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之间的病态,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约10%发生AMI。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商品名速避凝,frax-iparine)治疗UA,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就诊病因,病情变化多端.治疗不及时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现将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40例UA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索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冠心病常见类型,如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为寻找有效疗法,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国产尿激酶(UK)与精制抗栓酶溶栓治疗UA6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同期入院66例UA病人(均符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劳累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中间状态 ,如不及时有效治疗 ,部分病人可发展成AMI,甚至猝死。为寻找治疗UA的有效方法 ,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华法令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选择间期入院的UA患者 (均符合 1979年WHO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 5 0例随机分为华法令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5 0~72岁 (平均 5 4岁 ) ,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10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8例 ,自发型心绞痛 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诱因、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心源性猝死患者56例,找出与猝死有关的病因、诱因和预防方法.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猝死与左心功能有关;(2)不稳定心绞痛(UA)的猝死皆非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3)心力衰竭的猝死与低钾、大心脏、重度腹型肥胖有关;(4)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猝死与延迟送院,未及时确诊与治疗有关.结论 (1)用Killip分级评估AMI患者的泵功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左心功能不全;(2)评估UA、心力衰竭的高危患者,入CCU监护,CCU监护减少心源性猝死,晚入院的ACS患者属高危患者;(3)对低钾的心力衰竭患者避免大剂量利尿等;(4)CHD患者要预防缺氧.  相似文献   

6.
张长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86-1987
1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定义UA是最多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一,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病情复杂,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且预后具有多方向性,既可演变为SA,又可恶化为AMI或猝死,故值得临床高度重视。2UA的发生机制或病理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亦称梗塞前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或冠脉中间状态综合征,是心绞痛症状不稳定的通称,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症状态,易导致急性心肌梗塞(AMI)或猝死。据文献报道,UA衍变成(AMI)的发生率为9%~25%,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应用肝素、心血通治疗20例UA,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和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37例均系1999-08~2001-08住院患者,入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①符合WHO UA的诊断标准,②无AMI的酶学和心电学改变,③排除…  相似文献   

8.
黄靖  李小平  罗桂芝 《贵州医药》2004,28(8):709-711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状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目前低分子肝素(LMWH)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为了解低分子肝素与常规治疗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疗程为14天。结果 14天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4%,对照组为76.52%(P<0.05);观察8周治疗组无1例发生AMI,对照组4例(5.87%)发生AMI。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性心绞痛(UA)进展迅速,临床上若不及时有效治疗,近期内约有10%~30%患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1 a内病死率为18%,其中5%发生在1月内[1].近年来应用降纤酶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邰炜彦 《河北医药》2011,33(23):3626-362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果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UA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因此,正确评价UA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并进行积极的针对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是判断冠心病发生猝死危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状态。未经适当治疗的UA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病情不稳定,它既可逆转为SA,又可恶化为AMI,甚至发生猝死,本院在1997-06~2000-12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严格内科治疗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1997-06~2000-12入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符合WHO1979年心绞痛分型标准[1],全部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心脏肌钙蛋白I(cTnI)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发光免疫方法测定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入院即刻、第2、3日血浆cTnI水平,按cTnI≥0.1 ng/ml或<0.1 ng/ml将患者分为cTnI增高组和cTnI正常组;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性死亡和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 30例UA患者中,cTnI增高10例(33%),cTnI正常20例(67%)。住院期间发生AMI 6例(20%),死亡2例(7%),难治性心绞痛5例(17%)。cTnI增高者AMI、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TnI正常者(P<0.01)。结论cTnI有助于评估UA的近期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梗)或猝死。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对ACS从概  相似文献   

15.
赵诚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4):62-62,64
不稳定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状态,病情较重,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转化为AMI甚至猝死。我院对40例糖尿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和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种状态,包括除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以外的其他各型心绞痛,15%~35%的病例可能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1年3月对30例UAP患者应用硝酸甘油联合硫酸镁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状态一般认为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极易发展成为AMI或心脏性猝死.故选择合适的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其治疗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我院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患者33例,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AMI患者(AMI组)发病后2、4、8h血液中Mb、CK-MB、cTnI浓度,与非AMI心胸疾病(UA)患者(UA组)进行比较,并分析Mb、CK-MB、cTnI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在2、4、8h各项指标与UA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发病2h,Mb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4h,Mb、CK-MB、cTnI的敏感性为87.5%、53.13%、43.75%,特异性为70.97%、74.19%、80.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指标Mb+cTnI、Mb+CK-MB和cTnI+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发病8h,Mb、cTnI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为87.09%、90.32%、96.77%;联合指标以Mb+cTnI+CK-MB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进行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既可尽早确诊,又可避免误诊,对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确诊的速度和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 的影响. 方法:ACS住院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0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AMI治疗组(15例),AMI对照组(15例),UA治疗组(15例)和UA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RP含量,并分组比较.结果:60例ACS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P 水平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在短期内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血尿酸和超敏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酸(UA)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6例AMI患者血浆hs-CRP、UA水平,静态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测定QT离散度(QTd).结果:AMI患者hs-CRP和U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其中合并2型精尿病,者hs-CRP和UA高于单纯AMI组(P<0.05).hs-CRP,UA水平均与QTd相关(P<0.01,P<0.05).结论:血尿酸和超敏CRP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浆hs-CRP和UA有助于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