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红冉  张磊  张淑凤 《中外医疗》2012,31(1):155-155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1]。我们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国内指报道死亡率为12.7%~20.8%,体重愈底,死亡率愈高,加强对早产儿的临床观察、护理、治疗可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98例早产儿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美丽 《河北医学》2001,7(11):1027-1028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 ,是指胎龄不满 37周的活产新生儿 ,多数体重不足 2 5 0 0g ,身长在 4 5cm以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围产保健工作的加强 ,新生儿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在死亡的新生儿中 ,早产儿仍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是减少其死亡率的关键。我院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有关早产儿护理与治疗的某些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结合有关资料及临床表现,谈谈早产儿临床护理与治疗的误区及新观念。 1 早产儿病室的建立及早产儿护理早产儿为高危儿,高危儿均应收入 NICU。但由于条件所限,许多医院未建立NICU。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可建立一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的严重综合证,常并发于许多严重的原发疾病,发病率高达1~5‰,多发于早产儿,早期诊断及积极有效地治疗与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早产儿肺出血12例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韦翠芬  周英 《医学文选》2003,22(3):335-336
早产儿是新生儿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其死亡率远高于足月儿。由于早产儿系孕周满 2 8~ 37周 ,体重 1 0 0 0~ 2 5 0 0 0 g,身长小于 45 cm,身体各器官组织发育尚未成熟 ,功能不完善[1] 。极易合并多种并发症 ,主要死因为极低体重、肺出血、颅内出血。我院新生儿科自 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1月共收治 98例早产儿 ,现将早产儿发生的病因、合并症及死亡原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 1 )性别与孕周 :男 5 5例 ,女 43例 ,妊娠 2 8~ 2 9周 8例 ,30~ 33周 35例 ,34~ 36周5 5例 ;( 2 )体重 :1 0 0 0~ 1 45 0 g1 3例 ,1 5 …  相似文献   

7.
赵春桃 《吉林医学》2015,(6):1247-1248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护理措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对29例早产儿进行全面护理,同时给家属必要的健康指导。结果:29例早产儿26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早产儿尽早实施科学有效细心的护理,并对家属进行早产儿的健康指导,可提高早产儿的治愈率、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60例早产儿的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60例早产儿其中单胎47例,双胎10例,三胎3例,经治疗护理58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早产儿护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32例早产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福姣 《华夏医学》2001,14(5):666-667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 ,是指胎龄 <37周、体重 <2 5 0 0 g、身长 <47cm的活产新生儿。据报道 75 %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 [1 ] ,如护理不当 ,可出现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其病死率将会更高 ,现将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 32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我院住院的早产儿。胎龄 2 7+ 6 ~ 36 + 1 周 ,体重 <2 0 0 0 g者 2 3例 ,占 72 % ,体重最低者 110 0 g,死亡 3例 ,均并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例因出生时 Apgar评分 1min低于 5分经抢救无效死亡。2 护理体会2 .1 保暖…  相似文献   

10.
我科从1995年4月~1996年3月共分娩新生儿1133例,其中早产儿39例,占3.4%,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9例早产儿,孕期最长37周,最短26周,出生体重最重2700g,最轻1100g,存活30例,占76.9%,死亡9例,占23.1%。死亡原因:硬肿症5例,感染2例,呼吸功能衰竭1例,其它1例。护理要点及体会1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功能差,基础代谢低,皮下脂肪少,溶点较高,易于凝固;又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后体温下降,血循环减低,易发生硬肿症,所以对早产儿保温甚为重要。保温从分娩时开始,产房室温应在24~27℃,婴儿出…  相似文献   

11.
78例早产儿的治疗体会李斌陈福建(江西赣州地区妇幼保健院341000)早产儿因其解剖生理特点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共收治早产儿78例,其中死亡15例,死亡率为19.2%,现将治疗体...  相似文献   

12.
45例早产儿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指胎龄大于28周未满37周,出生体重〈2500g,身长不足45cm的活产新生儿。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差。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特点应有全面的、足够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死亡率已稳步下降,但体重〈1500g的婴儿死亡率占半数以上。我科在2005年共收治了45例早产儿,全体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配合医治,保证各项治疗及抢救的顺利进行,成功治愈43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而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质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的关键。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56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我科今年在早产儿保暖、喂养、基础护理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结果治愈率73.1%,好转率17.1%,死亡率8.1%,转院率1.7%。结论早产儿虽然死亡率高,护理难度大,但只要我们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努力完善各种护理措施,早产儿的存活率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经过全面、细致动态的连续护理过程,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方法通过加强呼吸道管理.重点把好预防感染、喂养、保暖关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5例早产儿,除2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22例均健康存活出院.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加强护理、观察病情是协助诊断和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易敏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1,(9):70+73-70,73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早产儿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早产儿中死亡2例,余下37例均健康出院。结论严密的观察病情,精心的护理,合理的喂养,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感染,为患儿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护理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58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大多低于2500g,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据统计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75%。因此早产儿护理的好与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院2004年出生1013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8例,因孕妇妊娠并发症的早产儿有20例,多胎早产儿8例,前置胎盘6例,羊水过多早产5例,其余19例原因不明。我院根据早产儿的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并设专人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早产儿有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胃动力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并发症多等特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2例早产儿的护理及体会进行分析。结果护理配合在早产儿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加强基础护理有利于早产儿的康复,能有效地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丁凤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884-884,882,891
目的:经过全面、细致动态的连续护理过程,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方法:通过加强呼吸道管理。重点把好预防感染、喂养、保暖关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5例早产儿,除2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22例均健康存活出院。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加强护理、观察病情是协助诊断和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126例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40-140
本文报道了126例早产儿的治疗及护理经过。提出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喂养、血糖的监测、防止出血、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等几方面是早产儿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实践证明,精心的观察、科学的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可有效地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