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机)引导下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L4/L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在DSA机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经造影剂伊索显(isovist)和局部药证实穿刺针进行L4/L5硬膜外间隙或L5/S1硬膜外侧隐窝后注药。结果:DSA机能清晰显示腰椎棘突、横突、椎体、椎板、椎间孔、上下关节突和侧隐窝解剖结构,硬膜外腔显影清晰。三周及一年优良率分别为57%和73%,有效率为92%。结论:DSA机引导硬膜外腔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具有定位和注射部位准确可靠,无明显并发症的特点,提高了溶盘术的安全性;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附8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药,同时配合手法复位及牵引、痛点封闭、神灯照射等一系列非手术治疗,对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4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通过硬膜外注药、手法复位等一系列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4例标准来判断疗效。结果优良率达90.48%,总有效率达97.61%。结论本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间盘突出症的一系列方法,不失为提高非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骶管硬膜外腔注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价值江旦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骨伤科常见病。自1993年4月~1994年12月,笔者对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以经骶管硬膜外腔注药为主的非手术疗法,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腔镇痛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连续硬膜外腔镇痛组(33例),B组连续硬膜外腔镇痛术后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31例)。治疗后1周、6个月、12个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6个月、12个月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JO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B组治疗后12个月VAS值、JOA值较A组明显改善(P<0.05)。A组治疗后12个月优良率为81.8%,B组治疗后12个月优良率为93.5%,B组治疗后12个月疗效优于A组。结论:连续硬膜外腔镇痛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优于连续硬膜外腔镇痛组。  相似文献   

5.
了解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选取3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168例和对照组165例。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硬膜外腔注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12%,对照组为73.9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4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硬膜外腔注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物(髓核)内及硬膜外腔注入胶原酶溶解术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在CT导引下经椎板间孔穿刺注入胶原酶治疗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62例实施硬膜外腔内注药,另一组101例实施突出物内注药.根据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腰腿痛疗效判断标准[1],对两组病例术后疗效进行随访比较.结果:突出物(髓核)内注药法:优41例,占40.59%;良51例,占50.5%;可6例,占5.94%;差3例,占2.97%.硬膜外腔注药法:优14例,占22.58%;良28例,占45.16%;可13例,占20.97%;差7例,占11.29%.两组疗效进行χ2检验(χ^20.005(3)=15.69,P<0.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突出物(髓核)内注药疗效明显,其效果优于硬膜外腔内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阻滞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采用硬膜外阻滞治疗的患130例,按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对比分析。结果 疗效优良组较疗效差组患病程短,腰腿痛程度较轻。影像学检查突出多位于1层面,1~2区,b域以内,多不合并侧隐窝狭窄,如有狭窄,均有神经根逃逸征象。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阻滞治疗的疗效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硬膜外隙注药与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两种疗法组合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2—02/2004—06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0例。注药组应用硬膜外隙注射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每5天注药1次,共4次;手法组采用脊柱牵扳手法,间隔1周施行1次,共两次;联合组为上述两种方法并用,每注药2次后行手法1次。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及治疗1个月后临床体征改善率。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每组50例。治疗后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注药组低于手法组(2.06&;#177;2.51,3.53&;#177;3.72),联合组(1.12&;#177;2.83)低于注药组(r=1.61,P&;lt;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的优良率高于注药组、手法组【88%,78%,74%,(X^2=6.254,P&;lt;0.01)】。结论硬膜外隙注药、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高疗效,两者组合应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联合注药法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将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硬膜外后腔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治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X^2=4.06,P&;lt;0.05;t=7.2,P&;lt;0.01)。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将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硬膜外后腔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治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χ2=4.06,P<0.05;t=7.2,P<0.01)。  相似文献   

11.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00例远期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3700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在X线监视下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结果:对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370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顺延随访术后2~8年7个年度,其远期优良率从93.61%至91.31%,随访各年度优良率间无明显差异,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把握适应症,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骶管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随访分析疗效。方法选取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用Waits分类法评定疗效。结果疗效优12例,占37.5%,良15例,占46.9%,可4例,占12.5%,差1例,占3.1%,优良率84.4%,总有效率96.9%。结论骶管注射法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法治疗,结合患者影像诊断资料(X线、CT、MRI),根据突出物形态及脊柱腰段解剖特点设计合适的穿刺路径进行射频和注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周优良率为66.5%(157/236),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88.1%(208/236)。术后3个月复查CT者197例,其中突出物缩小或消失171例,占全部复查病例86.8%。【结论】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rearemanykindsoftherapiestoLumbardiscprotrusion(LDP),inwhichtractionisonekindofeffectivenon-operativemethod;CTiseffectiveandpreferredexaminationmethodtodiag-noseLDP.Weanalyzed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CTimagesof58lumbardiscprotrusioncasesthatwerediagnosedbyCTandtreatedwithtractiontherapybeforeandaftertreatmentandassessedfunctionoftractiontherapytoLDP.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Wecollected58LDPcasesthattreatedwithtractiontherapyfromOctober1997toJune2001,inclu…  相似文献   

15.
孙海涛  关家文 《华西医学》2009,(11):2960-296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激光汽化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iscompression,PLDD)、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个体化选择。方法:自2006年6月,在CT引导下选择性联合应用PLDD、射频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7例,突出椎间盘的特点个体化选择穿刺路径和治疗方法;其中PLDD联合臭氧治疗92例(A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67例(B组),PLDD、射频和臭氧三者联合治疗108例(C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记录VAS评分和Macanab优良率。三组患者VAS评分经方差分析,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的VAS评分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三组间VAS评分、Macanab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联合应用微创技术进行个体化的立体治疗,具有扩大微创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疗效的优势,值得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冲洗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溶核术后疼痛中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10年12月,腰椎间盘胶原酶溶核术1652例中术后疼痛加重的170例患者,经保守脱水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治疗无明显缓解。术后一周至六周,患者给予硬膜外冲洗加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结果:170例患者术后1周~6个月随访。术后6月疗效为优134例,良28例,差8例,优良率95.3%。其中104例行硬膜外冲洗术冲洗出混浊的溶解物。结论:硬膜外冲洗术可以减轻椎管内压力,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化学溶核术后疼痛加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机制。方法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86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单纯硬膜外腔注射组和硬膜外腔注射加手法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皮肤温度和影像学表现变化。结果手法并硬膜外腔注射组优于单纯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组。15例急性发病患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5.21±0.23)℃,治疗后平均值为(36.42±0.51)℃,20例慢性发病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4.81±0.41)℃,治疗后平均值为(35.03±0.26)℃,治疗前两组进行t检验,t=10.53,3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进行t检验,t=3.39,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皮肤温度平均较治疗前提高1.5℃。硬膜外腔注射组中68例治愈后3~6个月内CT扫描45例,MRI成像23例,发现腰椎管及间盘突出物的形态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结论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效果较好,加用手法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及脊椎滑脱手术治疗的目的不单是减压植骨固定,更重要的是保持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点范围,以减少脊椎前滑力,维持脊椎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植入物置入治疗及其植入物生物力学等问题进行阐述,并对2005-01/05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行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均有腰痛或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痛,全部采用后路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探查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内固定.结果与结论:68例患者均完成1.5年随访,按Stamffer疗效标准,良好63例,可5例,良好率达92.6%.由于脊椎瞬时旋转中心应力点的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在病理上是互为因果的,植入物置入后保持了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范围,减少了脊椎前滑力,维持了脊柱各方向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10年9月~2011年12月间,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7例(340个椎间盘)。采用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无术中硬脊膜撕裂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下肢表现一过性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5 min(30~70 min),平均下床时间6 h(3~12 h),平均住院时间7 d(5~15 d),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6.8个月。下肢神经支配区域使用VAS评分,术前8.8±1.0分,术后5 d为2.5±1.4分,末次随访时1.3±1.2分;术前、术后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参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1例,良54例,可12例,差0例,优良率95.8%。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该技术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