10-5MHz探头,观察肿物的形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特点及病变血流情况。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横纹肌内,呈椭圆形,其长径与肌纤维平行。14例肿物边界清晰或有包膜,11例内部回声不均匀。40.9%病变呈强回声,36.4%呈等回声,22.7%呈低回声。部分(7/13)病变有低速血流信号。结论:肌内脂肪瘤声像图表现是多样性的,多数为强回声或低回声,超声检查有助于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