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注药治疗重症颅内感染4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一种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重症颅内感染40例,随机分组进行间断腰穿注药及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注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注药治疗具有脑脊液药物浓度高,能有效控制颅内压,减轻脑膜刺激,缩短感染治疗住院日,具有良好效果。结论 一旦发生手术及创伤后颅内感染,可优先应用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注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治疗颅内感染新的改良技术和方法.方法 选择颅内感染12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改良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并鞘内注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间断腰穿术并鞘内注药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颅内压控制平稳,脑膜刺激减轻,脑脊液药物浓度高,感染控制时间缩短,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效果较好,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治疗颅内感染具有明显优势,且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新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1985年以来,我们对以一般方法处理无效的23例脑脊液漏病人行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的方法使患均获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4例重型颅内感染采用脑室和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疗效。方法 脑室和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结果 痊愈1例,明显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脑室和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迅速、有效缓解颅高压,抢救重型颅内感染,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48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及同期手术后行腰椎穿刺引流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恢复良好31例(64%),中残11例(23%),重残或昏迷状态5例(10%),死亡1例(2%),对照组30例,恢复良好16例(53%),中残9例(30%),重残或昏迷状态3例(10%),死亡2例(6%)结论持续腰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便易行,较腰椎穿刺引流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新的改良技术和方法。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改良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并鞘内注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间断腰椎穿刺术并鞘内注药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颅内压控制平稳,脑膜刺激减轻,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效果较好,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明显优势,且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8例颅内感染患者应用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注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死亡4例,余均治愈。病死率14%,治愈率86%。结论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注药治疗颅内感染,明显降低颅内感染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软脑膜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其发病率为(5~20)/10万,病死率为2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者常受到两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25%。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病死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直接病死率的2倍。我科自开展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引流以来,明显减少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的生存质量,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引流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170-172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TS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引流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穿刺放液,观察组给予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及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GOS评定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神经刺激症状,脑梗死,感染,脑积水,癫痫。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积血清除时间(7.32±3.63)d,明显少于对照组(13.63±3.77)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GOS预后评价,观察组预后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有效的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应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4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沈凤英 《江苏医药》2006,32(3):295-295
临床应用蛛网膜下腔穿刺留置引流管,观察脑脊液流通状态,及监测颅内压,随时可取少量的脑脊液流量标本,分析脑脊液变化及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现将我院2001年5月-2004年5月对16例患者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留置引流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治疗脑外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外科术后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切口脑脊液漏,影响切口愈合。我院近3年来采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又称原发性SAH。其它原因所致的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形成继发SAH。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 10 % ,占出血性脑卒中的 2 0 % ,属脑卒中的急危重症 ,临床复发率高 ,死亡率高。在治疗方法中 ,脑脊液置换SAH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放液量不够 ,及颅内压减低不均匀等 ,存在不少弊端。我院自 1999年以来 ,对收治的 44例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采用置管闭式引流脑脊液 )与对照组 (脑脊液置换 )观察…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目前常采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仍为反复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此法因反复穿刺,每次操作时间长,病人痛苦而难以接受。自2001年来我们改为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SAH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做一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40岁,均为SAH~其中12例由CT提示腰椎穿刺确诊后置管引流,5例因伴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形成,而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见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于开颅术后2~3d置管引流。1.2方法:在局麻下于L3~4间隙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见血性脑脊液流…  相似文献   

15.
张庭友 《河北医药》2013,35(12):1811-1813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脑脊液持续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显著增加(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效下降(P<0.05)。结论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降低了出血后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63例SAH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33例)实施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流脑脊液,对照组(30例)行间断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结果:治疗组头痛或轻程度,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增加再出血、脑疝发生率及病死率。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稳压引流脑脊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SAH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廖俊  罗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722-723
目的:总结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tSAH患者30例,进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中,无死亡,未发现脑积水及椎管内感染,平均8~12天后脑脊液明显转清亮,10例偏瘫、失语,2例植物状态生存,1例脑脊液漏于48h内停止。结论: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能动态观察脑脊液的变化,指导治疗,又可避免反复间断腰穿所致短时间内颅内压力梯度较大改变,减少并发症发生,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操作简便微创,安全而有效,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4年 8月收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112例 ,其中 6 8例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本组 112例中男性 6 5例 ,女性 4 7例 ,年龄 12~ 6 9岁 ,平均年龄 38 2岁。其中 6 8例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  相似文献   

19.
对术后脑膨出患者应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术后脑膨出患者应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脑膨出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颅内压仍不能控制者施行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结果 5例良好,2例重残,3例死亡.结论蛛网膜下腔引流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膨出的预后,在控制颅内感染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何乃吉  惠国桢 《江苏医药》1998,24(5):353-353
我们从1980年起应用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治愈29例脑和脊髓手术后难治性并发症。效果良好,兹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本组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4一门岁。治疗切口脑脊液漏ZI例,其中幕上手术7例,后颅凹手术12例,开放性脑外伤1例,能部脊膜膨出1例。术后切口渗漏通常发生在术后第5~11天。由于这种切口局部张力高、皮肤薄,简单行再次缝合或/和加压包扎常无济于事,必须引流脑脊液,降低切口张力,方可促进漏口愈合。治疗颅内严重感染5例,其中3例为颅脑开放伤术后,1例为脑瘤术后,1例为颅底骨折处理欠妥所致。颅内感染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