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对侧眼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3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对侧眼行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治疗前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野及UBM情况进行观察对比。随访时间为10~12月。结果:在随访期内治疗前后视力无变化;28眼(占93.3%)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良好。已有房角粘连、眼底及视野损害的2眼(占6.7%),眼压仍高于21mmHg,需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大部分病例房角较前增宽,周边虹膜拥挤现象减轻,房角粘连范围减小;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于无广泛房角粘连和关闭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有预防发作和治疗作用,使用氩激光联合Nd:YAG激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联合激光手术对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0例42眼的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激光虹膜成形术和激光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成功率100%。除有轻度虹膜炎和一过性高眼压外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激光手术安全有效,是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较好方法之一。术前、术后的UBM和前房角镜检查对手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涤非  王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39-2240
目的:评价联合激光手术对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0例42眼的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激光虹膜成形术和激光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成功率100%。除有轻度虹膜炎和一过性高眼压外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激光手术安全有效,是治疗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较好方法之一。术前、术后的UBM和前房角镜检查对手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共56只眼,以532激光先行周边虹膜成形术,并烧灼虹膜根部拟切开区,再以Q开关的YAG激光切开虹膜根部沟通前后房,观察激光治疗前后的眼压、前房角及虹膜形态的变化,随访1年有否眼压升高及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结果激光治疗后3个月内眼压均较前下降或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房角加宽,周边前房加深,虹膜膨隆减轻。1年内有4只眼眼压升高、且有1眼发生急性青光眼发作停止随访,改为手术治疗。结论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闲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联合激光(氪激光+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7例108眼有适应证的患者,先用氪绿激光行周边虹膜成形术,然后在拟行周边切孔处击射虹膜,最后用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周边前房深度、前房角、眼压、视野及周边虹膜形态进行详细的对比观察,患者随访1~5年。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周边前房深度均明显加深,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小梁网可见范围增宽。手术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底无明显变化,除有短暂眼压升高及虹膜炎症反应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激光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存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根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一次发作时予以药物降低眼压,待角膜透明、瞳孔回缩后,26例(26只眼)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虹膜周边360°范围击射30点,于鼻下方或颞下方击射周边虹膜范围约1 mm,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击穿虹膜。结果激光后2 h,26例26只眼的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房角由术前关闭到术后不同程度开放,虹膜周切孔通畅。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激光虹膜根切术能有效加宽房角,解除瞳孔阻滞,避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行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已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病人,其中一眼已行手术治疗,对侧眼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84例8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中能量、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虹膜孔闭合等情况。结果:视力:在随访期内治疗前后视力无明显变化;眼压:80眼(占94.3%)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良好,4例眼压术后高于21mmHg,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房角:大部分病例房角较前增宽,周边虹膜拥挤现象减轻,房角粘连范围减小;虹膜孔:无一眼虹膜孔发生闭锁;并发症: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联合倍频YAG激光做虹膜周边切除,具有并发症少,虹膜孔再封闭率低等优点,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急性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29例(35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半导体532激光联合钇铝石榴石(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其中预防性治疗26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3只眼。结果示激光通畅率100%(35/35)。术后1周眼压6.99~20.08mmHg(0.93~2.67kPa)。所有病例周边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晶体未见混浊加重。半导体532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便、安全、效果确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Nd:YAG虹膜激光术前和术后的检查并观察前房、房角、虹膜的变化,探讨激光孔径的大小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35例46眼。男16例,女19例,年龄48~72岁,平均57.88岁。其中临床诊断为  相似文献   

10.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前后房角的变化.方法 30例(50只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分A、B、C三组,确诊后A组10例16眼使用1%匹罗卡品滴眼液滴眼,B组10例20眼使用0.5%噻吗心胺滴眼液滴眼,C组10例14眼使用1%派立明滴眼液滴眼治疗,用药前后均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房角开放度和虹膜膨隆度的变化.结果 A组房角开放距离增加129 μm,小梁虹膜角增加7°,晶体虹膜角减少9°,虹膜悬韧带距离减少24 μm,A组平均眼压下降8.1 mmHg;B组平均眼压下降6.4 mmHg,房角开放度及虹膜膨隆度无变化;C组平均眼压下降5.1 mmHg,房角开放度及虹膜膨隆度改变不明显.结论 1%毛果芸香碱使虹膜小梁角明显开放,碳酸酐酶抑制剂和β-阻滞剂对前房角无明显增大,三种药物局部应用完全可以控制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于目标眼压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性及定量观察联合绿激光及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的角膜内皮,并研究此术式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对19例36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用绿激光(半导体泵浦的倍频YAG激光)对虹膜作“蜂巢”状烧灼,然后用Nd:YAG激光切透虹膜。手术前、术后1周及1月分别用接触式角膜内皮镜进行定量定性观察及统计分析,包括角膜内皮细胞、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数。结果:患者均经一次联合激光治疗成功切透虹膜。36眼术前及术后1周、1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绿激光及Nd:YAG激光行虹膜周边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损伤,其效果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来指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方法的选择,观察患者术后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改变.方法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个月用UBM测量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角(TIA)、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和虹膜厚度1(ID1),同时记录眼压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ACD、TIA、AOD500和TCP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D1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明显加深前房,增宽房角,重新开放小梁网,这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远期效果有待于更多的病例积累、更长时间的术后观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膨隆型)39例51只眼。49只眼一次透切成功。经在长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测量前房轴深与周边前房深度,临床上与统计学上均未显示中央前房加深。术后前房加深仅限于周边部。本文结果支持目前所认为的瞳孔阻滞发病学说。  相似文献   

14.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对13例(13只眼)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晶状体摘除+玻璃体切割术(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睫状体冷冻术,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84.6%眼压控制正常范围;术后61.5%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结论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前房浅并深浅不均,眼压高,视力影响大是其特点;可根据患者前房、晶体及视力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赵新华 《中国数字医学》2020,(4):105-107,102
目的: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 biological microscope,UBM)在闭角型青光眼(angle-closure glaucoma,ACG)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山东省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232眼)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接受UBM检查,由资深眼科医师监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房角开放度数(AA)等前房结构指标,同时监测患眼眼压变化和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和UBM检查,术后1周、1个月眼压、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UBM检查显示房角明显增宽,术后1个月时ACD、AOD500、AA、TCPD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UBM检查是观察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前房结构的有效手段,对精准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艳  赵海滨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42-43,46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例135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前房角为关闭状态,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为20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前房角宽度大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24个月,眼压持续稳定,术后1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作用。方法:25例28眼具有闭角型青光眼危险解剖因素的早期白内障患者,对比分析其术前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以及房前角等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提高,眼压降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房角不同程度开放。结论:对于有青光眼危险解剖因素的白内障患者提倡早期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既可以提高视力,又可以控制眼压,可有效防治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达到理想的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描述解除瞳孔阻滞前后前房加深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对133例224眼接受了激光虹膜周切术的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测量中轴部及虹膜6点子午线1/2处的分中心前房。结果:前房深度术后中轴部较术前无变化,旁中心部较术前平均加深0.33mm(P<0.001),aACG组与cACG组均显示与总体同样趋势。aACG组青光眼术前中轴部及分中心部均明显浅于cACG组,术后前房加深程度更大,使前房深度接近cACG组。结论:激光虹膜周切术可以明显缓解瞳孔阻滞,使虹膜平复,旁中心前房加深。旁中心前房的测量可以很好反映虹膜与瞳孔阻滞力间的作用结果。aACG组虹膜受瞳孔阻滞力作用变形更显著,这种解剖特点可能为其发病急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