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儿科门诊输液是儿科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儿科门诊输液室医疗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和对策是护理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儿科门诊输液室医疗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预防和杜绝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环  周娟  杜恒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94-294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是儿科门诊主要的治疗手段,输液室患儿多,环境嘈杂,护理工作繁重。设计简便易行、内容全面的巡视报告单,及时记录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对规范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加强输液安全监管,减少和避免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承担着大部分患者的治疗,但门诊输液室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1]。儿科门诊输液室多为开放式、流动性大、环境复杂,且患儿常有多名陪护人员,发生感染风险较高[2]。本院自2014年7月起开始对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质量监控,本文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质量监控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消毒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优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妍 《护理与康复》2006,5(4):303-304
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优化管理的方法.通过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加强护理行政管理及护士的业务培训,使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连续6年无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使儿科门诊护士成为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本次研究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压力源的调查,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采取管理对策,缓解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服务质量"为活动主题,对影响门诊输液室服务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由82%提高到9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保障心理健康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57名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较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1),工作压力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提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8.
改善儿科门诊输液服务质量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善儿科门诊输液室服务流程的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问题,优化服务流程,引进导诊服务,实行预约输液服务,强化查对制度.结果 儿科门诊输液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投诉明显减少(P<0.01),患者家长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优化服务流程、落实查对制度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  相似文献   

9.
刘志红  王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17-118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常见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儿科门诊输液室26例护理投诉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欠佳是导致投诉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操作技能、健康宣教、医疗收费等.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提高操作技能、注重健康宣教,以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门诊输液流程的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护理学报》2009,16(10):29-29
我院为二级乙等儿科特色门诊综合性医院,门诊输液室24h开放,平均日输液量500-600人次,其中儿童占300—400人次。输液室环境狭小,加之儿科患者多、陪同家属多而护士又相对缺少,给患者就诊和医院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我院于2007年对传统门诊输液流程进行了改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了现代无线门诊输液信息系统,建立了现代门诊输液流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本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本院院内感染因素主要是管理方面因素,因此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制度管理、加强卫生管理和消毒隔离管理等.认为通过严格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本院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韩静  史德利  王洪侠 《护理研究》2014,(17):2139-2140
[目的]探讨在儿科门诊、急诊输液室运用护理安全路径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有效模式。[方法]拟定门诊、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路径,组织护理安全路径培训;按照路径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检查和评价。[结果]护理安全路径实施后,儿科门诊、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综合质量及服务满意度提升,护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安全质量意识,保证了护理安全和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隐患,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查看方式,对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隐患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儿科门诊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主要表现在管理工作不规范,制度缺乏执行力;无菌操作观念较差,监督机制欠缺;医务人员手卫生措施执行率低。结论该医院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存在明显隐患,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韩静  史德利  王洪侠 《护理研究》2014,(6):2139-2140
[目的]探讨在儿科门诊、急诊输液室运用护理安全路径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有效模式。[方法]拟定门诊、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路径,组织护理安全路径培训;按照路径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检查和评价。[结果]护理安全路径实施后,儿科门诊、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综合质量及服务满意度提升,护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安全质量意识,保证了护理安全和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最佳的工作流程,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运用流程再造管理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和机械设备对原来的输液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流程再造前后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液等待时间由改造前的30~60min缩短至改造后的20~30min。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王义兰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594-1595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用药种类多,环境嘈杂(一位输液患儿常有3、4位家属陪同),加上小儿血管细、哭闹不配合,护患纠纷也多。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本院儿科门诊输液室2011年起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方法]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包括建立完整的护患沟通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的认识及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等.[结果]护患纠纷发生率由实施前的0.22%降到0.13%,病人的满意度由90.5%提高到98.2%.[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在防范儿科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运用循证思维方法解决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问题。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输液患儿潜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做出评价,确定结论,加以有效干预。结果:儿科门诊输液患儿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运用循证思维模式加强了儿科门诊输液室安全质量管理,降低了医疗纠纷,并丰富、充实了护理人员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安全管理在减少输液差错及防止医患纠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2013年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医治的患儿5160例,4年分别为1200、1280、1310和1370例。主要通过改变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治疗环境及治疗仪器设备,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巧,加强救治常识的培训等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患儿输液的医疗差错发生率逐年降低,4年依次为4.17‰、2.34‰、0.76‰、0.00‰;而患儿家长对该科室的满意程度逐渐提高。结论通过加强儿科门诊输液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科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流程再造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再造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流程再造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