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宁波市公立医院2007—2009年医疗服务价格变化状况,发现医院补偿过度依赖药品收入,技术劳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过低等不足,从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改革支付方式、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了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根据卫生部(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关于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落实政府投入政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要求,按照2010年学术活动计划,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4月9~13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了“2010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前后三甲公立医院住院收入结构、医疗效率指标及医保支付情况变化,分析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实施的效果。方法:获得样本三甲公立医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住院收入数据及医疗效率指标,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后,药品收入下降25.3%,床位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开放床位数增加了20.71%,平均住院日减少了0.36天,床位使用率下降了23%。医保统筹支付比重下降了5.27%。结论:改革后大幅降低了药品费用,床位供给量的提升,提高了医院收治住院患者的能力,改善了患者住院环境。手术、治疗、护理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但医保支付比重的下降,一定程度加重了患者的负担,需要进一步完善探索更加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医疗政策。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青海省在全面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中 ,把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作为完善卫生经济补助政策的重要举措 ,及时出台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导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 ,逐步扭转了“以药补医”的局面 ,基本形成了“以医补医”的机制 ,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开始得到初步体现 ,医疗成本有所降低 ,向“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 ,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改革总体目标迈进了一步。一、改革过程1.统一认识 ,加强领导。为搞好价格改革 ,我们深入学习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改革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11.
相较于医药医保、医药医疗间关系的渐趋合理,医保与医疗间协调互动关系仍亟待深入讨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分别是针对供给方和购买方的重要改革思路,两方面改革均有助于提升医疗体系改革成效,本文基于发挥政策合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研究目标分析了如何建立二者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是,应遵循激励相容的改革原则,以改善医疗机构行为作为联动机制的关键政策节点,通过构建互动嵌套的优化机制发挥政策合力。此外,联动机制的良好运转也需外部协同治理。建议应推行健康管理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科学化、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水平以及推动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的进一步产业融合化。 相似文献
12.
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卫生管理体制、公立医院公益性、医疗资源合理使用等三个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认为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方向推进医疗、医药、医保统一管理,以理清政府"管"和公立医院法人"办"的职能界面为方向推进管办分开;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关键是要科学设计一系列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医疗资源合理使用,关键是要逐步建立分级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3.
开启公立医院改革的破冰之旅——浙江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补医"是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国家确定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本文结合浙江省以推进"四项改革"、建立"四大机制"、促进"四个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思路,通过对6个先行先试县(市)的剖析,探讨了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院内部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潘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11):48-53
市场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不等同医疗市场私有化,其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医院竞争不仅存在于不同产权医院间,公立医院内部也可引入竞争。促进公立医院"内部竞争"的公共政策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于医疗市场存在特殊性,竞争可能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为取得预期效果,在促进竞争的同时,决策者需要科学设计政策环境,对公立医院竞争进行驾驭。加强管制、权利下放和信息发布三者并重将是现阶段利用竞争作为政策工具推进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公私伙伴关系(PPP)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本文从管理理念的变革,财政预算的压力,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等方面系统阐述了PPP模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动力,并结合国际社会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PPP模式的实践,总结了部分国家在改革实践中所取得的效果与存在的风险;研究发现,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PPP模式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缓解政府的筹资压力,特别是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升医疗服务系统对消费者需求的反应性,实现其"物有所值"的最大化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现实意义;但是,在实践中要处理好政府角色的定位,趋利行为与公益性,垄断与监管等方面的关系。相关的启示是,在深化医改的实践中要树立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发展理念,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升监督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的重点难点问题,浙江省以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以“五环联动”为政策保障,启动了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形成群众、政府、医院和医务人员多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针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体现群众得实惠、规范医疗服务等挑战,提出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探索改革新举措、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钟东波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8(9):1-5
逐利机制是我国公立医院诸多问题的总根源,破除逐利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逐利机制不是公立医院自主追求的结果,而是政府一系列政策选择的意外结果。逐利机制有三个主要环节:创收压力机制、成本放大机制和收入挂钩机制。因而,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也应从此三个方面着手综合施策,而改革收入挂钩机制是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相似文献