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方正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35-1536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我院2001~2003年共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86例280只眼,其中发生术后浅前房42只眼。现就浅前房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据统计青光眼术后5d浅前房的发病率为0~45%。由于显微型青光眼手术的普遍开展,其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尽管这样,术后浅前房仍屡见不鲜。我院从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行青光眼巩膜板层下小梁切除术共108例110只眼。本文对其发生术后浅前房并发症的15例15只眼的治疗和护理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凯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71-1172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8例196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针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196眼发生浅前房39眼占20%。房水渗漏、引流过畅、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是滤过性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手术结束时前房重建、术后及时发现及治疗浅前房,效果满意。结论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应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对保护视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邵冰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226-227
目的探讨加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处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94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程序。结果发生浅前房182例232眼,发生率24.6%,225眼经药物治疗后前房形成,7眼经前房重建术后前房恢复。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密切观察术后眼部表现,及时做好并发症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是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附13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眼科1998年~2004年3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34例,行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共行青光眼滤过手术161只眼,其中52只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32.2%。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为38.6%(35/88)。浅前房发生于术后1~7天,术后3~4天发生率最高。其中:滤过过畅19只眼(36.54%)、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2只眼(23.08%)、洁膜瓣渗漏19只眼(36.54%)、恶性青光眼2只(3.08%)。其中需要手术治疗的6只眼,其余46只眼均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前房。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滤过术后,眼内环境的改变,促使房水分泌减少,也是浅前房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此,小梁切除术 MMC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0):46-47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掌握处理浅前房的时机。方法对147例179眼青光眼患者,就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程度及眼数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179眼发生浅前房47眼,占26.3%。结论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结膜渗漏、引流过畅、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手术结束时前房重建、术后及时治疗浅前房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包括无前房)是抗青光眼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内皮损伤、角膜水肿、前房角粘连闭塞、无滤过泡形成、虹膜后粘连及瞳孔膜形成、并发性白内障和恶性青光眼等不良后果。为减少术后浅前房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术毕前行前房注水(林格氏液)术,  相似文献   

8.
李静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40-1340
目的:总结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35例青光眼患者(41只眼)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1只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18眼,发生率为44%。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10天,其中,结膜漏2例(4.9%),脉络膜睫状体脱离3例(7.3%),房水滤过过强16例(39.0%)。需要手术干预才能恢复前房1例(2.4%),其余均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通常发生在术后1~3天。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必要时须采取手术干预。术后应密切注意眼压及眼底。  相似文献   

9.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特别是眼外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轻者一般2~3天恢复前房,严重或长期的浅前房会引起角膜内皮水肿,内皮失代偿,并发性白内障,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合,无功能性滤过泡,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因此认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严重程度及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对一组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进行分析,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术后早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较为严重的浅前房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产生诸如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后粘连、白内障加速形成及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2],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不但关系到抗青光眼术的成败,而且可保护视觉功  相似文献   

11.
刘菜华  宁玲梅 《云南医药》2007,28(2):162-163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措施之一。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内皮损伤,周边虹膜前粘连,加重或促使白内障的发展等不良后果。1999年3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青光眼患者中行小梁切除术65例(71眼),其中12例(12眼)发生术后浅前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1993-2000年间住院的336例406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青光眼滤过性术后发生浅前房132例,发生率为32.6%,其中浅Ⅰ度83眼,浅Ⅱ度30眼,浅Ⅲ度19眼,大部份经药物治疗后痊愈,仅5例需手术才能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积极预防和处理术后浅前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玻璃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玻璃酸钠注射形成前房。结果21例中,所有患者前房形成良好,角膜透明,滤过泡形成。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玻璃酸钠可以在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时作为充填剂形成前房,保护角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吴晓红  沈崇礼 《江苏医药》1998,24(3):228-228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可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我科自1990年以来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40例46眼,采用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0例(46眼)均为青光眼滤过术后24小时前房仍不形成或术后前房形成但又消失达24小时以上。其中男性19例22眼,女性ZI例24眼。最小年龄15个月,最大71岁,平均49.5岁。发生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ZI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9眼,先天性青光眼5眼。手术选择小梁切除术33眼,巩膜下巩膜咬切术12眼,巩股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预防方法。方法:观察95例(114眼)原发性青光眼首次成功滤过术后的前房深度情况,45眼于手术结束时用平衡盐液(BSS)形成前房,69眼令其自然恢复。结果:第1组术后发生浅前房4眼,占8.8%;第2组术后浅前房26眼,占37.6%。两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术中形成前房可明显降低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结论:手术结束时用BSS形成前房可预防术后前房延缓形成,从而避免浅前房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28只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前房、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55眼青光眼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眼压、前房、视力、滤过泡、泪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好,功能滤过泡形成佳,前房形成快,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渗漏、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我院60例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引流阀植人术术后产生的各种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浅前房15例、前房积血3例、低眼压5例、引流管内堵塞4例(血凝块完全堵塞1例)。结论术后及时发现并发症经合理治疗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绳月华 《首都医药》2007,14(10):35-36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或无前房发生的原因、预后及处理。方法在显微镜下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追踪观察青光眼术后患者并辅以直接眼底镜和B超检查。结果术后出现浅或无前房原因包括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睫状体脱离,结膜瓣伤口漏及恶性青光眼。结论青光眼术后浅或无前房与术前眼压控制不理想有密切关系。与青光眼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密切相关。与青光眼术式及类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及早明确病因恰当及时治疗,对手术成败有决定的意义.回顾我院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280例(325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其中36眼(11.08%)发生术后浅前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