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炎平片联合复方毛冬青液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24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宫炎平片,同时联合复方毛冬青液灌肠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宫炎平片联合复方毛冬青液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亦韬  项迎春 《海峡药学》2013,25(3):155-156
目的观察口服红藤合剂联合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治疗组口服红藤合剂,联合红藤汤灌肠;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红藤合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并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9%,对照组为69.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32.1%,对照组为57.1%,3个月后的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合剂口服联合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3例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红藤汤灌肠并微波腔内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藤汤灌肠并微波腔内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红藤汤灌肠后微波腔内理疗,对照组仅接受微波腔内理疗。观察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藤汤灌肠并微波腔内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双柏蜜热敷联合复方毛冬青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双柏蜜热敷联合复方毛冬青液保留灌肠治疗和对照组单纯使用电磁波照射盘腔治疗各64例,作对比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0,P<0.01).症状明显改善时间分别为5 d和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双柏蜜热敷联合复方毛冬青液保留灌肠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联合三黄洗剂熏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19例。对照组予三黄熏洗汤熏蒸坐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当归芍药散水煎剂治疗,其他治疗相同,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GF-β1和IL-4、IL-10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IL-4、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三黄洗剂熏洗对慢性盆腔炎降低IL-4、TGF-β1水平,增加IL-10水平,改善炎症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改良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治疗组予四黄水蜜脐敷+毛冬青灌肠+盆腔治疗仪腰骶部理疗,对照组予口服金刚藤胶囊+静滴丹参粉针+毛冬青灌肠+四黄水蜜外敷腹部,7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64.79%,对照组为38.0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7%,对照组为84.5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申保生  高海丽  宋新文 《中国药房》2006,17(21):1646-164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均为12wk。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快,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从而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8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采用自拟方纯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妇科千金胶囊口服治疗,观察3个疗程后患者自觉症状及B超显示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其独特的优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加味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43例用加味红藤汤灌肠联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3~5d内开始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1%。结论加味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种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头孢曲松、替硝唑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操作,研究组将灌肠液分2次间隔5 min灌入,同时全过程给予情志护理干预。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8.95%(P<0.05),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次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情志干预可延长灌肠液的肠道停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7例,使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使用中成药坤复康胶囊进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49%,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坤复康胶囊,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小兰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94-795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对照组只用抗生素单一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项瑞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333-33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药治疗,15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下腹及腰骶疼痛、痛经、白带量多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慢性盆腔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静脉滴注,一天一次,7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3疗程以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的85.11%(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6.36±2.78)d短于对照组的(10.56±3.34)d(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14.89%vs17.0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微波治疗方式对子宫后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专科门诊子宫后位慢性盆腔炎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经直肠腔内微波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经下腹部腔外微波治疗方式,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χ2=1.4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5.77,P<0.05).结论 对于子宫后位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药保留灌肠后采用经直肠腔内微波治疗优于经下腹部腔外微波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汤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和奥硝唑,2次/d。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2次/d,2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1%);温阳化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流变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化瘀汤能够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纠正血流变学异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金焕 《北方药学》2012,9(9):101-101
目的:通过对5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经B超检查给予明确诊断。将50例明确诊断为盆腔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盆腔灌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联合静滴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0例明确诊断为急性盆腔炎患者,观察组急性盆腔炎治愈22例,治愈率为88%;对照组急性盆腔炎治愈18例,治愈率为72%。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药敏试验后的抗生素灌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通络盆腔炎方口服联合灌肠给药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hs-CRP、补体C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7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通络盆腔炎方口服+灌肠+隔姜灸;对照组:采用通络盆腔炎方口服+隔姜灸,对血清hs-CRP、补体C3进行检测及焦虑指数评估和抑郁指数评价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联合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联合治疗组的HAMA量表和SDS量表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hs-CRP和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盆腔炎方口服联合灌肠给药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提高,HAMA量表和SDS量表评分降低,血清中hs-CRP和补体C3含量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0.
王俊霞 《中国药业》2016,(4):118-121
目的探讨替硝唑辅助中药分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妇科门诊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分期疗法(即月经期银甲丸内服、月经后中药灌肠1号灌肠及大黄、芒硝外敷)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候综合积分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4个月的院外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两组患者症状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00%,24.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辅助中药分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