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常见的排卵障碍,是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导致不孕的常见病因。有研究显示,在71个有规则月经周期的妇女中LUFS的发生率为11.2%,在不孕症妇女中占25%~43%,表现为卵泡成熟但不破裂,促黄体生成素(LH)峰出现后48 h卵泡仍继续  相似文献   

2.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指卵泡发育成熟过程正常,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关于LUFS发病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内分泌功能紊乱,局部机械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目前,LUFS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结合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其治疗方法有药物促排卵,卵泡穿刺结合官腔内人工授精,但目前临床上逐渐趋同认为,解决LUFS引起不孕疗效最为肯定的方法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应用腹腔镜检抽吸40例不孕症妇女腹腔液,测定其17β-雌二醇(E_2)孕酮(P)并与血液中E_2、P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黄体早期,腹腔液中E_2、P浓度较血液中高5~10倍并持续6天。镜下见及末见排卵斑周期腹腔液中E_2、P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以腹腔液E_2≥68.12pmol/L和P≥11.08nmol/L为排卵标准,诊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15例(占38%)。以腹腔液E_2和P与同期血液E_2、P浓度比值≥5,诊断LUFS12例,(占30%),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80%。认为腹腔镜检同时测定腹腔液与血液中E_2、P浓度、结合子宫内膜病检是目前诊断LUFS较实用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采用自然周期或者促排周期内膜准备方案的FET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LUFs的相关风险因素。根据卵泡是否正常排卵,分为LUFs组(57例)和排卵组(403例)。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OR=9.509,95%CI(2.689,33.630)]及盆腔结核史[(OR=3.847,95%CI(1.705,8.682)为FET周期患者发生LUFs的主要相关因素;尿LH峰延迟[OR=1.167,95%CI(1.060,1.286)可以有效预测LUFs的发生,HCG诱导排卵[OR=5.889,95%CI(2.377,14.592)会促进LUFs的发生。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结核史是发生LUFs的高危因素,尿LH峰延迟可能预测LUFs的发生,而HCG不能改善LUFs的结局,不适用于FET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泡未破裂黄素化(LUF)周期对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自然周期准备子宫内膜的647个FET周期的临床结局,其中LUF周期69个(LUF组),同期正常排卵周期578个(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决定日孕酮水平及上升值、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优质胚胎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UF组移植决定日孕酮水平为(13.99±4.26)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15±4.20)nmol/L(P0.05);LUF组移植决定日孕酮水平上升值为(6.07±2.71)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2.71)nmol/L(P0.05);LUF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1.56%、18.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5%和35.99%(P0.05)。结论 LUF组患者孕酮水平相对较低,上升较慢,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LUF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及胚胎发育,建议临床上对发生LUF的周期取消FET。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监测尿黄体生成素(LH)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预防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中的意义。方法将98例行克罗米酚(CC)促排卵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卵泡直径达18 mm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组于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比较两组LUFS的发生率。结果卵泡直径达18 mm时注射hCG,LUFS发生率为31%;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LUFS的发生率为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COS患者CC促排卵,在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可明显降低LUF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促排卵周期地塞米松促卵泡破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促排卵周期中地塞米松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作用。对LUFS者连续两个周期服药监测,并与非服药者对比,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工刺破卵泡治疗排卵障碍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素化不破裂卵泡综合征 (LUFS)是常见排卵障碍疾病 ,正常妇女有 5 %~ 7%的周期可出现LUFS ,在不育妇女中则高达 30 % [1] 。本文回顾分析对 4 2例排卵障碍行阴道超声引导下人工刺破卵泡的治疗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 资料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因排卵障碍导致不育 12 0例 ,其中 4 2例经诊断为LUFS患者自愿接受人工刺破卵泡。 4 2例中原发不育 12例、继发不育 30例 ,不育年限 2~ 8年 ,多数有月经不规律 ,双侧输卵管至少一侧通畅 ,男方精液常规正常。2 方法 :患者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 ,采用阴道B超 (Alo…  相似文献   

11.
江欢  徐楗荧 《生殖医学杂志》2022,(12):1768-1771
控制性促排卵(COH)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促排卵药物可以增加获取的成熟卵母细胞的数目,但COH过程中出现的过早黄素化(PL),主要表现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孕酮水平的过早升高,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目前PL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如何有效预防PL依然存在巨大挑战。本文就目前ART领域中PL的预防策略进行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12.
张红  唐奕  罗克莉  龚斐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10):834-837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周期中空卵泡综合征(EFS)发生的可能因素及复发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1例空卵泡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中42例再次接受促排卵周期者的临床资料同第1次进行了比较,分析空卵泡综合征发生的可能因素。结果 71人平均年龄(36.0±4.8)岁,平均不孕年限7.2±4.8年;窦卵泡数(AFC)(5.2±3.8)个;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10.0±4.7)U/L;直径≥17mm的卵泡数(3.7±3.0)个。再次促排卵患者的控制性促排卵(COH)天数、COH用药总量、HCG日雌二醇(E2)水平、≥12mm卵泡数、≥14mm卵泡数、≥17mm卵泡数、HCG后至取卵时间,与第1次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CG用量和取卵日HCG水平显著高于第1次(P0.05),且97.6%(41/42)获得了卵母细胞。结论高龄(年龄≥35岁)、不孕年限长、卵巢低反应可能与EFS有关;对于某些促排卵患者,可能常规剂量的HCG不足以启动她们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增加HCG剂量有助于避免第2次发生空卵泡综合征;一次EFS并不意味着再次促排时有复发EFS高风险。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hCG)促排卵治疗克罗米芬(CC)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已很普遍。但仍存在多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发生率高等问题。为避免多卵泡发育引起的OHSS及卵泡黄素化,我中心实施经阴道B超下卵泡穿刺术助孕治疗。现对51周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未破裂主动脉窦瘤的诊疗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未破裂主动脉窦瘤修补术治疗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4.5~58.0(28.5±13.5)岁。右冠窦瘤29例(87.8%),无冠窦瘤和左冠窦瘤各2例(各6.1%)。合并室间隔缺损29例;合并少量或少量以上主动脉瓣反流20例。结果未破裂主动脉窦瘤术前超声确诊率仅为52.8%。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因合并感染发生瓣周漏,于术后14 d再次手术。随访30例(90.9%),平均随访时间22~81(42.9±18.8)个月。术后随访显示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无窦瘤修补处残余分流或主动脉窦瘤再发。右冠窦瘤患者中,术中在主动脉窦内进行窦瘤修补操作或实施主动脉瓣修复操作者随访期间主动脉瓣反流的改善情况不如仅在右心室单侧进行窦瘤修补者。结论对合并其他心内疾患的未破裂主动脉窦瘤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处理策略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01间收治的35例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破裂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未破裂组。2组均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疗效、致残率与病死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未破裂组预后良好率高于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致残率、病死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破裂宽颈动脉瘤,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6.
破裂型与未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超微结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破裂型与未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破裂型椎间盘组织易于发生重吸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标本,依术中是否突破后纵韧带分为破裂型(14例)和未破裂型(16例),规范处理后制成超薄切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破裂型椎间盘细胞密度低,胞周胶原纤维短缩,细胞呈多角形或类似圆形,细胞器代谢活跃,“空泡征”明显;未破裂型椎间盘胞周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细胞呈长梭形或椭圆形,细胞膜皱褶,细胞器少,出现核仁溶解等细胞凋亡指征。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突破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外腔后,获得营养恢复部分代谢途径,胞浆逐渐丰富,细胞由长梭形又恢复至多角形或圆形,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等部分细胞器被激活,“空泡样”结构明显;同时发生免疫自噬和凋亡现象,有助于突出组织重吸收。  相似文献   

17.
小卵泡排卵是不明原因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明原因不育患者中占65%。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尿黄体生成素(LH)测定是诊断小卵泡排卵的主要方法,小卵泡排卵的周期妊娠率低,自然流产率高,因此监测过程中如发现为小卵泡排卵应以避免妊娠为宜。而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可增加妊娠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自然流产的发生。本工作比较3种方案治疗小卵泡排卵以寻找有效治疗小卵泡排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表面的表达及与生殖内分泌的关系。 方法  3 6名 IVF-ET妇女 ,在采用长周期促超排卵方案 ,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CG) 1 0 0 0 0 IU后 3 4~ 3 6h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时留取卵泡液 ,离心后分离黄素化颗粒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计 ( FCM)检测细胞表面 IL-1 β的表达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 ISA)检测卵泡液中 IL-1 β浓度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卵泡液和血清中激素浓度。 结果 行 IVF-ET激素刺激周期妇女的卵泡液中可检测到 IL -1β,血清 IL -1β浓度类似 L H的变化规律。黄素化颗粒细胞表面有 IL -1β表达。h CG注射日血清 IL-1 β浓度与雌二醇 ( E2 )浓度呈正相关 ( r=0 .92 ,P<0 .0 0 1 ) ,与孕酮 ( P)呈负相关 ( r=-0 .3 4,P<0 .0 5)。 结论 本研究在人黄素化颗粒细胞表面检测到 IL -1β蛋白表达 ,说明卵泡液中 IL -1β不仅来源于血液 ,而且也由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提示 IL-1 β可能通过自或旁分泌方式参与生殖内分泌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式及其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2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SA或CTA明确诊断,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开颅手术夹闭或者观察三种治疗策略,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15例,手术夹闭40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4例(93.3%),开颅手术夹闭组31例(77.5%).两组患者治疗后出院前行GOS评分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gt;0.05).观察随诊处理17例,无变化15例,再出血2例.结论 根据未破裂动脉瘤的特点、患者自身状况及要求、就诊中心诊疗技术等决定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个体化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多因患者出现头痛或头晕等不适而行头颅影像检查时发现。UIA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但UIA的相关机制及破裂风险尚不统一,其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了解UIA破裂的影响因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效果很重要。本文就UIA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监测作用以及UIA的筛查、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